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詞源學是追尋英語詞匯的本源意義,了解詞匯背后的歷史與文化,在講解詞匯時給學生滲透這些知識,可以極大地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得課堂更加活躍。通過詞源教學,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能夠為英語聽、說、讀、寫、譯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詞源學;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詞源學屬于詞匯學的一個分支,探索單詞的含義及其演化過程的歷史。在傳統(tǒng)教學中,詞匯只強調發(fā)音、拼寫以及詞性的變化和詞匯的中文意思。在傳統(tǒng)的詞匯課堂上,教師很少提到詞匯的來源,只是單純地講解其含義,將詞匯與文化分離開,勢必會導致詞匯的誤解和濫用,追溯英文字母的起源可以了解古代的歷史和文化,由字母到單詞,由單詞到短語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內涵。通過追本溯源的學習,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方文化,更加有利于二語習得。從詞源學的角度進行探索詞匯教學,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學生通過學習詞匯的起源,比如從詞匯多種方面的起源包括歷史、宗教、風俗、物質名詞、神話、專有名詞或審美等方面,能夠有更深入的了解,記憶后不容易遺忘,從而開拓了思維和視野。
一、詞源起源類別
在Word Origins and Their Romatic Stories中,Wilfred J. Funk寫道:“詞匯中有著不計其數的傳奇故事,它們使讀者能夠熟悉一些歷史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詞匯是一扇窗戶,透過它,人們可以了解一個民族的發(fā)展歷程。”在詞海中,部分單詞有著清晰的起源,人們可以追溯其歷史或文化根源;但一部分單詞卻因為缺少語料資料,人們很難追蹤其起源;還有一部分詞匯的起源有多個版本,學術界很難對其根源達成共識,因此這部分詞匯有著不確定的詞源,但這些情況并不阻礙詞源在詞匯學習中發(fā)揮積極作用。根據不同詞匯的特點,本文將高中階段會接觸到的詞匯的詞源起源分為五類,分別是:歷史起源、宗教起源、風俗起源、神話起源和地名起源。
(一)歷史起源
通過歷史溯源可知,很多英語單詞起源于歷史事件。比如,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Unit 2中的短語“cost an arm and a leg”,學生往往會把它和當今比較流行的網上購物聯(lián)想到一起,覺得它和中文網絡語言“剁手”類似。但其實這個短語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在戰(zhàn)爭中,很多士兵英勇奮戰(zhàn),不惜犧牲自己的一條手臂和一條腿,他們?yōu)樽约旱膰腋冻隽朔浅8叩摹按鷥r”,所以這句短語就引申為“極其昂貴,花一大筆錢”的意思了。
(二)宗教起源
基督教和《圣經》的傳播對英語詞匯的演變有著重大深遠的影響,除了直接影響與宗教有關的詞匯,還影響著其他領域,比如法律和醫(yī)學等。在高中階段,學生會接觸到較多的詞源為宗教領域的詞匯,比如chairman、secretary,minister、talent、measurement、faith、mercy、judgement、blessed等。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講解詞源為宗教領域的詞匯背后的典故,以此讓學生加深對這些詞匯的理解。比如,常見的短語“apple of one's eye”,由于受到流行歌曲的影響,學生并不難理解這個短語的意思是“珍貴之物”。其實這個短語來源于《圣經》中“keep me as the apple as the eye”中的“apple”實際上指的是人類寶貴的眼睛的一部分:瞳孔,而非“小蘋果”。
(三)風俗起源
一個國家某個時期的風俗習慣也會影響詞匯的發(fā)展。比如,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Unit 1中的單詞“sum”,它起源于古羅馬人的計數習慣。古羅馬人喜歡從底部往上計數,把總數放在頂部,故這個單詞意思為“總數,總額”。在必修二Unit 2中,“average”的詞源是“海損”,指的是海運中貨物的損失由相關各方平均攤分。在選擇性必修三Unit 3中,“volume”起源于古代西方人的書寫習慣。他們習慣于用一根卷軸把長篇幅的作品卷起來,作品篇幅越長,卷起來的體積越大,因此這個單詞的詞義為“卷,冊”,同時還有“體積,容積”的含義。
(四)神話起源
