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失眠是一種睡眠障礙,一般是指因為難以入睡、睡眠障礙等而導致的睡眠時間不足、質量差、睡眠過程中極易醒來等現(xiàn)象,以至于人們難以實現(xiàn)正常的生理需要,進而對白天的活動產生不良影響的睡眠障礙綜合征。
由于生活節(jié)奏變得更加急促,失眠發(fā)生率每年都在增加,特別是老年人有著更高的失眠率?;颊唛L時間失眠,會出現(xiàn)亞健康狀態(tài),造成多種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潰瘍、心率加速,甚至還會產生認知障礙、不良情緒等。
①入睡時間增加(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②睡時易醒,難以持續(xù);夜間醒來次數超過2次或者醒后再入睡的時間為30分鐘以上。③早醒,清晨時易早醒,比正常起床時間早了1小時以上。④睡眠質量差,比如睡眠不深、多夢、易醒等。⑤睡眠時間大幅減少(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⑥日間殘留效應。在白天往往有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頭暈、乏力、嗜睡、月經不調、性能力下降等表現(xiàn)。
1.教育狀況教育狀況不佳的失眠患者,其抑郁、焦慮的發(fā)生率往往比教育狀況較好的失眠患者高。原因或許在于,教育狀況較好的失眠患者知識面廣博,能夠從多種渠道學習與睡眠有關的知識內容,提高其對睡眠的正確認知.從而能夠自主協(xié)調睡眠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以改善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
2.社會生活因素一般包括經歷較多的應激事件、工作或生活壓力大、久坐不動、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是導致失眠患者抑郁、焦慮的關鍵影響因素。
3.慢性病一些失眠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腦梗死等慢性病,長時間受到病痛折磨,加重失眠癥狀,進而產生負性情緒。
當人處于特定狀態(tài)或情境時,易出現(xiàn)失眠狀況。比如遭遇重大的生活變故時,往往會有程度不一的失眠癥狀。如果失眠并未影響到正常的工作與生活,就不需要采取干預措施;但如果失眠問題長期存在,且極大影響了當事人的工作與生活,就需要前往醫(yī)院檢查與治療。
隨著研究的深入,專家發(fā)現(xiàn),失眠不僅損害人體的生理功能,還會引發(fā)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嚴重的甚至影響認知能力。因此,人們要對失眠的危害給予足夠重視。
1.失眠會引發(fā)患者的抑郁與焦慮抑郁一般是指患者心情壓抑,覺得自己無用、無助、絕望等,同時失去樂趣,缺少興趣,容易感到懶散、疲倦等;焦慮一般是指患者對還沒有發(fā)生的某件事有不良的情緒體驗,因而難受、不安等,往往還伴隨著出汗、緊張、恐懼等癥狀。
失眠患者往往由于病痛的折磨,加之太過重視睡眠,非常期待預期中的睡眠狀態(tài),進一步引發(fā)了抑郁、恐懼與焦慮等不良情緒;而此類不良情緒又加劇了患者的睡眠障礙,導致惡性循環(huán)。據統(tǒng)計,長期失眠患者往往并發(fā)程度不一的焦慮與抑郁情緒,近半數失眠患者同時存在精神類疾病。
2.失眠會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認知是指認識活動的過程,一般有三個部分,即接收與評估信息、問題的處理方法和預測。認知功能障礙一般有以下表現(xiàn):執(zhí)行能力下降、視空間功能變差、定向力下降、記憶障礙、失用、失語、失認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一般指的是處在癡呆與正常衰老之間的一種狀態(tài)。
睡眠的過程,其實是人體神經系統(tǒng)休息重整,進而得以恢復功能的關鍵過程。良好的睡眠能迅速恢復神經系統(tǒng)功能,而失眠則會導致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功能恢復緩慢,難以創(chuàng)建新的神經突觸聯(lián)系,進而改變了皮質的認知電位,結果傷害了患者的認知功能。失眠一般會影響人的以下認知功能:警覺性、注意力、執(zhí)行功能、記憶力等。
總之,長期失眠不僅會導致許多軀體疾病,還會引發(fā)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疾病。所以,在臨床治療失眠癥時,應深入了解此病的具體癥狀、引發(fā)因素,亦應結合失眠和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的關系、失眠和認知功能之間的關系,甚至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和認知功能之間的關系等,進行綜合研判,制定出全面而富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方可收到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