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背景下,哈爾濱申報國際和平城市是找準城市品牌定位與做好國際傳播的重要實踐,以增強歷史文化傳播規(guī)劃對高質量和平發(fā)展的應對能力?;诖?,結合新發(fā)展理念,進一步探索國際和平城市建設在哈爾濱本土實踐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旨在助力中國深化和平發(fā)展現(xiàn)代化。
關鍵詞:七三一部隊;哈爾濱;國際和平城市;歷史文化
“和平性”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1]。2023年9月6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又發(fā)表重要講話,提出大力發(fā)展特色文化旅游。勇?lián)碌奈幕姑睒s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努力培育新風尚、展示新形象。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2]。
一、哈爾濱申報國際和平城市的現(xiàn)實意義
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發(fā)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3]。國際和平城市是由國際和平城市協(xié)會通過公告、決議或公民倡導創(chuàng)建而成[4],該組織是全球唯一得到聯(lián)合國正式認可的和平城市協(xié)會。哈爾濱作為二戰(zhàn)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動生物戰(zhàn)爭的策源地,承載著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共同傷痛記憶,對拓寬公共外交空間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推進哈爾濱申報國際和平城市,對于我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現(xiàn)代化推動統(tǒng)一進程具有重大意義。
(一)申報國際和平城市之國內外背景
2009年,國際和平城市協(xié)會由代頓國際和平博物館聯(lián)合主席弗萊德·阿門特(J.Frederick Arment)創(chuàng)立于美國俄亥俄州。由六大洲60多個國家及地區(qū)300多個和平城市構成,致力于連接、促進和鼓勵全球城市開展和平活動,實現(xiàn)世界和平夢想。從國際層面看,自1959年挪威奧斯陸成立國際和平研究所并出版《和平研究》雜志以來,世界多個國家開展和平學研究,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大力推崇和支持,多所高校開設和平學課程,推動申報“國際和平城市”活動開展。
至2023年10月,全球已有392座國際和平城市。其中,海外國際和平城市有英國考文垂、美國代頓、加拿大多倫多、德國的柏林、瑞士盧塞恩、澳大利亞霍克斯伯里等,我國國際和平城市有江蘇南京(1937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為實,于2017年9月4日被國際和平城市協(xié)會公告為第169座國際和平城市)、湖南懷化芷江(1945年8月21日成為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受降所在地,于2021年2月3日獲準成為全球第307座國際和平城市)和山東濰坊(二戰(zhàn)期間日本法西斯在華設立專門用于關押西方僑民的濰縣樂道院暨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成為全球第308座國際和平城市)[5]。
(二)申報國際和平城市之城市背景
1.具備以七三一舊址為基礎的申報條件。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是國際公認的大規(guī)模生物武器研究、實驗和制造基地的戰(zhàn)爭舊址,是日本法西斯陰謀發(fā)動生物戰(zhàn)的重要歷史見證。作為二戰(zhàn)期間生物戰(zhàn)爭策源地,哈爾濱符合“城市飽嘗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利用歷史遺產致力于和平建設”十大申報類型之一標準,具有重要的世界影響力。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是以防疫給水之名,行活體人體實驗之實,秘密進行生物武器研制和生產的秘密部隊。據(jù)史料記載,包括中國人、朝鮮人、聯(lián)軍戰(zhàn)俘在內至少3 000人被進行過活體實驗。其罪惡,與奧斯維辛集中營、南京大屠殺等慘絕人寰的慘案,同樣令人發(fā)指。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舊址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確定為國家12個重點紅色旅游項目景區(qū)景點之一。
2.具有歷史人文資源的申報優(yōu)勢。哈爾濱經歷了近代歷史多元文化熏陶。第一,有東北抗聯(lián)歷史文化積淀。哈爾濱是新中國第一個解放的大城市。東北抗日聯(lián)軍牽制住近七十萬的日本關東軍,二戰(zhàn)期間,有力地支援了中國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哈爾濱曾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市內有一曼街、靖宇街、尚志大街、兆麟街、兆麟公園,都是以抗日英雄名字命名。第二,有著碰撞交融的多元文化。哈爾濱是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之稱。哈爾濱市內先后設有20多個國家的外事機構,生活著30多個國家的僑民。哈爾濱素有建筑藝術博物館之稱,歐式建筑風格及類型豐富,市內還有外國駐哈爾濱領事館建筑、中日友好園林、猶太人公墓等。是哈爾濱歷史文化共生性現(xiàn)象的重要見證,體現(xiàn)了哈爾濱富有和平包容的鮮明特色以及多元共存的傳統(tǒng)特點。
