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岳 杜寧
軟式棒壘球運動將棒壘球比賽規(guī)則簡化,場地條件要求低,器材更加安全,技術更易學習掌握,非常適合在校園開展,目前分為徒手、手套和慢投3個組別。軟式棒壘球是一項團體運動,集跑、傳、接、投、擊、禮等多種素質于一體,有“綠茵場上的國際象棋”之稱,對學生身心健康、智力開發(fā)等有益。軟式棒壘球近年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得到快速發(fā)展,普及度大大提高。
每年暑期,全國中小學生軟式棒壘球錦標賽等賽事開展得如火如荼。充分利用暑期時間進行專項訓練,往往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總結了暑期軟式棒壘球球隊訓練的組織與管理實踐經驗,以供參考借鑒。
一、暑期訓練的分類
暑期訓練根據訓練地點分為在校訓練、在當地體育中心訓練或赴外地訓練,主要根據學校、學生和教練員自身情況,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為目的,與家長、學生進行商議溝通而定。
根據管理方式,訓練一般分為集中訓練(以下簡稱集訓)和零散訓練,集訓時學生集中在一起進封閉訓練,其間不能回家,吃、住、訓練、學習都集中管理。集訓更利于學生管理,更利于出成績,但是對教練員要求相對較高,必須關注隊員的作息時間、手機管理、日常生活、學習和訓練的銜接安排等,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和沒有住校經驗的學生,長期離開父母在外面居住,難免會產生想家、焦慮等心理問題,需要教練員多關注、多開導、多談心,幫助學生找到興趣點,轉移注意力。
零散訓練只有訓練時間聚集在一起,教練員無須過多關注訓練之外的其他瑣事,但訓練時間難以保證,訓練效果會打折扣。此外,暑期零散訓練的路途安全,以及家長、學生、教練員三者之間的銜接也是要考慮的重點,避免出現(xiàn)家長以為學生去訓練了,教練員沒有見到學生以為學生仍在家中,導致學生監(jiān)管脫節(jié)的現(xiàn)象。
教練員根據自身情況,結合當地教育部門及學校的管理政策,同時兼顧家長和學生意愿,選擇最佳的訓練方式。無論選擇哪種訓練方式,都要提前建立組織機構,如學校主管體育的部門、校長、家長委員會、學生代表、教練員等共同管理,各司其職;制訂詳細的訓練方案和應急預案并形成文字,便于統(tǒng)一宣教、統(tǒng)一思想,也便于留存資料,供后期查閱、借鑒等。在訓練前,需要提前向學校領導或主管部門申請報備。
二、暑期訓練的組織與管理
1.對學生訓練考勤的管理
考勤管理主要是針對零散訓練,目的是確保訓練時間、增強團隊凝聚力,保障學生路途安全等。首先,建立訓練微信群,將學生和家長拉入群里,到訓練時間后,教練員及時在群里反饋學生的到場情況,既可以讓家長知道自己孩子的情況,也可以督促、激勵遲到的隊員,避免再次遲到,激發(fā)全體隊員的積極性和上進心。訓練結束后,教練員在群里告知家長訓練已結束,通知家長待隊員到家后立即在群里反饋。如果訓練中途隊員需要早退,需與家長溝通確認后,再將學生親自交接給家長,如果家長不能親自接學生,計劃讓學生自己回家或去其他地方,需要家長發(fā)短信或微信確認,形成文字記錄。其次,將隊員日常訓練的圖片、視頻發(fā)到群里,讓家長看到孩子每天的進步和變化,既有助于加強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親子溝通,促進家庭和諧,也能引起家長對孩子訓練的更多關注。
2.對學生文明禮儀的管理
文明禮儀是棒壘球項目的亮點之一,如見到教練員要鞠躬問好,在教練員講話或者見面時要摘掉自己的帽子,擊球前向裁判員鞠躬,比賽結束后集體感謝隊友、裁判員、觀眾、教練員等,培養(yǎng)隊員的感恩精神。運動隊不管專業(yè)技術水平如何,首先要注重文化傳承。暑期訓練比較連貫,是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的好時機。在訓練中,要求隊員將自己的手套等訓練物品擺放整齊,訓練結束后將場地、器材室整理干凈。如果是集訓,要求隊員晚上就寢前將自己的訓練鞋統(tǒng)一擺放在宿舍門口;訓練過程中始終保持衣衫整潔,不允許光膀子;場上可以加油吶喊,但不允許說臟字;訓練結束后全體圍成圈一起喊鼓勵口號“相信自己、相信隊友”。在運動場上,要求隊員之間始終要互相鼓勵、互相包容,不允許互相埋怨和指責。
3.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管理