在英語發(fā)展過程中,神話故事衍生出大量的習語和典故,其中不乏很多幽默風趣、形象生動的表達。比如,在講授人教版新教材(2019)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 4中“Achilles'heel”這個詞組時,教師可以通過講解與其相關的一個詞源故事來加深學生的理解:Achilles(阿喀琉斯)出生后,母親忒提斯為了使他煉就金剛不壞之軀,將他倒提著浸在冥河水中。除被母親所捏的腳踵(heel)外,他全身刀槍不入。最后,他的敵人正是抓住他這個弱點,用箭射中了他的腳踵,導致Achilles受傷身亡。這便是該短語“致命弱點,死穴”詞義的來源。
(五)地名起源
英語中的一部分詞匯起源于地點。在英語的發(fā)展過程中,一部分專有地名會轉變成名詞,指當地的特產,champagne(香檳酒)源于Champagne,Champagne是法國一處地名,該地盛產香檳酒;mecca(渴望前往的地方)起源于Mecca(麥加),麥加作為伊斯蘭教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同時也是伊斯蘭教圣地,是篤信伊斯蘭教的虔誠教徒們朝拜的地方,也是教徒們“渴望前往的地方”。而在選擇性必修一Unit 1中,“academy”來源于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講課的Akademeia學園,而“akademeia”一詞現(xiàn)在也指“學術界,學術生涯”。
二、詞源高中英語教學策略
根據前文提及的詞源學與詞匯教學的關系、各種詞源來源以及高中詞匯教學的實際情況,本文總結出以下詞匯教學策略,以在高中英語詞匯課堂中深化詞源教學,提高詞匯教與學的效率。
(一)文化遷移策略
文化與詞源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影響著詞源的形成,詞源是文化的載體,反映著不同時期文化的特色。結合詞源學這一特點和《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的要求,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深入實踐詞源學,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詞源的認知。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和認知能力特點,恰當地向學生介紹單詞的文化背景或詞源背景,從而逐步擴大詞匯課堂文化知識傳授的內容和范圍。比如china(瓷器)源于China(中國),這是因為自宋朝以來,中國的瓷器在全球享譽盛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英語與漢語之間的文化差異,還讓其不能簡單地將英語視作為一門學科,而是試圖發(fā)現(xiàn)和探索其中的奧秘;而且這樣的教學操作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拓寬國際視野,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在傳授與詞匯詞源相關的文化知識時,相關的例子也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取,兼顧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以此激起他們對學習英語的熱情,徹底地調動和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聯(lián)想記憶策略
不管學習哪一種語言,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不僅可以提高語言學習的效率,還有助于增強記憶力。詞匯語義學理論學者Lado在他的研究中曾指出,一個嬰幼兒學習者在剛開始學習語言時,首先學會的是一個個獨立的單詞。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詞匯量的擴大,其會逐步建立起一個系統(tǒng)的、有條理的詞匯框架。伴隨著學習者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的提升,這個詞匯框架會逐步升級為一個系統(tǒng)的、有序的詞匯體系。這樣一個詞匯體系不僅可以儲存學習者日益增多的詞匯量,還可以自然調動日常生活中需要用的詞匯,并且能夠將聯(lián)系密切的信息點進行分類和總結。
詞義聯(lián)想法可以分為形象聯(lián)想、同義聯(lián)想、反義聯(lián)想、同類聯(lián)想和上下聯(lián)想,它們無一不是舉一反三、構建詞匯結構的好辦法。在形象聯(lián)想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詞義展開聯(lián)想,加深對單詞的記憶。比如,人教版新教材(2019)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四Unit 3中“capsule”這個單詞,它的詞源義是指“小盒子”。由此,學生可以聯(lián)想裝藥劑的“小盒子”是“膠囊”,裝宇航員的“小盒子”是“太空艙”。選擇性必修二Unit 3中recipe有“食譜,秘訣,藥方”之義,學生可以把這個單詞聯(lián)想為做菜的“藥方”——“食譜”,從而去加深類似的存在一詞多義的單詞的記憶。