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學業(yè)質量標準的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評價

        2024-01-02 08:56:36王俊民譚亞林李健
        考試研究 2023年4期
        關鍵詞:小學生

        王俊民 譚亞林 李健

        [摘要]科學探究能力是義務教育科學課程要培養(yǎng)的核心能力之一。以課程目標和學業(yè)質量標準為指導,選取重慶市某城區(qū)小學五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表現(xiàn)性評價任務“探究乒乓球彈起高度的影響因素”,通過現(xiàn)場操作并錄像的方式收集信息,從設計方案、動手操作、分工合作、信息處理、科學交流、反思評價六個方面評定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水平。結果發(fā)現(xiàn):五年級小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已接近學業(yè)質量標準的三級水平,但部分要素還有待提升。表現(xiàn)為:設計方案、動手操作、分工合作三個要素的表現(xiàn)水平較好,但設計方案和探究實踐過程中,對多變量實驗中的變量把握能力不足,控制變量的方式不夠科學;多次測量計算平均值的意識不強;記錄數(shù)據(jù)的方式不夠規(guī)范;對結論的表述過于簡單;科學表達的詞匯使用比較隨意。

        [關鍵詞]學業(yè)質量標準;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表現(xiàn)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G424.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654(2023)04—010—009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新時代高等師范院??茖W教育學科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21-GX-319);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科學學業(yè)測評研究”(項目編號:19YJC880085)。

        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fā)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科學等16個課程標準(2022年版),各門課程基于培養(yǎng)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細化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要求,并提出學業(yè)質量標準。學業(yè)質量標準是以核心素養(yǎng)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學業(yè)成就的具體表現(xiàn)特征進行的整體刻畫[1]112。以《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科學課標2022》)為例,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按照學段分為4級水平,小學低學段(1—2年級)對應最低水平,初中(7—9年級)對應最高水平,每級水平都描述了學生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在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tài)度責任等核心素養(yǎng)維度的表現(xiàn)特征。因此,通過學業(yè)質量的達成情況,即可診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水平,為教師的教學實施和相關部門的決策提供依據(jù)。《科學課標2022》指出,無論是過程性評價,還是學業(yè)水平考試評價,都要以課程目標和學業(yè)質量標準為依據(jù)。那么,如何以學業(yè)質量標準為依據(jù)開展學業(yè)評價呢?本研究以科學課程一貫強調的“科學探究能力”為例,采用表現(xiàn)性評價的方式,基于科學探究能力的內涵和科學課程學業(yè)質量標準設計評價任務和評價標準,對小學五年級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進行評價,以期對小學科學探究能力教學與評價有所啟示。

        一、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要素

        自2001年《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3~6年)課程標準(實驗)》頒布以來,科學探究就成為科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認為是科學課程的核心能力之一。2020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中心組織開展的第二輪國家義務教育科學學習質量監(jiān)測中,科學探究能力被列為科學學業(yè)質量一個重要監(jiān)測指標[2]。在國際上,經合組織的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美國的NAEP(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澳大利亞的NAP - SL(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science literacy)等大規(guī)??茖W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項目也都非常重視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從評價內容來看,PISA將科學探究視為問題解決的過程,更加關注設計和評估層面;NAEP和新西蘭的NMSSA(National Monitoring Study of Student Achievement)更加強調實踐過程中的方法掌握,如使用合適的工具和技術開展科學探究、識別數(shù)據(jù)中的模式等;加拿大的PCAP(Pan-Canadian Assessment Program)、英國的NCA(National Curriculum Assessment)和NAPSL都將科學探究按照實施過程視為一系列分能力或技能的集合,包括了從提出問題到評價交流的整個過程[3]。

        《科學課標2022》指出,科學探究能力體現(xiàn)在: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提出科學問題,針對科學問題進行合理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并搜集證據(jù),分析證據(jù)并得出結論;對結果進行解釋與評估;準確表達觀點,反思探究過程與結果[1]5。

