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東嶺中心幼兒園 潘禎霞
學前教育是幼兒生活技能和個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途徑。在學前教育持續(xù)改革的背景下,國家教育部門陸續(xù)發(f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要求學前教育應有序引導幼兒接觸各種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為幼兒今后的學習啟蒙奠定良好基礎。為此,在幼兒園各項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幼兒身心發(fā)育特征選擇優(yōu)質的兒童讀物,開展多元化閱讀學習活動,豐富幼兒一日活動,提升幼兒園教育的綜合水平。
兒童繪本作為一種圖文結合的讀物,其憑借豐富的內容表現(xiàn)形式以及趣味性的內容呈現(xiàn)方式,被廣大教師廣泛應用于各種形式的閱讀學習活動之中。在幼兒園游戲化教學的影響和熏陶下,幼兒繪本閱讀的實踐過程也要充分發(fā)掘游戲化教學的價值和作用,為幼兒提供更好地參與繪本閱讀的平臺,提高幼兒繪本閱讀質量。本文分析了幼兒園開展繪本閱讀游戲化教學的基本原則,提出了趣味游戲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興趣;分析、推理游戲,培養(yǎng)幼兒邏輯意識;以文字游戲為引領,培養(yǎng)幼兒表達能力;以區(qū)域活動為輔助,促進幼兒多元閱讀;增強情境游戲體驗,發(fā)展幼兒語言思維的教學建議。
受幼兒年齡及認知思維發(fā)展水平等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教師在開展各類教學活動時需要以游戲化的教學方式為依托,吸引幼兒積極地參與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達成既定的教育目標。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游戲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同樣需要從幼兒身心發(fā)育的實際特征入手,對繪本閱讀的實踐方式以及所選內容做出科學規(guī)劃,確保各項繪本閱讀學習活動得以有序推進和落實。在繪本閱讀游戲化實踐環(huán)節(jié),基本的教學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幼兒由于年齡較小,在參與各類學習活動時極易被繪本中的趣味圖畫和作品內容吸引,在沉浸式的參與中被作品吸引著注意力逐步前進。從幼兒學習特點來看,這一年齡段的幼兒可塑性強且易于被繪本內容吸引,這既是幼兒學習的優(yōu)點也是缺點。從以往教育過程中可以看出,部分教師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過度關注通過閱讀繪本讓幼兒明白什么道理,忽視了幼兒在繪本閱讀過程中的真實感受和接受情況,導致繪本閱讀的質量遲遲得不到提高。
基于此,在繪本閱讀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幼兒主體地位的重視程度,從幼兒身心發(fā)育特點入手靈活設計繪本閱讀活動,為幼兒更好地參與繪本閱讀和實踐提供保障。
從以往幼兒教育過程不難看出,幼兒由于認知能力和身心發(fā)育特點的影響,形象思維主導著日常學習和行為習慣,在各類學習活動中,對于富有趣味性的教學元素會表現(xiàn)出更為積極的參與興趣。
基于此,在幼兒園繪本閱讀游戲化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幼兒這一群體的實際學習特點和認知特征,關注繪本內容的趣味性,確保所選繪本讀物能夠契合幼兒的實際閱讀興趣,讓幼兒在富有趣味性的繪本閱讀活動中學有所得。
正處于啟蒙階段的幼兒,各種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也在不斷養(yǎng)成。教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著眼于幼兒身心發(fā)育的長遠性,科學設計適合不同年齡幼兒的繪本閱讀計劃,并跟隨幼兒身心發(fā)育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繪本閱讀的內容及形式,切實發(fā)揮繪本閱讀對幼兒成長的促進作用。同時,借助繪本閱讀游戲化教學,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后期健康快樂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基于此,在繪本閱讀游戲化活動實踐環(huán)節(jié),教師既要突出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也要關注幼兒發(fā)展的實際學習需求,優(yōu)化繪本閱讀游戲活動的形式,提高繪本閱讀質量。
