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娟
我們除了要抓好教育教學工作,更要注重思想教育。思路決定出路,思維指揮行為,有什么樣的思維就有什么樣的行為。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對于學生來說,影響其行為的是父母、師長給予的思想引領及行為訓練。行為帶來結果,結果的好壞決定了人生的價值,當行為出現(xiàn)偏差,結果往往不如人意。在追求夢想的求學路上,這一點往往容易被忽視,但又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重要指揮棒。
其實,我們的教育面對的問題之一就是,學生到了初中、高中,都要去面對陌生環(huán)境,在面臨不同的學習壓力時,特別是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其交往能力往往是短板。他們不會交際,不會溝通,又得不到身邊人的幫助,因為思想引領也是父母和教師的短板。這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障礙,且優(yōu)秀的學生往往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惡性循環(huán)之下,一部分學生就會抑郁,輕者成績下滑,重者不能正常就學,甚至無法正常生活。
書本知識再重要,也不能解決學生所有的問題。如果學生的父母和教師懂得如何進行思想引領,疏導學生,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使學生汲取的精神營養(yǎng)和物質營養(yǎng)均衡,就不會出現(xiàn)此情況。
陶行知先生三顆糖的故事告訴我們,融入愛和寬容的思想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我校的教育理念就是,愛是教育的源泉,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在此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們補齊教育中的短板,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每學期至少開展四次全體師生的思想教育課,開學講《收心向學·人生成功三部曲》。
第一部曲是狀態(tài)。我們通過小故事告訴學生,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就是完全相信自己。對于一個學生來說,自信心是安身立命之本,沒有自信心,就難有真正的競爭力。我們講被拴在木樁上的大象的故事,告訴學生一切皆有可能;講丘吉爾的故事,告訴學生要永不放棄……在開學之際,我們通過這些小故事讓學生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告訴學生“你一定行”。
第二部曲是目標。我們給學生講雄鷹和小雞的故事,讓學生設立人生目標,再根據(jù)目標做好本學期的計劃。
第三部曲是堅持。我們通過講獵人帶著獵狗打獵的故事,告訴學生選擇之后就要全力以赴,堅持到底一定會有所獲;講“如何引領學生實現(xiàn)人生目標”“如何面對手機游戲”……此外,我們利用節(jié)日開展有針對性的感恩教育,再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不同內容的思想教育。為了引導學生正確面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我們給學生講“如何在挫敗中尋找方法”;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使其學會處理人際關系,我們給學生講“學會看事情的正面”“如何營造融洽氛圍,學習彼此關愛”;在臨近畢業(yè)時,我們給學生講“如何提升人生格局”……
這一系列思想教育課不但能解決學生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而且能成為支撐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力量。教育要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負責,引導學生成為終身發(fā)展的人、個性張揚的人、潛力無限的人。教育應該使每個人形成獨立自主的意識,富有判斷能力和批判精神,使學生在各種人生境遇中都能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為什么我們要重視思想教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呢?因為學生考試成績再好也不一定能在以后的工作和人生中胸懷大志、實現(xiàn)自我,但思想是自主發(fā)展的武器,是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做準備的,更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源泉。
一路修行一路歌,只問耕耘汗入禾。我們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只要我們在教育上加把勁兒,就一定能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讓中國夢在新時代煥發(fā)更加耀眼的光芒。讓我們一起放眼未來,開創(chuàng)教育新局面。我堅信: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