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濤(北京市朝陽區(qū)雙橋醫(yī)院兒科)
大家好,我是一種古老的細菌,已經存在上千年了,是最危險的細菌之一。我到底是誰?我就是“赫赫有名”的結核分枝桿菌,歷史上好多名人都是死于我的感染。我國為結核病高發(fā)地區(qū),目前在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中排名第三位,下面我要“隆重”介紹一下自己。
我是一種細長略彎曲、兩頭圓圓的細菌,長得像一個小棒子,棒子表面有菌毛,可以分枝生長,故稱結核分枝桿菌。我是在1882 年被德國細菌學家Robert Koch 發(fā)現的,據說為了找到我,當年Robert Koch 接種了近500 頭實驗動物。每年的3 月24 日被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也是為了紀念這位細菌學家。由于我的菌體壁上含有不等量的脂質,故而一般不易著色,但一旦著色后可抵抗酸的脫色作用,所以我還有一個小名,叫抗酸桿菌。我生長需要氧氣,最適合的溫度是37℃。當然,如果沒有氧氣我也可以存活,干燥、酸、堿是殺不死我的,要說我的敵人,那就是紫外線,紫外線照射2~7 小時就可以殺死我。
傳染源:排菌的人或者動物,生活中大部分為痰中帶有結核菌的患者。
傳播途徑:當結核患者咳嗽吐痰時,我就隨著他咳嗽時產生的飛沫傳播。大家千萬別小看這一口痰,含有5000 萬個我的兄弟姐妹,我們是個強大的細菌團。根據報道,一個結核患者可以傳染約15 個人,今天每3 個人就有一個結核分枝桿菌攜帶者。我也可以通過污染食物或者通過破損的皮膚去傳播。我可以形成小的飛沫核,存活好長時間。如果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我的傳播速度很快。我特別喜歡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如老人、兒童、患者。
我可以引起多種組織器官的結核病,其中以通過呼吸道引起的肺結核最多。兒童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后容易引起播散,除了呼吸道的肺結核,我還可以造成肺外結核病。兒童肺外結核病以結核性腦膜炎發(fā)病率最高,病死率及致殘率都不容小覷。
下面,我將以肺結核、結核性腦膜炎為例,來“炫耀”一下我的“成果”。
肺結核的主要臨床表現有:
不規(guī)則發(fā)熱:病初有高熱,持續(xù)半月后可轉為午后低熱,持續(xù)時間較長。
盜汗:患者一覺后醒來,會發(fā)現被子和衣服都是濕的。
乏力:患者會常常感到疲憊,沒有精神。
咳嗽、咳痰、咳血:患者會有長時間的咳嗽、咳痰,嚴重時會有痰中帶血絲,甚至咳血。
胸痛:胸痛為局部癥狀,當感染影響胸膜后才會出現。
兒童肺結核病往往臨床癥狀不典型,發(fā)病隱匿,除典型的結核病臨床表現外,兒童會出現吃飯胃口比較差、體重增長緩慢以及生長發(fā)育落后的癥狀。
結核性腦膜炎是結核病并發(fā)癥中最嚴重的病癥之一,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兒童結核性腦膜炎早期臨床表現及實驗室相關檢查無特異性,早期診斷有很大挑戰(zhàn),結核性腦膜炎晚期容易留有中樞神經智力受損、視力受損、聽力受損甚至偏癱等后遺癥,嚴重者可造成死亡。大部分結核性腦膜炎合并肺結核病,除了有結核病的一般臨床癥狀,還會有頭痛、嘔吐、抽搐、肢體無力等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損的表現。大部分兒童就診時為中晚期階段。年齡小的兒童接觸和感染結核病的風險增加,機體免疫力不成熟,更易發(fā)生重癥和播散性結核病。
結核病臨床診斷需要做血常規(guī)、胸片、PPD(結核菌素試驗)、T-SPOT.TB 等,PPD、T-SPOT.TB對于結核病診斷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PPD 皮膚試驗所用為卡介苗純蛋白衍生物,做法為:取0.1 毫升含5 IU 卡介苗純蛋白衍生物稀釋劑注射前臂掌側皮內,48~72 小時后觀察實驗結果,測量硬結直徑,結果判定0~5 毫米為陰性(-),5~9毫米為陽性(+),10~14 毫米為中度陽性(2+),15~19毫米或>20 毫米(3+)(或有水皰、雙圈、壞死、淋巴管炎)為強陽性(4+)。
T-SPOT.TB,即結核感染T 細胞酶聯(lián)免疫斑點試驗:取靜脈血3 毫升,放入含肝素抗凝劑的血樣管中,將單個核細胞進行分離并對其洗滌,在已包被抗γ-干擾素抗體微量板的4 個孔中分別加入細胞培養(yǎng)液(陰性對照孔)、植物血凝素(陽性對照孔)、CFP-10(實驗孔)與ESATB-6(實驗孔)。每個孔中加入培養(yǎng)好的細胞懸液,進行培養(yǎng)及洗滌。對標本進行體外抗原刺激及培育、洗滌,最后每個孔內加入顯色底物液,對斑點進行閱讀及統(tǒng)計。陽性結果評定標準為:1.陰性空白對照孔為6~10 個斑點數,任意一個試驗孔的斑點數大于等于空白對照孔斑點數的兩倍;2.陰性空白對照孔為0~5 個斑點數,任意一個試驗孔的斑點數減去陰性空白對照孔斑點數≥6。
雖然人類努力發(fā)明許多方法來尋找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證據,但是結核分枝桿菌依然不易發(fā)現。我的培養(yǎng)條件也很苛刻,我生長得慢,時間長,成功率不高,這也就是為什么我不容易被發(fā)現的原因。
盡管抗結核藥物發(fā)明于20 世紀50 年代,治愈率曾達到90%,幾乎讓我的家族全軍覆沒,但我還是挺過來了。結核患者的不規(guī)律治療、療程時間短暫、環(huán)境的改變、藥物的濫用、人類對我的輕視,這都是我的生存契機。我還把隱藏更深的結核菌首領-耐藥結核菌請出來了。耐藥結核菌在10 余種抗結核藥物的圍攻下殺出一條血路,才有了我們今日的“繁榮景象”。直到今日,我的“首領”在我們家族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倒。
最后,說一下怎么預防我的感染吧。首先,明確有感染的肺結核患者建議及早隔離,其次,少去人多密集的場所,注意周圍環(huán)境的衛(wèi)生,勤洗手,勤鍛煉,增強抵抗力。再次,注意飲食均衡,加強營養(yǎng)。最后,新生兒要及時接種卡介苗,以上措施都可以減少發(fā)病。人類和我的斗爭還沒有停止,希望大家重視我,千萬別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