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霆,張 朔
(東北林業(yè)大學家居與藝術設計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明式家具中,香幾家具屬于桌案類家具,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變遷,香幾漸漸脫離單一的使用方法而延伸出其他更多的使用功能?,F(xiàn)階段國內外對明式家具桌案、椅凳、床榻等大類的家具造型研究較多,且多是將香幾與桌案類家具放在一起論述,單獨對明式香幾家具的研究較少?,F(xiàn)有的對于明式香幾家具的研究集中于尺度比例,裝飾紋樣的題材類別研究上,對于明式香幾家具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集中于將原有的造型以其他材質表現(xiàn)。如謝揚帆通過對清宮檔案所藏香幾的研究,探討了明清香幾工藝繼承關系,審美風格及實用所需對清代香幾形制的影響[1]。李江麗通過對幾類家具與禮制、審美以及文人心性精神的分析,探討在現(xiàn)代家具中幾類家具的應用等[2]。本文從文化內涵與功能基礎方面入手,從根源探究明式香幾設計匠意,從功能基礎、精神文化內涵和設計匠意等文化內涵方面深層次入手分析家具造型,為現(xiàn)代家具中明式香幾的創(chuàng)新應用提供更多的方向與思路。
■圖1 明式香幾各個類型在樣本庫中所占比例
■圖2 黃花梨四足無束腰馬蹄足小方香幾
■圖3 黃花梨有束腰壸門卷口劍腿獨板芯材香幾
■圖4 黃花梨螭龍紋六方香幾
■圖5 黃花梨五足圓高香幾
■圖6 黃花梨荷葉式六足香幾
■圖7 根癭香幾
■圖8 古代繪畫作品中的方形香幾
■圖9 樣本庫中不同幾面類型香幾平均長寬高數(shù)據統(tǒng)計圖
■圖10 有無束腰托泥在香幾中的數(shù)量統(tǒng)計圖
香幾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由單一的類型功能逐漸演變出多種類型與功能,滿足了人們關于琴棋書畫的各種需求,其類型劃分與功能有著直接關系。因為作為家具,最基本的功能是使用,不同種類香幾所承托的不同物品與不同物品的形態(tài)特征、使用方法,也就是功能基礎,決定了家具的不同造型,而不同功能基礎決定下的造型特征也盡不同,造型特征是表象而功能基礎是內在核心,所以從造型規(guī)律分析功能基礎,也是透過表象觀察本質的過程[3-9]。從《明式家具珍賞》《明式家具二十年經眼錄》《故宮明式家具圖典》等書籍中的經典香幾樣式和邦瀚斯佳士得等拍賣會上保存流傳下來的香幾中得到一系列樣本,篩選掉年代不明、圖片不清和樣式造型類似的、成對的香幾,得到107例樣本組成的樣本庫,以樣本庫中的107例香幾為研究對象進行類型劃分與造型分析。
明式香幾樣本庫按幾面劃分的類型中,方形香幾最多,圓形其次,自然形最少(圖1)。方形香幾中,長方形香幾最多,正方形香幾其次,多邊形香幾最少。長寬高尺度中,圓形香幾高度最高,方形其次,自然形香幾高度最低;方形香幾幾面長度最長,圓形其次,自然形香幾高度最低。方形香幾中,正方形香幾高度最高,長方形其次,多邊形香幾高度最低;長方形香幾長度最長,多邊形其次,正方形香幾長度最短。方形與圓形中均是凹形腿最多,方形中平形腿數(shù)量其次,凸形腿最少;圓形中凸形腿較少,樣本庫中未見平圓形香幾;自然形香幾其他形腿足最多,凹形腿其次,平形最少。所有類型香幾中均是有束腰有托泥最多。