        依據(jù)《科學課標2022》對科學探究能力的內涵界定和國內外科學探究能力測評的要素,本研究從科學探究的過程出發(fā),將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要素概括為七個方面:提出問題、設計探究、動手操作、分工合作、信息處理、科學交流、反思評價。其中動手操作是《科學課標2022》中“搜集證據(jù)”的主要內容,體現(xiàn)的是實施探究以收集數(shù)據(jù)的能力,涉及規(guī)范使用實驗器材、合理應用觀察與實驗等科學方法、按照設計方案有效實施探究、安全意識等多個方面。分工合作也是“搜集證據(jù)”的主要內容,體現(xiàn)的是收集數(shù)據(jù)過程中的分工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但在設計方案、信息處理、科學交流等過程中也可能有所體現(xiàn),是一個貫穿科學探究過程的能力。在《科學課標2022》中,合作被列為“態(tài)度責任”的一部分,屬于情感維度,要求學生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態(tài)度,善于合作、樂于分享[1]5。在國際教育評價項目PISA和21世紀能力教學與評價項目(Assessment &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簡稱ATC21S)中,合作被作為“合作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PISA更是將合作維度作為合作問題解決能力的主線,包括建立和維持共識、采取合適的行動解決問題、建立和維持團隊組織[4]。為了能夠在探究實施過程中更多關注操作和合作的細節(jié),同時從整體上對分工合作能力進行把握,本研究將動手操作和分工合作兩個要素專門列出。

        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學生能基于觀察、比較等科學方法和已有知識從一個或多個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提出的問題將直接影響探究的方向、材料選擇和探究過程。為了將評價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圍內,便于提前準備實驗材料和相關評價工具,本研究沒有對提出問題這一要素進行評價,而是在評價開始由教師向學生提出了明確的探究問題。故只考查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六個要素,詳見表1。

        二、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任務

        評價任務源自唐小為、邵發(fā)仙的小學生科學學科能力表現(xiàn)性評價任務[5]。該任務面向五年級學生,要求學生“探究乒乓球彈起高度的影響因素”,主要考查操作性實踐能力,包括基本的實驗技能、數(shù)據(jù)記錄與呈現(xiàn)能力,實驗操作過程和實驗現(xiàn)象易于觀察,便于研究者收集信息。本研究依據(jù)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要素對該任務進行了一定改編,包括:(1)增加設計方案的討論與分享,目的是更好地展現(xiàn)學生的設計探究與科學交流水平;(2)增加一些實驗材料,如不同量程的長度測量工具,目的是更好地顯示學生選擇材料的水平;(3)增加對實驗過程與結果的反思和評價,目的是更好地表現(xiàn)學生的反思評價水平;(4)對教師工作單和學生記錄單進行修改,以指導測試員按照要求開展測試,同時收集學生的作答信息。在正式評價前,隨機選取重慶市合川區(qū)某小學2名五年級學生進行試測,通過試測,一方面幫助測試員提前熟悉評價流程與注意事項,另一方面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對教師工作單和學生記錄單進行完善。

        根據(jù)評價任務,整個過程包括設計環(huán)節(jié)和操作環(huán)節(jié)。

        (一)設計環(huán)節(jié)

        1.教師交代任務情境并提出問題:有一個乒乓球運動員希望了解影響乒乓球彈起高度的一些因素,這可以讓他在比賽時更好地控制球,希望你能幫助他;教師(演示)把一個乒乓球從空中扔下,提出問題:你覺得乒乓球彈起的高度和哪些因素有關?(如果學生回答不出,教師可以用大小不同的力或不同接觸面等進行演示)

        2.學生猜測哪一個影響因素可能影響最大,分別說出理由。這部分要求學生能針對探究問題,根據(jù)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進行猜測,并說明猜測依據(jù),主要考查學生作出猜想的能力。

        3.教師要求同桌之間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剛剛猜測的因素,先在組內討論,再一起分享。這部分主要考查學生設計探究和科學交流的能力。

        4.教師發(fā)放學生記錄單(見圖1),學生被要求在10分鐘內完成記錄單的前三個題目,教師提示完成第3個題目時不僅需要寫出方案,還需要說明所需材料。這部分要求學生能夠將口頭表達的內容記錄下來,通過文字或圖片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方案,同時反思剛才口頭回答的內容是否完整或合理,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及時調整。這部分主要考查學生分工合作、科學交流和反思評價的能力。

        5.學生被要求在記錄單上勾選材料(題目4),教師提供學生選擇的材料,并說明有其他需要可以詢問老師。這部分要求學生能夠根據(jù)實驗需要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考查學生設計探究方案的能力。

        (二)操作環(huán)節(jié)

