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本科生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的現實啟示

        2023-12-11 12:05:17寇瑾馮超高超
        高教學刊 2023年35期
        關鍵詞:科研訓練本科生啟示

        寇瑾 馮超 高超

        摘? 要:科研訓練是培養(y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為國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復合型人才的重要舉措。本科生科研訓練在國外高校起步較早,現已成為發(fā)達國家本科教育中獨具特色的重要部分,而我國高校在這方面仍存在大學生主動性不高、高校引導力度不夠、教師授課模式和資源受限等問題。因此,該研究對目前本科生科研訓練發(fā)展歷史和現狀進行整理和分析,總結我國高??蒲杏柧毰c創(chuàng)新課程開設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問題并從中得到的現實啟示。該文的研究對本科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專業(yè)核心競爭力的培養(yǎng)及高??蒲杏柧毰c創(chuàng)新課程體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本科生;科研訓練;發(fā)展;創(chuàng)新;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5-0013-05

        Abstract: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is a significant link in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versatile talents for our country.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started early in foreign universities which has become a unique and important part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is regard, such as low initia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insufficient guidance from universities, and limited teaching modes and resources for teachers. Therefore, our study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which may be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course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practical inspirations. This paper has important value for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improving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Keyword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training; development; innovation; enlightenment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已就高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提出戰(zhàn)略部署。為響應國家號召,國內各大高校積極推行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措施。其中,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課程既可鞏固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熟練相關科研技能,也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性,激發(fā)學生的鉆研精神,是高校為國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及復合型人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1-2]。作為該課程的主講教師之一,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整理了本科生科研創(chuàng)新訓練的發(fā)展背景,明確其對學生培養(yǎng)的意義,比較分析了國內外科研訓練方式方法的優(yōu)缺點,總結了我國高校該門課程開設過程中限制學生和教師共同提高可能面臨的問題。本文對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引導、課程運行、教師的參與和課程完善,以及院校的協(xié)同發(fā)展具有參考價值。

        一? 發(fā)展背景及意義

        本科生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直接影響著國家未來發(fā)展的潛力和高度[3-4]??蒲杏柧毰c創(chuàng)新強調專業(yè)知識的縱向深化,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和前瞻性,目前已成為各高校改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重要舉措[5]??蒲杏柧毰c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與現代大學制度的發(fā)展息息相關,主要經歷了萌芽期、實踐期、推廣期三個階段[2]。萌芽期的主要特點是構建了有效的現代大學思想和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理念。德國的洪堡早在19世紀就已經提出了科研育人的思想,并強調科研訓練在本科教學中的重要性;1886年康奈爾大學成立科學研究協(xié)會,成為培養(yǎng)本科生科研興趣的先驅;1912年芝加哥大學設立本科生研究獎學金,同年,首家科學研究公司成立,這一舉措不僅積極推進了本科生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理念的發(fā)展,同時還使各高校在人才培養(yǎng)時更加關注科研實踐能力的訓練[6-7]。而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到了實踐期后,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不斷地實踐并形成了較為有效的科研訓練模式。如,1969年麻省理工學院推出的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 UROP)為美國本科生參與科研訓練開創(chuàng)了先河,1978年美國成立了本科生科研理事會,1988年密西根大學設立了UROP并致力于建立本科生和科研工作人員及當地研究組織之間的科研協(xié)作關系等[1]。推廣期則被認為是1998年至今,本科生的科研訓練計劃在各高校內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成為了本科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各大高校紛紛推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5]。

        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是培養(yǎng)和提高本科生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不僅增強了學生應對知識經濟時代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各高校為國家建設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舉措[4]。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有助于本科生充實、鞏固、檢驗所學的理論,深化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通過科研實踐活動的探索,激發(fā)大學生探求科學真理的內在動力,同時了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前沿,形成比較完善合理的知識結構,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及專業(yè)核心競爭力。培養(yǎng)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是各高校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直接關系著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和潛力,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舉措,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工作的開展刻不容緩。

        二? 國內外高校本科生科研訓練現狀分析

        國際高校實施本科生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多年,體系十分成熟,實施過程中大大提高了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7]。盡管國內開展本科生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的時間相對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實施成效[8]。

