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琦,楊子信,懷敬龍,劉曉雪,鄭延成,李 顥**
(1.長江大學 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2.長江大學 農(nóng)學院,湖北 荊州 434000)
頁巖油是石油的可替代能源。頁巖油是油頁巖經(jīng)熱加工后,其有機質(zhì)受熱分解生成的產(chǎn)物,它類似天然石油,又稱“人造石油”。全球頁巖油資源豐富,分布廣泛。截至2017年底,全球頁巖油地質(zhì)資源總量為9368.35億噸,技術(shù)可采資源量為618.47億噸,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歐亞大陸;我國頁巖油的技術(shù)可采資源量排名全球第三[1]。目前,作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我國的石油工業(yè)極度依賴進口原油。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中國對能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能源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傳統(tǒng)石油資源的替代產(chǎn)品,頁巖油的開發(fā)與利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2]。
頁巖油主要含C、H、O、N、S等元素。與傳統(tǒng)的普通石油資源相比,頁巖油含有較高的氮、硫、氧等非烴類有機化合物。另外,其還具有很高程度的不飽和烴,尤其是氮化物。由于頁巖油中堿性氮化合物的存在,在加工過程中,不僅極易使催化劑的酸性中心中毒失活,而且影響油品的安定性[3]。更重要的是,燃燒后大量NOx氣體的排放,嚴重污染了環(huán)境。因此,減少頁巖油中氮化物的含量成為了一個極具研究意義的課題,也是利用頁巖油的必要步驟。
目前國內(nèi)外頁巖油脫氮有加氫脫氮技術(shù)[4-6]和非加氫脫氮技術(shù)[7-9]兩類。工業(yè)上,頁巖油脫氮以加氫精制技術(shù)為主。加氫精制制得的精制油質(zhì)量好,但一次性投資及運行費用高。非加氫脫氮技術(shù)工藝操作簡單、設備投資小、費用較低,對堿性氮化物有較高的脫除率。例如,李廣欣等[10]采用糠醛為溶劑萃取劑,對撫順頁巖油的精制進行了研究,精制后的油品在常溫下為棕黃色膏狀體,除了較高的凝點外,其它指標均符合20號重柴油的指標;胡陽等[11]利用樹脂D72和D001 cc吸附撫順頁巖油200~250 ℃ 餾分中的氮化物,對堿性氮的移除率達95%以上,而且兩種樹脂洗脫后可重復使用。本文采用不同種類的無機酸和有機酸為脫氮劑,對頁巖油中的堿性氮進行了脫除研究。在篩選出較合適的脫氮劑為稀H2SO4溶液的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了稀H2SO4溶液脫除頁巖油中堿性氮的反應條件。在優(yōu)化的反應條件下,頁巖油中堿性氮的脫除率為90.1%,頁巖油的回收率為89.2%。
頁巖油,來源于中國石化集團荊門石油化工總廠;柴油、濃硫酸、冰乙酸、甲苯、高氯酸、鄰苯二甲酸氫鉀,均為分析純。
滴定管,分液漏斗,兩口燒瓶,球形冷凝管,恒溫電磁攪拌器,離心機,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儀(GC-MS 7890A-5975C)。
頁巖油的脫氮反應在一個裝有回流冷凝管的 50 mL 兩口燒瓶中進行,磁力攪拌,恒溫油浴加熱。反應操作為:依次加入 10.0 g 稀釋的頁巖油[m(頁巖油)/m(柴油)=3/6]、1.1 mL 20% (質(zhì)量分數(shù))H2SO4水溶液,攪拌并升溫至 70 ℃,反應 1.0 h。反應結(jié)束后,室溫沉降 15 min,離心分層。油相中堿性氮的含量采用“石油產(chǎn)品中堿性氮測定法(SH/T0162)”進行分析。
將反應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液,得到上層油相,計算頁巖油的回收率。其中,堿性氮含量的計算公式為:w(N)=((V1-V0)×c×0.014×106)/m,式中,V1和V0分別為滴定試樣和空白試樣消耗的高氯酸-冰乙酸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mL),c為高氯酸-冰乙酸標準滴定溶液的實際濃度(mol/L),0.014是與 1 mol 高氯酸-冰乙酸標準滴定溶液c(HClO4)=1.000 mol/L 相當?shù)囊钥吮硎镜摹暗钡馁|(zhì)量,m為試樣的質(zhì)量(g)。堿性氮的脫除率計算公式為:[w(N0)-w(Nt)]/w(N0)×100%,式中,w(N0)和w(Nt)分別為反應初始和結(jié)束時堿性氮的含量。頁巖油的回收率計算公式為:m1/m0×100%,m1和m0分別為反應后回收的油的質(zhì)量和反應前所取油樣的質(zhì)量。
