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和學習的關鍵舉措。在立德樹人教育發(fā)展背景下,高質(zhì)量落實德育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模式和路徑,不僅可以進一步發(fā)揮德育的育人功能,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還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诖?,文章針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路徑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工作;立德樹人
德育是有計劃、有重點地干預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讓學生產(chǎn)生積極、正向教育體驗和認識的活動,可以從思想層面改善學生的品德、素養(yǎng),促進學生精神世界健康發(fā)展?!吨行W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提出,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學生,加強班集體管理,強化集體教育,建設良好班風,通過多種形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lián)系。各學科教師要主動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級德育工作。對此,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貼合初中生的心理和情感發(fā)展特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高質(zhì)量落實德育工作。
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做好示范引領
初中生受到年齡與認知的影響,具備一定的“向師性”傾向,會無意識地模仿教師的行為舉止、處事風格等,并逐步將其內(nèi)化為自身的個體經(jīng)驗,改善自身的行為習慣與認知。因此,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班主任需要結合學生的這一特征,遵循“以身作則”的原則,逐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改善教育行為,以榜樣示范的形式組織開展德育工作,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1. 不斷學習,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
在德育工作過程中,班主任需要結合學生模仿力較強的特征,逐步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水平,并針對德育需求、目的進行深度研究,全面提升德育的穩(wěn)定性和有效性。例如,班主任可以深入研讀《指南》,明確初中班級管理的新要求、新任務、新方向,學習新興教育理念,改變常規(guī)德育工作形式,積極把德育與學生的學習活動、現(xiàn)實生活和同學交往等結合起來,圍繞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開展德育工作,以此來提升德育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同時,班主任要積極學習新知,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潛移默化地影響與熏陶學生。
2. 樹立榜樣,開展示范教育
在開展日常德育活動時,班主任不僅要嚴格要求與管理學生,還要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提供正向與積極的影響,真正成為學生的榜樣,助力學生正向發(fā)展道德觀念,修正不良認知。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敬老愛幼,與同事和睦相處,并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良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模仿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在組織開展班會活動時,班主任可以與學生一起針對當下不良的社會現(xiàn)象,如“中小學生頂撞父母、沖撞老師”等話題進行交流討論,仔細聆聽學生的觀點,明確學生的想法,并在自由交流之后向?qū)W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弘揚“尊敬長輩、愛護師長”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提出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與要求??傊嘀魅涡枰姘l(fā)揮自身的示范引領作用,從學生學習與日常生活層面出發(fā),從小事做起,通過正確的言行舉止樹立積極的榜樣形象,感染和熏陶學生,助力德育工作穩(wěn)定、有序落實。
二、以生為本,平等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隨著“以生為本”教育理念深入、系統(tǒng)化推進落實,對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施要求更加嚴格。在德育工作過程中,班主任要立足素質(zhì)教育需求,摒棄傳統(tǒng)“命令式”“灌輸式”“說教式”等德育形式,重視學生的個體體驗,以平等、公正的態(tài)度與學生交流,高效開展德育活動。另外,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快速發(fā)展,自我意識較為強烈,對于自身的想法和態(tài)度更加重視。為此,在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以學生為主體,指導學生參與到德育工作中,引導學生表明自身的需求和想法,逐步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成效性。