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蘇東坡好像沒“突圍”

        2023-12-06 21:17:46蕭躍華
        博覽群書 2023年10期
        關鍵詞:余秋雨突圍黃州

        蕭躍華

        臺灣布衣李一冰《蘇東坡新傳》(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版),目錄前刊有臺灣學者張輝誠代序《尋找李一冰》,介紹作者含冤入獄四年,將蘇東坡兩千多首詩詞背得滾瓜爛熟,出獄后跑圖書館謄抄各種資料,集中精力整理《東坡事類》《蘇軾年譜》等書籍,秉承“不寫一句沒有根據(jù)的話”的原則,歷時8年寫出70多萬字的《蘇東坡新傳》,“但卻意外勝過林書(林語堂英著漢譯《蘇東坡傳》)”。然后筆鋒一轉為李一冰鳴不平——

        如果讀者喜歡余秋雨《山居筆記》里的《蘇東坡突圍》,就會發(fā)現(xiàn)該文曾摘錄李一冰先生原文。如果讀者再有興趣多一點考據(jù)精神,就會發(fā)現(xiàn)余文主要材料其實都建立在李一冰《蘇東坡新傳》的考證與整理文字之上。這也無怪乎余秋雨曾評論此書:“是文字較為典雅的學術著作,大抵讓蘇軾以其詩文來自道生平,作者的歸結甚有見地。”這確實是很奇妙的現(xiàn)象,一冰先生幫了余秋雨寫作上的大忙(余先生不用大費周章考證,寫出的散文就看起來很有學術基礎),但一冰先生卻必須因為名動大陸的余先生揄揚,才得以在大陸揚名。

        這段話值得再三玩味,勾起我閱讀《蘇東坡突圍》的興趣。我淘來《山居筆記》(文匯出版社1998年9月版,責任編輯戎思平,特約編輯肖關鴻,特約校對李延良),反復看了三四遍,想起30多年前信內夾5塊錢寄責任編輯張遼民,郵購余秋雨《藝術創(chuàng)造工程》(精裝版3.30元)退兩塊錢的往事。那是余秋雨的高光時刻,他自成一體的文風在全國擁有廣泛的讀者。

        余秋雨說:“我非常喜歡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前后讀過多少遍都記不清了。”但林傳關于“烏臺詩案”的記載十分簡單,而這篇萬字長文卻用了三分之二多的篇幅寫“烏臺詩案”。如果嚴格按照論文“抄襲”標準檢測恐怕多少有些問題,盡管余秋雨文中說過這么幾句:“當代蘇東坡研究者李一冰先生說得很好:‘他也來插上一手,無他,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官,若能參加一件扳倒名人的大事,足使自己增重?!钡鄡热莶⑽醋⒚鱽碓矗搽y怪張輝誠話里有話。

        我不知道歷史類筆記要不要客觀真實?可不可自由想象?但從普及歷史知識角度出發(fā),主體事實還是忠于歷史本來面貌為好,否則會誤導讀者,以訛傳訛。作者名氣越大,粉絲越多,影響越廣。敬畏文字、敬畏讀者是老輩學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故我就三點商榷之處就教余秋雨前輩和讀者諸君。

        商榷之一:“烏臺詩案”是“酸溜溜的妒恨”所致?

        余著中寫道:

        那么,批評蘇東坡的言論為什么會不約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簡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蘇轍說的那句話:“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彼錾?、太響亮,能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磣,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點狼狽,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腳地糟踐,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在這場可恥的圍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當了急先鋒。

        其后又說,“顯然埋藏著一個最深秘的原素:妒忌”,是“出于一種可稱作‘砸窗子的惡作劇心理”,是“文化群小”們“七嘴八舌地組合成一種偽輿論,結果連神宗皇帝也對蘇東坡疑惑起來”。

        余秋雨這么說,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

        在我看來,東坡是自己送上祭壇的新舊黨爭的犧牲品。

        宋神宗力推的熙寧變法因新舊黨爭,隨著王安石的罷相而虎頭蛇尾。此時,舊黨領袖司馬光避居洛陽,不問政事,閉門著《資治通鑒》。東坡外放,“見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視也,緣詩人之義,托事以諷,庶幾有補于國”(蘇轍《東坡先生墓志銘》)。他自然成為新黨攻擊的目標。

