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押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老子》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闭J識別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聰明。但今天一些年輕人自以為有“自知之明”,其實恰恰可能是“不明”,更有可能是因為格局和視野不夠而導致的“自我設限”。
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本題是一道格言式材料作文題?!爸苏咧?,自知者明?!薄爸恰钡囊馑际侵腔邸⒚髦?;“明”的意思是清楚、明達。了解別人是一種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種明達的大智慧。材料中提到今天的一些年輕人自以為有自知之明,比如面對競爭選擇“躺平”,面對困難,自嘲自己是“脆脆”,這樣的情況并非真正的自知,而是材料中所說的“自我設限”,或者說是不努力的借口和托詞。從某種程度上說,知人是一種能力,自知更是一種能力,因為知人容易保持客觀,自知則要難得多。在當今社會,我們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優(yōu)劣勢,在不斷地反思中認清自己,這樣才能給自己準確定位。我們不能自滿或自封為有“自知之明”,更不能使之成為自己放棄進步、放棄追求的借口,而應該在不斷反思中認識自己的能力和不足,勇于在戰(zhàn)勝恐懼和懶惰心理的同時讓自己不斷進步,從而超越他人,最終成就自己。
參考立意
1.人貴有自知之明。
2.知人既能助人也能助己。
3.我們不僅要知人,還要自知。
范本一
智慧在知人處,明達在自知時
一考生
《老子》里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睙o獨有偶,《論語》里孔子也問過“知者若何”的類似問題,不管是“知者知人”,還是“知者自知”,我覺得都有其道理,都有其過人之處。這并非我一味褒譽,且聽我一一道來。
一是這問題提出之早。兩千多年前,物質不豐富,社會不安定,老子卻總能去思考一些形而上的問題,很是難得。二是這問題很有意義。人與人結成社會關系,就不可避免地要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怎么處理就是盡顯智慧的地方了。
與人交往,要貴在知人。
了解了別人的長短優(yōu)劣,才能更好地幫助他改正錯誤或者讓他更好地利用其所長作出更大的貢獻。李鴻章性格上缺點、毛病不少,但才華出眾,來到曾國藩的幕府之后,“常帶傲慢輕侮之色,俯視一切”,為同僚所不喜。曾國藩一方面努力以自己為表率來影響李鴻章,一方面讓他與天下第一流的人物接觸,讓他領略“天下士”的風采。這為李鴻章后來獨當一面成為一代名臣打下了基礎。知人并助人成才,由此可見曾國藩識見與胸懷,自然也就對曾國藩能建立一番功業(yè)不感到奇怪了。劉邦之于韓信則是另一個故事,韓信在楚漢戰(zhàn)爭相持之際,向劉邦索要齊王印,但劉邦明了韓信所求之心,答應韓信所請,最終依靠韓信的力量幫助自己取得了楚漢之爭的最終勝利。不管是隊友還是敵人,只有知人,才能因勢成事,成就了別人,更成就了自己。
與己對話,要貴在自知。
古希臘德爾菲神廟門楣上鐫刻著蘇格拉底的名言:“人啊,認識你自己?!北绕饘e人的知若神明,對自己其實更難認知。人的眼睛是看向前方的,看向別人的,往往會忽視掉向內看,看看自己,看看內心。自知就是對自己進行必要的反思。反思就是自省??鬃拥摹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荀子的“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皆是對自我進行反思的絕佳事例。反思是加強自我修養(yǎng)的必由之路,是促進自我成長的必經(jīng)之途。曾國藩每一天都寫日記,通過日記反思自己在為人處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認識到這些不足,再不斷地加以修正,自己所犯的錯誤也就越來越少了。正是這種反省自知的功夫,讓曾國藩有了“半個圣人”的美譽?!白灾卟辉谷?,知命者不怨天?!弊灾艜屪约涸谄返滦摒B(yǎng)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一個人前行的過程中,少不了知人,因為知人是一種人生的智慧,既能幫人也能助己;當然也少不了自知,因為自知是一種人生的修行,它能洞悉內心,去短取長,讓人終達明達、曉暢之人生至境。
亮點
借鑒
這篇文章明白如話,其長處不在思想的深刻,而在于把道理講得明白透徹。論述知人時,在事例的選取上用的是繁例,曾國藩與李鴻章的例子,劉邦與韓信的例子,應用于不同的場景,很好地呈現(xiàn)出知人的兩種情境,顯示出視野的開闊。論述自知時,善于使用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為理證,既讓語言有氣勢,又做到了說理有力,讓人信服。
范本二
自知是一種修行
河南科技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白怡璇
什么是自知呢?古往今來,無數(shù)先賢給出了答案?!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追求本心、回歸自然的自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是立志成才、不負所學的自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不懼風雨、隨心所欲的自知。但自知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以為,只有做到了正視自己,明己內心,并永遠堅持所愛,讓自知成為一場漫長的修行,方能助力我們的人生之花燦然綻放。
自知是一場修行,它讓我們能夠正視自己,因為“裸露的傷疤不是羞恥的證明,也可以是勇氣的勛章”。
尼克·胡哲一出生就失去了雙腿,卻憑借自己的勵志演講努力擁抱了全世界,無數(shù)人被他的精神所鼓舞。無獨有偶,普通女孩陳曉婷就讀華南師范大學,大三支教時,用自己單眼失明的人生經(jīng)歷鼓勵山區(qū)的孩子用功讀書,一定可以比她更好,并在網(wǎng)上勇敢分享自己失明的眼睛的照片。正視自己身上的優(yōu)缺點,讓優(yōu)點發(fā)光,讓缺點閃爍。他們可以帶著裸露的傷疤艱難奔跑,大膽前行,我們?yōu)槭裁床豢梢??自知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如果有了這樣一股力量,前路定是坦坦蕩蕩,所向披靡,讓我們重視自知的力量。
自知是一場修行,讓我們明己之內心,不為流言所擾,因為“大廈之穩(wěn)莫不出于人心之定”。
古有孔夫子心懷天下,不畏缺衣少食,流言蜚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今有姚明懷揣籃球夢想,不懼種族歧視,十年磨一劍,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白云蒼狗,滄海桑田,總有人受困于流言,在流言中迷失自己,使本應該熠熠生輝的人生蒙上了暗紗。因此,人只有內心堅定,才可以在流言的洪流中奔騰而上,讓堅如磐石的內心成為大廈的根基,讓自知的臂膀推動命運的齒輪滾滾向前。
自知是一場修行,讓我們堅持心中所愛,因為“時間釀酒,余味成花”。
《令人心動的offer5》中的寒門子弟黃凱,起初聽從親戚的勸告,選擇了當醫(yī)生。但從醫(yī)兩年后,他發(fā)覺這不是心中最愛,于是毅然放棄現(xiàn)在已有的,轉考法學研究生,五年考研路,圓夢清華園。這時的他十分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真正熱愛什么,于是不顧一切去堅持自己的夢想。自知使他更加清楚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從心而動,以自身為鏡,終讓自己蒸蒸日上。
趁著如今陽光依舊,青春之花開得正好,前方的路途璀璨耀眼,讓我們遍尋自知的果實,努力正視自己,遵循自己的內心,追求心中所愛,去奔赴人生的每一場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