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檢驗車架設計合理性,文章利用UG軟件建立車架三維模型,運用ANSYS對車架剛度和自由模態(tài)進行分析,通過剛度分析計算出了車架彎曲剛度值和扭轉剛度值,通過模態(tài)分析驗證了車架在汽車怠速和正常行駛時能夠避免共振現象的發(fā)生。
關鍵詞:車架,剛度,模態(tài)分析
中圖分類號:U469.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545(2023)02-0038-(04)
DOI:10.19717/j.cnki.jjun.2023.02.008
車架是客車的主要安裝基體,承受著各種工況下的激勵作用,對整車起到支承作用,在車架設計時需要考慮車架的強度和剛度要求,以保證車架能承載規(guī)定載荷,避免車架因剛度不足發(fā)生變形引起各零部件發(fā)生相對位移,導致車輛不能正常運行,影響行車安全[1]。
1車架三維模型的建立
該客車車架由鋼板厚度均為5mm的2根縱梁和7根橫梁組成,縱梁長6.2米,橫梁寬0.85m。兩個縱梁都由槽型剛制成,第1、5、7根橫梁為槽型剛制成,第2、3、4根橫梁為薄鋼板沖壓而成。縱梁與橫梁由密制焊接連接,剛度足夠,文章將車架視為一整體進行研究。利用ug軟件,按照客車車架的大小建立幾何模型,如圖1所示。
2車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材料的屬性
這款客車的車架材料使用了16Mn的低碳鋼,在表1中顯示了這款車的材料屬性。
2.2有限元模型修整
把構架模板導出為iges模式,之后導入到ANSYS軟件中,針對普通客車底盤上梁槽的結構特征,對構架的模板進行了相應的優(yōu)化,第一是去除小于10mm的小孔,因為這種小孔對構架質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只會對局部結構造成整體質量降低,而小孔的存在對模型的有限元網格效果作用影響較大,網格質量又將直接影響分析可靠性,為了保證網格質量所以將其刪除。第二是刪去了車架上尺寸較小的倒圓,因為較小的倒圓對車架上有限元的網格質量影響較大,很容易出現很不合格網格,人工修復難度較大,所以為了提高網格質量并獲得合格的網格劃分結果,需要刪除較小直徑的倒圓[2-3]。
2.3網格的劃分
文章采用自動劃分網格,采用四方形網格且設置網格邊長小于10mm的網格,以獲得高精度的網格質量。獲得車架模型質量309kg,網格節(jié)點數83783個,單元總數83885個,車架有限元模型如2所示。
3車架的剛度分析
客車在不同工況下行駛受到各種復雜的載荷,車架在載荷作用下容易發(fā)生變形,車架抗變形能力的指標主要是車架的剛度,文章主要對車架的彎曲剛度和扭曲剛度進行分析。
3.1車架的彎曲剛度分析
車架的彎曲剛度是指車架載荷與所引起的車架最大撓度值之比[4-5]。將車架視為簡支梁,將垂直于簡支梁的力集中加載于梁的中點,如圖3所示,簡支梁在垂直方向發(fā)生的最大位移,也就是最大的撓度。將測量結果代入簡支梁彎曲剛度計算公式(1)就可以計算出結果。
3.2車架的抗扭剛度分析
車架的扭轉剛度通常指車架前后軸之間的扭轉剛度,一般用車架在扭轉載荷下的扭轉角來表示[6-7]。該客車車架結構上比較對稱,前后寬度相等,縱梁的截面積也彎曲完全一致,分析過程中可以把車架看成均勻扭轉剛度的梁來分析,車架扭轉示意圖由圖6所示。
4模態(tài)分析概述
汽車行駛時車架會遇到動載的作用,這會使車架會隨著動載的方向產生慣性位移,當車架收到多方向或多個有規(guī)律的作用力時,就會產生振動效應。結構模態(tài)分析技術是動態(tài)設計的核心技術,它從機件的整體出發(fā),如在汽車舒適性、靜音控制、產品疲勞問題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文章用BlockLanczos法求解,這也是ANSYS默認的自由模態(tài)方式分析客車車架的方法,把分析軟件的閾值設為1,這樣分析結果顯示前十五階的模態(tài)振型,且固有頻率大于1。通過計算,前十五階固有頻率及最大變形如表2所示。
5結論
文章通過分析研究,計算出車架彎曲剛度值和扭轉剛度值,采用模態(tài)分析得到車架前十五階固有頻率,并通過驗算判斷車架能有效避免發(fā)動機怠速和常規(guī)工作轉速下的共振頻率,車架結構設計符合要求,后續(xù)還將開展各工況下車架強度分析,文章研究為車輛后續(xù)的載荷分布設置和車架強度設計等改進措施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李軍,周敬勇,李勇.基于ANSYS軟件的農用車車架靜強度有限元分析[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4):21.
[2]楊德勝,蔣清豐,劉慶,等.基于ANSYS的副車架結構強度及模態(tài)分析[J].制造業(yè)自動化,2019,41(9):12.
[3]智淑亞,許牧天,李繼秋.基于ANSYS的車架有限元分析[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9,35(2):1.
[4]任錦濤,李建軍,杜明軒.基于ANSYS的車架有限元模態(tài)分析[J].汽車實用技術,2019(10):141.
[5]王海濤,肖平,時培成.基于ANSYS的某貨車邊梁式車架輕量化設計[J].陜西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3):5.
[6]郭建華.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汽車車架靜力學分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7,36(6):20.
[7]李越輝,尉慶國.基于ANSYS的FSC賽車車架有限元分析[J].農業(yè)裝備與車輛工程,2012,50(11):21.
[8]司景萍,韓璐,任慶霜.基于ANSYS的自卸車副車架結構模態(tài)分析[J].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0(3):328.
(責任編輯羅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