        東坡仕途起步春風得意。他考進士第一道題是《刑賞忠厚之至論》,主考官歐陽修本想放在第一名,疑是門生曾鞏(字子固)所作,避嫌抑置第二。再考《春秋》對義,東坡得第一名。歐陽修對好友、考官梅堯臣說:“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東坡考制科(每屆由大臣推薦優(yōu)秀進士四至五人參考,錄取三至四人),得第三等。蘇轍也被司馬光定為三等,覆考官胡宿認為此卷妄議皇上力主黜落,范鎮(zhèn)主張降等錄取。官司打到宋仁宗那里,諭曰:“此卷其言切直,不可棄也?!蹦私狄坏仁珍?。這次制科四人參考錄取三人,東坡兄弟占兩席,一旦之間震動京師。

        北宋設制科以待非常之才,“特于萬人之中,求其百全之美,又有不可測知之論,以觀其默識之能,無所不問之策,以效其博通之實?!比首谝怀氖荒?,一等、二等空缺,三等東坡之前僅吳育一人,四等、五等共十三人。制科中榜者世人莫不以國之大器待之,東坡兄弟的仕途一片光明。

        東坡初仕鳳翔通判期滿返京,英宗欲循唐例特召入翰林,知制誥。宰相韓琦認為年少資淺,未經(jīng)試用,不可破格提拔到這么重要的崗位,“不若于館閣中近上貼職與之,且請召試”,意思就是先考察看看能否堪當大任。這時東坡趕上父喪去官,守孝三年入覲,神宗當面肯定激勵,特許職外言事。東坡上《諫買浙燈狀》“測圣意待臣深淺”,神宗大喜,即時采納施行。東坡受此鼓舞,“上疏六千余言,極論新法不便。后復因考試進士,擬對御試策進上,并言安石不知人,不可大用。先帝雖未聽從,然亦嘉臣愚直,初不譴問。”(《杭州召還乞郡狀》)王安石勃然大怒,新黨咬牙切齒,爭欲置東坡于死地而后快。御史知雜謝景溫首出死力,彈劾東坡扶柩返鄉(xiāng)販運私鹽,追捕當時梢工、篙手拷打取證,“但以實無其事,故鍛煉不成而止?!比遣黄?,躲得起。東坡“緣此懼禍乞出”,連任杭州、密州、徐州,“而先帝眷臣不衰,時因賀謝表章,即對左右稱道。黨人疑臣復用,而李定、何正臣、舒亶三人構造飛語,醞釀百端,必欲致臣于死地”。

        元豐二年(1079)四月二十日,東坡由徐州抵達湖州任所,按慣例上表謝恩,其中有句云:

        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

        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yǎng)小民。

        “新進”指王安石越級提拔的初入仕途的“憤青”。新黨抓住把柄,黨同伐異,群起攻之。監(jiān)察御史里行何正臣率先發(fā)難,挑出這兩句指為“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監(jiān)察御史里行舒亶繼而攻之,指上表“有譏切時事之言。流俗翕然,爭相傳誦,忠義之士,無不憤惋。”御史中丞李定最后亮劍,言東坡可廢之罪四,句句緊扣謗訕皇帝,皆大逆不道之死罪。神宗御批:“御史臺選牒朝臣一員,乘驛馬追攝?!逼咴露巳眨瑬|坡從湖州押往京師,八月十八日入獄,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獄。御史臺監(jiān)獄別稱烏臺,史稱“烏臺詩案”。

        審訊結果,東坡出身、仕歷清白,僅有兩次違紀前科:通判鳳翔中元節(jié)沒去知府廳,罰銅八斤;通判杭州沒舉報王文敏盜用官錢,罰銅八斤。這次犯“詩賦文字譏諷”新政罪,后果很嚴重,牽連范圍廣:

        東坡責授檢校尚書、水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事,令御史臺差人轉押前去。

        絳州團練使、駙馬都尉王詵,追兩官,勒停。

        著作佐郎、簽書應天府判官蘇轍,監(jiān)筠州鹽酒稅務。

        正字王鞏監(jiān)賓州鹽酒務,令開封差人押出京城,督促赴任。

        收受譏諷文字不申繳官司者二十二人,各罰銅有差。張方平、李清臣各罰銅三十斤。司馬光、范鎮(zhèn)、錢藻、陳襄、劉攽、李常、孫覺、曾鞏、王汾、劉摯、黃庭堅、戚秉道、吳琯、盛僑、王安上、周邠、杜子方、顏復、陳珪、錢世雄,各罰銅二十斤。

        罰銅,即納銅贖罪。始于唐,宋代罰銅、罰金、罰俸等并存,主要適用違紀違法情節(jié)較輕者,通常與降職、貶謫等并行。

        “如蠅在食,吐之乃已。”東坡的牢獄之災,既與蘇轍所說的“其于人,見善稱之,如恐不及,見不善斥之,如恐不盡,見義勇于敢為,而不顧其害”的性格不無關系,也與王安石胞弟王安禮所說的“蘇軾以才自奮,以為爵祿可以立取,但自來碌碌如此,心里不免觖望”的懷才不遇意惹情牽,但主要是新舊黨爭。反對王安石,即反對神宗,反對熙寧變法,就是新黨、朝廷死敵。諫官充其量只是幫兇、打手而已。余秋雨說:“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歸功于中國的獨特國情?!彼峙聦⒅G官的地位抬高了、作用放大了?!盀跖_詩案”四人貶謫、二十二人罰銅,如果沒有皇帝、宰相的站臺撐腰,諫官豈能掀起如此超天巨浪!

        商榷之二:獄中挨沒挨打?有沒有“通宵侮辱”?

        余著中寫道:

        究竟是什么罪?審起來看!

        怎么審?打!

        一位官員曾關在同一監(jiān)獄里,與蘇東坡的牢房只有一墻之隔,他寫詩道:

        遙憐北戶吳興守,

        詬辱通宵不忍聞。

        通宵侮辱、摧殘到了其他犯人也聽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殘的對象竟然就是蘇東坡!

        挨打問題史書沒有記載?!盀跖_詩案”十二年后,東坡《杭州召還乞郡狀》說:

        (李)定等選差悍吏皇遵,將帶吏卒,就湖州追攝,如捕寇賊。臣即與妻子訣別,留書與弟轍,處置后事,自期必死。過揚子江,便欲自投江中,而吏卒監(jiān)守不果。到獄,即欲不食求死。而先帝遣使就獄,有所約敕,故獄吏不敢別加非橫。臣亦覺知先帝無意殺臣,故復留殘喘,得至今日。

        神宗派宦官到監(jiān)獄傳旨,約束誡飭獄吏,主審官李定膽子再大恐怕也不敢動用肉刑,事實上獄吏也未乘人之危,從沒有皮肉之苦看大體算“文明執(zhí)法”。余秋雨說:“怎么審,打!”“接著就是輪番撲打,詩人用純銀般的嗓子哀號著,哀號到嘶啞。”“你寫那么美麗的詩就已荒唐透頂了,還不該打。打,打得你淡妝濃抹,打得你乘風歸去,打得你密州出獵!”這些似乎多是望文生義,甚至還賦予了“打”一些“詩情畫意”。

        東坡初供:“除《山村五絕》外,其余文字并無干涉時事?!钡放_早已移文全國,僅“杭州供數(shù)百首,謂之詩賬”,一條一條深挖,追根究底勘問。譬如東坡寄駙馬王詵《湯村開運鹽河雨中督役》:

        居官不任事,蕭散羨長卿。胡不歸去來,滯留愧淵明。

        鹽事星火急,誰能恤農(nóng)耕。薨薨曉鼓動,萬指羅溝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纓。人如鴨與豬,投泥相濺驚。

        下馬荒堤上,四顧但湖泓。線路不容足,又與牛羊爭。

        歸田雖賤辱,豈失泥中行。寄語故山友,慎毋厭藜羹。

        此中也就發(fā)發(fā)牢騷,吐槽新政。東坡最初隱諱不答。御史臺向王詵問證,王詵不敢隱瞞,繳出原作,這首詩足足審問五天東坡“方具實招”——“謗訕君上”。又如《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四:

        吳兒生長狎濤淵,冒利輕生不自憐。

        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

        (是時新有旨,禁弄潮。)

        東坡初供鹽法為害百姓,“逐次隱諱,不說情實”,而御史臺“有罪推定”為譏諷皇上好興修水利,這首詩足足審問兩天“再勘方招”。

        這樣持續(xù)審問近兩個月,東坡說了數(shù)不清的上綱上線、無中生有的違心話,總算結束了精神上的煎熬,等待判決結果。

        “詬辱通宵”似不存在。

        “一位官員”即蘇頌(1020—1101),字子容,福建同安人。慶歷二年(1042)進士。官至宰相,追封魏國公,追謚正簡。蘇頌不避強權,抑制宰相王安石破格提拔秀州判官李定為太子中允、權監(jiān)察御吏里行,三次拒擬詔書,神宗震怒將其撤職。后任開封府尹,審判陳世儒案,被舒亶以“故縱”罪彈劾,比東坡晚一個月到御史臺接受審問。其《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十四首》前十首序云:

        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氏獄。言者以為推劾不盡,詔移大理。而理官推跡陳氏姻黨干求府政,縱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末歲,予自濠梁赴臺訊鞫,卒不涉干求之跡,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狀,雖蒙辯正,聽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詩十篇記一時事,非欲傳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輩,使知仕宦之艱耳。(《蘇頌全集》第一卷,P110,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余秋雨引其五:

        飛語初騰觸細文,廷中交構更紛紜。綱條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御史皆稱素長者(初御史見訊干求之實云:知公素長者,同列有屬,料不能免。予曰:無之不有自誣),府徒半識故將軍(院吏洎府史有府中舊輩,多致恭)。卻憐比戶吳興守,詬辱通宵不忍聞”(時蘇子瞻自湖守追赴臺劾,當為歌詩,有非所宜言,頗聞鐫詰之語)。

        “遙憐”當為“卻憐”。“北戶”當為“比戶”。余秋雨可能抄了李一冰兩處錯誤。蘇頌白天堂上受審,晚上移居他室,他的“詬辱通宵不忍聞”或是詩人的浪漫夸張,更多是對“源流同是子卿孫”被誣陷的憤怒。他們曾追根溯源,攀認是蘇武(字子卿)后裔。

        后四首序云:

        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子瞻先已被系,予晝居三院東閣,而子瞻在知雜南廡,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詩四篇以為異日相遇一噱之資耳。

        這四首詩相對寫實,譬如其四:

        近年出處略相同,十載邅回我與公。

        杭婺鄰封遷謫后,湖濠繼踵縶維中。

        詩人囁囁常多難,儒者凄凄久諱窮。

        他日得歸江海去,相期來訪蒜山東。

        蘇頌訊問期間,“南班小吏猶知禮,朝夕時來一問安”。他的問題很快“辨證”,只是“適遭國恤,久無班次,故淹留又逾月矣”。

        其實,御史臺監(jiān)獄對東坡的看守并不嚴格,長子蘇邁可以每天探監(jiān)送東西,獄卒梁成每晚給他燒熱水洗腳,還遞條子通風報信:

        予以事系御吏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

        這里的“稍見侵”,大概是不那么尊重的意思,可否理解為神宗打招呼前的事情?李一冰說:“這是蘇頌傳說下來的。”可見他對蘇詩描寫的真實性是持保留態(tài)度的。東坡兄弟的文字和野史筆記中找不到這方面的記載。余秋雨說“通宵達旦的連續(xù)逼供”可能性比較小,“他們都知道蘇東坡是被冤屈的”也不是那么回事?!端问贰|坡先生本傳》曰:仁宗策試東坡兄弟歸宮,面帶喜色對曹皇后說:“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鄙褡谟葠蹡|坡詩文:

        宮中讀之,膳進忘食,稱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軾,而軾卒不得大用。一歐陽修先識之,其名遂與之齊,豈非軾之所長不可掩抑者,天下之至公也,相不相有命焉。嗚呼!軾不得相,又豈非幸歟?或謂:“軾稍自韜戢,雖不獲柄用,亦當免禍?!彪m然,假令軾以是而易其所為,尚得為軾哉!