采用行標“巖石中可溶有機物及原油族組分分析”(SY/T 5119-2016),對頁巖油進行了族組分分析。結(jié)果表明,頁巖油中的飽和烴、芳香烴、瀝青質(zhì)和膠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32.9%、27.5%、2.4%和37.2%,其膠質(zhì)含量偏高。此外,采用GC-MS對頁巖油中的堿性氮化物種類及分布進行了測試,結(jié)果表明,頁巖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共檢出34種。含氮化合物主要分堿性氮和非堿性氮兩類,其中,堿性氮化合物有26種,占總氮類化合物的86.5%;非堿性氮化合物有8種,占總氮類化合物的13.5%。堿性氮化合物主要包括喹啉類、吡啶類、苯胺類。其中,喹啉類化合物最多占41.4%,苯胺類36.6%,吡啶類22.0%。非堿性氮化合物主要是五元含氮雜環(huán)類化合物,包括吡咯和吲哚。
在反應溫度為60 ℃,脫氮劑/頁巖油質(zhì)量比(劑油比)為1.0,反應時間為 1.0 h 的條件下,分別考察了不同種類的有機酸和無機酸溶液對頁巖油的脫氮效果,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采用有機酸為脫氮劑時,丙酸和正丁酸的脫氮率很低,而甲酸和乙酸的脫氮率較高,分別為96.6%、74.8%。不過,采用有機酸作為脫氮劑時,反應后油品無法與脫氮劑分離出來。因此,有機酸作為脫氮劑不是太合適。采用無機酸溶液為脫氮劑時,脫氮率相對較高,且反應后油品與脫氮劑容易分層,易于分離。綜合考慮脫氮率和油的回收率,稀H2SO4溶液是合適的脫氮劑,其脫氮率為87.6%,油的回收率為83.5%。
表1 不同種類稀酸溶液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在篩選出較合適的稀H2SO4溶液為脫氮劑的基礎上,筆者采用單因素多水平的方法,進一步考察了H2SO4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反應溫度、劑油比、反應時間和頁巖油的濃度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2.3.1 H2SO4質(zhì)量分數(shù)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圖1給出了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H2SO4溶液為脫氮劑時的脫氮反應結(jié)果。由圖1可知,當H2SO4的質(zhì)量分數(shù)從5.0%增加到20%,頁巖油的脫氮率線性增加,頁巖油的回收率變化不大;繼續(xù)增加硫酸含量時,頁巖油的脫氮率緩慢增加,而頁巖油的回收率開始下降。因此,較合適的H2SO4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
稀釋的頁巖油[m(柴油)/m(頁巖油)=3/6] 10.0 g,稀酸溶液/稀釋的頁巖油質(zhì)量比 1.0,反應溫度 60 ℃,反應時間 1.0 h圖1 H2SO4質(zhì)量分數(shù)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2.3.2 反應溫度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在研究了H2SO4含量對脫氮反應影響的基礎上,考察了反應溫度對脫氮反應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由圖2可知,隨著反應溫度從 40 ℃ 升高至 60 ℃,脫氮率逐漸升高,頁巖油的回收率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繼續(xù)升高反應溫度,頁巖油的脫氮率和回收率開始呈現(xiàn)出降低趨勢。因為頁巖油的凝點過高,反應溫度低時,頁巖油的黏度較高流動性較差,不利于與脫氮劑的充分接觸反應。此外,根據(jù)GC-MS分析結(jié)果可知,頁巖油中的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吡啶、喹啉、苯胺系化合物為主,脫氮反應存在放熱現(xiàn)象,過高的反應溫度對脫氮反應可能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12]。因此,較合適的反應溫度為 70 ℃。
