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是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將文化教育和藝術教育聯(lián)系起來,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的開展,能為落實這一理念奠定基礎。文章在分析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與學生素養(yǎng)培育的關系及其活動對學生成長的影響的基礎上,對“雙減”背景下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的創(chuàng)新開展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雙減”;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
作者簡介:孔媛(1977—),女,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qū)吳家園小學。
新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基本素質、個性和智力的發(fā)展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了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相關部門頒布了“雙減”政策,這為“五育并舉”提供了支持。小學舞蹈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小學校園舞蹈社團則是素養(yǎng)教育的有效工具,在小學教育中有著重要作用[1]。
一、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與學生素養(yǎng)培育的關系
(一)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有重要的育人作用
首先,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素養(yǎng)發(fā)展,為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第一,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第二,其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事物的能力;第三,其能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技巧,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第四,其能讓學生在學習舞蹈知識的同時鍛煉舞蹈技能,增強身體素質。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思維和舞蹈技能是整個小學舞蹈社團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與其他課程不同,在舞蹈課程中,學生光靠理論知識的學習,很難有效掌握相應的舞蹈技巧,只有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能力素養(yǎng)。舞蹈是一種實踐藝術,它將舞蹈知識與人類情感相結合,能讓學生獲得精神層面上的提升。
其次,積極開展校園舞蹈社團活動,讓學生在日?;顒又袑W習舞蹈,不但能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而且能借助舞蹈文化發(fā)展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德育。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各方應共同努力,實現(xiàn)學科育人目標,有效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這符合“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發(fā)展目標,符合高效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要求。
(二) 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促進了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新時代背景下,文化教育已經(jīng)不是唯一的教育內容,“五育并舉”成為時代教育的重要目標。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訓練活動,能有效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的教學非常注重形式和內容,一方面能教給學生舞蹈知識,另一方面能讓學生學會感受舞蹈背后的文化內涵,產(chǎn)生高度的文化認同感。由此看來,小學校園舞蹈社團的特點與高質量的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契合,在素質教育發(fā)展中能發(fā)揮重要作用。
二、“雙減”背景下舞蹈社團活動對學生成長的影響
(一)使藝術教育成為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在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方面,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半p減”政策明確指出,要深化課堂主體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是學校課堂教育的延伸,是學生在課外發(fā)展興趣和個人技能的舞臺,能展現(xiàn)學校的氛圍,是實現(xiàn)高質量教育的重要工具。它能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并在小學素質教育中發(fā)揮“核心作用”[2]。
(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是知識的源泉。學校開展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踐檢驗學生對舞蹈知識的理解,同時為學生提供精神食糧,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促進知識的創(chuàng)新。小學校園舞蹈社團活動是相互關聯(lián)的項目,需要學生具備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銳的思維,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觸覺和聽覺,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對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提高小學生藝術審美素養(yǎng)
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中的欣賞舞蹈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情感和價值觀。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真實且富有審美情趣,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熏陶他們的精神品質,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素養(yǎng)。在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中,學生能通過不斷欣賞和分析優(yōu)秀作品,結合舞蹈動作和音樂,加深對藝術文化內涵的理解。這能提升學生辨析事物的能力,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四)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大多數(shù)風格獨特的舞蹈作品都蘊含著作者強烈的情感。我們要想把舞跳好,就要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感受和意圖。在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中,除了學習基本的舞蹈動作,教師還會與學生一起了解舞蹈背后的故事,分析每一個舞蹈姿勢的意義,讓學生從枯燥的舞蹈動作中感知精彩的藝術世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在活動中,學生能借助舞蹈作品,了解舞者和音樂家的感受和精神,反思自己在舞蹈學習中的不足,進而消除沖動、自卑等不良心理,開始變得上進、樂觀,這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使其重新認識生活的意義,實現(xiàn)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雙減”背景下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創(chuàng)新開展策略探索
