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徐中遠是毛澤東的圖書管理員。在毛澤東的晚年時期,他親眼見證和參與了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以下是他講述的鮮為人知的毛澤東的讀書故事。
領導干部為什么要讀書?毛澤東在不同場合談到過這一問題。
1939年,在八路軍延安總兵站檢查工作會議的總結(jié)講話中,毛澤東就講到了讀書學習的重要性。他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你可以看到很遠的很多東西。沒有學問,有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p>
3個多月后,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毛澤東更加系統(tǒng)和全面地論述了領導干部讀書的重要性。他說,以前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全國的黨員有幾萬名,現(xiàn)在有幾十萬名,將來會有幾百萬名。這幾十萬、幾百萬名共產(chǎn)黨員要領導幾千萬、幾萬萬人的革命,假使沒有學問是不成的,共產(chǎn)黨人就應該懂得各種各樣的事情。因此,要領導革命就必須要學習。
1959年,毛澤東在江西廬山對時任江西省主要領導方志純說:“讀書是很有趣味的嘞。一個人只有多讀書,知識面才能寬?!?/p>
針對許多同志感覺工作忙而沒有時間讀書的問題,毛澤東說:“你們擔負的工作很多,確實很忙,坐下來讀書有些困難。這就看你會不會擠時間啰!”最后,毛澤東對方志純說,作為領導干部,一定要想辦法多讀點書,“治國安邦,不讀點書怎么行吶”。
在隨后的廬山會議上,毛澤東深刻論述了讀書與工作之間的辯證關系,強調(diào)千萬不要陷入事務主義之中。他說:“我們提倡讀書,使這些同志不要像熱鍋上的螞蟻,整年整月陷入事務主義,搞得很忙亂,要使他們有時間想想問題?!?/p>
1962年,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diào)要通過讀書來克服工作的盲目性。
循著毛澤東的閱讀足跡,我們大致可以看到領導干部應有的閱讀結(jié)構(gòu),了解領導干部應該閱讀的書籍。
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是毛澤東下功夫最多的書籍。毛澤東提倡讀書要“三復四溫”。他從27歲開始讀《共產(chǎn)黨宣言》,每年都要讀幾遍,讀了整整56年。每當毛澤東遇到困難時,就會不自覺地翻閱這本書,有時只讀一兩段,有時則全部都讀,每閱讀一次,他都會有新的收獲。他說:“現(xiàn)在許多問題講來講去,總是要請教馬克思和恩格斯,總得看《共產(chǎn)黨宣言》是如何講的?!彼磸烷喿x的還有《資本論》《國家與革命》《政治經(jīng)濟學教科書》等。
毛澤東讀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總是結(jié)合革命和建設的實際需要進行。1945年,毛澤東在黨的七大提出要讀5本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1948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正在高歌猛進之時,為了克服革命隊伍內(nèi)部存在的無紀律狀態(tài)和無政府狀態(tài),毛澤東重讀了《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并且在書的封面上寫了批語:“請同志們看此書的第二章,使同志們懂得必須消滅現(xiàn)在我們工作中的某些嚴重的無紀律狀態(tài)和無政府狀態(tài)?!?/p>
1949年,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關鍵時刻,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決定干部要學習 12本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毛澤東專門為它們起名為“干部必讀”。1958年,毛澤東給中央、?。ㄗ灾螀^(qū)、直轄市)、地、縣四級黨委寫了《關于讀書的建議》一信,為大家推薦了兩本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1963年,毛澤東又提出領導干部要學習30本馬列主義經(jīng)典著作的意見??紤]到當時中高級領導干部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毛澤東還專門要求出版大字本、注解本。
歷史書籍也是毛澤東的最愛。在中南海的毛澤東故居藏書中,有一套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從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毛澤東走到哪兒,這套書就被帶到哪兒,無論是在駐地的會客廳、書房、辦公室、臥室,還是在外出的火車上,無論白天、黑夜,都能看到毛澤東凝神靜氣地讀《二十四史》的身影。毛澤東還經(jīng)常把他認為有意義的人物傳記等分冊送給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閱讀。
文學作品也是毛澤東一直愛不釋手的書籍。早在青少年時代,毛澤東就已經(jīng)熟讀《紅樓夢》《三國演義》等中國古典小說。以《紅樓夢》為例,毛澤東把《紅樓夢》當作歷史學、社會學來讀,幾乎每年都要讀《紅樓夢》,收藏的《紅樓夢》版本就多達20種。1962年,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在談到西方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從17世紀開始已經(jīng)過了好幾百年的時候說:“《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生活在那個時代,就是產(chǎn)生賈寶玉這種不滿意封建制度的小說人物的時代?!?/p>
