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背村朱家灣柳樹林共享樂園,花草樹木綠意盎然,一汪河水碧波蕩漾,不少村民在園內悠閑散步。河邊還有秋千、吊床、竹筏、沙堆等設施,隨處可見奔跑嬉戲的孩子,他們把這里當成了“撒歡”的樂園。每天晚上7點半,特色燈光效果準時開啟,給鄉(xiāng)村的夜色增添一抹朦朧的美。而誰能想到一個多月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
南背村有944戶,3000余人,大部分村民在位于村子附近的上市公司—— 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務工。放暑假了,村里的孩子上哪玩,成了村民們擔心的大問題。南背村黨支部書記張歡說:“過去,這里是一片荒地,村民們想到河對面去還要繞很遠的路,在7月的一場紅色屋場會上,大家都提議把這塊空地利用起來,建成一個大家都可以玩的‘共享樂園’。”
大家說干就干,退休在家的老村書記張全太發(fā)揮自身木匠特長帶領村民,耗時一周手工制作了一座木橋,方便村民前往過河。折風車、裝吊床、掛彩燈、鋪石路,黨員群眾們自發(fā)義務出工200余人次。為了村民出行游玩方便,華新水泥免費提供400噸碎石用于樂園路面修整,經過一個月的時間建設,這片荒地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共享公園。
共享樂園開園后,村民們自發(fā)維護園內設施,清理垃圾。同時,南背村組織了兩名專職安全員在園區(qū)來回巡邏,勸導大家安全游玩,并安裝多塊安全指示牌和危險警示牌。
來玩的游客越來越多,村民也在樂園里支起了小攤做生意,兒童玩具、烤腸、飲用水等一應俱全。
“自從建了這個共享樂園,每天下班回來就帶著孩子到這來,蕩秋千、玩水,孩子玩的特別開心?!贝迕耜愭谜f。
從2022年起,南漳縣開始推進紅色屋場會,在原有村民小組范圍內“隨灣就片”劃分屋場,一般以10―20戶為單位劃分一個屋場;在城區(qū)社區(qū),以居民小區(qū)樓棟為單元,一個門棟劃分為一個“紅色樓棟”?!凹t色屋場(樓棟)”建設堅持因地制宜,以方便群眾為出發(fā)點,特別是方便留守老人和殘疾人家庭參加,在農村把群眾住戶相對集中的屋場、院子、村民文化廣場等作為固定活動場所,在城區(qū)社區(qū)把小區(qū)廣場等作為活動場所。同時,利用智慧終端、微信群、視頻會議等方式,實現(xiàn)“紅色屋場”線下線上同步,為外出務工群眾提供更多參與渠道。目前,南漳縣11個鎮(zhèn)(區(qū))304個村(社區(qū))共建設“紅色屋場”1811個、“紅色樓棟”42個。
通過“紅色屋場”,南背村將朱家灣石料場地收回村集體,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約6萬元;新建溝渠500余米;荒草叢生的河灘變成了村民們的共享樂園。
如今,“出門見園、便捷游園”的美好愿景正照進南背村村民的日常生活,美麗精致、功能日趨完善的共享樂園讓廣大群眾共享福利的同時點綴了鄉(xiāng)村生活,提升了群眾“微幸?!?。
“為了讓大家玩得舒心,玩得放心,下一步我們準備新建一批商鋪,對外出租,規(guī)范園區(qū)管理,預計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5萬元以上?!睆垰g對共享樂園的建設充滿期待。
(文章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