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擬開展《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研究。文章先簡要總結(jié)前人研究成果,再通過對《運動生理學》學科特點進行分析,從學科知識點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將熱愛生命、愛國愛民、遵紀守法、心理健康、知行合一、科學思維、追求卓越、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教學設計中,以達到思政教學、立德樹人的目的。
關鍵詞:思政元素、運動生理學、教學設計、課程思政
Teaching Designof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Exercise Physiology
CHEN Shengtao "YU Ling "YIN Bichang "WANG Yuhui "WANG Bingnan "ZHU Aoqi CHENG Siyi "ZHANG He*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83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wenty spirit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esign of Exercise Physiology is planned to be carried out.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ercise Physiology. Starting from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the subject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such as love of life, love of patriotism and people, abiding by discipline and law, mental health,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cientific thinking,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and cultural confidence are cleverly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design. In order to achie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peopl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exercise physiology, teaching design,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20年6月,教育部發(fā)布《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近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上指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他還指出: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yōu)勢學科[1]?!哆\動生理學》是一門跨學科的課程,它將自然科學與體育學的理論結(jié)合起來,旨在傳授有效的運動人體科學理論,并將其應用于實踐中;同時,它也致力于為體育科學的發(fā)展提供科學依據(jù),為體育隊伍提供科學研究、科學技術(shù)服務、運動健身等多方面的支持,以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zhì)的復合型人才。
目前各體育院?;驇煼额惛咝6坚槍Α哆\動生理學》課程開展了教學思政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理學教研室基于學科特點,提出了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建設\"四步走\"戰(zhàn)略,并將之推廣應用到各專業(yè)運動生理教學全過程中,逐步實現(xiàn)課程思政在教學過程中的全覆蓋[2]。上海體育學院正在構(gòu)建\"專業(yè)思政\"新格局,以多元化的視角,增強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引領時代發(fā)展,開放思維,以達到潛移默化的育人效果。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推出了《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示范課,將運動與身體機能變化、肥胖和體重控制和運動處方、身體素質(zhì)等教學內(nèi)容與課堂思政結(jié)合起來。
除此之外,眾多學者也開展了《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的探索。王雪芹[3]等人通過分析《運動生理學》課程和學生特點、課程教學目標和課程思政元素,創(chuàng)新性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案例,開展思政教學。趙麗[4]等人將思政教育事例,如《黃帝內(nèi)經(jīng)》、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提取胰島素等,融入課程內(nèi)容、體現(xiàn)出民族自豪感和為科研獻身的精神。趙雪梅[5]提出應在教學中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融于德育和哲學因素,教師也應轉(zhuǎn)變教學方法,實現(xiàn)該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同向同行。在實踐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上,李曉琳[6]等人指出應在\"健康中國2030\"加強體醫(yī)融合和非醫(yī)療健康干預的背景下,提高學生專業(yè)基礎性實驗的操作能力,提升學生在健康管理、慢性疾病防治、運動醫(yī)務監(jiān)督等方面的參與作用,更好的踐行“健康中國”的要求。
綜上所述,《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應不斷探索建設方案和實施路徑,追求創(chuàng)新,利用基礎課程的育人優(yōu)勢,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過程中,合理融入思政元素開展思政建設。
本文旨在探究將思政元素融入到《運動生理學》課程教學設計中,將課程教學目標和課程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將學科專業(yè)知識和相關思政元素、典型案例、民族體育文化結(jié)合,不斷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科學思維、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持續(xù)培育學生的家國情懷。本研究的開展將為本?!哆\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教育開展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撐。
1《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設計依據(jù)
1.1緊密跟隨國家教育方針與政策
