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氣候變化,世界上大多數(shù)山地冰川正在消退,其中歐洲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尤其脆弱。數(shù)據(jù)顯示,阿爾卑斯山冰川的融化面積可能會創(chuàng)下至少60年來有記錄的新高。
據(jù)報道,自2010年以來,阿爾卑斯山經(jīng)歷了多次夏季熱浪。去年7月,瑞士西南部瓦萊州滑雪勝地采爾馬特的氣溫接近30攝氏度,致使當(dāng)?shù)厣矫}雪線退至海拔5184米的高處,創(chuàng)歷史新高,而夏季的正常雪線在海拔3000~3500米之間。
數(shù)據(jù)顯示,瑞士莫爾特拉奇冰川目前每天后退約5厘米,眼下冰川舌的位置與當(dāng)?shù)芈糜蔚貓D所記載的位置相比已后退了近3公里,而冰川厚度已經(jīng)減少了200米。附近的錫爾夫雷塔冰川比1947年的同一時間點后退了約1米。奇霍塔希格里冰川的冰雪已大部分消失。
據(jù)悉,阿爾卑斯山的氣溫以每十年0.3攝氏度的速度上升,約為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速度的兩倍。按目前的發(fā)展趨勢,預(yù)計到210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的規(guī)模將較目前減少80%以上。
在瑞士阿爾卑斯山脈格萊奇附近,羅訥冰川被蓋上純白色的“毯子”。羅訥冰川是阿爾卑斯山脈最為古老的冰川之一,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羅訥冰川的消融速度加劇。目前,冰川部分區(qū)域被蓋上白毯,從而減緩冰川的融化速度。
數(shù)據(jù)顯示,越來越多的地方使用土工布來減緩冰川消融。這種方法的成本如何?真的有效嗎?
瑞士研究人員于2022年1月底首次發(fā)表了一項研究,在15年觀察的基礎(chǔ)上評估瑞士冰川上使用的土工布的成本和有效性。
這些土工布通常由聚酯和聚丙烯纖維制成,厚3~4毫米。人們把它們直接鋪在冰川上,用以反射陽光,保護下面的冰雪層免受熱量和紫外線的影響。鋸末或木屑等材料也可以用作土工布的替代品。
瑞士阿爾卑斯山上使用的第一批土工布可以追溯到2004年。目前共有九個地方在使用這種方法。比如,瓦萊州的羅納冰川有一個阿爾卑斯山主要的旅游景點,是冰川上的一個人造冰洞,人們使用土工布來保護冰洞的入口處。
這些篷布總計占地約18萬平方米,占瑞士冰川表面的0.02%。這大約相當(dāng)于25個足球場的大小。自2012年以來,人工覆蓋的瑞士冰川面積增加了一倍。
這種“被子”還被用于意大利、法國、奧地利和德國的多個滑雪勝地。在意大利的特倫蒂諾、上阿迪杰大區(qū)的普勒塞納冰川上,短短十年間,篷布的面積從2萬平方米增加到了10萬平方米。
瑞士研究人員在文章中寫道,多項研究表明,土工布可以將冰雪消融的速度減緩50%到70%。
自2005年以來,由于給冰川蓋上了“人工被”,瑞士每年拯救的冰川體積顯著增加。2019年拯救冰川超過30萬立方米。
但是,該研究的作者強調(diào)說,與瑞士每年消融的冰量相比,這一數(shù)量仍然“微不足道”(0.03%)。
瑞士研究人員計算出,使用土工布來防止冰川消融,保護每立方米冰川的成本在0.6瑞郎至8瑞郎之間。具體成本取決于所用篷布的類型以及其在冰川上的位置。
研究人員估計,2019年在人工減緩瑞士阿爾卑斯山冰川消融方面的投資總額在70萬至90萬瑞郎之間。
盡管這些干預(yù)措施在當(dāng)?shù)貙用嫔峡赡苄兄行椅锩纼r廉,但是如果想大規(guī)模使用,則是“既不可行,又不合算”,研究人員寫道。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冰川學(xué)家修斯估計,如果要覆蓋瑞士所有冰川,每年需要花費至少10億瑞郎。修斯在推特上寫道,這種方法不但不會阻止冰川后退,還會對環(huán)境造成極大影響。
瑞士冰川學(xué)家科勒建議在夏季收集融水,然后在冬季將其轉(zhuǎn)化為冰雪。在格勞賓登州的莫爾特拉奇冰川,人們開始進行試點項目,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采用這種方法的項目。
但是無論如何,按照修斯的說法,如果我們想在全球范圍內(nèi)拯救冰川,那么就只有一種選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氣候變化。
想用蓋被子的方式來保護冰川是不可能也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面對不斷上升的氣溫、不斷消融的冰川、不斷增加的極端天氣,我們又能做些什么?
冰川融化,那個跌落海水的不僅是冰川,也是我們的未來。人類是命運共同體,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和共同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