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寶勤
紅色文化資源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主題班會作為班級實施思想建設的主陣地,是德育工作最有力的抓手。因此,在小學主題班會課上,班主任通過充分挖掘紅色文化的革命精神和歷史內涵,對于豐富學生的精神履歷和情感體驗,塑造學生科學的觀念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紅色文化資源的內涵闡釋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積淀而來的一種特殊的文化類型,其蘊含厚重的歷史內涵以及深厚的精神價值。而紅色文化資源則是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歷史遺存, 包含了物質與非物質兩個層面,彰顯了黨的革命精神和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文化結晶。
二、紅色文化資源在小學主題班會的價值
(一)豐富小學主題班會的教育內容。紅色文化資源豐富,蘊含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動人故事,如抗日名將楊靖宇、狼牙山五壯士等英勇事跡,都是滋養(yǎng)學生的積極力量。因此,合理運用紅色文化資源,有助于班主任豐富主題班會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素材,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助其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
(二)拓展小學主題班會的教學形式。在紅色文化浸潤下的主題班會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能夠通過合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又或是組建豐富的實踐探究活動,讓學生穿越古今、與歷史人物進行對話,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深化小學主題班會的思想教育。紅色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價值與小學德育課程的育人目標高度一致,是學生樹立正確價值取向,形成高尚道德品質的有效路徑。因此,在班會課堂中高舉紅色文化的精神火把,有助于提升學生道德素養(yǎng),促進其全面成長。
三、紅色文化資源在小學主題班會的應用策略
(一)活用本土資源,實現(xiàn)紅色啟航。廣州作為我國革命的歷史搖籃,在歷史滌蕩中孕育了深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如:廣州起義紀念館、廣州市起義烈士陵園、黃花崗烈士陵園、黃埔軍校舊址、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辛亥革命紀念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等教育場所,都是潤澤學生心靈的棲息地。因此,依托上述的紅色資源,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我是紅色基因傳承人”的主題班會活動,布置學生去實地打卡,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深刻體會本土紅色文化精神內涵。并且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交流本土紅色文化以及分享自己的收獲,以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來激發(fā)學生濃厚的愛國主義的情感。
(二)創(chuàng)設主題活動,開展紅色實踐。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性格等特點開展主題各異的班會活動,并且將紅色資源巧用在活動中,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的保密意識較為薄弱,如果只是單純地說教,往往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為了增強學生的保密意識,筆者特意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 保密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活動,在活動開展前,通過布置學生分小組搜集紅色保密故事、紅色保密詩詞、紅色保密事件、紅色保密歌曲等文化資源。讓其對保密二字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正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播放《我和我的祖國》的背景音樂來烘托氛圍,介紹為保守黨的秘密而犧牲的紅色英雄劉胡蘭,再播放《紅色保密? 百年征程》紀錄片,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紅色基因一直在這百年歷史中流淌。
(三)設置問題情境,傳承紅色基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層層追問的方式,有助于深入探究學生的思想,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德育教育在追問中迸發(fā)出燦爛的火花。在設計主題班會活動中,筆者便著重落實這一首要任務,如在設計“傳承紅色基因? 保密從我做起”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學紅色精神”時,筆者引導學生認識劉胡蘭:“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合作上一節(jié)主題班會課。大家看屏幕,這是劉胡蘭,她14歲,年齡和你們相仿,她卻犧牲了。毛澤東曾兩次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請同學們通過視頻加深對劉胡蘭的了解吧?!?學生看完視頻后,筆者立即展開追問:“同學們,看了視頻,你有什么感受呢?”“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劉胡蘭毫不妥協(xié),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通過問題的拋出,立即引發(fā)學生進行聯(lián)想與構思,又在學生朗誦完《我的自白書》后,筆者再次提問:“聽了同學們的朗誦,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對陳然說什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又該怎么做?”一個又一個直逼學生心靈深處的追問,讓學生把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自然而不突兀,真情而不造作。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