        1.教師提供學生選擇的實驗材料和相應的工具,要求2名學生合作完成他們的實驗,同時完成記錄單上的第5題。要求學生能正確規(guī)范地使用工具,相互配合完成實驗,客觀記錄實驗現(xiàn)象,主要考查動手操作、分工合作和信息處理能力。

        2.教師對學生進行訪談,要求學生說出他們的實驗過程和結論,并與他們的猜測進行比較。主要考查學生處理信息和科學交流的能力。

        3.教師詢問學生進行實驗的感受,學生被要求對同伴的表現(xiàn)作出評價,對整個實驗過程或實驗結論進行反思,主要考查學生的反思評價能力。

        4.學生整理實驗材料,將實驗材料放回原處。

        三、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標準

        《科學課標2022》中,學業(yè)質量標準按照學段分為4級水平,考慮到本研究只評價小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水平,故從科學課程學業(yè)質量標準中選擇前三個學段與科學探究能力相關的內容,并結合表現(xiàn)性評價任務進行細化,形成了每個要素的評價標準。評價標準分為三級水平,從低到高分別對應小學科學的1—2年級水平、3—4年級水平和5—6年級水平,并在試測的基礎上對水平描述進行修訂完善,詳見表2。

        四、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實施與結果分析

        (一)評價對象

        隨機選取合川區(qū)某城區(qū)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2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9人,女生11人。學生通過自由組合的方式,兩人一組,分為10組,其中5組為“男+女”組合,2組為“男+男”組合,3組為“女+女”組合。

        (二)評價的實施

        測試地點選在小學單獨的實驗室,每次操作兩個組同時進行,操作過程全程錄像(每組一個錄像機)。測試員嚴格按照預先設計的工作單進行操作,包括口頭描述任務、追問、提供材料、簡單記錄等。操作完成后,測試員收集學生記錄單,整理錄像。每次實驗過程大約持續(xù)1—1.5小時。

        測試員在學生進行操作任務的過程中記錄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形成初步印象?,F(xiàn)場操作結束后,測試員通過反復觀看錄制的10個視頻,分析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包括學生之間的討論、對教師提問的回答、具體的行為動作,再結合學生完成記錄單的情況,依據(jù)評價標準確定其水平。

        具體確定水平的方法如下:學生如果能夠滿足三級全部要求則處于三級水平。如果不能滿足三級全部要求,再結合二級標準進行評價,如果能夠滿足二級全部要求則處于二級水平。如果不能滿足二級全部要求,再結合一級標準進行評價,如果能夠滿足一級全部要求則處于一級水平。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圖2呈現(xiàn)了五年級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結果??梢钥闯?,五年級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總體水平較好,在設計探究、動手操作、分工合作三個要素表現(xiàn)很好,多數(shù)學生已經達到三級水平,但部分學生的信息處理和科學交流能力還有待提高。

        1.設計探究能力

        從圖2來看,大部分學生的設計探究能力達到三級,表現(xiàn)良好。分析發(fā)現(xiàn),所有學生都能針對提出的問題,根據(jù)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進行猜想,且能夠說明理由,有的學生甚至能從乒乓球彈起的過程描述說明理由。例如,有同學說到“我以前在家里試過”,因而能基于生活經驗做出猜想;猜測接觸面的影響最大時,有學生的理由是“不管高度多高、力度多大,如果接觸面是軟的,沖擊力會被緩解,沖擊力會減小,就沒辦法彈起來了”。所有小組都能夠完成方案設計,具有控制變量的意識,但在設計方案時容易忽略兩個變量中的一個,且控制變量的方式比較隨意,不夠科學。例如,很多小組控制相同大小的力都是用手直接扔下乒乓球,只有少量小組想到可以用鐵架臺的夾子夾住乒乓球,通過控制夾子讓乒乓球自然落下。所有小組都能夠根據(jù)實驗目的,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來測量乒乓球彈起的高度,部分小組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卷尺和直尺共用,但也有小組不是根據(jù)方案需要,而是認為教師提供的材料都有用,最后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用不上,在咨詢教師后才放棄。多數(shù)小組有重復實驗的意識,知道多次測量是為了減小誤差,但也有小組的方案設計完全沒有體現(xiàn)重復實驗。