在繪本閱讀游戲化實踐活動中,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整個閱讀活動的基礎。在組織幼兒開展繪本閱讀學習時,趣味游戲導入方式可以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為后續(xù)推進繪本閱讀學習活動做好鋪墊。不同于其他年齡段的教學,繪本閱讀在實踐落實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幼兒的實際認知特點和行為特點,這樣才能保障整體繪本閱讀的教學質量。為此,在繪本閱讀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幼兒世界興趣特點入手設計趣味性的導學游戲,引領幼兒逐步走入繪本閱讀學習活動中。
例如,在閱讀《鼠小弟的小背心》繪本故事時,考慮到繪本故事運用了大量夸張的繪畫元素,且通過大象和小老鼠穿背心的故事向幼兒傳遞了“大”與“小”的概念,繪本內容也通過重復“有點小”的句子再現(xiàn)了小老鼠和大象之間的有趣對話。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借助提前準備的小背心兒道具輔助繪本閱讀活動,指導幼兒將小背心兒道具穿在玩偶身上。在導學活動中,有的幼兒可以將背心兒順利地穿在玩偶身上,而有的幼兒則表示小背心太小了,玩偶穿不上去。
基于上述情境,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為什么有的玩偶可以穿上背心,有的玩偶卻穿不上背心呢?”在教師的引領和啟發(fā)下,許多幼兒能夠從大與小的對比中得出結論,并嘗試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互動。在這樣的繪本閱讀游戲中,幼兒通過趣味性的小游戲以及故事引領,對“大”與“小”有一個初步認知。然后,教師再順勢導入繪本內容,將幼兒的關注重點轉移到繪本故事中,為繪本閱讀游戲化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兒童繪本內容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故事情節(jié)簡單、畫面夸張且趣味十足,這些富有趣味性的內容包含了許多人生哲理和豐富的情感。因此,為了幫助幼兒通過趣味性閱讀準確了解繪本內容蘊含的哲理,教師可以根據(jù)繪本內容需要巧設推理小游戲,將閱讀活動轉變?yōu)槎鄻踊耐评硇∮螒颍I幼兒在參與故事分析和猜測的過程中培養(yǎng)邏輯意識,循序漸進地提高幼兒對圖畫的識別能力,在分析與交流中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高效推進繪本閱讀游戲化活動。
例如,在閱讀《誰咬了我的大餅》繪本故事時,從故事內容中可以得知這是一篇充滿疑問的故事,主要圍繞小豬的大餅展開敘述,并通過對話以及簡單的語言分析了大餅到底是被誰“偷吃”了。在帶領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游戲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領幼兒根據(jù)文中不同的牙印進行分析,并學會提問“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在構建推理游戲時,教師可以將幼兒劃分為多個活動小組,賦予幼兒“小警察”的身份,要求幼兒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從文中搜尋線索,并根據(jù)所掌握的資料推理、分析到底是誰“偷吃”了小豬的大餅。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要利用繪本中的小對話指導幼兒進行簡單的問答和交流。在充滿“破案”色彩的角色扮演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與到繪本閱讀與分析活動中,能利用文中所提供的線索進行分析和判斷,最終在分析與思考中找到“偷吃”大餅的“嫌疑人”。
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園各項教學活動的重要教育目標。以文字游戲為引領的教學設計,既可以讓繪本閱讀游戲活動變得更加豐富,為幼兒搭建互動學習平臺,還可以在文字游戲的輔助和支撐下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對話能力,為幼兒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提供幫助。為此,教師可以從當前幼兒語言水平現(xiàn)狀入手設計文字游戲,利用一些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的繪本古詩,鼓勵幼兒基于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進行大膽交流,以此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品質和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
例如,在閱讀《你喜歡》繪本故事時,繪本中不斷重復的“你喜歡……”為幼兒打開了想象大門,故事小主人公對現(xiàn)實生活充滿了無限遐想,這些想象的內容既有積極向上的,也有消極頹廢的,還有一些富有挑戰(zhàn)性和現(xiàn)實性的內容。在文字游戲的引領下,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模仿繪本故事中的對話形式,以故事情境為載體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教師的引領下,幼兒聯(lián)系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歷以及美好的愿望,紛紛表示“我喜歡充滿糖果的世界”“我喜歡不用上學的世界”“我喜歡可以隨便買玩具的生活”“我喜歡在游樂場坐旋轉木馬”等。在激烈的討論和分享中,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和交流能力都得到同步培養(yǎng)與提升。
