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個實力強品質優(yōu)生活美的更好濰坊”的動員令,既盯緊“全力以赴拼經濟”的物質文明高質量發(fā)展,也聚焦“以更好質效助力打造更好濰坊”的文明創(chuàng)建,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2023年以來,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緊緊圍繞落實市委部署要求,扎實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與基層治理相融合,積極構建“社工+志愿服務”網格陣地;創(chuàng)設“關愛基金”,倡樹美德健康新生活,讓精神文明建設既“走”進市民生活,又“住”進群眾心田,不斷探索實踐更好濰坊的新路徑。
近日,在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qū)東關街道奎文門社區(qū)廣場,不少居民拿著馬扎圍坐在一起,新一輪“奎文門下·馬扎議事會”活動在這里舉行。馬扎議事成員在原有社區(qū)干部、小區(qū)黨員、居民骨干基礎上,添加街道干部、物業(yè)經理、職能部門干部代表,重點邀請?zhí)嵋庖姟⒂型对V的居民到會,深挖小區(qū)居民身邊事、困難事,形成“百姓事百姓議”的基層治理新局面,不斷提升小區(qū)居民的幸福感。此次“馬扎議事會”活動在東關街道多個社區(qū)同時開展,共協商議事40余件。
對于現場居民反映的問題,奎文區(qū)東關街道黨工委負責人與在場議事的社區(qū)黨員干部、小區(qū)居民商議后進行了及時回復、處置。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過程中,濰坊市積極將“德治”融入基層綜合治理?!拔覀兺ㄟ^頂層化設計、一體化協同推進,把倡樹美德健康新生活等新時代文明實踐行動納入基層治理體系,融入黨群服務、行政服務、便民服務、志愿服務、文化服務等基層服務。”濰坊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市文明辦制訂出臺了5個專項方案,明確了釋德、立德、踐德、明德“四德聯動”的建設路徑,推動基層完善市民公約、居規(guī)民約、學生守則、團體章程等,推動美德健康新生活轉化為市民基本行為規(guī)范。
“美德無價,文明有禮”。近年來,濰坊市不斷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的嘉許激勵制度。一方面抓物質獎勵,指導各地研究出臺《志愿服務嘉許激勵辦法》,鼓勵企事業(yè)單位加入“公益伙伴”。另一方面抓精神激勵,廣泛選樹美德典型、好人榜樣,大力宣傳美德典型的凡人善舉和感人事跡,讓先進典型成為影響和帶動群眾踐行美德的“最美榜樣”。
青州市堅持鄉(xiāng)風文明與基層綜合治理“雙向賦能”,在當地試點建設了21處新時代文明實踐“美德E站”,以行之有效的美德兌換激勵提升鄉(xiāng)村善治水平,使得村民們紛紛行動起來,從志愿服務的“旁觀者”變身“參與者”,鄉(xiāng)村建設由“無人管、管不全”向“全村管、全面管”轉變,樹立了全新的社會風尚。
同時,青州市先行探索了針對納稅人、個體私營企業(yè)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推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行業(yè)信用評價等信息與金融、稅務、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部門相互貫通,對誠信守法主體給予政策支持,推動自律助人、誠信利他、節(jié)儉綠色、共建共享的美德健康新生活主體由自然人向法人企業(yè)轉向,并初具成效。
“小集市”匯聚美德健康“大能量”。在寒亭區(qū)開元街道,社區(qū)黨組織每月都會舉辦多場公益集市,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各項便民服務,實現“煙火氣”中氤氳“文明風”。
集市上,設置有“愛心義診”“守護健康”“救在身邊”等攤位,為居民免費提供測視力、量眼壓、檢查口腔等服務。在“便民攤點”“一針一線皆關情”等攤位前,居民可享受免費理發(fā)、家政維修、縫補衣物等10余項免費服務。而“書記有約”“移動辦公進社區(qū)”,則讓志愿服務與社區(qū)治理、政務服務共處同一平臺,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和基層治理的復合效應更加顯現和放大……
濰坊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負責人表示,目前,濰坊16個縣(市、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52個鎮(zhèn)(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6962個村(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全部建成了“一站多能”的陣地平臺,并組建19614支志愿者隊伍,構建起752個功能完備、便民利民的“15分鐘志愿服務圈”,通過各種形式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群眾擁有了自我提升的“充電站”、娛樂休閑的好場所,也有了說事議事的大會廳和凝心聚力的大平臺,讓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實現了“滿格”覆蓋。
在濰坊市文明辦的指導和管理下,濰坊正在積極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社會工作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工服務點”等四級網絡服務陣地,以“五社聯動+四級網絡”陣地的創(chuàng)新組合,積極推行“社會工作+志愿服務”共建共享工作模式,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精準化、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品牌化水平,讓更多市民享受到更美更好的品質城市發(fā)展成就。
(文章來源:濰坊文明網)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