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上有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這種氣質(zhì),是書香浸潤出來的,我斷定,她一定是屬于那種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2018 年,還站在文學(xué)圈邊緣張望的我,無意中在朋友圈讀到了名為“十月傳奇楚秀月”公眾號里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叫《回家》, 寫的是一位十年沒有回過家的女子, 正月初二,和妹妹半夜回到新疆看望母親的過程。也許是和她有著相似的境遇,所以就特別能激起我心中的共鳴,加上她富有詩意的語境, 一下就將我吸引,讓我想起初來這座城市的那些年,每到黃昏站在對岸的河堤朝著自己家鄉(xiāng)——陜北方向張望的我。于是,我關(guān)注了這位后來被我稱呼為月姐的女子的公眾號,一有時間,便去閱讀她的文章。
由于在同一座城市,又有著共同的朋友,漸漸地,我已不能滿足只停留在拜讀她文章的那種狀態(tài), 她的那些文字折射出來的魅力,讓我很想進(jìn)一步去了解她。終于,在那年冬季,一個川味火鍋店里,我見到了仰慕已久的她。
寫到這里時,又讓我想起了月姐的另一篇作品《我眼中的作家》, 不禁啞然失笑,不過與她不同的是, 她給我的印象,并不像她遇見那位叫雷霆的作家時,心中產(chǎn)生出近乎“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落差,更不會生出相見不如懷念或距離產(chǎn)生美的感慨。月姐身材高挑而挺拔,鼻梁高且筆直,言行間無時不透露著知性女人的自信、高貴與優(yōu)雅,潔白整齊的牙齒,讓她的笑容顯得尤為燦爛。和她寥寥數(shù)語的交談,便已讓我感覺到她的真誠,正如她的文字,讓我不由的就從內(nèi)心對她產(chǎn)生了一種信賴。她身上有著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zhì),這種氣質(zhì),是書香浸潤出來的,我斷定,她一定是屬于那種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不過從她的文章以及后來的交往中可以看出,月姐和我,在性格上還是有好多不一樣的地方,她是一個敢于追求美好事物的勇敢女子, 就像她仰慕作家雷霆老師,就有勇氣通過朋友去見他;見到大作家, 敢于上臺請求與他合影。這件事放在我這里是絕對不可能的,我要是仰慕一個人,卻越是會從心中生出一種敬畏,越是不敢靠近,尤其是“大人物”。我會懷著“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的情愫,遠(yuǎn)遠(yuǎn)地去仰望,默默地去欣賞。時至今日,我與月姐也仍保持著這樣朦朧而美好的相處方式,算算我們相識已近六年時間,沒有掏心掏肺的交流,只是在參加作協(xié)活動時偶爾遇見,或時間久了不見,在微信上互致問候,再沒有更多的交流。但居住在寶雞這座城市東西兩端的我們, 心里卻時常惦念彼此,因為有著相同的愛好,相互勉勵,彼此欣賞, 以誠相待,這樣便已足夠。
崇拜她,最主要還是因為文學(xué), 尤其是發(fā)表在省作協(xié)“文學(xué)陜軍” 公眾號里的那篇《何處安身立命》。記得讀那篇文章時是在一個晚上, 我躺在床上無意中翻到了她的朋友圈,一口氣讀完。那是一篇長達(dá)萬字的散文,也是從回家探親寫起, 起步就寫:大年初一,這樣的日子出遠(yuǎn)門,于我而言,只能是回家看母親。僅這一句,就已經(jīng)道出了母親在她生命中的重要性以及她對母親深深的思念,還有遠(yuǎn)嫁之后回家的艱難。
文中還有一段對已逝父親的追思,最觸動我的,是父親來看望她時, 由于住房條件所限,成人后的她對于夜晚與父親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也感到難堪,這一段,我想肯定會引起好多身為女兒的共鳴。
壓實最后一锨土,我放眼荒野, 東一片蒿草,西一片亂石,蓋不住腳下青灰色遼闊而寂寥的地表。遠(yuǎn)處的山,倒是近了些;希望這里離天堂也是近的,父親和祖母,走得就不會太辛苦。再看一眼腳邊的兩座新墳,父親和祖母的影像卻是我多年前見過的樣子;有多少年,我都不曾回來看你們;有多少年,我都以為和你們相處的日子還長。此后,這小小的兩堆土下,土下兩個小小的坑,便是你們安身立命的地方。
這篇文章,語言精煉優(yōu)美,如行云流水,情感真摯,意境深邃, 以回家為線索統(tǒng)領(lǐng)全文,突出家就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所。我想這篇文章應(yīng)該稱得上是她創(chuàng)作的某個階段的代表作了吧,也因此,她獲得了寶雞市文聯(lián)第八屆“秦嶺文學(xué)”散文獎,實至名歸。
月姐的詩歌寫得也很好,曾出版過詩集《擁我入懷》,僅從詩集的名字便可以看出,她是一個骨子里擁有著浪漫情懷的女子。月姐性格開朗,待人真誠,所以朋友很多, 我??吹剿笥讶Ω鴰讉€姐妹出去游玩,回來還有詩詞唱和,過著像古代文人一樣詩酒風(fēng)雅、灑脫快樂的自在生活,就像她在公眾號里的個性簽名:像風(fēng)一樣自由。她的生活狀態(tài),是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并向往的。
月姐喜歡穿紫色,我曾見過她好幾次穿著紫色衣裙,像一只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視頻。紫色是一種浪漫而高貴的顏色,應(yīng)該是她靈魂的色彩。她勤快、善良、寬容, 我從未見過她生氣時的樣子,每次作協(xié)搞活動,總見她前前后后地忙碌著,要做到方方面面的周全,還不忘關(guān)心每一個人。還記得今年三月八號在茵香水鎮(zhèn)采風(fēng),我把大衣落到了車上,室內(nèi)溫度稍有些低, 月姐見我衣著單薄,便從朋友那里借來了大衣披在我的身上,讓我倍受溫暖與感動。
就在前不久,我看見月姐的公眾號更名為“楚秀月的戈壁灘”, 戈壁灘在我們的印象里總顯荒涼, 而她的戈壁灘,在她的辛勤耕耘下水草豐茂,郁郁蔥蔥,如今文朋詩友往來如織,大家在文字里幕天席地,談笑風(fēng)生。喜聞月姐散文集《戈壁的黃昏》付梓出版,謹(jǐn)以此篇, 聊表祝賀,祝愿月姐在文學(xué)的道路上健步如飛,再創(chuàng)佳績。
(作者:中國散文家協(xié)會、陜西省科普作家協(xié)會、寶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