例如,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可以結合學生自我觀念逐漸成熟的特征,與學生一起針對“班級環(huán)境較差,隨地亂扔垃圾”這一問題進行交流。班主任組織開展班級會議,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一員,有責任、有義務為班級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與改善作貢獻,幫助學生樹立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同時,德育工作也需要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切入點,利用生活小事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例如,班主任可以積極觀察班級學生的表現(xiàn)與能力,在學生之間出現(xiàn)矛盾、相處不和諧或者情緒較為低落時,及時與學生溝通,通過交流、調(diào)查咨詢等方式明確學生之間出現(xiàn)矛盾的原因,并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訴求,解決矛盾,及時預防與規(guī)避心理問題。此外,班主任也要及時表揚、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如在學生拾金不昧、幫助同學與師長、克服困難與問題時,需要給予肯定,表達自己對其的期望,在班級中營造樂于助人、尊重他人的良好氛圍。以平等、和諧的態(tài)度與學生交流,可以讓學生感受班主任的愛護與關懷,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使之主動配合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
三、引入統(tǒng)一價值追求,建設良好的班風和班級文化
班風和班級文化既是學生集體精神、團隊合作精神的直觀體現(xiàn),又是班主任德育工作質(zhì)量的集中反映。因此,在開展德育工作時,班主任需要建設良好的班風和班級文化,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逐步培養(yǎng)學生形成團隊合作意識和互幫互助意識,幫助學生形成善于合作、樂于助人、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質(zhì)。
1. 制訂班級德育工作目標,改善班風
為了營造和諧、民主的班級氛圍,班主任需要積極與學生互動,帶領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讓學生在互幫互助、相互監(jiān)督的過程中樹立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一是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公”,改變過往班主任“一言堂”的管理情況,采取民主選舉投票的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到班級決策活動中,讓學生之間交流互動,與班主任一起解決班級遇到的困境,逐步提升班級學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制訂班集體共同努力與奮斗的目標。班主任可以圍繞班級學生學習、思想與生活等實際情況,制訂班級短期奮斗目標和長期奮斗目標,不斷調(diào)動班集體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帶領學生向目標努力,讓目標實現(xiàn)過程成為自我教育、自我引導的過程,進而幫助學生形成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例如,在班級組織構建初期,制訂班級德育目標作為長期奮斗目標,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行為、態(tài)度習慣,擁有得體的儀容儀表、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踏實勤奮的學習態(tài)度,營造良好的學風與班風。同時,圍繞長期目標,靈活設計與制訂每月或者每周德育目標,將其當作短期奮斗目標。在新學期開學第一個星期,班主任制訂周德育目標為認識同學與教師,主動融入集體生活中;第二星期的德育目標為與同學合作保持好環(huán)境衛(wèi)生,改善班級環(huán)境氛圍;第三星期的德育目標為學習國歌,主動、嚴肅參與升旗儀式等。每周堅持制訂簡單的德育小目標,可以潛移默化地改善學生的德育意識與態(tài)度,優(yōu)化班風與班級環(huán)境。三是以人為本,做好班級管理,提倡班級學生相互監(jiān)督、自發(fā)共管,形成良好的德育管理氛圍。具體來講,班主任可以采取任課教師推薦、同學推薦、學生自薦等形式選拔和任用班干部。通過民主的班干部任用機制,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班級管理參與熱情,還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學會積極為班集體服務。班主任還可以與學生協(xié)商,針對不同班干部崗位制訂職責說明書、工作目標和方向,讓班級管理可以井然有序,班級氛圍更加和諧。
2. 優(yōu)化班級德育環(huán)境,打造班級文化
在班級文化的形成與打造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班主任需要樹立統(tǒng)一、明確的價值觀念,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據(jù)和指引,將誠信、愛國、友善和敬業(yè)等作為學生必須遵守的準則,從思想層面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家國意識和集體意識。例如,班主任可以靈活利用晨讀、班會、重要實踐活動等宣傳正向的價值觀念,讓德育成果能夠真正落實。二是班主任需要學習德育活動組織知識,明確德育工作需求,合理利用班級資源設計多元德育活動。例如,班主任可以組織開展“送溫暖活動”,由班干部組織規(guī)劃,帶領全班學生在教師節(jié)為任課教師送一束花、演唱一首歌曲;定期組織開展“觀影活動”,帶領學生觀看愛國主義電影,拓寬學生的眼界,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三是需要改善班級硬件環(huán)境,營造和諧的環(huán)境氛圍。例如,規(guī)范、合理使用班級板報、文化墻、圖書角、宣傳欄及愛心宣傳站等不同平臺,創(chuàng)建班級硬文化。具體來講,班主任可以在學期開始前與學生交流互動,制訂班級文化宣傳主題,如以“拼搏奮斗,英勇前行”為主題,為學生提供各種工具和素材,讓學生制作宣傳欄、班級板報和文化墻等,在班級中營造統(tǒng)一的價值追求和取向。
