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博大精深,既具有藝術性,又具有實用性。它能陶冶情操,提高人們對美的認識。新課標推行后,我國的基礎教育不斷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靠攏,對書法這項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自然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寫字、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因此,如何更好地引導小學生學習寫字成為眾多小學語文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下面我將結合自己在寫字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討一下解決策略及自己的經驗。
一、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摸準例字基本構型
新課標強調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因此,要想寫好一個字,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分析字的整體結構,這是寫好一個字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例字的結構,對例字有一個整體的印象。例如,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左右兩邊的高度是否相同,這樣,字就有了大致的骨架。其次,有了骨架,下一步便是填充血肉。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字的各個部分位于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具體在哪個小格里,這樣字的基本構型就搭建好了,這樣就能保證學生在下筆時基本不會走樣。最后,教師還要在黑板上勾勒出字的關鍵筆畫,讓學生找準關鍵筆畫的位置。例如,哪個筆畫在橫中線上,哪個筆畫在豎中線上。學生在心里有了這樣的標準,也就具有了鑒賞書法的能力。
二、齊抓“言傳”“身教”工作,示范學生行筆運筆
小學生年齡較小,具有善于模仿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既要做好“言傳”工作,也要做好“身教”工作。通過觀察老師的坐姿、握筆姿勢,學生能夠感受正確的字形書寫過程,直觀感受運筆行筆的動作要領,充分領略書寫的美妙。通過長期的教學,我總結出以下幾種教師示范的方法。首先,最基本的示范方法是課堂示范。教師應首先講解字形,讓學生對寫字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再進行模仿練習。其次,教師給全體學生進行示范后,個別學生還是不能充分掌握正確的寫字要領。這時,教師就需要采取針對性手段,對個別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甚至手把手地教學。這樣,學生能看得更清楚,可以更快糾正自己的錯誤。最后,針對剛剛開始寫字的小學生,手把手教學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手段。教師可以用手牽引學生書寫,使其更快學會正確的運筆書寫動作。
三、幫助學生做好總結,給予學生中肯評價
任何事情都是有規(guī)律的,書寫也是一樣。只有做好規(guī)律總結,才能充分掌握書寫要領。一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歸納書寫要點,做好總結性工作。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不同類型的字的結構: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等。它們的結構都有規(guī)律可循,各有特色。教師只有指導學生理清漢字結構特點,歸納書寫要點,方能讓他們準確把握書寫規(guī)律,為寫出工整優(yōu)美的字形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抓好評價工作。教師可以把學生的習字練習紙張貼在墻上,讓學生們自己評一評哪些字寫得好、哪些字寫得不好。對于寫得好的,讓他們說一說為什么好、有何優(yōu)點;對于寫得不好的字,也要讓他們評一評為何不好、應該如何改進。最后,教師還應根據(jù)學生們的評價,給出相應的調整改進建議,學生才能在師生共同評價中得到有效的改進建議。這樣,通過系統(tǒng)的梳理與總結、評價與改進,學生的寫字練習效果才能有所提高。
總之,教導學生把字寫好,提高小學語文寫字教學質量,是一個系統(tǒng)的、艱巨的實踐過程。整個實踐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不斷地去付出長期的努力和汗水。教師要發(fā)揚教育的園丁精神,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性,提高他們對于寫字的興趣;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自己的寫字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相信最后學生一定都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這是對師生共同努力的最好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