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棋桿中學 張秋麗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深入人們的生活,對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往往注重單篇文章的閱讀和理解,缺乏足夠的主題性和互動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初中英語閱讀主題式教學的有效實施,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希望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帶來一些有益幫助。
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往往只注重文章的內容和語言表達,缺乏足夠的主題性和互動性。主題式教學通過引入多樣化的主題,將英語閱讀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興趣相結合,從而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動力,以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的主題元素,如音樂、運動、旅行等,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對自己生活有意義的內容,從而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
在主題式教學中,學生不僅僅是閱讀文章,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理解作者的意圖、表達自己的觀點等。通過主題式教學,學生能夠在具體的主題背景下進行閱讀和理解,將所學的詞匯、語法和語言結構應用到實際的語境中,從而提升自身的語言綜合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討論和交流,讓學生能夠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需要閱讀不同的文章,產生不同的觀點和立場,并對其進行評價和分析。通過分析不同觀點的差異和優(yōu)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其學會思考和判斷。例如,在討論環(huán)保主題時,學生可以閱讀不同的文章,了解不同的環(huán)保觀點,并對其合理性進行思考和辨析。這樣的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閱讀材料的單一性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一是有些閱讀材料的內容過于簡單,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挑戰(zhàn),或閱讀材料過于難以理解,導致學生失去興趣和動力;二是有些閱讀材料的內容過于抽象和理論化,難以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興趣相結合,這種缺乏趣味性的教材容易引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抵觸情緒;三是部分閱讀材料的內容過于單一,缺乏多樣性和文化元素的體現(xiàn),限制了學生對不同主題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和理解;四是部分教材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缺乏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閱讀和交流的機會。
一些教師可能過于依賴某一種教學方法,如傳統(tǒng)的講解式教學或機械式填空練習,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下降。首先,有些教師偏重于知識傳授,忽視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這種缺乏互動和合作的教學環(huán)境容易導致學生無法應用所學知識。其次,有些教師將所有學生視為同質化的群體,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導致一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同時也限制了學生學習潛力的發(fā)展。最后,部分教師沒有充分利用評價和反饋的機會,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問題,導致學生無法得到有效的指導和改進。
如果學生對閱讀材料沒有興趣,將會感到無聊或困倦,從而降低了學習動機。教師可以選擇有趣且與學生相關的閱讀材料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如果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材料太難,也會感到挫敗并喪失學習動機。對此,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和能力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逐漸提高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需要明確的學習目標,以知道自己為什么要閱讀。如果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學生會感到迷茫。但是當前,大部分教師只是一味地傳授學生英語知識,并沒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沒有為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所以,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制定學習目標,并向學生解釋為什么學習、閱讀對未來發(fā)展有什么影響。
互聯(lián)網(wǎng)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資源,教師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教育網(wǎng)站、電子圖書館等途徑選擇與學生生活和興趣相關的閱讀材料。
首先,尋找與學生生活相關的主題閱讀材料。學生的生活和運動同健康密切相關,教師可以搜索與健康生活和運動鍛煉相關的文章、博客或新聞報道,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正確的健康知識和運動方法。這樣的主題選擇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將英語閱讀與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其次,選擇與學生興趣相關的主題閱讀材料。如果學生對科技和創(chuàng)新感興趣,教師可以搜索與科技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文章、科普視頻或科技博客,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最新的科技進展和創(chuàng)新案例。這樣的主題選擇可以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
最后,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主題閱讀材料?;ヂ?lián)網(wǎng)上有各種類型的閱讀資源,如新聞報道、故事、詩歌、科普文章等,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如果學生對歷史和文化感興趣,教師可以搜索相關的歷史故事、名人傳記或文化介紹,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不同國家和文化的背景和特點。
在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尋找與學生生活和興趣相關的閱讀材料時,教師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確保所選擇的閱讀材料符合學生的語言水平和閱讀能力,避免過于簡單或過于難懂;二是注意閱讀材料的可靠性和適宜性,避免選擇虛假信息或不適宜的內容;三是教師應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思考和討論,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主題,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思考。