四、創(chuàng)新實踐,升華德育工作成果
德育工作的開展不能停留在理論知識與觀念講解階段,也不能停留在課堂中、校園內(nèi),班主任需要貼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需求與成長需求,組織開展實踐性、趣味性的德育學習活動,豐富活動類型,讓學生在活動中塑造價值觀,改善認知。具體來說,班主任可以貼合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積極整合社會中的各種資源,設計多樣化的德育活動,改善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德育學習體驗。
例如,“雷鋒月”到來時,班主任可以將“學習雷鋒”作為德育活動主題,逐步延伸學生的學習空間,向社區(qū)生活延伸,讓學生做社區(qū)志愿者,利用所學知識幫助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深刻感知雷鋒精神,樹立為集體、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又如,班主任可以借助各種節(jié)日文化,設計多主題的德育活動。勞動節(jié),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到基層勞動人民工作的場所參觀和學習,并制作勞動宣傳海報,感恩勞動人民;地球日,可以帶領學生觀看區(qū)域水資源與環(huán)境資源污染的圖片和視頻,調(diào)查當?shù)丨h(huán)境污染問題,制作環(huán)境保護公益宣傳海報,將其張貼在校園內(nèi)外。這些都是班主任組織德育活動、改善學生德育認知的重要節(jié)點。通過實踐活動讓德育工作更加具象化、真實化,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五、家?;樱瑪y手落實德育工作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落實,全面推進社會、家庭與學校等教育主體合作互動,實現(xiàn)教育合力,逐漸成為德育工作組織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初中班主任來說,家庭環(huán)境是影響學生思想品德的關鍵因素,也是決定性因素。與家長合作互動、協(xié)同育人是德育工作高質(zhì)量開展的關鍵舉措,可以讓德育多維度、全方位落實。班主任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開展家校共育。一是巧妙借助家長會,圍繞德育工作與家長交流溝通,明確指出德育工作的實施目的和重要價值,獲取家長的信任和理解,讓家長可以協(xié)調(diào)配合班主任有序開展德育工作。二是打造家?;泳W(wǎng)絡平臺,除了家庭走訪與電話交流等渠道之外,班主任還可以靈活利用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網(wǎng)站等渠道,與家長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生長情況等,并圍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與家長交流互動,雙方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優(yōu)化德育教育計劃和方案,確保德育工作能夠穩(wěn)定、高效落實。三是圍繞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定期、定時組織實施家校聯(lián)合德育活動,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讓家長真切感知與體會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并主動學習德育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也為班主任德育工作深入、全面落實提供助力。
綜上所述,初中生正處于身心全面發(fā)展及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于德育工作開展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對其進行重點關注。班主任需要明確掌握初中生的成長需求和心理特征,提高對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創(chuàng)新德育思路,讓學生成為班級德育工作開展的主體,積極與學生交流。在工作形式上,營造平等、民主的學習和生活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班風與學風影響下,樹立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另外,班主任需要重視學生心理的改變,明確學生的成長狀態(tài),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班級活動中,幫助學生有序、順利度過青春期,讓德育工作的作用可以全面發(fā)揮。
參考文獻:
[1]馬莉. 澆樹澆根" 育人育德: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途徑探析[J]. 讀寫算,2023(28):107-109.
[2]張智璇. 優(yōu)化管理,立德樹人:新時代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討[J]. 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3(11):187-189.
[3]李彩紅,許躍剛.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與實踐路徑探究[J]. 天津教育,2024(1):34-35.
[4]徐曉紅. 論立德樹人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路徑[J]. 家長,2020(3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