        (一)? 國外高??蒲杏柧氻椖?/p>

        1969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率先實行了UROP,在實施過程中緊密圍繞學校的核心文化,并以學校發(fā)展定位的高度來進行頂層設計,將學校人才培養(yǎng)與學生個性化成長相結合,將教師的教學工作與科研學術相結合[6]。在實施過程中,本科生有機會參與到科學研究的每一個過程,對前沿熱點研究進行深入了解,在研究進展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將知識學以致用,增進與教師和研究生的溝通,獲得學習撰寫科研論文、專利申請的機會,并為順利畢業(yè)、繼續(xù)深造、后期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等做一定的準備[2]。此外,其UROP設有多項獎學金以激勵和幫助本科生進行科研創(chuàng)新與訓練,其中也有部分資金支持來自企業(yè)贊助[9]。同時,MIT也會舉辦科研培訓課程、午餐會、沙龍等交流會等以加深本科生對UROP的了解和關注[2]。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為了更好地推進URAP,成立了直接管理辦公室,其職能包括發(fā)布通知公告、提供項目咨詢、承擔講座與討論會、維護網站、注重出版本科生科研成果和調研評估反饋問題等。其對學生和教師都有激勵措施,學生的激勵包括給予學生版面費或提供其他額外經費以保證學生的基本學術需要,對參與的教師會在經費申請和工作評定中予以傾斜,使其在獎勵與考核中具有競爭力[2,10]。加州理工學院推行了夏季本科生科研獎學金計劃(SURF)。該項目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進行,學生填寫項目計劃書,由教師委員會審議,如果得到審議人員的推薦并有相應的基金,可以予以其獎勵。在項目結束時,學生遞交技術報告。導師給學生提供相應的研究場地,并在學生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支付一切與研究相關的費用。該項目有助于學生了解項目實驗室,提前適應科研環(huán)境,形成完整的科研思維[11]。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I)啟動了暑期本科生研究計劃(SURP)。UCI所有本科生均可申請SURP并獲得相應資助。SURP首先由委員會審查學生申報的研究計劃并對其提出資助建議,通過申請后學生最多可獲得3 000美元的暑期津貼,項目要求學生在導師指導下開展為期10周或400小時的科研活動。同時,UCI本科生還可申請海外研究獎學金(UROP-AF)在國際頂尖學府進行科研訓練,在秋季或春季定期提交UROP-AF研究進展報告,由本科教育部門下的UROP辦公室進行管理[12]。

        密西根大學(U-M)1988年設立了URAP,其一直強調科學面前人人平等,其認為種族、階級、性別、社會階層、性取向和身體健康狀況的差異并不會影響科研訓練,反而會在科研實踐中帶來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新觀點和實踐經驗,有助于科研事業(yè)的長久發(fā)展,鼓勵學生跳出共性問題或常規(guī)解決方案,激發(fā)學生不斷尋找科學研究中的創(chuàng)新方法并解決實際問題[13]。此外,其崇尚學術道德與科研誠信并不斷建立超越學術領域的合作網絡,充分利用來自學術界、團體組織、私營企業(yè)的經驗和力量,為學生提供各種自我展示途徑,甚至包括專題采訪,而考核評價時弱化各類統(tǒng)一性的考核指標,考核方式由實際參與方自行商議決定,評價手段更為靈活豐富、不拘一格[1]。

        斯坦福大學(SU)推行斯坦福科研與自主性項目(SURIP),學校本科生咨詢研究辦公室對項目進行直接管理,提供各類申請機會,通過線上線下的活動協(xié)助學生進行研究,最后組織驗收工作[14]。同時,SU也為學生們提供暑期類、科研機構合作類、海外類等校外項目,其更注重項目的社會實踐性與前沿性及夸大項目成果的影響力。此外,SU提供的經費支持分為校級、院系、獨立研究所等多個層面,項目資助率高,約70%的本科生項目可以獲得經費上的支持[14]。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SU),為了應對美國目前空天領域專業(yè)人才的緊缺,其聯合美國航空航天局氣球項目組、哥倫比亞科學氣球站共同發(fā)起了高空學生平臺(HASP),旨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試飛機會并培養(yǎng)新一代航空航天工程師和科學家。在HASP項目實際實施過程中,學生將完成所有相關的分系統(tǒng)設計、制造、測試和發(fā)射等活動,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及動手實踐能力。從2011年開始,HASP開始向國際學生團隊開放,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在2011年作為首個國際團隊參與其中[15]。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SC)提出了本科生研究計劃(URP)。不斷增加學生參與教師科學研究的機會,通過提供資金和良好的環(huán)境來激勵教師科研工作并鼓勵本科生進行科研實踐,并可將參與科研項目的本科生納入到科研項目中。這類項目通常由教師結合自身研究方向申請,每個項目經費最高達1萬美元。項目合作研究者包括兩至多名本科生,項目強調在實施研究過程中本科生能夠開展具體研究工作并鍛煉制訂研究的詳細計劃。在項目期間可以舉行學術研討活動,如專題研討會和學術會議等,作為其科研經驗的一部分。本科生可以在學習、信息收集方法、學術交流等方面接受更多的訓練[16]。

