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注主流媒體新聞語言研究,可以促進新疆與國內其他地方以及國外的信息溝通、語言互通、文化聯(lián)通。文章以新聞標題為研究對象,全面收集新疆全媒體中平面媒體新聞報道,建立了新疆新聞語料庫。借助Python對語料庫進行詞性標注,對以高頻動詞類、介詞類焦點標記標題構式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新聞標題中高頻動詞、介詞都有與其相對應的名詞論元形成標題的固定構式,這些構式可以重復嵌套使用。同時,這些構式以動詞和介詞為焦點標記結合其他名詞、動詞與其他語言形式形成并逐漸固定,讀者基本可以通過這些構式快速、準確地理解整篇新聞報道的主旨。新聞標題存在多種語法結構,這些語法結構構成固定的標題構式,具有凸顯話題、構成話題、表明新聞主旨等語用功能。新聞媒體報道標題運用隱喻表達和方言詞等語用手段,從側面反映新疆的社會面貌,展現(xiàn)了新疆社會繁榮穩(wěn)定、人民安居樂業(yè)的大好局面。
關鍵詞:語料庫;新疆;全媒體;新聞標題;標題結構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5-0026-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于語料庫統(tǒng)計的新疆全媒體新聞語言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BYY072;2022年度新疆大學哲學社會科學校內培育項目“多模態(tài)話語結構及策略分析”成果,項目編號:22FPY010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報、黨刊、黨臺、黨網(wǎng)等主流媒體必須緊跟時代,大膽運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加快融合發(fā)展步伐,實現(xiàn)宣傳效果的最大化和最優(yōu)化”[1]。在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只有順應大勢,把握戰(zhàn)略,主動引領全媒體時代,才能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
(一)語料庫的建立
本文全面收集了新疆全媒體中平面媒體新聞語料,建成新疆新聞語料庫(下文簡稱“語料庫”)。該語料庫包含《新疆日報》《兵團日報》等平面媒體,時間跨度為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共包含125721條新聞(見表1),總字數(shù)約12000萬[2]。
(二)語料庫的句法標注處理
本文使用Python中的Jiaba庫對兩個語料庫中的新聞標題進行分詞及詞性標注(見表2)。詞性標注也被稱為語法標注或詞類消疑,是語言學中將語料庫內單詞的詞性按其含義和上下文內容進行標記的文本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本文所使用的中文分詞及詞性標注技術基本可以滿足研究需要[3]。
在對語料庫進行句法標注后,就可以根據(jù)所需要的句子結構從語料庫中進行篩選了。如需要以動詞類焦點標記構成的標題構式,就可以將標題第一個詞的詞性為V的篩選出來[4]。
(一)以高頻動詞類焦點標記構成的標題構式
新聞標題中起首的動詞與其他成分構成一定的結構模式被頻繁使用而固化為新聞標題的固定結構模式,成為新聞事件的話題、主題或焦點成分[5]。在對語料庫進行句法標注之后,可以篩選出以動詞類焦點標記構成的標題構式,共23764條新聞標題,并進一步篩選出高頻動詞類焦點標記,統(tǒng)計其在以動詞類焦點標記構成的標題構式中的頻率(見表3)。
1.“堅持”類
例:堅持就業(yè)第一全力以赴抓好就業(yè)(《吐魯番日報》2015-01-07);
2.“開展”類
例:開展城鎮(zhèn)小區(qū)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新疆日報》2019-01-23);
3.“加強”類
例:加強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新疆日報》2018-12-07);
4.“推動”類
例:推動漁業(yè)扶貧及援疆援藏工作再上新臺階(《新疆日報》2018-07-12);
5.“打造”類
例:打造全域旅游新疆處處好風光(《新疆日報》2018-05-20);
語義關系是VP與它所支配的論元之間的關系,VP是焦點動詞,它起到標題語篇理解、信息傳遞的決定性作用。也就是說,一個語義構式建立起來后,其自身附載著語義特征,構成相對穩(wěn)定的標題構式[6]。
(二)以高頻介詞類焦點標記構成的標題構式
以新聞標題形式存在的典型介詞性構式標記就是介詞類焦點標記。可以據(jù)此篩選出以介詞類焦點標記構成的標題構式,共5473條新聞標題,并進一步篩選出高頻介詞類焦點標記,統(tǒng)計其在以介詞類焦點標記構成的標題構式中的頻率(見表4)。
1.“讓+NP+VP”結構
“讓+NP+VP”是一個兼語結構,新聞標題中省略了主語論元,但并不影響兼語式的整體,其主語論元是可以補充的,即這些標題的主語都可以歸納如下:可以是有生命的名詞成分,是動詞V的施事者;也可以是無生命的名詞、動詞、形容詞,表示原因、方式、目的[7]。
例:讓冬季“有聲有色”(《兵團日報》2021-01-15)
根據(jù)新聞正文,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新聞標題省略了主語“連隊黨支部”,該新聞標題完全體為“連隊黨支部讓冬季‘有聲有色’”。這類句式的語義特點是“使”字句的主語、兼語都與謂語VP部分構成語義關系,形成了“原因(方式等)—使—施事—VP”這樣一個語義結構。在這一語義結構里,“使”的主要作用是強調其后面的施事兼語成分,將施事成分點明或標記出來。在這一點上,“使”的作用與“把”“被”“連”等詞的確是很相似的[8]。
例:讓更多扶貧項目精準落地(《新疆日報》2019-01-29)
根據(jù)新聞正文,可以補全“讓”前省略的方式,即“脫貧攻堅‘冬季攻勢’工作”,施事是“更多扶貧項目”,VP為“精準落地”,構成了“脫貧攻堅‘冬季攻勢’工作—讓(使)—更多扶貧項目—精準落地”的語義結構?!白專ㄊ梗睆娬{了其后的施事兼語“更多扶貧項目”[9]。
例:讓群眾出行更便利更安全更舒心(《阿克蘇日報》2019-04-04)
