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大多數化療藥物需要通過靜脈給藥。反復的靜脈穿刺不僅給患者帶來不便和痛苦,而且淺靜脈穿刺容易刺激血管,再加上化療藥物往往具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容易造成靜脈炎等并發(fā)癥,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護理工作的難度。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一種在腫瘤化療患者中廣泛使用的技術。它能有效避免反復穿刺,減少化療藥物對血管的刺激,防止藥物外漏。大多數患者的PICC導管可以在整個化療期間持續(xù)使用,且不會影響血管周圍的正常組織。PICC置管操作簡單,置管后患者只需日常護理,生活不會受到影響,但PICC置管后的維護十分重要。接下來,我們將討論PICC置管后如何進行有效維護。
一、什么是PICC導管?
PICC是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的中心靜脈導管,通常由專業(yè)護士操作,為患者提供中期至長期的靜脈輸液治療。PICC置管的優(yōu)點是可以減少頻繁靜脈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并保護外周靜脈。此外,PICC置管具有低危險性、低感染率、長時間留置的特點,基本上不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
二、PICC導管可以分為哪幾種?
PICC導管可以按材質、型號、結構以及功能分為很多種,下面將介紹兩種高效便捷的PICC導管:
1.三向瓣膜式PICC。此種PICC導管清潔時僅需生理鹽水沖洗即可,帶管回家后護理起來也很方便。
2.耐高壓型PICC。除具有傳統PICC的特點,耐高壓型PICC還具有以下優(yōu)勢:能夠進行大量且快速的補液;支持靜脈推注和造影劑的高壓注射;可用于中心靜脈壓的監(jiān)測;提供多通道的靜脈輸液選項。
三、哪些患者需要留置PICC?
需要留置PICC導管的患者通常包括以下幾類:
1.需長期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靜脈輸液不少于五天,但不超過一年)。
2.外周靜脈條件差,難以進行常規(guī)靜脈穿刺的患者,如有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插管禁忌的患者。
3.需輸注高滲溶液、粘稠性溶液或其他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藥物(如化療藥、胃腸外營養(yǎng)液以及脂肪乳等)的患者。
4.需要進行中心靜脈壓監(jiān)測的患者,如重癥監(jiān)護患者。
5.需要頻繁采血進行化驗的患者。
6.緊急情況下需要快速大量補液的患者等。
四、PICC置管后的注意事項
1. PICC置管當天:
(1)置管后按壓穿刺點10至15分鐘。
(2)置管側的手臂應適當抬高,避免過分用力,以減少穿刺點出血的風險。
(3)置管后,必須先通過X光片進行定位確認導管位置正確后,方可開始靜脈輸液治療。
2. PICC置管后:
(1)在治療間歇期,應至少每5至7天對PICC導管進行一次維護,包括沖洗導管、更換敷料和接頭。
(2)若敷料變得潮濕或出現松動,應及時更換。
(3)定期觀察導管是否有回血、部分脫出或意外進入體內的情況,以及在手臂彎曲時外露導管是否打折或扭曲,定期檢查導管有無破損。一旦發(fā)現上訴任何異常情況,應立即請護士進行處理。
五、如何處理突發(fā)情況?
1.若發(fā)現PICC導管出現斷裂或破損并伴有滲液,應立即在導管斷裂處上方或靠近穿刺點處將導管折疊,并使用膠布安全固定,隨后迅速前往醫(yī)院接受專業(yè)處理。
2.若穿刺點出現滲血、紅腫、疼痛、導管外移或脫出時,應到醫(yī)院進行處理。
3.若沖洗導管時有阻力或不通暢,應到醫(yī)院進行處理。
4.若置管側手臂出現腫脹,且臂圍比置管前增加超過3厘米,應前往醫(yī)院檢查腫脹原因。
5.出現寒戰(zhàn)、發(fā)熱癥狀,或體溫高于38℃時,應立即前往醫(yī)院。需進行置管手臂的血管超聲檢查以排查血栓形成,并進行導管和外周血培養(yǎng),以確定是否出現了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
六、留置PICC后的居家觀察要點
留置PICC后居家觀察要注意以下幾點:
1.置管后,應確保穿刺點、透明貼膜覆蓋區(qū)域以及周圍皮膚保持清潔干燥,并穿著棉質柔軟內衣以減少對穿刺點的摩擦和刺激。
2.定期檢查置管部位有無腫脹、疼痛或硬結;同時留意穿刺點有無滲血、滲液或異常分泌物。
3.定期檢查穿刺點導管外露長度有無變化,以及透明貼膜有無卷邊、松動或破損的情況。
4.定期觀察透明貼膜周圍皮膚有無瘙癢、皮疹或皮炎。
5.定期觀察輸液接頭有無松動或脫落。
6.留置PICC導管期間,患者的置管手臂可以進行正常活動,并能夠進行日常家務勞動,如煮飯、洗碗或掃地等。但應注意避免使用置管手臂拄拐或支撐身體,同時嚴禁用該手臂提起超過5公斤的重物。
7.睡眠時,應盡量避免壓迫置管側的手臂;更衣時,應遵循“先脫健側,后脫患側”和“先穿患側,后穿健側”的原則,以減少對PICC導管的不必要拉扯和避免其意外脫出。
8.淋浴時,應在置管手臂的穿刺點透明貼膜外包裹一塊小毛巾,并用保鮮膜緊密纏繞兩至三圈,確保包裹范圍超過15厘米,以防敷料被水浸濕。每次淋浴
后,必須對穿刺點及周圍皮膚進行消毒,并更換透明貼膜,以降低感染風險。
9.留置PICC導管期間禁止游泳。
10.應避免在置管側的手臂測量血壓,以免影響血壓讀數的準確性。
11.在PICC導管留置期間的治療間歇,建議至少每7天更換一次輸液接頭和透明貼膜。導管的維護應使用5至10毫升的0.9%氯化鈉注射液進行脈沖式沖洗,隨后用2至3毫升肝素鈉鹽水(濃度為0至10 μ/mL)
進行正壓封管,以保持導管的通暢和清潔。
12.若因對透明貼膜過敏而改用無菌敷料貼或無菌紗布,應每1至2天更換一次敷料。
13.一旦發(fā)現透明貼膜出現污染、潮濕、脫落或卷邊等情況,應立即更換。
14.導管在血管內的留置時間不應超過12個月。
以上所訴即為肝癌患者應如何觀察和維護PICC導管的方法。簡而言之,主要是需經常留意穿刺點是否有異常,避免提舉重物,一旦發(fā)現異常應立即就醫(yī),并按時進行導管維護,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導管并延長其使用壽命。然而,即使維護得當,導管在血管內的最長留置時間不應超過一年,因為長時間留置的異物可能會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另外,如果經醫(yī)生評估認為不再需要留置導管,也應及時拔除。
(本文編輯 任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