        (二)? 國內高??蒲杏柧氻椖?/p>

        清華大學提出了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SRT),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yǎng)于1996年就被納入到了本科生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yǎng)的評價體系中,1997年其又成立了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并開設了基礎科學班培養(yǎng)科研后備力量[8]。北京大學建立了以研究課程為核心的本科生科研訓練制度,規(guī)定以單人或小組形式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科學研究??蒲谢鹈磕耆洛噙x,先由院系組織教師申報其科研題目,隨后由學生根據研究方向和自身對科研題目的興趣點聯系導師申報,由院系審核通過后匯總給學校確定項目的資助,而學生在參與科研項目后要經歷項目的科研實踐、項目中期檢查、撰寫結題論文和院系組織專家組答辯等步驟,正常結題的學生可根據表現獲得研究學分,記入成績檔案[17]。

        隨后,上海交通大學提出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在導師指導下,學生個人或建立創(chuàng)新團隊自主進行研究性學習,建立以實際科研問題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倡導以教師為輔,本科生為主的創(chuàng)新性科研改革[18];東南大學推行本科生課外科研體系,實行“6-6-6”建設,即建設六類引導課程,實行六類保障措施,展開六類研學活動,根據此體系逐步形成學生自主學習引導、研學訓練、實踐研究三層次境界[19];南京農業(yè)大學把本科生科研訓練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改革措施,為學有余力的大學生提供獨立完成調查研究或申請科研項目的機會,引導學生接觸前沿科學研究,培養(yǎng)其科研素養(yǎng),對其創(chuàng)新意識進行激發(fā)以增強本科生的科學思維,提高實踐能力,實現學校從單純“教學型教學”向“研究型教學”的轉變[20];華中科技大學推出了學科競賽結合課堂教學并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科研訓練,建立了“導師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學生可以自主科研立項進行研究,也可以參與導師的部分科研項目,從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21];福州大學對本科生科研訓練展開了具體規(guī)劃,規(guī)定了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的申請程序、審批經費、中期檢查和結題要求等具體政策,推行并出臺了《福州大學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SRTP)實施細則(試行)》[17];山東農業(yè)大學提出構建“厚基礎、寬口徑、強化主干課程”的平臺+模塊課程結構體系,強調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體系,著重開展科研訓練-課題研究-國際提升的實踐教學模式[22];北京林業(yè)大學通過學生講授,教師引導和點評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外文文獻閱讀能力,檢索和收集資料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以及對部分專業(yè)知識點的延伸思考[23];南開大學創(chuàng)建多層次實驗教學體系培養(yǎng)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科學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堅持“將科研引入教學,以科研帶動教學”的理念,建立了一套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建立了產學研實驗教學基地[24];中國科學院大學于2013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每位本科生都有一位院士或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作為其導師,大學期間可到哈佛、麻省理工這些國際上最好的學校學習一年,經費由學校承擔,以促進拔尖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8]。

        三? 國內本科生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所面臨的問題

        (一)? 選修年級及人數限制

        大學新生的學習生活剛剛開始,對科研學術知之甚少,對校園生活的新鮮感往往多于其對科學研究的探索;大二學生基礎知識與學術適應無法建立聯系,很多學生普遍存在單一固化思維與基礎學術科研能力欠缺的問題;對于大四的學生而言,就業(yè)的興趣遠比對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的興趣大得多。相對來說,大三年級更適合開設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的課程,然而國內的部分高校在該門課程的設置上仍欠缺年級分級的考慮。

