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鵬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水利工程建設中心,銀川 755000)
防滲施工前期的準備主要是用于應對渠道環(huán)境、渠道設計結構、基礎施工參數(shù)等因素對渠道滲漏造成的影響。在做前期準備工作時,需關注以下要點。
1)通過靈活應用REVIT 模型,檢驗渠道設計的尺寸、形狀、襯砌厚度、坡度和斜率等參數(shù),以確保設計合理且在施工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碰撞或沖突的情況。
2)確定防滲漏技術所需的修補材料和支護材料。這些材料應能為有效解決漏水問題提供必要的支撐和保護。
3)為防滲漏施工提供完備的前提條件,包括清理渠道內的雜物和污染物,確保施工區(qū)域干燥,并清除可能影響施工質量的障礙物。
4)考慮渠道的結構特點,如彎曲或傾斜部分,確保這些區(qū)域的防滲漏施工質量和效果[1]。
防滲漏技術包含的工藝及施工工序并非一成不變,根據(jù)前期準備工作中獲取的混凝土襯砌渠道參數(shù)及施工設計方案內容,可以及時調整防滲漏技術的工藝方法及執(zhí)行模式。不同工藝方法在施工中的優(yōu)勢各有千秋,其中,模筑襯砌法、噴錨襯砌法適用于大型混凝土襯砌渠道邊壁滲漏問題預防。
以模筑襯砌法的施工要點為例。
1)施工前,需搭建牢固和準確的模板,以支撐和定位襯砌材料。
2)施工過程中,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襯砌施工,確保襯砌的平整度和緊密性,同時還應注意處理襯砌接縫,采取適當?shù)奶羁p或密封措施,以防止水的滲漏,例如,進行質量控制,檢查襯砌材料、模板和施工過程的質量,確保襯砌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3)完成襯砌施工后,應進行必要的后續(xù)處理,包括拆除模板、清理施工區(qū)域,并進行補強和修復工作,以確保襯砌的穩(wěn)定性和完整性。
完成防滲漏設施與裝置施工后,需對渠道修補或滲漏處進行多次維護,避免滲漏處的問題在后續(xù)施工中再次出現(xiàn)。最典型的方法有:針對采用水泥砂漿進行滲漏修補的位置,后續(xù)維護施工人員仍然采用高標號的水泥砂漿、聚合物砂漿等材料,配合環(huán)氧界面劑確保滲漏處得到充分填補。根據(jù)滲漏位置的嚴重程度循環(huán)維護5~6 次,這樣能夠大幅度降低滲漏位置重新出現(xiàn)裂縫、空洞問題的可能性,保障襯砌渠道防滲漏的效果。
為解決混凝土渠道襯砌的滲漏問題,根據(jù)防滲漏施工相關規(guī)范的要求,需對存在滲漏隱患的位置設置變形縫或結構單元,需關注的技術措施包含以下方面。
1)在構造筋的設置方面,構造筋數(shù)量的增減與構筑物的結構抗裂性能有關,在一般的渠道襯砌防滲漏施工中,通常采用小直徑、小間距的構造筋,且全斷面的配筋率應大于0.3%。
2)在結構設計階段,需考慮渠道斷面的結構應力,過高的結構應力可能導致斷面的破壞和滲漏問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可以采取一種局部處理的方法避免渠道斷面出現(xiàn)突變情況,即將渠道的結構斷面分割為多個局部單元,每個單元的尺寸為600 mm×800 mm,并設計逐漸變化的過渡形式。這種分段處理的方式可以分散結構斷面的結構應力,減輕單一結構斷面位置承受的排水壓力。
在防滲漏技術的前期設計中,需按照GB/T 50600—2020《渠道防滲襯砌工程技術標準》的要求,對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襯砌渠道防滲漏施工工序做出有效調整,分析防滲漏施工是否存在特殊性要求。以某水利工程為例,在施工中,由于多數(shù)主要排水渠道需要達到的抗裂標準要求較高,按照防滲漏施工質量標準的需求,將防滲漏技術的應用工序調整為以“構筑物防滲漏施工工藝” 為核心,實施地下防滲漏—地上防滲漏—渠道地基保護的施工工藝計劃。由于部分渠道正處于試運行期間,因此,選擇在枯水期對混凝土襯砌渠道的主體結構進行防滲漏施工,并且由深及淺完成防滲漏構筑物的建設。該水利工程所在區(qū)域降雨頻繁,氣候因素容易對混凝土襯砌渠道防滲漏構筑物造成影響,因此,在施工計劃中,將渠道構筑物保溫、防水等維護措施納入施工范圍,并全程與構筑物建設施工同步執(zhí)行。為了確定防滲漏施工需應對的施工點位,施工中對擬建渠道和一般渠道進行沉降觀測,經過沉降計算得出存在滲漏風險的位置,并進行標記,然后按照施工點布局,逐一完成防滲漏施工。經過嚴密的防滲漏方案設計,后續(xù)的施工才能做到井井有條,并且保障防滲漏作業(yè)的完成度。
一般的渠道防滲漏施工需采用構筑物加強渠道斷面結構的穩(wěn)定性,防止渠道因開裂造成滲漏問題。
1)在計劃構筑物原材料的過程中,需嚴格按照DB 32/T 2334.1—2013《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guī)范》的要求檢驗進場的材料,保障防滲漏構筑物的施工質量,并審查材料的質量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進口產品商檢報告及證件等,確定一切證明信息無誤后再用于防滲漏施工,從而保證材料質量。
