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引導青少年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是當前學校紅色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是開展紅色主題教育的重要場所,而在學科教學中進行滲透是開展紅色主題教育的重要路徑。筆者認為紅色教育融入體育課堂有“三大法寶”。
一、深入挖掘紅色教育資源
紅色教育資源主要有中國革命歷史和文化、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理念、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以及品德塑造等多個方面。為了更好地把紅色教育融入體育課堂,體育教師需要綜合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不同地方的區(qū)域資源。深入挖掘紅色教育資源,具體應做到以下2個“注重”。
一是注重區(qū)域紅色資源的挖掘,體育教師要充分了解本地獨有的紅色教育資源、黨的發(fā)展史、革命奮斗史等,將本地紅色文化融入體育課堂,以構建更符合學生認知經驗和興趣的紅色體育課堂。如,讓學生了解本地的革命烈士,鼓勵他們要在體育學習中學習革命烈士勇毅前行、永不言敗的精神。
二是注重紅色體育資源的挖掘,紅色體育資源是紅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體育育人價值,深入挖掘紅色體育資源,以構建更能賡續(xù)紅色血脈的體育課堂。如,在進行我國體育運動發(fā)展歷程教學時,可以融合開展“五卅”運動會的歷史材料,讓學生了解革命先輩如何努力奮斗,強健體魄,從而為支援革命增添力量。
二、合理打造紅色教育情境
將紅色教育融入體育課堂時,要尊重紅色教育特色,也要展現體育學科特色,將運動技能練習與黨史教育、品質教育密切結合。在尊重合理性、可行性、教育性、趣味性原則的基礎上,細致規(guī)劃,從而確保紅色教育能夠與體育教育同頻共振,具體應做到以下2個“注重”。
一是注重真實的紅色教育情境的打造,體育教師要秉承“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體育教育原則,以利于學生身體素質或運動技能提升為標準,通過巧妙的場地布置、合適的服裝選用、生動的紅色故事導入等多種方式,將紅色文化與運動項目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真實的紅色教育情境。如,以“解放軍戰(zhàn)士救傷員”為藍本設計的100m短跑學練活動,讓學生穿迷彩服扮演解放軍戰(zhàn)士,兩兩結組,抬擔架(雙竹竿),沿賽道完成100m競速賽跑任務,幫助學生提高快速跑能力。
二是注重綜合性紅色教育情境的打造,在將紅色教育融入體育課堂時,體育教師可根據不同項目技能學練要求,選擇不同的紅色文化故事,從而創(chuàng)設出綜合性的體育訓練情境。如,以“炸碉堡”這一抗戰(zhàn)場景為依托,融合跑、跳、投等學練內容,根據場景變換設置不同的學練項目——快速跑過“封鎖線”、用力跳過“壕溝”、大力投出“手榴彈”等,提升學生跑、跳、投等運動項目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大膽創(chuàng)新紅色教育育人手段
在紅色教育融入體育課堂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紅色教育內容需要,采用合適的育人手段,以此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體育教師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育人手段,與時俱進,具體應做到以下2個“注重”。
一是注重信息技術的運用,在紅色教育融入體育課堂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體育學習和健康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如,AI立式體測屏可以為學生提供紅軍穿越草地(跑)、攀爬雪山(高抬腿)等“身臨其境”的模擬場景以及自助人臉識別打卡等,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練,同時能夠為學生提供基于大數據的評價分析。
二是注重紅色體育教育課程的開發(fā),要確保紅色教育融入體育課堂的安全、系統(tǒng)、有效,就需要開發(fā)與體育課堂教學相匹配的紅色教育校本課程。如,可以開發(fā)“紅色體育”校本課程,將紅色教育的目標與體育教育的目標融合在一起,用紅色教育的知識促進體育教育知識與技能的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用好紅色資源”。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才能實現“用好”目標。體育課堂中有哪些紅色資源可以融入、怎樣融入、怎樣創(chuàng)新融入的方式等,對廣大體育教師來說是不小的挑戰(zhàn)。筆者認為如果每一名體育教師都能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使命,在體育課堂上迎難而上,積極融入紅色教育,就會有更多的“法寶”涌現出來,從而助力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助力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王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