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與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日益提升,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英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教師應積極探索單元教學的有效策略。而基于主題語境開展的單元教學活動,可使學生深入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提高單元教學的效果?;诖?,本文筆者將結合教學實踐經(jīng)驗,提出基于主題語境的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策略,以供同行借鑒。
關鍵詞:主題語境;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仙,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阿崗鎮(zhèn)阿崗一中。
一、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
雖然初中英語教材版本在不斷改變,但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在教學時仍舊運用“填鴨式”模式,加下偶爾內容以單詞、語法和應試技巧為主。這不僅沒有遵從新課改的要求,也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雖然一些英語教師也想通過整改自身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但受自身能力與其他條件的影響,改進教學后仍沒有新意,不夠靈活,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課堂教學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學重點偏離
當下,部分教師過分強調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忽視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更應重視其語法知識結構的系統(tǒng)性。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沒有合理安排課堂內容,導致學生的實踐應用時間過少,學習到的英語知識無法得以運用?;诖?,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致,教師應合理安排課堂時間,讓英語知識更加貼合學生實際生活,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語言能力的機會。
(三)欠缺明確的教學目標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一些英語教師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只是依照英語課本進行知識的講解,這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比如,英語閱讀教學是為了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通過剖析材料理解其中的主題,或是提高學生綜合應對問題的能力。但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陳舊,只關注對英語課本中文章的閱讀,忽視為學生延伸課外知識。而且在課堂中也沒有為學生講解閱讀技巧,致使課堂教學缺乏目標性與時效性。另外,一些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不夠豐富,單純認為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沒有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也無法發(fā)揮出英語閱讀教學的作用。綜上可以看出,對教師而言,明確教學目標是相當重要的。
(四)師生之間互動不多
大多數(shù)教師對初中生的興趣缺乏了解,因而無法進行有效的師生溝通,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生活與英語教學可謂密切相關,從日常生活入手開展英語教學,可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與理解知識。但是,當下的教師與學生過于重視考試分數(shù),一些學生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加上教師沒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導致學生產生了學習壓力,課堂學習效果不佳,甚至產生厭學的消極心理。因此英語教師應意識到互動式教學的重要性,并將其運用于課堂教學中。
(五)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初中生正處于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不斷增強的時期,倘若課堂氛圍一直枯燥沉悶的話,勢必會削弱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通常跟隨教師的指導進行問題的探究、解答,限制了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他們對一些課外知識的認知并不多,在遇到難題時,將會產生學習壓力,甚至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而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條件。教師應優(yōu)化課堂環(huán)境,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主題語境在初中英語單元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改變當下英語教學的局面
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學生與家長都比較接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種教學模式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語言類課程,學生需要進行長期練習才能提升語言水平,因此倘若不注重語言能力的鍛煉,只一味地重視學生的成績,則無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語的作用日益凸顯,且運用的時機越來越多?;谥黝}語境進行英語單元教學,可讓學生在和諧的語境中學習英語,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活躍課堂氛圍,一定程度上可防止“啞巴英語”情況的發(fā)生,從而有效改變當下英語教學的局面。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習慣
提升學生的英語基礎與核心素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口語鍛煉與實踐。但是,大部分學生使用英語是在英語課堂中,課下沒有說英語的習慣。雖然一些學生也想鍛煉口語能力,但很少有其他學生來配合,這阻礙了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而基于主題語境的英語單元教學,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整合單元內容來幫助學生健全英語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日常溝通的習慣,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構建一個和諧的主題語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當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時,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可及時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生在基于主題語境的課堂中,可提高對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激發(fā)語言表達欲望,從而自主思考與分析,探究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以此深刻體會到英語知識的妙用與趣味。
(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打造一個生動歡快的語言學習氛圍,可讓英語課堂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想營造這種氛圍,教師需要結合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進行教學方法的調整。教師創(chuàng)設相關語境,可為課堂教學注入活力,打破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渲染課堂氛圍,并通過應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愛上英語,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為學生講授教材知識,擴大學生的認知視野,引領學生共同發(fā)展。
(五)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
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構建能夠盡情表達、舒適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在自由表達的過程中更加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教師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并融入多彩的教學活動,可將學習過程變得妙趣橫生,激起學生探索單元知識的興趣,還可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單元知識,讓學生感受各板塊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明確單元整體學習目標,理清知識脈絡,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
三、基于主題語境的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策略