2)對于混凝土材料,應通過試驗確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試驗中,根據(jù)具體工程要求和環(huán)境條件,對水泥、骨料、砂子和摻合料等原材料的比例進行調整,確?;炷恋膹姸?、耐久性和抗?jié)B漏性能達到設計要求[2],同時確定最佳的原材料配合比,確?;炷燎酪r砌在使用過程中具有良好的防滲漏性能。
模板與支架的安裝是預制防滲漏構筑物的關鍵步驟。在施工階段安裝模板支架,能夠大幅度提高防滲漏施工的成功率,并且有利于防范澆筑后混凝土出現(xiàn)脫落現(xiàn)象。模板與支架的安裝技術要點包括結構布局、鋼筋材料選配、模板支架穩(wěn)定性檢驗等。
1)在防滲漏施工的模板與支架布局方面,施工中可以采用定型槽鋼框格模板結構,這種模板通過楔形的三角鐵架嵌入土中進行固定,可以確保模板在安裝過程中保持支立牢固、表面平整、標高一致。為了保持模板的準確性,需控制框格與渠道縱向軸線的偏差小于10 mm,與渠道對角線的偏差在15 mm以下。這種布局方式有助于防止模板折彎,保證支架的平穩(wěn)性,為后續(xù)的混凝土澆筑做好準備。
2)鋼筋材料的選配也是施工中需考慮的重要因素。由于后澆帶處的模板和支架要獨立設置,部分施工段的模板和支架承受較高的應力,根據(jù)模板和支架的最高受力情況,要選擇合適的鋼筋材料規(guī)格。
3)在質量檢驗方面,可以根據(jù)防滲漏施工模板和支架的穩(wěn)定性計算結果進行質量檢驗。其間可以采用穩(wěn)定性系數(shù)、縱向應力強度等參數(shù)評估模板和支架的穩(wěn)定性,或者采用分段穩(wěn)定系數(shù)計算的方法。當某一段模板和支架的穩(wěn)定系數(shù)低于施工標準時,應立即拆除并重建該段支架,直到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能夠滿足混凝土澆筑的強度需求。
混凝土的澆筑與振搗在防滲漏技術中至關重要,其間需關注以下施工要點。
根據(jù)GB 50164—2011《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中的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應當控制在116~150 mm。為此,需要及時對混凝土進行振搗,以確?;炷恋木鶆蛐院兔軐嵍?。為了避免澆筑后的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差過大,應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在25 ℃及以下,并采用混凝土溫測儀器實時監(jiān)測結構混凝土結構的溫度,并及時進行檢查。
在振搗技術的選擇上,需關注的要點包括:首先,振搗設備的放置需要確保點位密布,避免出現(xiàn)振搗不密實的情況,可采取的方法為:以厚度較高的位置為基準,采取輕振的方式控制振幅為1~2 次/s,再緩慢控制振搗設備向周邊區(qū)域靠近,保障振搗的密實度。其次,在振搗工藝的選擇上,施工中需要合理規(guī)劃振搗層次、次數(shù)與深度,例如,在振搗層次的控制上,施工中可以采用交疊振搗法,對交疊層采用反復振搗的方式,其他層的振搗次數(shù)隨之遞減(交疊層振搗6~8 次,邊緣層3~4 次……),借此排出澆筑層內部空氣,提高振搗效率。
為了確保已建成的防滲漏渠道或防滲漏構筑物能夠正式投入使用,需遵守防滲漏施工技術規(guī)范,對施工完成的渠道進行養(yǎng)護。按照SL 677—2014《水工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的施工要求,針對防滲漏設施的養(yǎng)護管理可以從保溫、防水、空管3 個步驟出發(fā)。就保溫養(yǎng)護來說,需采取延長拆?;蛲獗氐却胧瑢⒎罎B漏渠道的內外溫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最大溫差應不超過16 ℃)。例如,在水利工程中,為了防止渠道滲漏問題以及確保內部混凝土的完整性,工程可采用膜料保溫的二次襯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選擇了瀝青類、環(huán)氧樹脂類的防滲漏材料以及復合型土工膜材料,這些材料被用于覆蓋渠道防滲層,以防止渠道襯砌出現(xiàn)大變形或裂縫。此外,在嚴格遵循多項養(yǎng)護與管理技術規(guī)范的指導下,水利工程中的襯砌渠道滲漏量需要有效地控制在每天不超過0.15 L,達到了水利工程施工對渠道防滲漏性能的標準要求,圍繞這一做法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可靠性和效率。
地質雷達技術是一種快速且無損的地下結構剖面成像技術,該技術能夠用于對已建造完成的防滲漏渠道以及構筑物進行質量檢查,例如,襯砌厚度、背部回填密實度、鋼拱架間距等,確保一系列施工參數(shù)符合襯砌渠道質量標準。在檢驗過程中,檢測技術要點有:
1)水利工程中大多數(shù)混凝土襯砌渠道對應的探測深度不超過2.6 m,施工中宜采用400~600 MHz 分辨率的地質雷達設施進行探測分析;
2)水利工程中的襯砌渠道宜采用縱向布線的方式進行連續(xù)測量,將測量點距離控制在渠道全長的5%~10%,這樣能夠大幅度提高質量檢測的效率。
混凝土襯砌渠道的防滲漏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渠道滲漏對水利工程建設造成的影響與干擾。相關人員應當不斷探索新技術在渠道防滲漏施工中的應用辦法,改進防滲透技術措施與技術方案,有效防控、水利工程中的渠道滲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