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元輝
[摘要] 強力教學法作為將“學習”轉變?yōu)椤皩W會”的重要教學方法,有助于更為有效地傳授學生知識。結合生物學實驗教學課例,研究論述強力教學法應用的基本要點,即提供具有啟發(fā)性的實驗范例、精選具有延展性的實驗材料、再創(chuàng)具有遷移性的實驗項目、生成具有可視性的實驗記錄。
[關鍵詞] 強力教學法;實驗教學;高中生物學;遷移創(chuàng)造;可視化評估
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以講代做、淺層低效的問題,學生的學習行為是被動的,其學習效果取決于學生自身,而不是教師。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為此,我們嘗試在實驗教學中引入強力教學法。強力教學法以其靈活多變、新穎獨特的教學形式和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改變傳統(tǒng)生物學實驗課教學以講代做、淺層低效等弊端,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下文就結合具體案例,探討強力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提供具有啟發(fā)性的實驗范例
在強力教學法中,榜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提供具有啟發(fā)性和引導性的示范,教師可以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在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讓他們從示范中看到成功的模式和技巧,進而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在生物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提供具有啟發(fā)性的實驗范例。通過具有啟發(fā)性的實驗范例,向學生展示生物學實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這些范例可以是經(jīng)典的實驗案例、前沿的研究成果或者教師自己設計的精彩實驗。通過觀察和學習這些范例,學生能了解實驗的目的、步驟和關鍵技術,并從中獲得對實驗設計和數(shù)據(jù)分析的啟發(fā)。同時,學生也可以從實驗范例中學習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方法,通過觀察和分析范例實驗的結果,思考其中的規(guī)律和原理,并將這些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實驗設計和探索中。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索和研究,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也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在教授“遺傳平衡定律”時,可以提供遺傳變異模擬實驗作為范例。教師通過呈現(xiàn)模擬遺傳變異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遺傳原理和探索變異對物種適應環(huán)境的影響。具體來說,準備彩色紙片,并將其切割成相同大小的小方塊。將每種顏色的紙片分別代表不同基因,如紅色紙片代表基因A,綠色紙片代表基因a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兩張紙片進行交叉組合,記錄每次交叉組合的基因型和基因頻率,并觀察新生代群體中各個基因型的比例變化。后續(xù)可以引入基因變異,即將卡片轉變?yōu)槠渌伾M行二次模擬實驗。在這一范例中,學生能夠深入了解遺傳變異的原理和機制,并發(fā)現(xiàn)基因型和基因頻率的變化遵循的遺傳平衡定律。此外,通過模擬實驗記錄和討論,學生還可以探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對其適應外界環(huán)境而不斷演化的具體作用。
二、精選具有延展性的實驗材料
強力教學法強調多次練習,以促進學習過程的長久記憶,以及深入理解。通過重復練習,學生能夠反復觸碰和運用所學概念和技能,從而加深知識記憶。而當學生嘗試解釋所學知識時,必須將新的概念與已有的知識框架聯(lián)系起來,并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這種主動參與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構建起個人的意義聯(lián)結。在應用強力教學法進行實驗教學時,教師需要根據(jù)實驗內容選取合適的實驗材料,并進行合理組合。通過了解這些實驗材料,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嘗試給出自己的解釋。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清晰理解實驗基本原理,還能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例如,在“葉綠素的提取”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青菜、生菜、紫菜等作為實驗材料。通過對這些材料的分析并提取其葉綠素,了解到綠葉中的葉綠素主要以無機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對這些物質的性質和來源產(chǎn)生初步的了解,還會對色素在植物中的分布和功能有一定的認識,這些都有利于學生進行實驗學習。而且,教師還可以將幾種植物混合,讓學生進行不同植物色素提取的研究。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提供色素提取的制備方案,供學生練習選擇不同材料。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對實驗材料的整體認知,還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植物色素的化學成分。
三、再創(chuàng)具有遷移性的實驗項目
強力教學法強調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遷移能力的提問評估,以判定他們對初學知識的理解程度。通過提問評估,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是否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中、靈活運用所學概念和技能??梢姡谏飳W實驗教學中,教師不宜讓學生重復已有的實驗項目,這樣會導致學生盲目開展實驗,降低實驗的效率。在具體教學中,通過遷移性的實驗項目,能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并在新知基礎上進行知識遷移運用。具體而言,創(chuàng)設具有遷移性的實驗項目的方法包括引入新的變量、轉換實驗條件、合并重組不同實驗、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等。在強力教學法的提示下,最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便是鼓勵學生對已有的實驗項目進行再創(chuàng),并引導學生關注實際生產(chǎn)生活問題的解決。