        本科生可能對科研訓練會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因此在選課時會挑選感覺上較為輕松容易的課程進行學習,嚴重影響該門課程的選修人數[25]。學生所屬專業(yè)領域的差異也導致了其對該門課程的選擇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專業(yè)屬于國家科技計劃體系,有的專業(yè)屬于基礎理論研究,致使學生很難將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和自己的專業(yè)相關聯。此外,輔導員、任課教師、院系都缺乏對該門課程的宣傳和教育引導,學生對該門課程缺少積極性,學生也可能因為更關注成績和學分,選擇一些自己熟悉而沒有任何挑戰(zhàn)性的課程去學習。

        (二)? 授課模式限定

        與世界一流大學相比,我國高校在開設本科生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課程的教學內容基本限定于講座式課程設置。學生不敢于提問,缺乏創(chuàng)造性思維,缺少室外的實踐機會,對教師授課的內容也沒有質疑和討論的過程。執(zhí)掌耶魯大學長達20年之久的原校長理查德·萊文曾經在英國皇家學會作“亞洲大學的崛起”主題報告時毫不諱言地指出,中國大學生“缺乏跨學科的廣度,缺乏對于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不禁令人深思[25]。

        另一方面,授課教師講授的內容往往更側重于理論而非實踐,而理論更貼近于授課教師自身的科研領域,如若學生的本科課程并未接觸到授課教師的專業(yè),那么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對其所授課的內容產生興趣或者進行深入的理解。同時,部分教師的科研訓練課程可能有意向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例如生物類方向的野外調查和標本采集、分子系統(tǒng)學和生理學研究相關實驗的觀摩及大數據分析所用軟件的下載和使用等實操訓練等。但由于課程安排的時間和氣候環(huán)境等條件不符,院校不具備虛擬實驗室或者可供學習交流的公共實驗室和機房,所以授課教師的一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也往往隨之擱淺。因此,頂層設計不到位、校院協(xié)同不充分、組織機構不健全和資源配套不充足等問題也影響著本科生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實踐[26]。

        (三)? 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指導教師作為本科生科研創(chuàng)新與訓練的引導者,其科研水平和指導方式直接決定了科研訓練的質量。值得注意的是,授課教師中的青年教師往往由于缺乏教學經驗很難總體把握并總結出不同學科研究的差異性,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多學科的發(fā)散思維訓練;同時,青年教師由于學校的考核及職稱晉升的壓力,也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該門課程的教學中,部分青年教師可能以盡快完成教學任務為目標;反之,青年教師也會給該門課程的教學注入新鮮力量,其普遍會通過翻轉課堂、分組討論、精美的多媒體資源及當下的流行用語和新聞趣事提高學生的興趣及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此外,青年教師可能由于具有一定的學術交流和國際交流機會,既掌握了前沿熱點研究的發(fā)展動態(tài)及先進方法,還可從近年的形勢出發(fā),為本科生聯系知名高等院校進行深造給予幫助。

        (四)? 安全問題需要重視

        本科生不同于研究生,本科生的學業(yè)重點是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提高自學和多角度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相比于研究生,本科生平時接觸到的實際動手操作訓練較少,對儀器和藥品的使用存在盲點,在自己動手做實驗時,存在安全隱患。因此,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課程應該強調實驗室安全,同時增加對實驗室設備和藥品的講解及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建立相關的政策機制,加強對學生實驗室安全教育,才能為學生開展科研實踐保駕護航,切實做到保障學生安全。就目前看來,利用多媒體資源、虛擬實驗室對輔助學生進行科研創(chuàng)新訓練有很大益處。

        四? 本科生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的啟示

        通過國內外典型事例的比較不難看出,本科生參與科研訓練的最終目的并不是為了取得原創(chuàng)性科研成果,而是為了通過參與科研項目進行科研實踐與訓練以鍛煉本科生的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適用于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27]。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在本科生科研訓練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點,包括平臺好、資助多,均成立相關管理辦公室較為系統(tǒng)地幫助和指導學生參與科研實踐,注重成果展示和多種獎勵措施,考核相對靈活,均為國內本科生科研訓練提供了很高的借鑒價值。