方形香幾主要的造型特征是幾面為正方形、長方形或多邊形,四條幾腿,也有少數(shù)為兩條幾腿,多邊形幾腿數(shù)量與幾面邊數(shù)有關,但和正方形及長方形香幾一樣,都是偶數(shù)腿,故而將多邊形香幾并入方形香幾。
■圖11 不同香幾類型的腿足類型分布圖
在樣本庫中,方形香幾共71例,占樣本庫總數(shù)的66.35%,其中正方形香幾24例,約占方形香幾的33.8%,造型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腿足為直線型的馬蹄腿、劍腿等平形腿時,硬挺筆直,整體幾乎沒有曲線,挺拔而不僵硬,腿子直接豎直以掛肩或粽角榫插入邊抹,或以抱肩榫帶側腳收分之勢插入邊抹,有的幾腿內側出霸王棖支撐幾面與幾腿,有的中部出橫撐用以穩(wěn)定四條腿足,既與上部邊抹呼應,又體現(xiàn)力學強度的結合點;腿足為凹形的三彎腿、展腿式時,幾腿從幾面的束腰以下彭出,中段收起,到腿足端再翹起,多通過抱肩榫與面板相連,腿足下部或直接落地不接托泥,或加框式、板式托泥,光素較多,雕琢較少,整體或高挑挺拔,或婉約秀氣。例如樣本庫中的黃花梨四足無束腰馬蹄足小方香幾,其幾面小巧,雖無束腰,幾面以下直接接直腿與內翻馬蹄足,整體未施雕琢,典雅大方,通高82.7 cm,視覺上更顯高挑(圖2);長方形香幾40例,約占方形香幾的56.33%,多邊形香幾7例,約占方形香幾的9.85%,長方形香幾與正方形香幾的制式類似,邊抹起冰盤沿線腳,下接束腰與凹形腿相連,或直接直邊與平形腿相連,多邊形香幾幾面下均接束腰與凹形腿相連,在高度與寬度中找到一種和諧比例,古樸典雅而不笨拙。例如樣本庫中的黃花梨有束腰壸門卷口劍腿獨板芯材香幾與黃花梨螭龍紋六方香幾,分別為長方形直腿和多邊形凹形腿的香幾,在幾面與腿足的連接上都選擇了束腰結構,腿足下部也增加了托泥來呼應上部,整體尺度在高度與長度上達到平衡而不使比例失調(圖3-圖4)。
圓形香幾主要的造型特征是幾面為圓形,兩條、三條或六條八條幾腿,少數(shù)圓形幾面的香幾也有四條幾腿。明式家具中圓形造型的家具十分稀少,香幾為追求造型上的美觀,塑造每一面都可以觀賞的結構,故而圓形家具在香幾中很多。
在樣本庫中,圓形香幾19例,占樣本庫17.75%,造型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當腿足為凹形的三彎腿、展腿式時,腿子從彭出的牙子下先內收再外翻,或從束腰以下直接鼓出再內收,直到腿足末端才外翻馬蹄、卷球或坐球足;當腿足為凸形的鼓腿時,幾腿從幾面以下向外鼓出,到腿足部內翻成兜轉馬蹄足或卷球足,腿部外凸幅度較大,牙子也造成與腿子一起膨出的鼓腿彭牙,多通過插肩榫或夾頭榫與面板邊抹相連。與方形香幾不同,不論邊抹是否有冰盤沿線腳,圓形香幾幾乎都有束腰托泥,腿足下部多加板式、框式托泥用以平衡重心穩(wěn)定香幾,同時呼應幾面形成“幾面—幾腿—托泥”的三段式節(jié)奏韻律,有的幾面芯板用石板或瓷板,防止焚香時燙壞幾面,意圖在實現(xiàn)使用功能的同時,在兩種材質的碰撞間形成一種視覺沖擊與美學震撼,圓形香幾整體曲線柔美,展現(xiàn)了一種婉約秀氣的美。例如樣本庫中的黃花梨五足圓高香幾,圓形幾面以下起冰盤沿,并接先外鼓再內收而后足端再外撇的三彎腿,腿足下接托泥,為了不讓觀者對于幾腿的曲線產生疲勞之感,三彎腿中部偏上也有小面積的雕刻裝飾,整體曲線流暢優(yōu)美,端莊雅致(圖5)。
自然形香幾主要的造型特征是以花草樹木等自然形態(tài)為主體造型,花草以海棠、梅花、銀錠和荷葉幾面為主,樹木以樹根奇石形態(tài)為主。
