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改變了教學方式和手段,還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和挑戰(zhàn)。在這一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作為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和跨學科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需要重新審視其教育目標和方法。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逐漸受到教育界的關注。文章旨在探討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信息化;小學英語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一)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心理素質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擁有持續(xù)的學習動力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可以學會積極應對挑戰(zhàn)和困難,培養(yǎng)自信心。這種自信心可以幫助學生更主動地參與英語學習,積極主動地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可以學會如何處理負面情緒,以及如何應對學習壓力。此外,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心理素質對英語學習的效果具有直接影響。學生如果擁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會更容易專注于學習任務,克服學習中的障礙,更容易取得好成績。而心理素質強大的學生在面對學習挑戰(zhàn)時更有韌性,更有能力堅持學習,不輕言放棄。
(二)提高綜合素養(yǎng)和跨學科能力
小學英語教育不僅是為了掌握一門語言技能,還涉及了跨學科的知識和能力。通過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可以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包括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這些素養(yǎng)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具有重要價值。其次,跨學科能力也包括了跨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小學英語教育中,學生不僅學習英語語言,還需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習慣。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可以培養(yǎng)跨文化的敏感性,學會尊重理解和欣賞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
(三)改善學習氛圍和人際關系
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創(chuàng)造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在積極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更容易感到放松,學生會更加愿意積極參與英語學習。這種氛圍可以通過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接受不同觀點、尊重每個學生的聲音來建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等活動,鼓勵學生相互合作、分享知識,從而促進學習氛圍的改善。其次,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學習英語不僅是知識的傳遞,還涉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可以學會如何與同學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如何處理沖突和矛盾,如何與他人協(xié)作。這些技能不僅在英語學習中有積極作用,還對學生未來的社交生活和職業(yè)發(fā)展有重要影響。此外,一個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和積極的人際關系可以減輕學生的壓力和焦慮,有助于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在積極的人際關系中也更容易獲得情感支持,感到快樂和滿足。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技術設備不足或不合理使用
雖然信息化教育提供了許多先進的技術工具和教育資源,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技術設備不足或不合理使用的問題。由于學校財政狀況有限,一些小學可能無法承擔購買足夠的計算機、平板電腦或其他數(shù)字設備的費用,無法為每個學生提供個人設備,學校教育資源不足導致教師無法充分利用現(xiàn)代技術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即使學校擁有一定數(shù)量的技術設備,也可能出現(xiàn)不合理使用的情況。
部分英語教師對如何尋找和使用在線英語學習資源,或者如何創(chuàng)建在線課程內容缺乏了解。這樣,即使有設備,也無法發(fā)揮其最大的教育潛力。
(二)教師教育或培訓不足
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教育或培訓不足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小學英語教師缺乏足夠的數(shù)字素養(yǎng),不太熟悉使用計算機、互聯(lián)網和數(shù)字教育工具。尤其是較為年長的英語教師,由于不了解如何有效地使用電子教材、在線課程資源以及學習管理系統(tǒng)等現(xiàn)代教育工具,限制了教學中的信息化應用。其次,一些教師缺乏信息化教育理念,不明白如何將數(shù)字技術有機融入英語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部分教師可能將數(shù)字工具視為額外負擔,而不是提升教育質量的機會。新的教育技術和應用程序不斷涌現(xiàn),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然而,由于時間和資源有限,一些教師可能無法跟上這一快速發(fā)展的領域。
(三)學生過度依賴技術
隨著數(shù)字技術的普及和便捷性發(fā)展,許多學生已經養(yǎng)成了依賴電子設備和互聯(lián)網的學習習慣,這可能對學生的學術表現(xiàn)和學習方式產生負面影響。學生過度依賴技術可能導致學生對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失去興趣。學生更喜歡在線搜索答案,而不是進行獨立思考和研究。這可能會限制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fā)展。此外,過度依賴技術可能導致學生忽視書面閱讀和寫作的重要性。其次,學生可能在使用技術時容易分心或者受到其娛樂性質的干擾。在課堂上,學生可能會偷偷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玩游戲、瀏覽社交媒體,而不是專注于英語學習,這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績。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
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狀態(tài)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校生活的質量。因此,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為學生提供支持和指導。
教師首先需要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學生的年齡、性別、文化背景以及教育經驗都會對其心理需求產生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制訂差異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需求。其次,教師應該了解可能導致學生心理壓力的源頭,如學業(yè)壓力、社交問題、家庭困擾等。建立與學生的信任關系對了解學生所面臨的挑戰(zhàn)至關重要。通過與學生建立緊密聯(lián)系,教師可以提供相應的支持和資源,幫助學生應對心理壓力和情感困擾。此外,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在學習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教師需要敏感地觀察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包括焦慮、沮喪、興奮等,并根據這些情感狀態(tài)調整教學方法和支持措施,以確保學生在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下學習。
(二)整合合適的心理健康資源