        東坡官越做越小,地越貶越遠,名越來越大。嗚呼噫嘻!時耶命耶?

        商榷之三:“文化突圍”乎?“秉性難移”乎?

        余著中寫道:

        他很疲倦,他很狼狽,出汴梁,過河南,渡淮河,進湖北,抵黃州,蕭條的黃州沒有給他預備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廟中住下。他擦一把臉,喘一口氣,四周一片靜寂,連一個朋友也沒有,他閉上眼睛搖了搖頭。他不知道,此時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載史冊的文化突圍。黃州,注定要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場繼往開來的壯麗對話。

        元豐三年(1080)正月初一,東坡檢點行囊,率長子蘇邁南下,經(jīng)過麻城岐山,遠遠看見鳳翔老長官陳希亮(字公弼)幼子陳慥(字季常)騎著高頭白馬向他招手。東坡父子在老友家休息了五天,二月初一日抵達黃州,立即“謁告”知州徐大受(字君猷),“君猷一見,相待如骨肉”(《與徐得之書》)。宋律,貶官不許居官邸,自己解決住房問題。東坡寄居定惠院,主持颙師和尚關懷備至。后在鄂州太守朱壽昌(字康叔)關照下,五月二十九日搬入官邸臨皋亭,一家老小住房非常擁擠,積蓄也漸漸告罄。元豐四年五月,老友馬夢得(字正卿)前來探望,向郡守請領城東廢棄營地五十多畝作為蘇軾耕種謀生之計,蘇軾命名“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又在遺棄養(yǎng)鹿場高地蓋房五間,大雪紛飛中落成。東坡在四壁畫滿雪景,取名“雪堂”,自書“東坡雪堂”榜門首。這年十月,東坡同年、淮南轉運副使蔡承禧(字景繁)按臨屬邑特來看望老友,見他住房狹隘,“眾籌”在臨皋亭水驛高坡造屋三間,東坡命名“南堂”,成為他接待四方來客的勝境。

        東坡朋友遍天下。著作佐郎、新任監(jiān)黃州酒稅樂京同是天涯淪落人,岐亭監(jiān)酒胡定之藏書萬卷有借必應,寓居武昌的鄉(xiāng)黨王齊愈(文甫)、王齊萬(子辯)兄弟慷慨仗義,釀酒的潘丙(字彥明)、賣藥的郭遘(字興宗)、熱心公益的古道耕講義氣、賣力氣。杭州僧人辯才、參寥最早派使者前來問候,老友杜沂(字道源)第一個從外地前來探望……這些舊遇新知給初來乍到的東坡帶來了溫暖和慰藉。宋人節(jié)令最重寒食、重陽。每逢節(jié)日徐知州必在名樓設宴款待。東坡抱怨市上買的酒味道太次,“鄰近四五郡皆送酒,予合置一器中,謂之‘雪堂義樽”(《書雪堂義墨》)。

        余秋雨可能上了東坡《答李端叔書》的當,所以他說:

        一旦出事,朋友們不僅不來信,而且也不回信了……蘇東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絕倫、光照中國書法史的筆墨寫成的信,千辛萬苦地從黃州帶出去,卻換不回一丁點兒友誼的信息。

        其實給東坡寫信的人挺多,“親知書問,動盈篋笥,而終歲不答,對之太息而已”(《與趙晦之》),甚至宰相都寫來了,“忽蒙賜書,存問甚厚,憂愛深切,感嘆不可言也”(《與章子厚參政書》)。東坡自道“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也好,“此書雖非文,然信筆書意,不覺累幅,亦不須示人”也罷,大底謫居之初心境,或政治表態(tài)亦未可知。東坡很快成為黃州人,信沒少寫,詩詞文賦沒少做。他知道這些文字寄出去就無密可保,但“閑中習氣不除”,管不住自己的筆。

        余秋雨文中寫道:

        蘇東坡走過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遠比黃州美麗,為什么一個僻遠的黃州能給他如此巨大的驚喜和震動呢?他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歷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給黃州呢?黃州為什么能夠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驛站呢?