3.具有開放包容的國際影響力。哈爾濱是一座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城市。近年來,哈爾濱被聯(lián)合國授予“世界音樂之城”,成功入選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東亞文化之都”,連續(xù)三年居全國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榜首,引進勛菲爾德國際弦樂、全國聲樂展演等音樂比賽和冬季鐵人三項世界杯、冰盤國際公開賽、哈爾濱國際馬拉松等體育賽事,上榜“世界旅游者向往的中國城市排行榜TOP10”,榮登《2021世界旅游城市藍皮書》。目前已與28個國家56座城市+1個區(qū)縣級(道里區(qū)與俄羅斯第一烏拉爾斯克市)建立國際友好(交流)城市關系。全力打造哈爾濱大劇院、音樂廳、猶太老會堂、哈爾濱博物館群等地標性建筑和哈夏音樂會、冰雪節(jié)、濕地節(jié)、丁香節(jié)等節(jié)慶活動,充分挖掘開放包容、歐陸風情、音樂冰雪、自然生態(tài)等特色文化。
二、哈爾濱申報國際和平城市取得重要進展
(一)和平學科成果顯著
哈爾濱目前已擁有國際和平資料館、“和平大講堂”《國際和平學》等和平領域前期成果。國際和平資料館以“戰(zhàn)爭·記憶·和平”為主題,以申報“世界記憶名錄”、七三一舊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哈爾濱國際和平城市為契機,客觀呈現(xiàn)日本生物戰(zhàn)暴行。積極融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思想,以哈爾濱國際和平信息研究中心為載體,把和平的聲音傳遞給世界。
(二)國際和平資料館發(fā)揮學科建設基石功能
2021年初,國際和平資料館正式開館,承載著紅色教育基地、思政實踐課堂、科學研究寶庫三大功能。一是紅色教育基地作用有效發(fā)揮,共接待團體180個,參觀學習9 800人次,取得較好社會反響;二是發(fā)揮國際和平資料館思政教學實踐第二課堂作用,有效充實思政實踐課堂內容;三是積極挖掘館藏資料科學研究價值,《伯力審判》是國際和平資料館重要展陳內容之一,成功獲批國家社科基金2020年年度項目,躋身國家層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行列。
(三)不斷加強國際和平學傳播
已舉辦22場“和平大講堂”講座,520余人參與翻譯國際和平資料。聯(lián)合創(chuàng)辦《國際和平學》內部期刊,已經刊出148期,80余萬字,將膠裝成《國際和平學》第五冊。切實辦好“和平大講堂”,努力創(chuàng)建和平學科,開展“一帶一路”國際和平學研究,努力實現(xiàn)保存人類記憶、保護世界遺產、傳遞和平信息初衷。
三、申報國際和平城市之國內外先例
(一)南京:中國首座國際和平城市申報范式
南京在市委市政府及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下,在南京大學及智庫近20年來持續(xù)努力下,申報國際和平城市實踐卓有成效[6]。一是以國家公祭為統(tǒng)攬的系列和平活動。2017年7月7日起,在南京舉辦四大類主題活動28項。國家公祭活動期間,南京協(xié)調在五大洲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聯(lián)合開展海外悼念活動,獲得舉辦活動當?shù)孛癖娂懊襟w的廣泛關注。二是依托“和平教席”搭建理論平臺。南京大學在國內設立和平學研究中心,同時設立和平學學科。和平學專業(yè)課程設計體現(xiàn)出跨學科特點:《心理與和平》《和平與安全經濟學》等[7]。三是提高以全媒體傳播為路徑的對外發(fā)聲力度。四是以大屠殺海外布展為載體獲得國際認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與美、法、日等10多個國家戰(zhàn)爭與和平主題博物館建立和平友好館際關系與和平交流。先后在30多個國外城市舉辦展覽、證人證言集會及和平交流活動等。2016年10月至12月,由中國人權發(fā)展基金會、中國人權研究會、江蘇省對外文化交流協(xié)會作為主辦單位,在法國岡城舉行《共同見證:1937南京大屠殺》史實展[8]。
(二)考文垂:和平城市建設國際先例
1940年11月14日夜,英國千年古城考文垂遭遇德軍大規(guī)??找u,考文垂圣米迦勒大教堂變成一片廢墟。1962年,舊教堂遺址旁建成新的考文垂大教堂,新舊對話,訴說戰(zhàn)爭的罪惡,也訴說著渴望和平的心聲。199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50周年,又一座“和解雕像”被豎立在大教堂被炸毀廢墟前??嘉拇挂浴昂推脚c和解的城市”為自身定位,常年舉辦和平節(jié)、大屠殺紀念日等和平活動,活動對象包括學校、族群和市民等不同群體。1999年,考文垂大學成立“寬恕與和解研究中心”,是英國最大和平學研究中心,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和平學研究中心??嘉拇勾髮W多年來一直與市政府和大教堂合作,邀請資深政治家、外交官和專家學者每年在圣瑪麗議事廳召開世界和平論壇;設立每兩年評選一次“考文垂國際和平與和解獎”[9]。
四、哈爾濱申報國際和平城市的對策與建議
(一)成立申報國際和平城市工作組織機構
申報國際和平城市是一項非常復雜艱巨、有嚴格程序的系統(tǒng)工程,申報過程不僅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更是促進城市發(fā)展的有益過程。按照國際和平城市申報條件和標準,在省委、省政府引領下,由哈爾濱市委、市政府成立申報國際和平城市工作組織機構(團隊),在市委宣傳部和市文旅局帶領下,科學制定申報方案,完善建立機制,開展聯(lián)合攻關,進一步細化明確責任,確保申報國際和平城市工作有條不紊運轉。
(二)營造申報國際和平城市濃厚社會氛圍
加大申報活動宣傳力度,營造申報濃厚社會氛圍,要拓展國際傳播資源渠道、深化哈爾濱媒體與中央、省內主流媒體、境外主流媒體的深層次合作,立體打造話語體系傳播網(wǎng),增強申報國際和平城市的影響力。充分發(fā)揮紀錄宣傳片傳播紐帶作用,向全世界廣泛展示中國和平文化、宣介和平故事、發(fā)出和平愿景,傳遞中國人民愛好和平、積極踐行和平理念心聲。將和平文化社會氛圍融入城市旅游經濟、文化發(fā)展中,成為奮斗“十四五”,奮進新征程的生動實踐。