合適的教育教學資源可以提供豐富的信息和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基于科學知識和實踐經驗,提供有關心理健康的信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情感和心理狀態(tài)。通過整合多樣化的教育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具備更強的心理素質。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數(shù)字化教材、教育應用程序和多媒體工具來支持英語教學。這些資源可以幫助教師更生動地呈現(xiàn)課程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教育應用程序和在線課程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掌控權。教師可以整合在線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英語教育相結合。這些資源可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測試測評工具和情感管理教育材料等。通過讓學生了解如何處理情感問題、減輕學業(yè)壓力和改善人際關系,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英語學習中的挑戰(zhàn)。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機構和教育科技公司提供了許多個性化學習平臺。這些平臺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水平,提供定制化的學習材料和建議。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平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學習,制訂學習計劃,并獲得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支持。教師可以利用數(shù)字化評估工具來跟蹤學生的學術表現(xiàn)和心理狀態(tài)。這些工具可以提供實時反饋,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進展和可能的問題。通過及時反饋,教師可以采取適當?shù)拇胧詭椭鷮W生解決學習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困難。
(三)創(chuàng)造支持性在線教學環(huán)境
支持性的在線教學環(huán)境可以為學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生感受到教師和同學的理解、關愛和尊重,有助于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在線教學環(huán)境可以鼓勵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分享。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互相支持和啟發(fā)。這有助于建立互助互補的學習氛圍,促進情感交流和合作。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激勵性語言來創(chuàng)造一個支持性的在線教學環(huán)境,以提高學生的情感狀態(tài)和學習動力。當學生在活動中付出努力并嘗試解決問題時,教師可以用肯定的語言鼓勵學生,如“Very good! You're trying your best!”或 “Great effort! Keep going!”當學生取得進展或取得好成績時,及時給予積極的反饋,如“Excellent! You did a fantastic job!”或 “You're very clever! Well done!”。當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生錯誤或遇到挑戰(zhàn)時,教師可以傳達正向支持的反饋信息,如“Mistakes are part of learning. Let's figure it out together”或“Challenges make us stronger. Keep trying!”。在在線環(huán)境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討論、在線聊天、郵件等方式與學生建立聯(lián)系,充分理解和支持學生。
(四)建立互動式與合作式學習
互動式與合作式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快樂和成功。這有助于減輕學習壓力和焦慮,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健康。學生在互動與合作中學會了傾聽、表達、合作和協(xié)商,這些都是重要的社交技能。學生通過與同學互動,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更好地適應了社交環(huán)境。
教師可以開展以“My favorite festival”為主題的角色扮演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每個小組都需要選擇一個不同的節(jié)日,并扮演相關的角色,這要求學生深入了解不同節(jié)日的文化背景和慶祝方式。例如,一組學生可能選擇慶祝春節(jié),學生可以扮演家庭成員、親戚或朋友的角色,模擬春節(jié)期間的家庭聚會和傳統(tǒng)習俗。這種情景模擬不僅促使學生學習相關的詞匯和口語表達,還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和分享文化差異。在模擬情境中,學生需要相互配合,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和互動。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提高了社交情商。通過與同學的互動,學生可以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情感,增進友誼和理解。這種社交互動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培養(yǎng)了情感智力。此外,角色扮演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表達情感的機會。
(五)建立積極的家校合作模式
家庭和學校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環(huán)境,其合作與協(xié)調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心理健康。家庭和學校都應該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互相協(xié)作來幫助學生應對學業(yè)壓力、情感問題等挑戰(zhàn)。家校合作可以促進定期的溝通和反饋,家長和教師可以分享學生的情況和進展,以共同制訂更有效的支持計劃。
定期家校會議為家長和教師提供了一個互相了解學生情況的機會。通過這些會議,雙方可以共同討論學生的學習和情感狀態(tài),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實踐方式和資源。這有助于建立家校之間的信任和合作,確保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得到全面的支持。家?;ヂ?lián)網平臺是家庭和學校之間信息共享的有力工具。在這個平臺上,家長和教師可以隨時隨地獲取關于學生的信息,包括學習計劃、作業(yè)進展和情感反饋。這個平臺還可以提供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課程材料和在線討論區(qū),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在平臺上建立一個反饋機制,讓家長和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提供建議并得到及時的回應。這種雙向反饋有助于改進平臺的功能和內容,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重要而迫切的任務。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密切相關,而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具有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的作用。通過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現(xiàn)狀,制訂相關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以及建立積極的家校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為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支持與指導。
參考文獻:
[1] 劉婷婷. 小學英語課堂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分析[J]. 名師在線,2023(11):48-50.
[2] 賈鴻鵬. 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 新課程研究,2022(08):132-134.
[3] 李曉. 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方式探究[J]. 英語教師,2022(13):45-47.
[4] 花映雪.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 江西教育,2021(3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