根據(jù)新聞正文,可以找到“群眾出行更便利更安全更舒心”的原因就是“《阿克蘇地區(qū)交通出行便利化專項攻堅實施意見》的印發(fā)制定”,這也是該新聞標題省略的主語論元。
2.“為+VP1/NP+VP2”結構
“為”的語法功能是介詞,其中一個義項是表原因、目的。本文所舉的“為……”結構的標題中,“為+NP”表示目的,為了達到某一目的而實施動作行為。
例:為困難群眾發(fā)放“暖心煤”(《新疆日報》2020-10-21)
“為”表示引進動詞行為動作的標記,“困難群眾”是動作的受益者,具體動作是VP“發(fā)放‘暖心煤’”。
“實現(xiàn)總目標”是新聞語篇的主旨,是由“為”充當“引進發(fā)話人目的”這一介詞焦點標記標注出來的,是顯性目的標記。語義事件敘述的完整性與認知思維的順序性要求“實現(xiàn)總目標”在結構上要有表示實施事件目的的動詞或短語。因而,表目的的PP即“為實現(xiàn)總目標”,后要跟一個VP表述才算完整,即只有加上“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才能起到語用表達上的傳信作用[10]。
例: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zhàn)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吐魯番日報》2020-08-10,為+VP1+VP2)
例:為客戶尋找合適的酒(《新疆日報》2021-04-27,為+NP+VP2)
這一構式也帶有發(fā)信者的主觀意愿,表達了一定的語用含義,即“為達到事件或事件發(fā)展的目的和方向而如何實施某一行為”。其中,“為”是引入性介詞焦點標記,后面的名詞是引入的對象,動詞是為了引入某一對象而采取的帶有一定主觀色彩的動作行為[11]。
(三)新聞標題語法結構特征
1.主謂結構
例:阿克蘇地區(qū)表彰“一先雙優(yōu)”(《新疆日報》2018-06-28)
在新聞中,主謂結構充當話題有幾種不同變體形式,典型的主謂結構做話題的語法構式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無標記主謂結構,其他幾種主謂結構是帶標記的主謂結構,例如加入標點符號等標記手段以突出主語作為話題的功能,如帶冒號、逗號的主謂結構,使用引號、空格的主謂結構等[12]。
2.述賓結構
例: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阿克蘇日報》2020-09-28)
述賓構式的語用功能就是以新聞語篇中事件動作行為的實施、執(zhí)行為焦點,圍繞動詞焦點標記闡述言語行為及實施言語行為的過程,對實施行為的原因、方式、途徑進行推進式敘述,表明新聞的主旨[13]。
3.數(shù)量結構
例:一塊月餅(《阿克蘇日報》2019-09-13)
數(shù)量結構在新聞語篇中做標題,其語用功能充當話題成分,并有所隱喻,通過概念間或語篇中的本物隱喻他人或他事,反映作者的真實意圖[14]。
4.祈使結構
例:多善待農(nóng)民工(《吐魯番日報》2013-01-09)
祈使結構在新聞中不僅可用來表示事件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完成事件的條件,還可對新聞事件加以評價并引導輿論。加入情態(tài)標記的標題除客觀報道新聞事件外,還帶有一定主觀性,能表明發(fā)話者的態(tài)度、立場[15]。
本文利用計算機技術搭建新聞語料,對新疆主流媒體新聞標題中的高頻動詞類、介詞類焦點構成的標題構式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研究了新聞標題的結構、語用特點。本課題仍有深入研究的空間,在今后的研究中將繼續(xù)圍繞新聞媒體語言做好新聞報道工作,聚焦社會語言生活,服務社會、服務大眾。
[1]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共同思想基礎[N].人民日報,2019-01-26(001).
[2] 邢欣.試析兼語式動詞“使”的特點[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4):81-85.
[3] 劉丹青,徐烈炯.焦點與背景、話題及漢語“連”字句[J].中國語文,1998(4):243-252.
[4] 陳昌來.現(xiàn)代漢語介詞的語用功能分析[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46-49,55.
[5] 胡瀟元,范瑜.介入系統(tǒng)視角下“文化潤疆”新聞語篇的話語分析[J].語言與翻譯,2022(4):43-48.
[6] 婁開陽.論新聞語篇復雜結構中的套疊結構[J].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4(3):86-93.
[7] 樂明.漢語財經(jīng)評論的修辭結構標注及篇章研究[D].北京:中國傳媒大學,2006.
[8] 付慧敏.現(xiàn)代漢語新聞評論語篇的結構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0.
[9] 端木義萬.解釋性報道的文體功能及語篇結構特點[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2):21-24.
[10] 陳昌來.介詞與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68-175.
[11] 傅雨賢,周小兵,李煒,等.現(xiàn)代漢語介詞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98-198.
[12] 劉林.漢語焦點標記詞的語義指向問題:兼談漢語的焦點三分結構[J].學術探索,2015(9):129-133.
[13] 吳玨.焦點凸顯與新聞標題的主觀性[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7(1):142-147.
[14] 楊娟,段業(yè)輝.新聞語言中的焦點標記詞“是”與主觀性[J].修辭學習,2006(6):37-38.
[15] 束定芳.論隱喻的基本類型及句法和語義特征[J].外國語,2000(1):20-28.
作者簡介 宮媛,副教授,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媒體語言。梁東林,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