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醫(yī)學院 史歡潔 韓麗紅
探索提高醫(yī)學院醫(yī)學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提升路徑研究,使本校輔導員在推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學生管理服務工作中再上新臺階。圍繞“啟航、續(xù)航、遠航”的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標,采取內外驅動、多維度的提升的工作路徑。提升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提升工程要以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宿風建設為三大著力點,把“我為學生辦實事”為目標,堅持“立德樹人”為中心,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保障學生處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實現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
高水平輔導員隊伍是保障高校學生處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的重要保障。探索提高醫(yī)學院醫(yī)學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提升路徑研究,使本校輔導員在推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學生管理服務工作中再上新臺階是學生處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
(1)完善科學合理的輔導員考核指標體系。將考核結果作為輔導員津貼發(fā)放的重要依據。推進輔導員考核工作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建設,激勵和促進輔導員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業(yè)務水平,嚴格輔導員工作職責、制度、考評制度[1]。
(2)創(chuàng)新輔導員隊伍培訓形式。輔導員隊伍肩負著引導學生思想進步的重任,作為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層工作者、組織者和教育者,如何讓輔導員培訓工作入心入腦就顯得尤為重要。按學期組織開展輔導員崗前和崗位培訓工作。選派輔導員參加自治區(qū)、全國舉辦的相關培訓。暑假前后組織校內集中培訓,擬邀請自治區(qū)內及我校知名專家做思想政治教育類、突發(fā)事件處置類、網絡時代輿論引導類、堅定理想信念類等專題培訓,提升輔導員隊伍在學生思政教育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能力,響應“立德樹人”的根本教育理念[2]。
(3)備戰(zhàn)校內輔導員職業(yè)能力素質大賽。以賽代練,以賽代訓,以競賽形式帶動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參與和大賽獲獎與輔導員工作考評掛鉤。
(4)嚴抓學生日常工作重點。圍繞輔導員日常重點工作中的輔導員隊伍建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社團活動開展、綜合素質測評、班級文化建設、宿舍文化建設、社團文化建設等各項職責任務定期進行專題交流、論壇,及時發(fā)現、解決問題,掌握學生的一手資料并總結經驗,提出改進方案[3-4]。
(5)定期對輔導員、班主任工作手冊檢查。嚴格按照輔導員工作手冊的工作內容、格式要求等認真填寫,每學期進行檢查、督促,提高工作技能。
(1)進一步提升輔導員職業(yè)能力及學生工作的實效性,切實加強我校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建設,搭建學習交流平臺,不斷提升輔導員的理論研究能力、分析判斷能力、綜合實踐能力,以及輔導員工作的規(guī)范化、科學化與精確化水平,逐漸構建一支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的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優(yōu)秀輔導員工作坊[5-7]。
(2)每名輔導員每年要建立一份工作檔案,記錄培訓、參賽、社團活動等工作日志。學生處不定時(至少每半個月)召開輔導員工作會議,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整合資源,提高輔導員工作效能,避免多部門如輔導員和班主任等職能不清造成的工作重復,效能低下等問題。輔導員根據自己的工作日志自評式提升工作效能。
實施誰的學生誰負責的原則,分塊管理,學生工作處指導二級學院、專職輔導及管理學生。專職輔導員進駐公寓,與學生共同生活,朝夕相處,以增加和學生交流,增進感情,專職輔導員和公寓管理人員經常性交換意見,齊抓共管,努力使同學們養(yǎng)成嚴謹自律自理的生活作風。
重視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讓輔導員科學地深入學生生活,及時發(fā)現學生身心問題,做好學生心理的護航人,對建設和諧校園有重要作用。暢通輔導員職稱評定道路,學生處和學校主動溝通,暢通輔導員職稱評定上升道路,增強輔導員工作的職業(yè)榮譽感的內在價值,充分調動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8]。
圍繞““啟航、續(xù)航、遠航”的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標,采取內外驅動、多維度的提升策略。從輔導員工作職責、制度、考評制度等外在驅動力把關,從輔導員職業(yè)規(guī)劃內在驅動力入手,通過培訓、輔導員大賽、輔導員工作坊建設、專職輔導員進駐公寓等模式提升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最終使得本校輔導員在推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學生管理服務工作中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