在樣本庫中,自然形香幾17例,占樣本庫18.88%,造型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當香幾幾面為花草和銀錠等形狀時,會保留香幾本來的形制,有腿足,有牙子和托泥,其中凹形腿居多,與圓形香幾類似,邊抹下均接束腰,束腰上有的裝絳環(huán)板,板上開透孔做魚門洞或一些雕刻裝飾,腿足或做三彎腿,或做鼓腿,足下接框式托泥或直接落地;整體為樹根奇石型時,往往保留其自然形態(tài)進行使用,并不拘泥于香幾應有的腿足托泥等固定形制,其造型靈活隨意,自然樣貌的頂面即為幾面,而腿足在遵循自然形態(tài)規(guī)律中無序狀態(tài)的同時,也在尋找作為幾面支撐的有序的設置,頗具古樸雅趣,也體現(xiàn)了工匠的設計匠心。例如樣本庫中的黃花梨荷葉式六足香幾,雖然幾面是荷葉形,但幾面以下形制與圓形香幾別無二致,幾面下起高束腰,束腰之上加以繁復裝飾,幾腿曲線優(yōu)美,腿部上粗下細,末端以卷球足接呼應幾面形狀的托泥,整體裝飾雍容華貴;樣本庫中的根癭香幾,實現(xiàn)其作為香幾承托功能的同時,也保留了原本樹木根部的狀態(tài),更具自然意趣(圖6-圖7)。
■圖12 古代繪畫作品中的圓形香幾
■圖13 樣本庫中有無束腰托泥對香幾尺度的影響統(tǒng)計圖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用于生活的香文化,唐代宗教事業(yè)的發(fā)展及與西域貿易的往來推動香文化盛行,香幾也逐漸成為古代貴族生活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明代家具的種類形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一部分以香幾為代表的高腿幾類家具以輕巧見長,高挑纖細,形制優(yōu)美,典雅大方,同時香文化在清早期達到極度發(fā)達的鼎盛狀態(tài),為各類文人雅士所喜愛,香幾也不再局限于放置香爐,而是文人雅士點綴室內的裝飾品[10-13]。明式香幾作為承具,其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承放物品并展示所承放的物品,其造型尺度設計也是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同時兼顧觀賞與承托兩種功能[14]。為滿足上述的兩個功能,其主要的結構與同為承具的明式桌案類家具相同,框架結構源于中國古代建筑的大木梁架結構,主要由幾面與幾腿構成,有的有托泥和束腰,其功能基礎也主要體現(xiàn)在幾面與腿足,束腰與托泥上。
方形香幾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樣本庫的樣本中,方形香幾分為三類,從古代繪畫中可見,正方形香幾常用于單獨物品的擺放,長方形香幾與多邊形香幾多用于組合物品的擺放,它的規(guī)格尺寸與所放置的物品有一定的聯(lián)系。如宋《盥手觀花圖》,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宋李嵩《聽阮圖》,南宋劉松年《唐五學士圖》等畫中的正方形香幾,其上單獨擺放的物品多為香爐插花等物。《殘?zhí)莆宕鷤鳌凡鍒D,宋李公麟《維摩演教圖》中的長方形香幾與多邊形香幾多用于組合擺放的物品,其種類多種多樣,有花瓶香爐,也有脂粉盒與食物等隨手取用的物品。