(一)立足學生生活,開展多種活動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肢體表達能力還不夠強,身體素質也不夠好,而舞蹈需要做出相應的動作,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肢體協(xié)調能力。舞蹈有很多種形式,不同舞蹈的訓練過程和形式可能會存在差異。在少兒舞蹈社團活動中小學生需要接受不同形式的舞蹈訓練,進而能理解不同舞蹈的內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設置教學內容,不應貪多求全,也不能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嚴格。要求過于嚴格,會增加學生學習舞蹈的心理負擔,導致學生對舞蹈失去興趣。小學階段是興趣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學生只有更多地參與舞蹈訓練,才能對舞蹈藝術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學生不太了解的古典舞或民族舞的教學,以激發(fā)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也可讓學生在學習中模仿不同動物的動作,以加深學生對舞蹈的記憶。當發(fā)現(xiàn)學生舞蹈動作出錯時,教師也不應過于嚴厲,應以培育學生不同的舞蹈意識為主要目標,多帶領學生參加一些舞蹈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具體可感的動作,深入理解舞蹈的要點和內涵,以此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
(二)借助優(yōu)秀舞蹈,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
舞蹈是一個人綜合藝術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在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中,教師可帶領學生欣賞一些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雖然受客觀因素影響,大部分小學生不能完全地模仿學習舞蹈作品,但是可以加深對這些作品內容的理解。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接觸更多優(yōu)秀舞蹈作品,能有效提升其藝術素養(yǎng)和表演能力。除了欣賞優(yōu)秀作品,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的相關想法。這樣一來,教師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想法,明白什么舞蹈動作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教師也要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促進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應舞蹈作品。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是藝術發(fā)展的沃土,學生在欣賞優(yōu)秀舞蹈作品的過程中,能產(chǎn)生不同的見解,感受藝術的魅力,提高藝術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的舞蹈作品,如楊麗萍的《孔雀舞》等。很多學生在第一次欣賞《孔雀舞》時,都會對舞蹈中的一些畫面感到震驚,被這一舞蹈深深吸引。在學生欣賞完這一舞蹈作品后,教師可以向學生解釋為什么要設計這樣的舞蹈服裝,以及舞蹈表達的情感和蘊含的文化內涵。學生可以結合舞蹈向教師提問,教師則要進行相應的延伸,解釋更多關于這個舞蹈的故事,以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這個舞蹈作品。此外,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教師和學生可以去現(xiàn)場觀看專業(yè)的舞蹈表演,這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舞蹈藝術。
(三)體味人文內涵,加深學生對舞蹈的理解
很多舞蹈作品都有相應的故事或情節(jié),這些故事或情節(jié)可以豐富舞蹈的內容,讓舞蹈更有感染力。在小學校園舞蹈社團活動中,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舞蹈教學,讓學生體味舞蹈的人文內涵,深入理解舞蹈的內容,這樣學生可以從具體的舞蹈中充分認識到環(huán)境的作用。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革命主題舞蹈,通過此類舞蹈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之情[3]。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舞劇《紅梅贊》,該劇通過不同場景展現(xiàn)了革命者的英勇故事。學生在欣賞這一舞劇時,會獲得情感的升華,受到革命英雄優(yōu)秀品質的熏陶,加深對舞蹈內容的理解。在這個活動中,教師還可設置“從這一幕我們可以看出江姐的性格是什么?”等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
(四)利用信息技術,開闊學生知識視野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豐富舞蹈教學內容,教給學生更多的舞蹈知識,開闊學生的舞蹈視野。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互聯(lián)網(wǎng)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諸多便利,在課余時間,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借助網(wǎng)絡搜集一些優(yōu)秀舞蹈作品,并認真模仿訓練,以提升自己的舞蹈技能[4]。教師也可根據(jù)教學需要,制作一些精美的微課視頻,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課前預習能力。教師可以使用多功能電子設備教學生舞蹈動作,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讓學生能更細致地分析舞蹈動作,從而快速學會相應的舞蹈。
例如,帶領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學習街舞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制作一個關于街舞起源的微課視頻,讓學生了解街舞的起源。教師利用微課向學生詳細講解街舞相關知識,能開闊他們的知識視野,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功能電子設備,展示一些高難度的舞蹈動作,讓學生仔細觀察、分析。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細致地分解舞蹈動作,降低舞蹈學習的難度。在完成教學后,教師可以組織舞蹈比賽,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舞蹈表演,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分享著名街舞團隊的舞蹈視頻,讓他們欣賞、模仿,以此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舞蹈藝術素養(yǎng)。
結語
在“雙減”背景下,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校園少兒舞蹈社團活動的開展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契合,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必須重視小學舞蹈訓練,因為小學舞蹈是一門語言,可以讓學生靜下心來感受真正的藝術美[5]。同時,在小學積極開展少兒舞蹈社團活動,除了能促進學校教育的發(fā)展,還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舞蹈知識,建立舞蹈社團,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使他們對舞蹈有深入的認識,從而豐富他們的課外生活,提高他們的藝術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湯章惠.小學舞蹈社團鑒賞力培養(yǎng)的研究[J].新課程,2021(10):61.
李梅.舞蹈教學中節(jié)奏意識的培養(yǎng)[J].戲劇之家,2018(25):147-148.
孫曉鵬.淺析舞蹈中兒童形象的塑造與表現(xiàn)[J].藝術科技,2018,31(6):288,292.
孫月月.淺析小學低年級段舞蹈興趣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6(91):179-180.
丁思文.課程思政視角下的高校舞蹈素質教育實踐探索[J].江蘇經(jīng)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