在同義聯(lián)想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意思相近的詞記憶在一起,這樣不僅可以用一個單詞促進另一些單詞的記憶,還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中有更多的選擇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在描述景色壯麗時,學生可以從spectacular出發(fā),聯(lián)想記憶splendid、grand、breathtaking等單詞;比如forbid(禁止)、prevent、stop、prohibit、ban;participate(參加)、engage、involve、join、attend等。在反義聯(lián)想中,學生可以記憶一個單詞以及它的反義詞。比如,polite、impolite,reasonable、unreasonable。同類聯(lián)想可以讓學生記住從屬于同一個類別的單詞,比如graduate(畢業(yè)生)、bachelor(學士)、master(碩士)、doctor(博士)等。在上下聯(lián)想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詞義的包容關系來記憶詞匯,比如mineral(金屬)、gold(金)、silver(銀)、bronze(銅);quality(品質)、modest(謙虛的)、honest(誠實的)、selfless(無私的)、generous(慷慨的)等。
發(fā)音聯(lián)想法指的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記憶某一個單詞時,聯(lián)想記憶與之發(fā)音相似的單詞。比如,design(設計)、define(定義)、decline(下降)、delight(滿意);effect(n.影響)、affect(v.影響)、infect(v.感染)、affection(喜愛)、effective(有效的)、infection(n.感染)等。
聯(lián)想法利用的是單詞的構成特點來對結構類似的單詞展開聯(lián)想,以此進行記憶。比如,必修三Unit 2中存在一詞多義的單詞tend,tend(傾向于)詞源同extend(拉伸),同時tend(照顧)詞源同attend(照顧);選擇性必修一Unit2中absence(缺席)的同源詞是absent(缺席的);再比如利用詞綴記憶單詞ambitious、courageous、cautious、precious;recommend、reflect、repeat、recall等。
(三)詞源解釋策略
在英語詞匯中,由于部分單詞起源于《圣經》、文學作品、神話和寓言等,因此教師可以采用詞源解釋法,讓學生更高效地理解單詞的語義和正確的語用方式。在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字典中查找某個生詞以了解它的意思。在字典中很少出現(xiàn)單詞的詞源,只是單詞意思的羅列和例句。教師可以推薦學生查看一下書目,有利于學生的詞匯學習以及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比如在2015年,劉洪波又編著了《英文字根詞源真經》,同樣在對詞根講解的過程中,滲透了詞匯的起源和變遷。2018年,童理民編著的《英語詞源基礎之前綴詳解》,通過對前綴的理解和掌握,讀者會初步形成英語構詞的概念,通過加入同源詞,幫助英語學習者通過類比掌握更多的詞匯。同時,可以嘗試鼓勵學生借助手機詞源字典、互聯(lián)網以及其他參考書籍尋找單詞的起源,領略學習單詞時探索的趣味。
三、結語
通過課堂滲透詞源知識,學生極大地提高了學習英語單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有興趣去探索詞源的秘密,英語學習成績也有顯著的提高。作為英語教師,平時也應該多積累詞源知識,增強自身專業(yè)技能,形成系統(tǒng)完善的教學體系,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升自我,做到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高翔.論詞源與仿詞源在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Lado, Robert" Lado English Series[M]. NJ: Prentice Hall, 1990-7.
[4]焦志倩.基于詞源學知識的高中詞匯英語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5.
[5]何克勇.英語詞源淺析:記憶詞匯新途徑[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苗春雨,肇慶市第一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認知語言學,心理語言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肇慶市教育科研課題“從詞源學視角下探究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項目編號:2019ZQJYKT084)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