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園
在備戰(zhàn)技能大賽的過程中,參賽選手的技能水平一直被大家所關注,而心理素養(yǎng)訓練往往被忽視,這樣就造成很多參賽選手的心理素質較差,在訓練過程中會出現(xiàn)緊張、不自信和焦慮等情況,直接影響到學生最終的比賽成績。所以高職院校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競賽過程中要將技能培訓與心理素養(yǎng)訓練相結合[1]。
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主要受三個方面的影響,第一,個人主觀因素。高職學生入校一般是十八九歲,年齡較小,生理和心理發(fā)育還不夠成熟,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較弱,有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情緒很容易受影響,有時還會因為情緒失控做出偏激的事情。第二,高職學生的生源因素。高職院校的入學分數線比本科略低,另外,由于高職院校擴招,學生生源的質量受到較大影響,大部分學生都是通過單獨招生來到學校,而且這部分同學選擇單獨招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不能承受高考備考的壓力,對自身的成績不自信。所以這批學生在入學后容易出現(xiàn)各方面的心理問題,例如,容易焦慮、不自信和抗壓能力不足等。第三,社會因素。隨著高校擴招,每年有大批量的學生畢業(yè),就業(yè)競爭壓力增大,另外,用人單位的招聘要求也在不斷增加,所以高職學生們對于目前的學習和未來的就業(yè)都很焦慮,容易產生一些負面心理[2]。
高職院校技能大賽對參賽選手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賽前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長期反復的訓練會給選手造成疲勞和懈怠的消極心理。同時,很多選手又很容易因為壓力過大和焦慮導致比賽發(fā)揮失常。因此,對于技能大賽,指導教師除了提供技術指導之外,還要為學生排解賽前、賽中和賽后出現(xiàn)的各種心理問題,提高訓練效率,確保比賽時正常發(fā)揮[3]。
自信心是學生能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心理保障。自信心會影響學生在賽場上的發(fā)揮。所以指導教師在比賽集訓期間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讓學生在出現(xiàn)緊張、焦慮和信心不足等情況時能及時調整心態(tài),重拾信心[4]。
在技能大賽的備賽過程中,學生們每天都在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希望能從校賽——省賽——國賽的一級一級突破,取得好的成績,所以學生們有很大的心理壓力。這些心理壓力會使學生產生壓抑、焦慮等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也會對比賽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也需及時調整。
很多學生在比賽期間由于過度緊張,會出現(xiàn)很多意外情況,比如說忘記提交比賽作品、忘記保存、大腦一片空白短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操作失誤等,這些意外情況的出現(xiàn)都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比賽成績。如果在比賽前,教師經常給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比賽水平,并讓學生在比賽期間只注重自己的作品完整性,不要考慮比賽的結果,這樣就能很好地避免在比賽過程中的焦慮感。
賽后部分選手對于長時間緊張備賽之后突然閑下來會不知所措,一時不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同時還會帶有“報復性”的休息情緒,天天睡大覺,什么都不思考,不考慮其他的學習問題;有些選手會因為在比賽過程中沒有取得好成績,想不通,長時間不開心;有些取得了好成績的選手又會因此驕傲自滿,不求上進。針對這些賽后出現(xiàn)的心理現(xiàn)象,指導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一些心理疏導,讓學生正確看待自己的成績,并鼓勵學生找到自身的優(yōu)勢和劣勢,在以后的學習和比賽中努力不斷地突破自己[5]。
湖南省職業(yè)院校技能競賽一般在元旦附近,天氣非常冷,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在6 月份,天氣很熱。以高職園藝賽項為例,園藝賽項的訓練都是在園林工程施工產業(yè)園中,“冬冷夏熱”極端的環(huán)境讓選手在訓練過程中有時會產生很多消極的情緒。另外,經過省賽的選拔后到國賽,有段時間的訓練是在寒假期間,這期間選手看到自己的同學朋友都放假在家休息,自己卻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訓練,而且寒假學校的食堂也不開門,學生的吃飯也成了很大的問題,這些都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