        2.動手操作能力

        從圖2來看,大部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達到三級水平。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都能夠按照實驗步驟,正確使用工具進行操作。因為卷尺有兩邊,部分小組剛開始不知道怎么讀數(shù),但經過交流討論或教師提示,都能規(guī)范使用卷尺并正確讀數(shù);為了方便讀數(shù),有同學想到用鐵架臺的夾子固定卷尺。學生能夠對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考并解決,如多個小組發(fā)現(xiàn)探究釋放高度對乒乓球彈起高度的影響時,鐵架臺下面的環(huán)會影響從上面的環(huán)拋下的乒乓球,他們通過轉動環(huán)的位置或取下第一個環(huán)解決問題;部分學生發(fā)現(xiàn)乒乓球彈起一瞬間速度比較快,讀數(shù)有難度,就在乒乓球彈起的一瞬間,用手和卷尺配合來完成測量。所有小組都能夠同時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觀察,一邊觀察,一邊進行實驗并及時記錄數(shù)據(jù)。大部分小組能夠聚焦探究因素,有效開展實驗,但少部分小組在操作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同時探究兩個因素的現(xiàn)象,或者出現(xiàn)探究因素與小組設計方案不同的情況。個別小組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出現(xiàn)思路混亂,不知道應該控制或測量哪些因素,不停地修改表格或測量無用數(shù)據(jù),浪費了較多時間。所有小組都有安全意識,沒有任何危險實驗行為,能夠在實驗結束后收拾實驗材料,將所有材料放回原處,保持實驗室整潔。

        3.分工合作能力

        從圖2來看,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探究實驗中,有明確的合作意識與分工意識。學生不僅能做好自己負責的任務,而且能與組員配合完成部分任務,如很多小組能夠將操作與記錄數(shù)據(jù)同步進行,一人負責操作,一人負責記錄數(shù)據(jù);有些小組先一起完成數(shù)據(jù)表格設計,然后再分工合作完成實驗。在團隊合作出現(xiàn)沖突時能通過協(xié)商解決,如某同學對實驗方案提出質疑,小組成員會耐心解釋或再次實驗,最終達成一致意見;也有同學一直認為乒乓球落在毛巾上不會彈起來,其組員則認為乒乓球掉在毛巾上仍然會跳動幾下,兩人最后通過實驗驗證,發(fā)現(xiàn)乒乓球掉在毛巾上會跳動,只是高度比較低。但也有小組沒有分工合作,整個實驗中都是一個人回答問題、完成學生記錄單,經教師提醒后,雖互有討論,但更多還是一人主導、一人觀看。

        4.信息處理能力

        從圖2來看,雖然大部分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達到三級水平,但部分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還有待提升。主要表現(xiàn)在:(1)記錄數(shù)據(jù)的方式比較隨意。少量小組會在設計實驗方案時設計好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部分小組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會設計表格記錄數(shù)據(jù),但部分小組沒有設計表格的意識,記錄數(shù)據(jù)比較隨意,不注意數(shù)據(jù)記錄的規(guī)范性。(2)重復實驗后計算平均值的意識不強。雖然設計方案時多數(shù)小組有重復實驗的意識,但在實驗中往往會大打折扣,實驗結束后有些小組雖然進行了多次測量,但并沒有計算平均值的打算,部分小組只進行了一次實驗,根本沒有多次測量的意識。(3)對結論的表述不完整。所有小組都能夠在實驗完成后得到結論,有的小組因為做實驗用了很多時間,口頭上得出結論,并沒有記錄在學習單上。很多小組的結論表述不完整,多數(shù)都是“與某因素有關”,只有少數(shù)小組會完整地表述結論,如某小組的結論是“乒乓球彈起的高度與釋放的高度、力度和接觸面的硬度有關,高度越高,力度越大,接觸面越硬,乒乓球彈起的高度越高?!?/p>

        5.科學交流能力

        從圖2來看,大部分學生的科學交流能力達到三級水平,但少量學生的科學交流能力還有待提升。分析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在表達觀點時能夠合理地運用科學詞匯、精練地組織科學語言,但也有一些詞匯使用比較隨意。學生使用較多的詞匯包括緩解、緩沖、沖擊力、半硬面、彈射、軟、硬度、輕度、重度、力度等。多數(shù)小組能將口頭與書面表達結合起來,能口頭描述方案和實驗結論,也能很好地完成學生記錄單。個別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依然不敢大膽交流表達,怕自己答錯。表達交流多的學生,往往表達更加流利完整。

