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定橋建橋已有數(shù)百年的歷史,同華西急流深河上的所有橋梁一樣都是用鐵索修成的。一共有16條長達100多碼的粗大鐵索橫跨在河上,鐵索兩端埋在石塊砌成的橋頭堡下面,用水泥封住。鐵索上面鋪了厚木板做橋面,但是當(dāng)紅軍到達時,他們發(fā)現(xiàn)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從他們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間只有空鐵索。
在北岸的橋頭堡,有個敵軍的機槍陣地面對著他們,后面是一師白軍據(jù)守的陣地。當(dāng)然,這座橋本來是應(yīng)該炸毀的,但是四川人對他們少數(shù)幾條橋感情很深,修橋很困難,代價也大,據(jù)說光是修瀘定橋“就花了十八省捐獻的錢財”。反正誰會想到紅軍會在沒有橋板的鐵索上過橋呢,那不是發(fā)瘋了嗎?但是紅軍就是這樣做的。
機不可失。必須在敵人援軍到達之前把橋占領(lǐng)。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員。紅軍戰(zhàn)士一個個站出來愿意冒生命危險,于是在報名的人中最后選了30個人。他們身上背了毛瑟槍和手榴彈,馬上就爬到沸騰的河流上去了,緊緊地抓住了鐵索,一步一抓地前進。
紅軍機槍向敵軍碉堡開火,子彈都飛迸在橋頭堡上。敵軍也以機槍回報,狙擊手向著在河流上空搖晃地向他們慢慢爬行前進的紅軍射擊。第一個戰(zhàn)士中了彈,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著又有第二個,第三個。但是其他人越來越爬近到橋中央,橋上的木板對這些敢死隊起了一點保護作用,敵人的大部分子彈都迸了開去,或者落在對岸的懸崖上。
四川軍隊大概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戰(zhàn)士——這些人當(dāng)兵不只是為了有個飯碗,這些青年為了勝利而甘愿送命。他們是人,是瘋子,還是神?迷信的四川軍隊這樣嘀咕。他們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響;也許他們故意開亂槍不想打死他們;也許有些人暗中祈禱對方冒險成功!終于,有一個紅軍戰(zhàn)士爬上了橋板,拉開一個手榴彈,向敵人碉堡投去,一擲中的。軍官這時急忙下令拆毀剩下的橋板,但是已經(jīng)遲了。又有幾個紅軍爬了過來。敵人把煤油倒在橋板上,開始燒了起來。但是這時已有20個左右紅軍匍匐向前爬了過來,把手榴彈一個接著一個投到了敵軍的機槍陣地。
突然,他們在南岸的同志們開始興高采烈地高呼:“紅軍萬歲!革命萬歲!大渡河三十英雄萬歲!”原來白軍已經(jīng)倉皇后撤!進攻的紅軍全速前進,冒著舔人的火焰沖過了余下的橋板,縱身跳進敵人碉堡,把敵人丟棄的機槍掉過頭來對準(zhǔn)岸上。
(選自《紅星照耀中國》,有刪節(jié))
賞" 析
有一種橋梁,必須歷經(jīng)千難萬險;有一種橫渡,必須用生命和鮮血去踐行;有一群尋找光芒的人,叫作中國工農(nóng)紅軍。本文敘述了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壯舉,贊揚了紅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讀來令人淚目,也令人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