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zhì)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要求為指導,結(jié)合思政建設要求和課程特點,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2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教育學生正確認識運動時人體機能基本狀態(tài)及其變化規(guī)律,并在專業(yè)知識的教學上引入思政元素,引導學生樹立格物致知、拼搏奮發(fā)、勇毅前行、追求卓越的精神信念,培養(yǎng)具有科學卓識、高尚品格、知行合一的新時代學子。
1.3課程思政開展條件
(1)運動生理學基礎性強,是全部體育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開展思政課的受眾廣;(2)課程內(nèi)容豐富,制定有64課時,為課程思政融入提供了課時基礎和課程思政教育融入點;(3)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方便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將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學中。
1.4學生特點
《運動生理學》課程安排在低年級本科生教學中,無論是在學科知識還是思想建設上,他們都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教師應該給其提供正確的價值理念。第一,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下,在各個方面都需要正確的引導,尤其是思想上亟待確立正確的思想和價值導向。第二,體育學科內(nèi)的學生畢業(yè)后主要會從事體育教師、教練員等教書育人的職業(yè),對思政品質(zhì)與能力要求都極高,需要在校期間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思政元素融入《運動生理學》課程開展教學,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基礎,有利于他們盡早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形成科學思維模式、合理地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為以后的學業(yè)發(fā)展和健康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2 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案例設計
思政教學案例設計的總結(jié)如下:在緒論融入生命健康教育,教會學生熱愛生命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骨骼肌機能教學中,列舉谷愛凌在冬奧會上為國爭光的案例,參與收縮的肌纖維越多產(chǎn)生的力量就越大的基本原理,鼓勵學生奮發(fā)圖強、報效祖國;血液教學中舉例違法興奮劑案例,警示學生遵紀守法、誠信做人;神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講解中,通過反射弧結(jié)構(gòu),鼓勵學生多與身邊人交流,杜絕抑郁,構(gòu)建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動作技能教學中,教育學生知行合一、行勝于言,激勵學生有想法就行動直至完成目標的決心與信念;有氧、無氧工作能力教學中,采用實驗法測試極限強度下運動員的有氧能力,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挑戰(zhàn)極限、超越自我、追求卓越;運動疲勞教學中,講解目前的主流觀念,引導學生辯證的看問題,鼓勵學生查閱文獻,分享自己的看法與新觀念;運動中人體機能變化教學中,通過不同階段身體狀態(tài)采用相應策略以取得最優(yōu)成績的案例,引導學生開展理性思維、實事求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特殊環(huán)境與運動,分析不同環(huán)境下的運動特點,引入環(huán)境惡化危機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觀念,傳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注重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理念;不同人群運動教學中,分享民族體育促進患者康復的案例,提升學生們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研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激勵他們刻苦學習、踔厲奮發(fā),提升專業(yè)能力為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詳細內(nèi)容見表1。
3 《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考核評價設計
考核評價方案依舊以學生為中心,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包括平時成績、實踐成績和課程思政成績。主要措施如下:(1)增加平時成績占比,提高思政模塊分數(shù)。(2)增加運動生理學思政活動板塊,以匯報、組內(nèi)討論等形式開展思政活動。(3)開展課程思政實踐活動,并課程納入評優(yōu)考核指標。
4 結(jié)語
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始終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貫穿到《運動生理學》課程教學過程。通過課程設計和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潛移默化的教育學生,能讓學生們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祖國、遵紀守法、用科學的思維武裝頭腦、懷堅定的意志勇往直前、傳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彰顯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jié)奮斗——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北京體育大學.育人鑄魂顯成效: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效果卓著[EB/OL].(2021-05-20)[2023-3-1]. https://www.bsu.edu.cn/jyjx/e2edd0ed31f3
4fba9e86f67cad01424b.htm.
[3] 王雪芹,李慶學.《運動生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案例設計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1,39(5):28-33.
[4] 趙麗,劉澤亮,張國強,張翔.思政教育融入《運動生理學》的教學理念設計[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20,36(2):98-101,119.
[5] 趙雪梅.高校課程思政的育人價值及實踐路徑研究——以運動生理學課程為例[J].體育視野,2022(1):134-136.
[6] 李曉琳,孟妮佳,劉宇飛.哈爾濱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yè)學生實驗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1,39(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