        我國高校本科生科研訓練存在一定的問題和挑戰(zhàn)。例如,課程設置的合理化、學生興趣度的提升、授課模式的多元化、項目種類的多樣化、學科分布的均衡化和獎勵機制的完善化等。其中,春季課程和秋季課程的安排可能直接影響到科研訓練過程中的野外實踐部分,如果相應的院校不具備虛擬實驗室的條件將使學生很難真正體會到野外調查的樂趣和注意事項,而該部分內容實踐的可行性和授課教師的匹配度可以緩解后期野外實習指導給師生帶來的壓力;學生的興趣點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來說很好把握,授課內容和方式的調整、聽課評課系統(tǒng)的完善、不同專業(yè)學生學習興趣點和目標的差異性分析更有助于提高授課教師的教學質量。此外,也可以通過增加考核和獎勵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常規(guī)的考核方式往往以調查問卷的形式為主,教學質量難以評估,也無法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在科研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挖掘其更易接受的教學方式,僅有課程內師生當堂對授課教師進行評價和探討,可能對該門課程的師生雙方都有很大好處。而為了鼓勵和吸引更多科研人員參與本科生的科研訓練與創(chuàng)新實踐,可以適當表彰有責任心、指導成績斐然的優(yōu)秀導師,或在其晉升過程中適當對其有所傾斜,也可以激發(fā)青年教師更多的工作動力和熱情。

        引導本科生科研訓練會對他們整個大學期間的學習規(guī)劃和意識產生難以想象的影響[26]。入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開端,也是高校發(fā)揮其教育職能的首要環(huán)節(jié),盡管不宜在大一新生課程中設置科研創(chuàng)新與訓練,但可以在其入學教育的過程中滲透給學生科研與創(chuàng)新訓練對其今后畢業(yè)繼續(xù)深造或者走向社會面對陌生而復雜環(huán)境可以不斷提高和完善的重要性,并針對每個年級學生的特點由輔導員聯系不同專業(yè)的教師,對其學科特色進行充分的了解,對學校提供的科研平臺增進認識,對學生科研申請途徑加以了解,加強師生及企業(yè)的互聯互通,并建立常態(tài)化管理機構,形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此外,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可建立分層次的教學體系。將統(tǒng)一培養(yǎng)、專業(yè)差異化培養(yǎng)及將科研訓練和課題研究融進課堂安排到本科生不同的學年教育中。在保持學科科研體系完整性和科研訓練系統(tǒng)性的基礎上,關注分支學科與交叉學科的創(chuàng)新訓練和熱點研究趨勢,逐漸完善、優(yōu)化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掌握完整的課程體系基礎上,通過高水平講座輔助專業(yè)內容的學習,并可依托學科優(yōu)勢研究團隊開設前沿專題訓練,及時、全面地將國際前沿理論知識和技術轉化為教學素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并使其能夠系統(tǒng)了解學科研究現狀、前沿和發(fā)展方向,增進學生對專業(yè)課程學習的興趣。

        最后,整合優(yōu)質資源和加強國際間高等院校及企事業(yè)單位的合作交流也將為本科生的科研創(chuàng)新訓練給予很大幫助。具體看來,通過搭建多級別的先進教育科研創(chuàng)新訓練實踐平臺,增加實驗教學示范,提高信息化網絡平臺,以及提升公共數據庫等資源的利用率。強化本科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本科生對不同科研項目的參與度,引導本科生參加學科競賽,培養(yǎng)本科生運用所學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提高本科生的整體規(guī)劃能力和科研思維的敏銳性,支持并鼓勵本科生后期的科研深造;加強國際間科研項目的交流,拓寬國際視野,提高科研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國際科研合作、國際重點高校訪學、國際學術會議的參加等多種不同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國際交流機會。通過不同文化背景的接觸,了解科研熱點、激發(fā)科研興趣、打破專業(yè)限制,推進多學科、多平臺、多領域交叉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高本科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國際化思維能力及批判性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謝江安,王偉.密西根大學“本科生研究機會計劃”及啟示[J].煤炭高等學報,2021,39(2):73-80.

        [2] 周巍蔚,姚威.系統(tǒng)集成:美國高校本科生科研訓練的現實啟示——基于MIT-UROP和UCB-URAP案例分析[J].外國教育研究,2021,48(1):47-60.

        [3] 陳進華,張晨.建立多點支撐的本科生科研能力訓練新格局[J].中國高等教育,2019(17):54-56.

        [4] 薛小旭,陳昌澤,謝啟發(fā).科研訓練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影響的調查研究[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22(8):92-94.

        [5] 李秋明,孫英健,沈紅.基于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提升本科生綜合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9(7):57-58.