        他隨后自問自答道:

        到黃州的我是覺悟了的我,與以前的蘇東坡是兩個人。

        他言下之意是蘇東坡成功地文化突圍了。事實果真如此?

        《東坡先生墓志銘》說:“公之于文,得之于天?!睎|坡有了社會經(jīng)驗、生活積累、文學修養(yǎng)等方面儲備,又經(jīng)歷牢獄、謫居勞其心志,人生壯年創(chuàng)作出《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這樣的不朽之作。他這個年齡即使貶到任何邊遠州縣都會有經(jīng)典流傳。如果晚十年二十年來到黃州,他的世界觀或許會變得消極甚至虛無,失去創(chuàng)作熱情。東坡謫居黃州四年三個月,44歲至48歲;謫居惠州兩年七個月,58至61歲;謫居儋州三年,61歲至64歲。我們拿此對標對表東坡的代表作,十之七八能回答余秋雨的“三個為什么”。中外文學史反復證明,經(jīng)典大多盛產(chǎn)于作家的青壯年時期。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睎|坡童年就想出家,被父母所迫不得不讀書考功名。鳳翔通判任上受同僚王彭(字大年)啟發(fā),開始喜歡佛教方面的書籍。謫居黃州閉關天慶觀道堂49天,“息命歸根,似有所得”。但他接受的是正統(tǒng)的儒家教育。母親讀《后漢書·范滂傳》廢書長嘆,他立志做范滂,“奮厲有當世志”。東坡覺得儒釋道是相通的。他觀察范鎮(zhèn)、歐陽修、司馬光雖不喜佛法,“然其聰明之所照了,德力之所成就,皆佛法也”(《跋〈劉咸臨墓志〉》)。東坡在黃州文風有改變,行為有收斂,但重回朝廷又好了傷疤忘了痛,道直言忠,履險若夷。舊黨班師回朝,司馬光任宰相,盡廢王安石新法。東坡與司馬光“交契最厚”,連升幾級,可在差役問題上對事不對人,認為王安石改得對,公然與宰相唱反調,“而臺諫諸人,皆希合光意,以求進用。及光既歿,則又妄意陛下以為主光之言,結黨橫身,以排異議,有言不便,約共攻之”(《乞郡札子》)。東坡又成為眾矢之的,還多了頂“蜀黨領袖”的帽子。他起草詔令,諫官說“誹謗”;主持考試,諫官說“失士”;推薦官員,諫官說“謀私”。東坡一次又一次申請外放。

        元祐四年(1089)九月,東坡知杭州,此時吳越國雄偉的王宮歷經(jīng)百余年歲月滄桑已成危房,他上《乞賜度牒修廨宇狀》,其中說:

        中間雖有心長吏,果于營造,如孫沔作中和堂,梅摯作有美堂,蔡襄作清暑堂之類,皆務創(chuàng)新,不肯修舊。其余率皆因循支撐,以茍歲月。

        前任不是搞“形式主義”,就是“不作為”,一棍子全部打倒,東坡此折令多少人耿耿于懷!

        東坡是偉大的文豪,但缺少政治情商,不屑或不懂官場上的溝通、妥協(xié)、包容、共贏藝術,撞了南墻也不回頭。他當皇帝老師,不考慮尚未繼位的皇帝的青春期叛逆心理,一味搞“正面教育”,灌輸“大道理”,弄得師生關系毫無感情可言。哲宗親政,新黨回朝,東坡再三請求外放,哪知哲宗根本不按規(guī)矩出牌。東坡犯顏直諫:

        祖宗之法,邊帥當上殿面辭,而陛下獨以本任闕官迎接人眾為詞,降旨拒臣,不令上殿,此何義也?……臣備位講讀,日侍帷幄,前后五年,可謂親近,方當戍邊,不得一見而行。況疏遠小臣,欲求自通亦難矣。

        他還進而指出后果:

        廢祖宗臨遣將帥故事,而襲行垂簾不得已之政,此朝廷有識所以驚疑而憂慮也。(《朝辭赴定州論事狀》)