合理利用網(wǎng)絡工具,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主動性,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以“Life in the Future”(未來的生活)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工具組織學生進行主題討論和交流。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在在線討論平臺上創(chuàng)建一個專門的討論組,邀請學生加入。在討論組中,教師發(fā)布與未來生活相關的問題,如:“What do you think life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Will we have flying cars and robots to do all the housework?How will technology change our daily lives?”(你認為未來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我們會有飛行汽車和機器人來做家務嗎?科技會如何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生可以在討論組中回答這些問題,并且互相評論和回復。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預測未來的科技發(fā)展和生活方式,并且可以對彼此的意見進行討論。教師可以在討論過程中提出進一步的引導性問題,如:“How do you think technology will affect our jobs and education in the future?”(你認為科技將如何影響我們未來的工作和教育?)或者“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 highly technological future?”(高度科技化的未來有哪些優(yōu)缺點?)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思考,并且迸發(fā)更多的觀點。
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博客或微信群等網(wǎng)絡工具,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寫作和分享進行主題交流。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撰寫一篇關于“Life in the Future”的博客文章,分享自己對未來生活的想法和預測。學生可以在博客中描繪未來的場景、探討科技的進步和影響,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新想法。其他學生可以在博客下方留言,并進行互動和討論。這樣的寫作和分享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時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在組織學生進行主題討論和交流時,教師還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確保學生之間的交流積極和尊重,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見;二是及時參與討論,給予學生鼓勵和指導,幫助學生拓寬思路和提升表達能力。
利用圖像、視頻和音頻等多媒體形式的展示方式,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
比如,在“My favorite hobby”主題教學時,教師可以以看電影為例。首先,在教室或網(wǎng)絡平臺上展示一張電影院的照片,讓學生通過觀察照片了解電影院的環(huán)境和設施,引導學生描述照片中的人物、場景和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其次,利用網(wǎng)絡視頻資源展示一段電影的預告片或片段,使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電影的主題、劇情和角色。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視頻中的細節(jié),如服裝、道具和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節(jié)發(fā)展,引導學生嘗試解讀視頻中的對話和動作,推測角色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動機。教師還可以利用音頻資源播放電影的配樂或經典的臺詞,使學生可以通過聆聽音頻感受電影的氛圍和情感,引導學生分析音頻中的音樂元素和情感表達,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和語言的感知能力,提高其口語表達和語音語調的準確性。
借助在線評價工具,教師可以更有效地評估學生的主題作業(yè)完成情況,從而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和指導,促進學生的學習成長和自主發(fā)展。
例如,在“Culture shock”主題教學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撰寫一篇關于自己與來自其他國家朋友的交流經歷和感受的作文,描述文化差異和相互了解的過程。在學生完成作文后,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評價工具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首先,使用在線作文批改工具,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語法、拼寫和標點符號等評價。這些工具可以快速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語法錯誤和不規(guī)范表達,并給出相應的修改建議。其次,利用在線評價工具對學生的作文內容進行評價。教師可以根據(jù)作文的主題、觀點和結構等,對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進行評價,并根據(jù)評分標準或評價指標給予學生詳細的指導和建議。最后,教師需要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指導,鼓勵學生,提升其寫作水平。學生則可以通過在線評價工具獲得及時的反饋和指導,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和自主能力。
在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引擎、在線圖書館和學術網(wǎng)站等資源的幫助下,學生能夠深入了解主題內容,并進行更廣泛的學習和探索。九年級上冊unit1 和unit2 是講名人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關于成功人士、領導者、科學家等的故事和成就,了解其奮斗歷程和成功秘訣。成功的背后經歷了許多失敗和挫折,關鍵是不輕言放棄,要具備積極的心態(tài)和較高的信心。在拓展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展示,分享自己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到的有趣和有啟發(fā)性的內容,并用英語向其他同學介紹。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要求學生撰寫一篇關于自己從他人身上學到的經驗和受到的啟示的短文。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和體驗,描述從家人、老師、朋友身上學到的具體教訓和經驗,或者闡述這些經驗對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的建議和總結。
通過搜索相關資料、閱讀網(wǎng)絡文章和觀看視頻,學生可以深入了解主題內容,并進行更廣泛的學習和探索。教師需要教授學生搜索技巧和信息評估的能力,組織討論和寫作練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這樣的學習策略有助于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的初中英語閱讀主題式教學研究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和學習機會。教師應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創(chuàng)造豐富多樣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和拓展學習,提高信息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加強學生對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的篩選和評估能力,培養(yǎng)其信息意識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只有這樣,互聯(lián)網(wǎng)視域下的初中英語閱讀主題式教學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高教學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