有些選手在比賽前會莫名緊張,出現(xiàn)出汗、發(fā)抖、拉肚子、耳鳴、短時間的頭腦一片空白等癥狀,有些同學在賽前甚至睡不著覺,神經衰弱。所以,在賽前我們可以模擬賽場,陪學生多訓練,讓學生熟悉比賽的流程;另外,鼓勵學生多與人交流,空閑時間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這些都能使選手在比賽期間克服莫名的緊張情緒。
技能大賽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訓練過程中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比如會出現(xiàn)短暫的瓶頸期。在訓練過程中很多選手發(fā)現(xiàn)自己的技能在某一段時間不但沒有提升反倒有下降的現(xiàn)象。所以,在這個時期選手會不自信,出現(xiàn)煩躁不安的情況。這段時間只要指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幫助選手重拾信心,選手的技能又會繼續(xù)上升。
有些選手在比賽期間會出現(xiàn)患得患失的恐懼感,他們太在乎自己的比賽成績,所以在比賽的時候很擔心拿不到好成績,所以在比賽期間會出現(xiàn)緊張,臨時改變比賽節(jié)奏,不按照平時訓練的方案來做,造成比賽的失誤[6]。
在備賽期間除了注重學生的技能提升之外,還著重強調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提升,邀請專業(yè)的心理教師加入集訓教師團隊,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有異常,心理教師要跟指導教師商量,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使學生在訓練期間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另外,在訓練期間,心理教師還要對學生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測評,提升學生的心理素養(yǎng),讓學生在緊張的備賽和比賽期間及時消除焦慮感,并且能夠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
高職學生的技能大賽備賽時間較長,一般為半年到一年。所以,在訓練期間可以以周為單位開展心理素質訓練,一般每周或者每兩周在技能訓練過程中融入心理素質訓練,以緩解學生在賽前、賽中和賽后出現(xiàn)的各種緊張、不安、煩躁和焦慮情緒。以高職院校技能大賽園藝賽項為例,在園藝項目施工訓練過程中以周為單位,為學生開展不同的心理素質訓練。高職園藝賽項的國賽一般在6 月份舉辦,6 月份溫度高,比賽既考驗學生的技能還考驗著學生對于高溫環(huán)境的承受能力,所以某一周以“溫度”為干擾因素,模擬賽場的高溫,產業(yè)園不開風機,在高溫環(huán)境下對學生進行干擾訓練。又比如,當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訓練缺乏信心的時候,可以設置“自信心”訓練,讓學生先練習容易的鋪裝模塊,由易到難,讓學生重拾自信心后再訓練難的模塊。教師在選手訓練過程中要及時發(fā)現(xiàn)選手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制定主題活動,讓參賽選手能在心理素養(yǎng)上得到不斷強化。
技能大賽指導教師要利用空余時間學習心理方面的知識,還需要向專業(yè)的心理教師不斷請教,最好能參加有關的專業(yè)培訓。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培訓,使教師能夠以專業(yè)的敏感盡早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并能及時和心理教師商量出解決對策。
參賽選手在備賽期間一直進行著重復的訓練,十分枯燥。所以在訓練期間教師要制定合理的集訓方案,松弛有度、勞逸結合,而且可以適當給學生改變訓練環(huán)境,院校之間相互交流,營造輕松、多變的環(huán)境氛圍,這樣可以使學生的焦慮情緒得到很好緩解。例如,園藝賽項是團隊賽,需要兩位同學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合作完成小花園的設計與施工,所以在備賽期間指導教師可以經常組織一些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營造團隊成員積極向上的團隊氛圍。同時備賽期間指導教師還可以經常帶領學生到其他兄弟院校進行切磋,或者邀請其他兄弟院校的學生到我們學校來交流,這樣既可以相互提高,還可以適時改變學生的訓練環(huán)境,避免了枯燥的訓練生活。
高職大學生在技能大賽中要能取得好的成績除了具有過硬的技能之外,還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所以從選手選拔到賽前、賽中、賽后的訓練中我們都要制定合理的方案,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練習效率,保證選手在賽場上能發(fā)揮自己最好的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