例如,在進行“果酒與果醋制作”的實驗時,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制作的果酒和果醋的成品展示出來并進行評價。這樣的實踐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評價能力。學生根據(jù)自己制作的果酒和果醋的顏色、氣味、口感等,積極地進行評價。他們可以描述產(chǎn)物的外觀特征,比較不同樣品之間的氣味差異,嘗試并比較它們的口感。學生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感受發(fā)表個人意見。在這個階段,教師的角色是指導學生進行再創(chuàng)。比如,引導學生思考如下問題:你對自己制作的果酒和果醋有何評價?哪一個更成功?為什么?你是否發(fā)現(xiàn)了一些改進的方法或技巧?你有什么建議來提高果酒和果醋的質量?你是否注意到不同水果原料會對最終產(chǎn)品的味道、顏色和質地產(chǎn)生影響?你是否有興趣嘗試其他水果?這一系列的評價和再創(chuàng)的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層層深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合作意識,促進他們進一步探索改進制作工藝,進而感悟到科學本質的生產(chǎn)應用之維。
四、生成具有可視性的實驗記錄
強力教學法注重測驗與反饋,并將評價作為教學過程中的必要組成部分。通過定期測驗和及時反饋,教師可以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展,幫助他們糾正錯誤,提升學習效果。并且,該教學法鼓勵學生自我評價,讓他們思考自己的學習進展如何,以及學習中的問題所在。在生物學實驗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實驗記錄,教師可以及時地了解到學生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提供指導。同時,在學生進行實驗記錄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觀察實驗記錄來了解他們的實驗情況,從而在實驗結束后有針對性地指導改進。可見,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記錄環(huán)境,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實驗記錄。在生成具有可視性的實驗記錄過程中,教師不僅了解到學生的實驗情況,還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總之,教師通過實驗記錄對學生進行指導,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實驗興趣,還提高了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掌握程度。
比如,在探究延伸“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這一實驗時,教師可以準備多盆水培植物,讓它們在相同條件下生長。首先,將植物放置在環(huán)境變量控制設備中,以確保光照條件一致。之后,采用光強度計測量并記錄當前的光強度,通過改變光強度,記錄不同光強度下的O2釋放量的測量值。接著,再改變水體溫度,進一步測量光合作用的強度。該過程中,教師需要提供實驗模板,讓學生填寫包括量化數(shù)據(jù)記錄、實驗原理記錄和二次應用思考記錄等內容,并使用表格和圖像等可視化方式來呈現(xiàn)實驗結果和數(shù)據(jù)。在完成整體實驗后,學生提交可視性的實驗記錄;教師則對其進行評價和反饋,檢查實驗記錄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并提供改進建議,如學生對可視化統(tǒng)計圖像的運用、圖表的清晰度、數(shù)據(jù)分析的適當性等。之后,教師針對實驗需要記錄的各部分提供具體意見,鼓勵學生進一步優(yōu)化自己的實驗記錄。最后,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評價反饋,優(yōu)化自己的實驗記錄,并再次提交或展示給教師和同學。
綜上,實驗學習活動的設計應“開合有度”,教師需要在提供足夠指導的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性和靈活性。而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的方式需要“放扶有度”,以平衡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自主探索。此外,教師還需要通過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估,讓學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實驗技能上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做到“行思有度”。
[參考文獻]
[1]露絲·波洛維.強力教學法——教得更好、更快[M].李爽,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
[2]丁奕然,張鵬.聚焦強有力知識構建初中生物學學科體系——解讀《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 [J].課程教學研究,2022(09).
[3]StollL,Harris A, HandscombG. Grea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ich leads to great pedagogy: nine claims from research[EB/OL]. (2012-09-01)[2023-06-20].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great-professional-development-which-leads-to-great-pedagogy-nine-claims-from-research.
[4]馮國慶,張夢蕓.聚焦探究實踐核心素養(yǎng)的生物學實驗教學主線設計[J].中小學班主任,2022(24).
[5]左開俊.立足生物學模型構建的論證式教學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2,23(02).
[6]朱俊,丁奕然.促進深度學習發(fā)生的生物學實驗教學策略探討[J].基礎教育課程,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