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學玫
摘? 要:動機行為是教師鼓勵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專心去做某件事的一種行為。為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教師有必要探索適當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理解學習材料,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文章介紹了學習動機的作用和多媒體動畫的功能,以及合理運用多媒體動畫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促使教師運用適合學生特點、時間、材料的多媒體動畫,提高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動機,讓數學學習變得有趣而有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動畫;學習動機
在數學課堂上,為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在數學學習中,每名學生都需要學習動機來逐步探索知識,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為此,教師可以合理運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多媒體動畫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確定學習方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動機。
一、學習動機的作用
許多學生怕上數學課,認為數學知識枯燥乏味。究其原因之一是數學知識不僅嚴謹而且比較抽象。受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局限,部分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學習欲望和學習動機,阻礙學習思維的發(fā)展。為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學習動機的特點和作用,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
1. 學習動機是一種積極態(tài)度
學習動機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產生的一種積極態(tài)度。學習動機的特點是有學習的動力和需要,對所布置的任務表現出興趣,有堅持完成任務的信念,有實現學習目標的愿望。
2. 學習動機是一種行動暗示
學習動機是學生參與學習前的行動暗示。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會激發(fā)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熱情。為此,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確定行動方向,在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實現預期的學習目標。例如,激勵學生行動,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豐富學習材料,靈活選擇學習形式;強化層次訓練,增強學習毅力;引導歸納總結,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3. 學習動機是一個重要條件
學習動機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條件。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能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參與學習,有效完成學習任務。例如,激勵學生渴望成功,引導學生積極需求,開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有被他人欣賞的滿足感,喜歡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探索,等等。
二、多媒體動畫的功能
將新穎的多媒體動畫融入課堂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它神秘、直觀、鮮明,能將音、形、像、色有機結合,使原本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使所學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形象化。它除了能帶給學生美的感官刺激,還能讓學生表現出旺盛的求知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1. 交互性
一方面,多媒體動畫能夠結合學習內容隨機播放,可供學生操作、觀看、聆聽和討論;另一方面,多媒體動畫可以呈現有趣的學習內容,讓數學知識與學生、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產生互動學習,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習過程更加有趣、愉快。
2. 便捷性
多媒體動畫的運用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它能提供完整的學習材料,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學習印象,將復雜或抽象的事物轉變?yōu)楹唵蔚膱D像供學生視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3. 重現性
在多媒體動畫中,教學信息既能提前預設準備,通過軟件工具隨機存放,還可以在任何時間段進行回放和重播。將重點知識用不同色彩突出,有利于幫助學生回憶教師授課的全過程。例如,為檢測六年級學生口算分數乘法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動畫將口算訓練題目多樣化呈現,讓學生參與到個人口算、小組聽算、班級搶答的互動游戲中。首先,教師播放“數學大過關”的動畫,計時讓學生輪流答題訓練口算。每答對或者答錯一道題,教師隨機點擊動畫中的“評價師”,利用聲音點評口算答案。其次,讓學生參與課件播放的“拖一拖”“連一連”“評一評”等活動,進行小組比賽,看看誰得到的五角星最多,將比分記錄在班級優(yōu)化大師軟件的評比欄里。最后,借用多媒體回放正確答案,評價學生的過關率。這樣,將多媒體動畫融入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改變了學生單一練習的方式,節(jié)約了學生的訓練時間,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動機,使口算分數乘法的訓練效果扎實而有效。
三、運用多媒體動畫提高學習動機的策略
教師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動機、參與學習活動、達成學習目標的引導者。合理運用多媒體動畫不斷再現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能夠改變學生單一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有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1. 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探究興趣
相比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內容,小學生更喜歡色彩鮮艷的圖片、令人愉悅的音頻、生動形象的動畫。運用多媒體動畫引導學習,可以有效激勵和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激發(fā)數學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tǒng)稱“教材”)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展示課件:中秋節(jié),小陽一家四口在庭院里一邊吃月餅一邊欣賞月色。一盒月餅有8塊,小陽媽媽如何平均分配?在這豐富有趣的場景下,教師設計了如下問題串,讓學生思考、交流:(1)可以把畫面中的什么看作單位“1”?(2)可以把它平均分成幾份?(3)每份是這盒月餅的[(? ? ? ? )(? ? ? ? )]?這樣,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動畫為學生提供吸引眼球的數學材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到學習探究中,明確了分數的意義,順利地將具體形象的事物轉化成抽象的數學知識。
2. 優(yōu)化認知理解,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動畫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它容量大、信息全、類型廣,教師在提供材料或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時運用多媒體動畫,能夠激發(fā)學生想看、愛學的動機,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突破教學難點,提高解決問題的策略。例如,在教學教材三年級下冊“年、月、日”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網上搜集地球自轉、公轉的產生原因,平年、閏年的來歷等內容。課上,教師運用多媒體動畫不斷呈現學生搜集的內容,以形象、有趣的畫面,節(jié)奏明快的音響輔助教學,呈現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內容。多媒體動畫轉換自如、播放快捷,能夠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入其境,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更快、更準、更深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難點內容。
3. 融入趣味信息,啟迪數學思維
在運用多媒體動畫輔助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圖片、視頻、動畫與計算機程序控制的聲音、文本和數據相結合,創(chuàng)建有趣的圖像和故事情節(jié)向學生傳遞信息,以提高學生接收信息的動機,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例如,在教學教材一年級下冊“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播放“小淘氣做什么”的動畫,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動機。動畫內容如下:小淘氣和小頑童去數學城堡游玩。一路上,小淘氣問小頑童:“14 + 6”等于多少?小頑童很快回答:14 + 6 = 20。小頑童反問小淘氣:“27 + 5”等于多少?小淘氣突然腦袋不開竅了!同學們,誰來替小淘氣解答這個問題呢?在問題情境下,學生快速投入動手操作實驗中。教師用課件展示小木棍的運動畫面后,學生很快明確了“湊十法”的算理,在后來運用多媒體動畫開展的“跳踏板登臺階”活動中,學生依舊熱情高漲,答對了很多練習題。有了多媒體動畫輔助教學,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動機,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更能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
總之,運用多媒體動畫輔助教學,能夠形象地展示數學知識內容,化抽象為具體,變理性為感性,讓學生在發(fā)現、觀察、交流、思考的過程中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習數學知識的動機,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陳越.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激發(fā)小學生數學學習動機的方法[J]. 數學大世界(下旬),2018(6).
[2]歐陽巍. “互聯(lián)網 +”同伴互助模式對小學生數學學習動機的影響研究[J]. 教育信息技術,2022(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