一些特殊形狀的花盆香爐等,也會選用與其底面形狀符合的香幾來盛放,以求達到觀賞展示時的最佳效果,例如《維摩演教圖》中,與六邊形香爐所搭配的六邊形香幾。將樣本庫中的方形香幾的數(shù)據進行計算,得到不同幾面類型的方形香幾的平均高度、長度與寬度。樣本庫中正方形香幾平均長度為47.93 cm,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銅嵌銀絲蟬紋獸吞耳圈足爐、銅蚰龍耳圈足爐和三款銅沖耳乳足爐,共五款明式香爐中,底徑在10.6 cm~14.3 cm之間,宜興窯塑貼蓮花紋梅瓶、彭城窯白地黑花開光山水花卉紋瓶、青花纏枝花卉紋梅瓶、“子岡”款茶晶梅花花插和青花纏枝花紋天球瓶,共五款明式花瓶,底徑在16.5 cm~3.8 cm之間,均小于47.93 cm,可放置在正方形香幾上。樣本庫中長方形香幾平均長度為53.74 cm,多邊形香幾平均長度為48.54 cm,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青白玉子岡款過枝花卉紋方盒、紫檀木雕云紋委角方盒、仿定窯白釉印花云龍紋碗、青玉萬壽耳乳釘紋杯和犀角雕螭柄葡萄紋杯,共五款明代的碗、杯與方盒中,口徑在7.4 cm~17.1 cm之間,遠小于53.74 cm,可多個一起放置在長方形或多邊形香幾上(表1、圖8)。
表1 樣本庫中方形香幾平均長寬高數(shù)據表
在實現(xiàn)此種實用功能的同時,方形香幾各個部分的造型上也有關聯(lián)。正方形香幾為了搭配幾面,營造高挑纖細的視覺效果,幾腿高度也相應增加,樣本庫中正方形香幾腿足均為凹形與平形的三彎腿劍腿等。長方形香幾大部分為凹形的三彎腿與平形的劍腿,也有少量凸形的彭腿,樣本庫中多邊形香幾均為凸形腿,高度與長度比例較小。樣本庫的方形香幾中,正方形香幾平均高度與平均長度的比例最大,為1.571,其高度與長度相差較大最高挑勁挺;長方形與多邊形香幾平均高度與平均長度的比例分別為1.142和1.091,高度與長度相差較小,營造出一種厚拙古樸的視覺效果。同時,正方形香幾在樣本庫中絕大多數(shù)有托泥與束腰,極少數(shù)無束腰與托泥,長方形香幾無托泥的情況比正方形香幾更多,在其構造上,為了不使相對較高的正方形香幾頭重腳輕,達到穩(wěn)定的視覺效果,足下加托泥來平衡物理重心與視覺重心,所放物品與幾面的大小關系也有同樣的原因。在這樣的框架結構組織規(guī)律下,其與所放置物品的完美融合,展現(xiàn)了追求穩(wěn)定與美觀的設計匠心(圖9-圖11)。
■圖14 樣本庫中香幾腿型對有無束腰的影響統(tǒng)計圖
■圖15 樣本庫中香幾腿型對有無托泥的影響統(tǒng)計圖
圓形香幾的造型最為經典,從古代繪畫中可見圓形香幾與正方形香幾類似,常用于單獨放置物品,與正方形香幾不同的是圓形香幾放置的是香爐,在實際使用中,圓形香幾幾面的規(guī)格尺寸與其所放置的物品息息相關。如明代郭詡《人物仕女圖卷》,清代《清人萬國來朝圖軸》,清代《弘歷古裝行樂圖軸》,清代《乾隆帝歲朝行樂圖軸》中的圓形香幾,均是幾面上單獨放置一個香爐。將樣本庫中的圓形香幾的數(shù)據進行計算,得到圓形香幾的平均高度、長度與寬度。樣本庫中圓形香幾幾面的平均長度為43.78 cm,大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五款明代香爐底徑,展現(xiàn)了其作為承具,用以承托香爐的使用功能(見表2、圖12)。
表2 樣本庫中圓形香幾平均長寬高數(shù)據表