(三)妥善解決申報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依據(jù)國際和平城市申報要求,組織開展和平場館建設、和平主題展覽、學術研究、文物征集、檔案整理、和平教育等系列活動,通過全方位、多渠道搜集、補充完善文獻史料,從硬件、軟件上下細功夫,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平文化資源的完整性,為推進申報國際和平城市打下堅實基礎。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博物館的同時,進一步開發(fā)哈爾濱市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數(shù)字化展廳,籌建世界和平影像館、數(shù)字博物館群,打造國際水準的歷史影像展館,實現(xiàn)館際數(shù)字資源共享。
(四)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培養(yǎng)
以人才培養(yǎng)為載體,借助《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新時代龍江人才振興60條》,以及哈爾濱《人才新政30條》等政策措施,邁出招才引智的新步伐,為推進申報國際和平城市培養(yǎng)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要通過積極開展館校(院)合作,采取定期互訪、項目對接、成果推介等形式,深化學術研究,著力引進各類急需緊缺人才,帶動高質量的科研工作,打造全市學術研究新高地,為申報國際和平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五)持續(xù)爭取國際社會認同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哈爾濱市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與加拿大亞太和平博物館建立和平與友好院館際關系,新時代背景下,為尋求和平建設的合作伙伴,進行開拓性的和平建設,建議以七三一海外陳列布展、云平臺為媒介載體,持續(xù)爭取國際社會認同。廣泛同各國友好民間團體開展國際和平交流合作,尤其是加強知識階層和青少年的交流,建立民間友好的深厚基礎。
五、余論與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平文化沉淀有了物質載體,中國文化意識也在覺醒。當前,更需要弘揚和平文化,繼續(xù)做好中國和世界和平這篇大文章。作為戰(zhàn)略性新措施,“命運共同體”最早出現(xiàn)于2011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布的《中國的和平發(fā)展》白皮書。2012年,中共十八大報告正式寫入“人類命運共同體”新概念。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依據(jù)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盛和國際社會各種力量對比的變化,需要不斷從整體謀劃中國的頂層設計,并從地方實踐中推動和助力國家和平發(fā)展戰(zhàn)略,從各種渠道不斷實踐,這將是未來處理好各種可能發(fā)生的爭端和提升國家和平發(fā)展水平的重要緩沖力量和推進動力。未來未定,防患于未然的努力必定有助于增大未來經久和平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從中華文明和平性看中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系列述評之六[N].人民日報,2023-06-17(5).
[2]習近平在黑龍江考察時強調 牢牢把握在國家發(fā)展大局中的戰(zhàn)略定位 奮力開創(chuàng)黑龍江高質量發(fā)展新局面[DB/OL].(2023-09-08)[2023-11-23].http://www.news.cn/2023-09/08/c
_1129853312.htm.
[3]習近平主席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DB/OL].(2017-01-19)[2023-11-24].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1/19/c_1
120340081.htm.
[4]如何申報國際和平城市[DB/OL].(2023-10-07)[2023-11-25].https://www.internationalcities of peace.org/how-to-establish-a-
city-of-peace/.
[5]國際和平城市名錄[DB/OL].(2023-10-07)[2023-11-25].https://www.international cities of peace.org/cities-listing/.
[6]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學教席[DB/OL].(2022-04-21)[2023
-11-25].https://unesco-peace.nju.edu.cn/44/98/c22820a476312
/page.htm.
[7]劉成.和平研究引論[J].學海,2010(3):112-113.
[8]南京市委外宣辦.主動高站位,傳播中國和平之聲[J].對外傳播,2018(10):74-75.
[9]劉成,白爽.和平學視域下創(chuàng)建國際和平城市的思考[J].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2018(1):129-130.
(責任編輯:田 苗)
收稿日期:2023-12-04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美國調查日本生物戰(zhàn)史料整理與研究”(22SSE41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劉汝佳,副研究員,從事世界近代現(xiàn)代史、和平學、戰(zhàn)爭經濟史、現(xiàn)當代國際關系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