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棒壘球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就要有敢打敢拼、不服輸的精神。在暑期訓練中,發(fā)現(xiàn)部分隊員對待訓練沒有拼盡全力,教練員通過不斷鼓勵鞭策,培養(yǎng)隊員的拼搏精神。如,雨天或者天氣太熱無法進行戶外訓練時,選擇一些經典棒球比賽視頻或明星運動員的勵志故事,在觀看過程中引導隊員體會職業(yè)運動員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告訴隊員在比賽中拼的不僅是技戰(zhàn)術,還要拼心理素質和團隊意志力。在訓練中,培養(yǎng)隊員對自己情緒的把控和管理,幫助他們正確面對勝負,擁有一顆“大心臟”,形成一種遇強則強的氣勢和舍我其誰的霸氣。
4.對訓練內容和方法的管理
棒壘球包含許多動作技術,如跑壘、傳接球、打擊、補位等,包括防備技術和進攻技術兩大類,如何同時開展兩類專項技術訓練是值得教練員思考的問題。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每名隊員在訓練中體現(xiàn)的問題不盡相同,教練員要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針對性地糾正錯誤動作,制訂不同的練習方法。
與此同時,教練員制訂詳細的訓練計劃,包括訓練時間、地點、內容、獎懲制度和人員安排等。在計劃中,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狀況和技能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并統(tǒng)籌兼顧天氣等其他環(huán)境因素。訓練內容包括基本技能的練習、戰(zhàn)術演練、模擬比賽等。教練員和隊員經常溝通,選擇一名各方面都比較優(yōu)秀的隊員作隊長,充分發(fā)揮隊長的作用,一方面將隊員的情況及時反饋給教練員,另一方面將教練員的意圖準確傳達給隊員,以確保所有人都明白訓練的目標和計劃。
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要密切關注隊員的反饋,根據反饋情況隨時調整訓練計劃。此外,教練員還要記錄訓練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和數據,以便對訓練效果進行評估和改進。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設立獎勵機制,如,完成某項任務的隊員訓練后可以得到一瓶汽水或一根冰棍等,獎勵可以是給個人的也可以是給整個團隊的,以調動隊員的訓練積極性,活躍訓練氣氛。在訓練過程中經常安排分組比賽,或者約同城兄弟學校進行比賽交流,達到以賽促練的效果,只有經常參與實戰(zhàn),才能幫助隊員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在后期訓練中更有針對性地提高。比賽也能磨合隊員之間的默契程度,增長比賽經驗,使學生做到遇賽不慌,提高心理素質和賽場把控能力。
三、暑期訓練的安全措施
棒壘球運動存在一定風險,無論是在傳接球過程中,還是在擊打過程中,都要加強隊員的安全意識和保障工作。如,傳接球時如果隊員走神,可能會漏接,導致接球隊員可能會被砸到,漏接后如果有學生正好經過接球員身后,也容易被漏掉的球砸到。再如,練習擊球時,如果擊球隊員甩棒,且未擊球隊員離得太近,有可能會被球棒打到。在訓練中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能有效預防事故的發(fā)生。制度中應盡量詳細寫明隊員應該怎么做、禁止怎么做。在訓練過程中,要始終保證所有隊員都不可以脫離教練員的視線范圍。訓練開始前,教練員要做好安全教育,增強隊員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醒每一名隊員保護好自己,如,隊員在訓練期間的站位,球網擺放的間距、方向、位置等,教練員要時刻關注和提醒。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預判意識,不做可能傷害他人的行為。
教練員要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在訓練中加強對器材、設施設備和訓練場地的檢查,排除所有的安全隱患,防止因器材問題或場地原因造成對隊員的傷害。要利用好護具,加強隊員的保護,如,頭盔、面具等都要按要求佩戴,不可麻痹大意。此外,要盡量做到科學訓練,最大限度地防止運動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