        東坡一次又一次拿死人壓活人,年輕皇帝豈不討厭至極?他定州知州屁股尚未坐熱,青年時期好友、宰相章惇(字子厚)動議,學生哲宗拍板,十余日間連下三道謫令,東坡最后惠州安置,兩年多后再貶儋州。這需要有多大的仇恨才忍心向好友、向老師痛下殺手。東坡命大,居然熬過了哲宗,但人生自有定數(shù),命運無法強求,“某萬里海表不死,歸宿田里,得疾,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耶?”(《與陳輔之》)

        思想是很難改造的,尤其是飽經(jīng)滄桑之后。東坡一路走來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滿肚皮不合時宜何曾改過半分?元豐三年(1083)九月,東坡喜得貴子,取名曰遯。遯者,遁也,逃也?!叭Y”《洗兒戲作》: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建中靖國元年(1101)五月,東坡告別人世前兩個月《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

        兩首詩,前者寫于黃州貶所,后者寫于海南遇赦落葉江蘇陽羨旅次,時間相隔十八年。

        據(jù)說,余秋雨為寫《山居筆記》,辭去學院行政職務。兩年多時間里,寫作與考察相結合,很多寫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他為核對海南島某古跡一副對聯(lián)的兩個字,幾度函詢得不到準確回答,只得再去一次。這種不計得失、嚴肅認真的寫作態(tài)度令人肅然起敬?!短K東坡突圍》這個標題抓人眼球,文章寫得洋洋灑灑,如果當歷史小說看堪稱上乘之作。但讀者讀名家作品往往堅信不疑,當“確有其事”看的,蔣曼《熟年如火》(《讀者》2022年第13期轉載)就曾大段引用:

        余秋雨談到謫居黃州的蘇東坡時,如此評價這位40多歲的落魄男子:“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fā)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

        這八個排比句究竟說了什么姑且不論,但張輝誠、蔣曼和《讀者》告訴我:余秋雨這篇文章影響很大、流布很廣。這是我不揣簡陋,妄提拙見,寫蘇東坡好像沒“突圍”的動因。余秋雨看過林語堂、李一冰的傳記,也去過黃州,這些“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多讀他的著作。別人所寫材料,只能參照,不能太認真,因為有些記述,已有那位作者的主觀在內,不一定可靠”(孫犁《致劉夢嵐》)。如果余秋雨讀過《蘇東坡全集》,哪怕重點讀過詩詞、書信、題跋,下筆或許會更慎重一些、更周密一些。我如此“求全責備”余秋雨,亦如他《偽貴族心態(tài)》所說:“可能也算愛之深、責之嚴吧?!笔且且??敬候卓裁。

        (作者系北京日報社副社長)

        猜你喜歡
        余秋雨突圍黃州
        多情最是黃州月
        中學語文(2022年23期)2022-09-19 11:54:00
        余秋雨投其所好
        大江東去——蘇軾的黃州時期
        藝術品鑒(2020年10期)2020-11-27 01:53:48
        大宋國民偶像蘇東坡失意黃州——《黃州寒食帖》
        藝術品鑒(2020年5期)2020-07-27 02:42:50
        余秋雨投其所好
        堵車“突圍”記
        “稀有氣體”劉成城的少年突圍
        海峽姐妹(2017年3期)2017-04-16 03:06:30
        〈?? ???? ???(獨自閑行)〉??? ???? ??? ??
        中國(韓文)(2016年9期)2016-11-27 18:44:03
        上微突圍戰(zhàn)
        上海國資(2015年8期)2015-12-23 01:47:29
        餓了么突圍
        插上翅膀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吃奶| 亚洲免费看三级黄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 好男人社区影院www|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成AV人片无码不卡| 国产亚洲综合另类色专区| 777精品出轨人妻国产|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91| 看国产亚洲美女黄色一级片|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台湾佬综合网| 国产AV高清精品久久| 精品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热狠狠色精品一区| 又大又粗弄得我出好多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擦边|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av瑜伽| 亚洲成av人片在www| 亚洲男人精品| 麻豆夫妻在线视频观看| 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 91成人国产九色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a∨片在线软件| 欧美人与动牲交片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第二十三页| 午夜被窝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 性大毛片视频|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在线视频自拍视频激情| 欧美乱大交xxxxx潮喷| 99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91九色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日本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