毛澤東終生愛讀《楚辭》。1957年12月,他要求工作人員把各種版本的《楚辭》以及與《楚辭》內(nèi)容相關的著作收集起來。工作人員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尋找,最終收集了50多本相關書籍。
對于題材相同的書籍,毛澤東還常常把觀點相反的版本對比起來通讀。他曾讓人到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借來有關美國歷史的書籍,且明確表示無論是由馬克思主義學者還是資產(chǎn)階級學者撰寫的都要一并借回。
毛澤東對于自然科學書籍的閱讀也非常重視。早在青少年時代,他就認真閱讀過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赫胥黎的《天演論》等著作。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在主持編制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計劃、全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綱要等工作的過程中,毛澤東“夜夜黃卷青燈,常常通宵達旦學習閱讀農(nóng)業(yè)、機械、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
晚年時期,毛澤東關注《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和基本粒子研究,也早已成為科學技術(shù)界的一段佳話。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親自主持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討論發(fā)展原子能事業(yè)問題。錢三強應邀在會上講述核物理學的研究發(fā)展概況。當他講到核原理時,毛澤東插話問:“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質(zhì)子組成的嗎?”“是這樣。”“質(zhì)子、中子又是由什么東西組成的呢?”錢三強一時語塞,思考后回答道:“根據(jù)現(xiàn)在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只知道質(zhì)子、中子是構(gòu)成原子的基本粒子?;玖W?,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泵珴蓶|卻從容地說,以哲學的觀點來說,物質(zhì)是無限可分的,一分為二,對立統(tǒng)一嘛!后來的科學發(fā)現(xiàn)證明,此一論題的勝者,正是毛澤東。
報刊也是毛澤東的閱讀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毛澤東講過一句很著名的話:“要是一天不看報就是缺點,三天不看報就是錯誤了?!泵珴蓶|認為,“報紙是活的歷史,讀它可增長許多知識”。
在中南海的毛澤東故居里,存放著近10萬冊藏書。有的書上有毛澤東本人的親筆簽名,有的書上有毛澤東的印章,有的書上還寫有密密麻麻的批注文字和圈畫的種種符號。
20世紀70年代,毛澤東在疾病纏身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閱讀,“眼睛看不見了,就讓人念;手拿不動書了,就讓人舉著書;精裝本、平裝本重了,就讀大字線裝本”。毛澤東抓住一切時間讀書,并且沒有固定的看書的地方。比如在理發(fā)時,他一邊看書,一邊對理發(fā)師說:“你辦你的公,我看我的書?!?/p>
讀書是為了解決問題,必須緊密聯(lián)系實際。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jié)合。”
毛澤東強調(diào),在讀書的過程中,要將書本內(nèi)容與中國人民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的實際,與黨的建設的實際,與中國社會前進發(fā)展的實際,與讀書人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實際等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要做到隨讀隨想、隨想隨記、實想實記。
比如,毛澤東在作《學習和時局》的報告時就指出:“我黨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幾次表現(xiàn)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全黨同志對于這幾次驕傲,幾次錯誤,都要引為鑒戒。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在《改造我們的學習》報告中,毛澤東再次提出,必須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具體研究中國的現(xiàn)狀和中國的歷史,具體地分析中國革命問題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1942年,在中共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毛澤東更明確指出,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關鍵是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運用”。
(冬之寒薦自《中國政協(xié)》《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