稀釋的頁巖油[m(柴油)/m(頁巖油)=3/6] 10.0 g,20% H2SO4溶液/稀釋的頁巖油質(zhì)量比 1.0,反應時間 1.0 h圖2 反應溫度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2.3.3 劑油比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在研究了H2SO4含量、反應溫度對脫氮反應影響的基礎上,考察了劑油比對脫氮反應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由圖3可見,隨著劑油比從0.5增加至1.0,頁巖油的脫氮率逐漸增加,頁巖油的回收率變化不大;繼續(xù)增加劑油比,頁巖油的脫氮率和回收率呈現(xiàn)出降低的趨勢。此外,當劑油比超過1.0時,過大的劑油比還會給后續(xù)頁巖油的回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增加經(jīng)濟成本[12]。因此,較合適的劑油比為1.0。
20% H2SO4溶液為脫氮劑,稀釋的頁巖油10.0 g,反應溫度 70 ℃,反應時間 1.0 h圖3 劑油比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2.3.4 反應時間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在研究了H2SO4含量、反應溫度和劑油比對脫氮反應影響的基礎上,繼續(xù)考察了反應時間對脫氮反應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由圖4可見,脫氮率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當反應時間為 1.0 h 時,脫氮率最高為90.1%,此時油的回收率也達到最高為89.2%。這是由于反應時間過短,反應不完全,而反應時間過長,又會使副反應增多,致使油品顏色加深[13]。因此,較合適的反應時間為 1.0 h。
稀釋的頁巖油[m(柴油)/m(頁巖油)=3/6] 10.0 g,劑油比 1.0,反應溫度 70 ℃圖4 反應時間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2.3.5 頁巖油的濃度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在研究了H2SO4含量、反應溫度、劑油比和反應時間對脫氮反應影響的基礎上,繼續(xù)考察了頁巖油的濃度對脫氮反應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5。由圖5可知,隨著頁巖油/柴油的質(zhì)量比從1/6增加至3/6,頁巖油的脫氮率呈現(xiàn)出緩慢增加的趨勢,頁巖油的回收率呈現(xiàn)出緩慢降低的趨勢;繼續(xù)增加頁巖油/柴油的質(zhì)量比,頁巖油的脫氮率緩慢降低,而頁巖油的回收率呈現(xiàn)出增加的趨勢。因此,較合適的頁巖油/柴油的質(zhì)量比為3/6。
稀釋的頁巖油 10.0 g,劑油比 1.0,反應溫度 70 ℃,反應時間 1.0 h圖5 頁巖油的濃度對脫氮反應的影響
通過對H2SO4含量、反應溫度、劑油比、反應時間和頁巖油/柴油質(zhì)量比的條件優(yōu)化實驗,得到了如下較優(yōu)化的反應條件:20% H2SO4水溶液為脫氮劑,10.0 g 稀釋的頁巖油[m(頁巖油)/m(柴油)=3/6],劑油比為 1.0,反應溫度為 70 ℃,反應時間為 1.0 h。為了進一步驗證該優(yōu)化條件的準確性,筆者進行了較優(yōu)化條件下的3次重復實驗。3次脫氮反應的脫氮率分別為90.3%、89.7%、90.1%;對應的頁巖油的回收率分別為87.0%、89.3%和83.9%。結(jié)果表明,在優(yōu)化的脫氮反應條件下,數(shù)據(jù)具有較好的重復性。
本文采用稀硫酸、稀鹽酸、稀磷酸、稀檸檬酸水溶液、稀草酸水溶液、甲酸、乙酸、丙酸、正丁酸為脫氮劑,進行了頁巖油堿性氮的脫除研究,篩選出較合適的脫氮劑為稀硫酸水溶液。以稀硫酸水溶液為脫氮劑,系統(tǒng)考察了H2SO4含量、反應溫度、劑油比、反應時間和頁巖油/柴油質(zhì)量比對頁巖油脫氮反應的影響,得到了較優(yōu)化的反應條件:20% H2SO4溶液為脫氮劑,10.0 g 稀釋的頁巖油[m(頁巖油)/m(柴油)=3/6],劑油比為1.0,反應溫度為 70 ℃,反應時間為 1.0 h。在較優(yōu)化的脫氮反應條件下,頁巖油的脫氮率為90.1%,回收率為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