在這種富有趣味性的閱讀氛圍中,幼兒作為學習活動主體的地位也能得到體現(xiàn),不僅掌握了“我喜歡……”這種語言表達的方法,也促進了幼兒語用能力的綜合發(fā)展。
區(qū)域活動不僅是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的重要形式,也是培養(yǎng)幼兒生活能力和認知能力的關鍵途徑。繪本閱讀學習活動不只局限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也可以將其融入各種形式的區(qū)域游戲中。教師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下帶領幼兒參與區(qū)域游戲和繪本學習活動,在一體化學習實踐中促進幼兒繪本閱讀質量的提高。教師可以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融入一些具有開放性結尾的繪本小故事,然后以區(qū)域活動中的繪本墻游戲為載體,指導幼兒以簡筆畫的方式繪制自己理想中的故事結尾或者故事情節(jié),進一步豐富繪本閱讀游戲形式,讓幼兒在多元參與的繪本閱讀與思考中讀得更廣泛。
例如,在閱讀《爺爺一定有辦法》繪本故事時,該繪本講述了一條小毛毯在爺爺手中的變化,從最開始的毯子變成了大衣、馬甲、領帶等物品。雖然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和爺爺展開敘述,但是地板下老鼠一家在毯子變化的過程中也發(fā)生了變化?;谶@一故事結構,教師可以帶領幼兒站在“老鼠一家”的視角重構故事內容和情節(jié),并提出導學問題:“小老鼠一家在搜集爺爺廢棄不用的布料之后,可能會做哪些物品呢?”指導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進行構思和繪畫,然后將自己構思的故事情節(jié)或者結尾以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
通過這種開放式的區(qū)域游戲,幼兒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可以得到培養(yǎng),能在自主構思和大膽想象的互動游戲中拓寬閱讀視野。
不同的繪本內容和故事情節(jié)會帶給幼兒差異化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在創(chuàng)設繪本閱讀游戲時,教師可以從繪本故事情節(jié)入手展開設計和思考,以繪本內容中的小故事為載體,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分析能力和語言思維能力,使其在情境游戲的互動中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助力幼兒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例如,在閱讀《天生一對》繪本故事時,該繪本主要介紹了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女士的故事,動物城的其他小動物都覺得長頸鹿和鱷魚在一起十分奇怪,但是經(jīng)歷了一場大火之后,許多小動物的觀點發(fā)生了變化,并逐步接受了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小姐在一起的事實。為了增強幼兒的閱讀體驗,教師可以圍繞“天生一對”主題設計情境游戲,鼓勵幼兒從生活中的物品入手展開聯(lián)想,看一下身邊的物品哪些是天生一對。
教師還可以為幼兒發(fā)放一些卡片,指導幼兒將自己認為是天生一對的物品用簡筆畫的方式畫出來。在教師的帶領和啟發(fā)下,幼兒在情境游戲的體驗中紛紛發(fā)表看法,并在簡筆畫中得以體現(xiàn)。通過繪本故事游戲活動,幼兒從身邊入手,找尋一些看似毫無關聯(lián)的物品,并發(fā)現(xiàn)其內在聯(lián)系或者可以搭配的情景,然后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和交流。幼兒能夠在多樣化的情境游戲中增強閱讀體驗,在表達與交流中發(fā)展語言思維能力,發(fā)揮繪本閱讀游戲化教學的育人價值。
幼兒由于自身的學習能力及身心發(fā)育特點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在日常學習活動中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教師要善于從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入手,將繪本閱讀活動和趣味性小游戲進行全面融合,針對不同繪本內容設計差異化的游戲,在科學設計及整合繪本資源的一體化活動中逐步探索出一套適合幼兒繪本閱讀學習活動的教育模式,引領幼兒在閱讀體驗和參與活動中得到教育和熏陶,全面提高幼兒繪本閱讀學習活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