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讀者在中共重慶市委黨建門戶七一客戶端留言,想知道如何防止為上黨課而上黨課的形式主義,上黨課時如何讓黨課內(nèi)容更鮮活更富營養(yǎng)。為此,我們選編了中共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委組織部龔志勝撰寫的這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黨課是每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必修課,是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的重要方式。授課者要突出“黨味”“鮮味”“滋味”“回味”,把黨課“烹飪”成黨員的“營養(yǎng)餐”,用高質(zhì)量黨課滌蕩黨員思想,滋潤黨員心田。
“黨”字立意,讓黨課有“黨味”。黨課姓黨、黨課講黨,黨課首先要具有的就是“黨味”。授課者要緊緊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黨的知識教育,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更好地“飛入尋常百姓家”,讓黨的精神旗幟高高飄揚。授課者要做到觀點正確,用黨課夯實黨員的思想根基,幫助黨員提升黨性修養(yǎng),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從而切實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
“應季”選材,讓黨課有“鮮味”。所謂有“鮮味”,是指黨課的主題和形式要“新鮮”。授課者要先學一步、深學一層,吃透黨和國家的最新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安排,聚焦黨員教育重點、群眾關注熱點等方面的內(nèi)容,因時制宜選好“應季”主題,講好時代“新話”。授課者要緊跟時代發(fā)展變化,在教育形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用數(shù)字技術充分激活黨員教育的“新引擎”,將黨史故事、先鋒事跡、政策法規(guī)等內(nèi)容生動融入黨課教學中,以小紅書App等新興平臺為載體,增強黨課的可聽性和可看性,提升黨課的吸引力。
真材實料,讓黨課有“滋味”。內(nèi)容是黨課的靈魂,只有“干貨”滿、“硬貨”足,黨課“滋味”才會好。授課者要堅持“內(nèi)容為王”原則,注重挖掘廣大黨員在工作過程中和日常學習中的鮮活素材,深入調(diào)研廣大黨員在思想上、工作上的實際情況,確保黨課有數(shù)據(jù)、有事例,從而讓黨課內(nèi)容有血有肉有靈魂、見人見事見思想。授課者講黨課要抓好切入點,從一件工作小事、一個業(yè)務難點、一個典型案例等入手,把黨課講生動、講親切、講透徹。
學有所悟,讓黨課有“回味”。黨課不能“就黨課講黨課”,授課者要跳出傳統(tǒng)思維定式,用接地氣的“土話”把黨課從“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用簡潔明了的大白話把理論知識講清講透,激勵廣大黨員將理論知識轉(zhuǎn)化為實際工作能力。授課者講黨課,要時時充滿激情、確保深入淺出、適度風趣幽默,通過精彩講授激發(fā)黨員共鳴,消除“上邊開大會、下邊開小會”的現(xiàn)象,讓黨課由“單向灌輸”轉(zhuǎn)化為“雙向互動”,讓廣大黨員愿意聽、聽得懂、聽得進,從而起到入腦入心、余味回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