從承托香爐的使用功能基礎之上出發(fā),圓形香幾為保證焚香時的安全問題,會將原本木制的面心板替換成大理石等石材,在此基礎之上,樣本庫中圓形香幾的平均長度與平均高度比例為1.729,平均幾面比正方形香幾小,圓形香幾的整體造型比例也比正方形香幾更為婉約柔美,為與香爐比例大小相適應。樣本庫中圓形香幾腿足均為凹形與凸形的三彎腿和鼓腿彭牙等,由于束腰的存在使腿足用料加大,得以制作凹形幾腿與凸形幾腿這種腿型復雜的腿足,同時腿面連接的造法多用抱肩榫,束腰的存在也作為幾面與腿足的過渡層次,承接水平方向的幾面到垂直方向腿足部分的轉折,而束腰也增加了幾面的層次。為不使香幾頭重腳輕,圓形香幾與方形香幾都選擇在足下加托泥以穩(wěn)定重心,達到視覺上的平衡。平形香幾由于沒有彎腿導致的結構限制,抱肩榫,粽角榫,掛肩榫等均可使用,故而可以為了增加層次使用束腰與托泥也可以不使用,以“幾面—幾腿—托泥”的構造規(guī)律來實現(xiàn)其觀賞功能,其曲腿向外鼓出的程度,腿足內翻的程度均有考究。在展現(xiàn)這種功能的同時,體現(xiàn)了古代文人對于曲與直概念的理解與思考,同時也展現(xiàn)了這種理解對于造物方法與造物邏輯的影響(圖13-圖15)。
自然形香幾的使用方式更為靈活多樣,造型也靈活多變,有單獨物品也有組合物品,樣本庫中有大幅面的落地使用的,也有小幅面的用于桌案上。從清代任頤《梅花仕女軸》,清代沙馥《屠婉貞像軸》,元代王振鵬《伯牙鼓琴圖》,《胤禛十二美人圖》之觀書沉吟圖,清冷枚《春閨倦讀圖》,宋畫《萬年青》中可見其使用方式并不固定,放置物品也種類繁多,有單獨承托花盆與香幾的,也有承托多件物品的。將樣本庫中的自然形香幾的數(shù)據進行計算,得到自然形香幾的平均高度、長度與寬度。樣本庫中自然形香幾平均長度為40.72 cm,大于幾款明代香爐花瓶、明代的碗、杯與方盒的尺寸(表3、圖16)。
表3 樣本庫中自然形香幾平均長寬高數(shù)據表
自然形香幾在幅面不規(guī)則的情況下,或選擇保留香幾原有形制,或效法自然界中的自然造型來制作香幾,其結構形式的不同也是在實現(xiàn)不同的功能[15-16]?;ú莺豌y錠等形狀幾面的香幾與多邊形香幾用法類似,用來放置與幾面形狀對應的花盆,如宋畫《萬年青》中對應梅花形幾面的梅花形花盆,樹根奇石形香幾的使用相對隨意,用來放置單獨或多件物品[17],如《伯牙鼓琴圖》和《胤禛十二美人圖》中單獨放置的香爐與花瓶,《春閨倦讀圖》的樹根形香幾上放置的脂粉盒、花瓶與暖手爐。在自然形香幾的造型結構上,看似隨意無序的腿足與根須、石塊排列里,蘊含著以實用為主的造物原則,在功能決定形式的前提下,不違反花草樹木本身的自然形態(tài),而是以一種巧妙的方式達到自然造型與使用功能的平衡,在這種巧思的構造上體現(xiàn)了古代人對于大自然的向往與追求,對于渾然天成做了最好的詮釋與具象化體現(xiàn)[18]。
■圖16 古代繪畫作品中的自然形香幾
本文從明式香幾的造型類型劃分出發(fā)分析其功能基礎,按明式香幾幾面的造型特征、腿足數(shù)目、形態(tài)與功能基礎將其分為方形、圓形與自然形香幾三大類,再從不同類別的劃分出發(fā),分析其造型特征與規(guī)律,論述其作為承具所承擔的以“用”為主的承托功能與以“賞”為主的展示功能,探討了不同種類的明式香幾整體尺度與幾面、束腰、幾腿、托泥等部件對承托功能與展示功能的適應,闡釋了明式香幾造型與功能的關系與設計匠意,對于明式家具造型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