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君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明確指出:“辦好教育事業(yè),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碑斍靶蝿菹?,推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舉措,而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良性溝通是構(gòu)建家校共育機制的重要途徑。因此,掌握一定溝通技巧是每位教師必備的職業(yè)技能。
一、溝通第一步:破冰共情
教師有時會遇到家長不配合的問題,這是由于雙方缺乏溝通和了解。此時,教師需要給予家長更多的耐心和體諒。事實上,解決這種僵局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師找準時機,積極破冰,主動與家長進行電話溝通。
我不建議一開始就采用請家長到校面談的方式,因為這可能會給家長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而且很多家長可能對此形式持有抵觸情緒。我們應盡量在對方下班或閑暇時間與其進行溝通。在通話之前,教師需要提前調(diào)查并了解家長的姓名、職業(yè)等信息。打電話給家長后,首先問好并自我介紹,然后直接說明打電話的目的:“今天想和您談談您孩子的情況,您有時間嗎?”詢問對方的意見,表明對對方的重視。接下來的談話內(nèi)容,應以學生為主角,談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此時,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優(yōu)點和亮點,不吝嗇贊美之詞,多進行表揚,讓家長逐漸放下疑慮和防備心理。當家長真切地感受到教師對自己孩子的關注和喜愛時,他們通常會放下拘謹或偏見,與教師進行友好交流。
通過這種溝通方式,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在家的生活狀況,以及家長對學生的期待。當家長和教師交談愉快,我們便成功實現(xiàn)了建立友好關系的目標。只有與家長建立這種良好和諧的關系,我們后續(xù)的工作才能更加流暢且高效。
二、溝通第二步:攜手共贏
當教師與家長之間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后,雙方可以互相協(xié)助,共同關心和指導孩子的成長。例如一位學生自開學以來經(jīng)常不做家庭作業(yè),教師多次提醒但未見效,因此決定聯(lián)系家長找出原因。在電話中,學生的母親告訴教師:“我家兒子好像進入了叛逆期,脾氣很暴躁,要么和我對著干,要么對我的批評充耳不聞?!边@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家長思考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是否有變化,以及家長處理問題時的情緒是否穩(wěn)定。同時,教師表示會和學生談一談,進一步了解實情。
通過與學生交談,教師了解到家長在教育學生時沒有控制好情緒并責罵了他,這讓學生感到非常害怕。教師將學生的想法傳達給家長,這些話打動了家長并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家長逐漸認識到與孩子保持良好關系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議,例如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冷靜的情緒,并與孩子進行平和的交流。同時,建議家長及時發(fā)現(xiàn)并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
教師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可以幫助家長準確地找到問題的核心,并提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避免給出強制性的指示,而要通過理解和關懷,增強家長對教師的信任,進一步拉近家長和教師之間的關系,以便更好地合作教育學生。優(yōu)秀的溝通技巧不僅能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成長。總之,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的秘訣在于換位思考,也就是用共情達到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