(一)借助微課導入方式,設計單元主題語境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應仔細備課,合理設計單元主題語境。在確定單元主題時,教師不但要聚焦單元題目,還要注重探索各模塊段落和學習目標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設計既可銜接單元各模塊內容,又可激發(fā)學生探索欲的主題語境,在此基礎上借助微課導入的形式,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單元主題語境中,以此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凸顯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清楚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
例如,“How much are these socks?”這一單元重點句型為“How much”開頭的疑問句,學生要掌握對物品價錢進行詢問及回答的英語句式。為實現(xiàn)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師設計了課前調查問卷,對學生進行購物相關知識點的考查,以此進行微課內容的調整。由于學生對“How much is/are ...?”句式的運用不熟練,教師在微課中加入了問價格的單復數(shù)表達方式,并運用微課出示了詢問價格的情境,學生通過對照圖片,觀看對話,加強了對本課日常用語的理解。最后,教師安排各小組設計有關購物的對話,并派代表進行角色表演,以此拓展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借助多種互動方式,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單元主題語境的構建不僅需要教師的構想,學生也應積極參與到單元語境的創(chuàng)設,從而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幫助學生有效地吸收單元知識,強化其知識理解與運用能力,實現(xiàn)構建高校課堂的目標。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經(jīng)常處于被動學習的局面,師生互動不多,導致學生無法有效鍛煉口語技能與綜合運用能力。對此,教師應正視自身教學的不足,在單元教學中可運用多種互動方式來讓學生投入到單元主題語境的構建中。
例如,在教學“I'm watching TV.”這個單元時,教師在教授新知前可帶領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一些動詞和相關短語,比如“What can you do in PE/music/art lesson?”。隨后展示圖片,引領學生給出更多動詞短語搭配,并將本課新單詞引入。接著可以以猜測游戲的方式讓學生猜測圖中人物正在干什么,讓學生重點觀察動詞-ing形成的構成,并進行歸納總結。通過游戲和主題語境相結合,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運用現(xiàn)在進行時來描述正在進行的動作,以此加強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發(fā)揮出互動式教學的作用。
(三)課堂融入生活情境,強化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掌握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關心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教學應當結合生活的重要性,致使教學內容偏離了實際,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難引發(fā)學生的關注。對此,英語教師可以單元內容為基礎,將生活素材融入其中,讓教學返璞歸真。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來建立課堂教學活動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單元主題語境中。同時,教師可通過整合生活片段,來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描述自身的所見所聞,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化其對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教學“What's the matter?”這個單元時,教師可引入班級學生請假情況,并總結請假原因,學生將感冒、頭疼、牙疼等病因代入。在此條件下,教師可安排學生依據(jù)教材和微課視頻等資源來分析運用英語表達身體不適的方式。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可總結出“have a stomachache”“have a cold”“have a headache”等短語。與此同時,教師引領學生思考自己向教師請假時將會有的對話,以此順其自然地融入“What's the matter”“I have a cold/...”“You should/shouldn't...”等重點句式。待基礎知識講解完后,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進行“配音”活動,以此讓學生深入體會本單元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積極探索“health problem”的相關知識。
(四)課堂滲透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主題語境不但涉及語言知識與文化知識的學習,還為語言學習提供著意義語境,并滲透著情感教育,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樹立具有積極影響作用。因此,英語教師在創(chuàng)設主題語境時,應積極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幫助學生內化所學知識,使其有效汲取文化精髓,切實理解語篇文化內涵,加強學生對主題的深度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使其形成良好的個人品格,真正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標。
例如,“Sad movies make me cry.”這個單元的主題為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第二模塊“The shirt of a happy man”敘述了一位不快樂的國王尋求開心的故事。基于此,教師從探尋自我意義的方向入手,創(chuàng)設了基于單元主題意義的辯論活動,安排學生圍繞“What do you think happiness is?”進行小組辯論。在辯論中,教師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并表揚學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鍛煉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升華了本單元的主題,有利于知識向能力、能力向素養(yǎng)的轉化。
(五)設計課后探究任務,強化主題探究深度
在基于主題語境的英語單元教學中,許多學生會對單元主題產生濃厚的探索興趣,而課本內容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對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課后探究內容,以此讓學生深入探索單元主題。這種教學模式可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闊學生的認知視野,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學習探究中鍛煉分析總結能力,進一步完善自身學習的不足,強化單元知識的探究深度。
例如,通過學習“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這個單元,學生可了解一些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和相關英語表達方法,在此基礎上學習保護環(huán)境的相關內容。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索欲,教師可布置課后探究任務。如教師可安排學生調查生活中常見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讓學生借助多種渠道來搜集有關信息,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來歸納自己探索的成果。在完成“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相關知識講授后,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思維導圖來制定相關的解決策略,以此讓學生在探索單元知識階段自主投入相關語境中,強化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意識到語境的重要作用。在基于主題語境開展單元教學活動時,教師可運用微課導入、互動式教學、情境教學、情感滲透及課外探究活動等方式來引導學生更好地投入單元主題語境中,從而有效銜接單元各知識點,切實提升初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潘雪紅.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常見問題分析及教學活動優(yōu)化實踐[J].英語廣場,2022(33):127-131.
[2]寇晶晶.對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的思考[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2(11):73-74.
[3]劉翔.基于主題語境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實踐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5):248-250.
[4]郭婷,張朝霞.初中英語單元整合教學模式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0(1):78-80.
[5]劉憲華.情境教學模式在中學英語教學的應用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1):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