        [6] ZHANG X, JIN L, HU W. Evaluation mechanism research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for the Colle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C]//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MSIE 2013). Atlantis Press, 2013: 790-794.

        [7] 吳東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生科研的特征分析與實踐啟示[J].高教學刊,2020(11):31-34.

        [8] 徐倩倩,李成龍,張小慧,等.以科研訓練為平臺探索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J].科教文匯,2018(23):25-26,42.

        [9] 熊華軍,梁晶.麻省理工學院本科生研究機會計劃的經驗與啟示[J].重慶高教研究(自然科學版),2013(1):99-103.

        [10] 克里斯蒂娜·馬斯拉奇.卓越與公平:創(chuàng)新本科教育的伯克利模式(一)[EB/OL].https://www.tsinghua.edu.cn/info/1181/53338.htm.

        [11] 宋穎穎.本科生科研:美國研究型大學“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23(1):107-114.

        [12] 汪育文.深耕一流本科教育中的本科生科研: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啟示[J].重慶高教研究,2020,8(3):89-100.

        [13] DENG B, YAN C, DENG Z, et al. 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core[C]//202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Science (ICMEHS 2021). Atlantis Press, 2021: 10-13.

        [14] 朱一方,李燦,王棟.斯坦福大學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的特點及啟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4):87-90,111.

        [15] 楊希祥,侯中喜,張為華.國外高校浮空飛行器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的發(fā)展與啟示[J].時代教育,2013(19):44,46,3.

        [16] 張達.大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是培養(yǎng)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以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為例[J].中國地質教育,2006(4):153-155.

        [17] 曹建,王海欣,朱若珊,等.以本科生科研促進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北京大學的個案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3(1):16-19.

        [18] 鄧曉蓓,華麗,王文立.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的實踐和思考——指導本科學生科研項目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9(17):229-231.

        [19] 方霞,任亞梨.本科生課外科研訓練體系的建立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1):132-135.

        [20] 陸凌云.關于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的探討[J].考試周刊,2007(36):60-61.

        [21] 孟晶.研究型大學本科生科研訓練管理體系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9.

        [22] 林榕姍,王冰,丁延芹,等.“新農科”背景下的生物科學類專業(y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20,10(6):30-34.

        [23] 杜慶章,張德強.“遺傳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以北京林業(yè)大學為例[J].中國林業(yè)教育,2019,37(2):54-57.

        [24] 潘皎,牛淑敏,魏東盛,等.創(chuàng)建多層次微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培養(yǎng)科研創(chuàng)新型人才[J].微生物學通報,2016,43(4):867-872.

        [25] 陳駿.一流課堂加一流科研訓練——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兩件“利器”[J].中國大學教學,2017(7):4-7.

        [26] 高麗霞,羅文田,申翰林,等.“創(chuàng)新思維與科研訓練”課程推行中的些許感悟[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9,30(6):72-74.

        [27] 鄭家茂,張胤.對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98-102.

        猜你喜歡
        科研訓練本科生啟示
        醫(yī)學本科生科研訓練創(chuàng)新實驗平臺的建設實踐
        醫(yī)學本科生科研訓練創(chuàng)新實驗平臺的建設實踐
        研究生科研訓練及能力拓寬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3:48:51
        西方管理理論在企業(yè)管理中的有效實施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fā)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論美國警察院校政府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及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
        武陵山片區(qū)高校經管類專業(yè)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培養(yǎng)的建設與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
        中醫(yī)藥大學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
        本科生參與科研訓練的幾點探討
        科教導刊(2015年32期)2015-12-10 03:05:20
        探索如何提高藥學本科生實習的質量
        久久精品国语对白黄色| 麻豆91蜜桃传媒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中国a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xxxxx在线观看免费| 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黄色性生活片| 国产三区三区三区看三区| 色婷婷五月综合激情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 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文| 无码中文字幕在线DVD|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久久l | 日本高级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妇乱子伦牲交视频|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女优av| 漂亮人妻被强了中文字幕|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国|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小说区| 国产无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性自爱拍偷在在线播放 | 十八岁以下禁止观看黄下载链接 |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粗大挺进尤物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特黄1区2区3区4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免费|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3| 亚洲精品尤物av在线网站| 玖玖色玖玖草玖玖爱在线精品视频| 欧美69久成人做爰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好爽要高潮了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软件|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