        6.反思評價能力

        從圖2來看,學生的反思評價能力總體表現(xiàn)良好。大部分學生能對自己在探究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主動反思自己的表現(xiàn),認識到自己在探究中的錯誤或缺陷后能及時調整。例如某小組在完成記錄單時沒有認真審題答錯了,認識到應該認真審題,然后涂掉原答案重新作答;某學生認為實驗中應該提供更大量程的直尺,因為最開始選了直尺,但太短了,而卷尺比較軟,容易彎,可能讀數(shù)誤差大。學生也能夠基于證據(jù)對實驗中小組成員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能分析并指出操作過程中存在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或錯誤。如某學生評價組員“語言表述很準確,觀察得很仔細”。但也有少量同學完全沒有反思評價的意識,有的同學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評價,反思的自主性不強。

        五、研究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1.五年級小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已接近應達到的三級水平。表現(xiàn)為:能針對提出的問題,根據(jù)生活經驗和所學知識進行猜想,且能說明理由;能完成實驗方案設計,具有控制變量的意識;能根據(jù)實驗目的,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來開展探究,有一定的重復實驗的意識,知道多次測量是為了減小誤差。能按照自己的實驗步驟,正確使用工具進行操作;能對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思考并解決,能同時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和記錄,基本能夠聚焦探究因素,有效開展實驗,具有安全意識?;灸軌騾⑴c到探究實驗中,有明確的合作意識與分工意識,在團隊合作出現(xiàn)沖突時能夠有效解決沖突?;灸軌蚴褂梦淖只虮砀窨陀^記錄數(shù)據(jù),能處理簡單信息。能將口頭和書面結合表達自己的觀點,表達使用的詞匯比較豐富。基本能對自己在探究實驗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能對他人的表現(xiàn)進行簡單評價。

        2.五年級小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部分要素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表現(xiàn)為:在設計方案和探究實踐過程中對多變量實驗中的變量把握能力不足,控制變量的方式不夠科學;對重復實驗的設計體現(xiàn)不足,多次測量后計算平均值的意識不強;記錄數(shù)據(jù)的方式比較隨意,不注意數(shù)據(jù)記錄的規(guī)范性;對結論的表述過于簡單,無法體現(xiàn)重要的探究結果。表達觀點時的語言雖然比較豐富,但也有一些詞匯使用比較隨意,不夠科學;少量學生缺乏口頭表達的勇氣。

        (二)對小學科學教學與評價的啟示

        1.提供足夠的探究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與創(chuàng)新

        雖然學生整體的科學探究能力發(fā)展較好,但探究過程中的自主性還不夠,操作過程中的變量把握、數(shù)據(jù)記錄的規(guī)范性、結論表述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在日常的探究教學中可以提升。首先,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這樣,學生在面對新任務時便能夠從容應對,而不是等待教師的提示或引導;其次,只有經過多次探究實踐,學生的問題才會不斷暴露出來,教師才可能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幫助學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操作規(guī)范。最后,從視頻分析來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表現(xiàn)出發(fā)現(xiàn)問題并正確處理的能力,有些小組甚至能夠利用現(xiàn)有的實驗器材進行對比實驗,得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結論,說明只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材料,就可能會有創(chuàng)新的結果。

        2.關注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有些同學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管教師怎么鼓勵都不回答。訪談發(fā)現(xiàn),因為擔心答錯老師的問題,故而不敢表達。有些學生在測試中表現(xiàn)得非常不主動,盡力逃避與教師的眼神和語言交流??梢韵胂?,這些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也可能以同樣狀態(tài)出現(xiàn),而教師由于自身精力和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往往可能對這類學生關注不夠,甚至給他們貼上“后進生”的標簽?!犊茖W課標2022》指出,義務教育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全體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與發(fā)展機會,滿足學生終身發(fā)展和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1]2。因此,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平衡自己的關注點,給這些學生必要的關注。

