說書的盲人
多收了三五斗,稻場上
就多出一個說書的盲人
月牙有四:新月,剛落下
跟前,飽滿的汗腥氣攏成半圈
兩片銅板
一下一下雕刻馬燈的光影
一截荊條,或急或徐
擊打扁鼓,說一段,唱一段
拖腔像笤帚,又像鐵锨
填平山谷和田畈中的溝溝坎坎
他從未看到過黑暗
把人間長夜吼得一片雪白
懷疑
一遍遍:聽見了嗎?明白了嗎
忽然雙眼潮濕
你一直相信自己所看不見的
何時起,開始懷疑
早就應該懷疑。對于一個盲者
仔細打量是一種殘忍。只能
低下頭,聽你說,一說再說
準確感知黎明和傍晚
語氣清濁,與陽光的角度相關
其實是徒勞的。你不曾改變
黑暗中,相信周遭全無陰影
因何生疑
不能問。一問就等于證實
以前,你慢慢轉過身
從黑暗走向黑暗,從不迷路
如今,多么擔心,會和我一樣
突然在光明中淚眼婆娑
水晶球
盲者雙手捧著水晶球
像虔信者朝向落日
一個下午就坐在窗前
手杖偶爾晃動,仿佛心跳加速
許多次,低頭打量
那么認真,似要找到瑕疵
更多時間,像懷念
或者努力忘記自己,小心翼翼
不觸發(fā)鄉(xiāng)愁
你來自哪里
突然就生活在這座房子
今天要從水晶球中
找回一路上遺失的光明,還是
讓它堵住宿命的漏洞
盡頭
寬大書房,因為一張
想要更寬大的曲尺書桌
而狹小
四壁木板,漆色夕照般溫潤
難辨質地,但回南天
讓淡淡的木姜子氣息
像遙遠馬蹄,若有似無地尾隨掛鐘
盲者腰身筆挺,拄著手杖
雙眼直直望著房頂
也許昨天的鷹正在高空盤旋
翅膀不時撩動幾下發(fā)梢
桌上隨意擺放的精裝書,磨損嚴重
每一本都讓人氣喘
他呼吸均勻得幾近停止。臨窗一角
仿佛世界盡頭,數(shù)倍于頭顱的
木質地球儀,像落日,又似巨石
亦如理想的遺腹子
平原
你坐在曠野
廢棄的磚瓦窯上
讀書。風很小
卻一再張大胸腔,誰還能
冠以曠野之名
除了廢棄,什么還能自詡為一本書
那么隨意而舒適地坐著
像初秋那樣
坐在自己的古老書房
玉米地是嶄新冊頁,干渠在夕照中
沉默得像隔夜墨汁
高大的毛白楊
每一棵都可以在天空寫下自負
但你只是讀書:每次日落都有絕響
走向自己新的黃昏,舊的暗夜
風吹動原野上的萬物
一個盲者,手掌中每一個文字
都在發(fā)光,都在顫抖
回家
沒有人知道她何時倒下
口中銜著兩根青草
似乎上一秒,還在割,不住地割
更不知道,一個盲人
怎樣分辨坡地上的植物
用一把鋒利的鐮刀
為高原開辟生路
八十一年漫長如等待雪蓮
一瞬間開放。她像沉睡一樣
連山谷都聽得到云朵的呼吸
似乎從未走出這沒有門框的石屋
她正在幸福地回家
【作者簡介】? 薄暮,河南商城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詩歌見于《人民文學》《詩刊》《十月》《星星》等,部分作品被《新華文摘》《詩選刊》《讀者》等轉載,錄入《九十年代短詩選》等多種選本,出版詩集《我熱愛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