        3.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交流能力

        五年級小學生表達觀點時的語言雖然比較豐富,但也有一些詞匯使用比較隨意,不夠科學。有研究調查了五年級學生對“溶解”概念的認知,同樣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科學語言比較欠缺,影響了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和交流,甚至出現(xiàn)了混淆術語的現(xiàn)象[6]。學生要使用科學語言進行表達,首先要有關于科學語言的積累,然后才能經歷從模仿到使用的過程,改變過去使用口語化語言描述科學現(xiàn)象的習慣。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注意糾正學生口語化的語言,引導學生積累科學詞匯,使用科學語言表達。

        4.聚焦能力要素,開發(fā)能體現(xiàn)學生能力水平的新穎任務,關注評價的反饋功能

        基于學業(yè)質量標準開展科學學業(yè)評價是新課程實施的基本要求。本研究的實踐過程表明,聚焦科學探究能力的基本要素,依據(jù)學業(yè)質量標準確定評價標準,能夠評價學生達到學業(yè)質量標準的程度。但這一評價實施需要注意:(1)聚焦科學探究能力要素,建立評價要素、評價任務和評價標準之間的對應關系,保證操作的可行性;(2)開發(fā)具有一定新穎性的任務情境??茖W探究能力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在新情境下的真實表現(xiàn),而不是憑借記憶對教科書中實驗的重復再現(xiàn);(3)關注評價的反饋功能。雖然依據(jù)學業(yè)質量可以判斷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水平,但日常教學中更要發(fā)揮表現(xiàn)性評價的反饋功能,為后期針對性教學提供充足的證據(jù)。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中心.2020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jiān)測科學學習質量監(jiān)測結果報告[R].北京: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中心,2021:2.

        [3]王俊民.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國際大規(guī)??茖W學業(yè)評估框架與試題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

        [4]檀慧玲,李文燕,萬興睿.國際教育評價項目合作問題解決能力測評:指標框架、評價標準及技術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8,39(09):123-128.

        [5]唐小為,邵發(fā)仙.小學生科學學科能力研究:測評、城鄉(xiāng)比較與提升路徑[M].重慶:西南大學出版社,2015:109.

        [6]王俊民,胡丹丹,李健.小學生對科學課程核心概念的認知調查及啟示——以“溶解”為例[J].課程教學研究,2022,(06):55-60.

        Evaluation of Pupils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 Based on Academic Quality Standards

        Wang Junmin1Tan Yalin2Li Jian3

        1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700 2 Yinxia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1533 3 Chongqing High-tech Zone Education Affairs Center,Chongqing,401329

        Abstract: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inquiry is one of the key competencies to be developed in the science curriculum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Guided by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and academic quality standards,this study selected the fifth grade pupils in an area of Chongq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adopted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task of "explor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able tennis bounce height",collected information through on-site operation and video recording,and assessed the level of students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 from six aspects:design,operation,teamwork,information processing,scientific communication,and reflection & evalu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 of the fifth grade pupils is close to the third level of the academic quality standard,but some elements need further improvement.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ddesign,operation and teamwork is good,but the ability to grasp the variables in the multi-variable experiment in the design scheme and exploration practice is insufficient,and the way to control the variables is not reasonable. The consciousness of calculating the average value after repeated experiments is not strong. The way of recording data is not standardized. The statement of the conclusion is too simple. The words used i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re relatively random.

        Key words:Academic Quality Standards,Pupil,Scientific Inquiry Ability,Performance Assessment

        (責任編輯:吳茳)

        猜你喜歡
        小學生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中國漫畫(2022年6期)2022-07-08 06:48:32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中國漫畫(2022年5期)2022-06-06 02:34:04
        多元整合,加強小學生寫話練習
        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如何成為泳池里最搶鏡的小學生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學生
        趣味(語文)(2018年12期)2018-12-23 02:06:38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小學生如何進行暑假安排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自拍|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7色综合|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 字幕 制服 中文 在线| 免费一级毛片麻豆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av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热一区| 国产亚洲成人精品久久久| 麻豆av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与小伙子matur老熟妇e| 国产99精品精品久久免费| 国产91成人精品高潮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中文AV日韩A| 久久热免费最新精品视频网站 |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国内a∨免费播放| 日本色偷偷| av中文字幕一区人妻| 欧美真人性野外做爰| 视频一区欧美| 伊人狼人影院在线视频| 国产人妻鲁鲁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邻居少妇好多水在线| 日韩亚洲欧美精品| 中文字幕人妻久久久中出|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公司| 久久偷拍国内亚洲青青草|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