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卿 田娟娟/文
有這樣一位勞動者,他憑著一顆熾熱的心和對車工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他扎根車間43年,用匠心鑄就品質、用實干詮釋擔當;他曾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湖南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前不久,又被評為第十六屆全國技術能手。他就是湖南江濱機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機加廠技術質量主管陳立華。
陳立華積極參與國家工程項目,研究特種活塞加工工藝技術,先后突破異形面多刀一次成形加工、銅套快速熱裝、銅套銷孔高圓柱度加工、異形油腔數控成形等技術,通過對刀具材料、工藝、工裝改進、加工質量控制等方面的深入探討和研究,開創(chuàng)了活塞銅套熱裝新工藝和復雜油腔型面多軸數控智能化加工的新方法,獲得7項專利。他還與湖南大學等合作,共同研發(fā)活塞數控車床。目前,已聯合研制出偏心加工、多邊形疊加橢圓加工、自由編程橢圓加工、多系統(tǒng)橢圓加工設備。其外圓數控車床和異形銷孔鏜床加工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近些年來,公司積極推進智能制造和信息化工程項目,陳立華勇挑重擔,主動承擔全自動生產線的優(yōu)化和質量攻關,研究全自動機加生產線的柔性化設計與應用。先后對全自動生產線機器人仿人體工程化應用、自動無序識別系統(tǒng)、智能過程防錯、自鎖式裝夾機構、過程工藝路徑等106項進行了應用推廣改進和優(yōu)化,自動生產線的柔性化程度大大提高。目前該生產線日均產能1200只/天,質量控制在100 PPM 以內,實現了在效率不變的基礎上,人員減少80%,質量提升90%。湖南電視臺在“湖南工匠”專欄用4分半鐘的時間,以“全自動無人生產線提高精度,先進產能傲視國內外同行”為題,專門報道了陳立華在全自動活塞機加生產線投產過程中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革新的事跡。
通過長期的努力,陳立華在活塞機械加工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通過主動跟進,精準施策,解決了許多制約企業(yè)質量提升的技術瓶頸和老大難問題。他積極參與進口德國仿形車床加工成本攻關,為公司節(jié)約成本約20萬元/年。在特種活塞加工技術攻關上,他不斷在刀具、工藝、工裝改進等方面進行探討和研究,最終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加工控制方法,有效保證了產品質量。他主持完成擺體活塞機械加工項目,通過采用成形刀具與數控相結合的方法,保證了產品質量,適應了公司大批量生產需求,生產效率提高5倍以上。近5年來,陳立華參與國家和省部級項目攻關3項,分別獲得湖南省、湘潭市及兵器裝備集團項目獎項3項,并獲公司各類項目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在生產車間組織開展了32項QC 攻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陳立華主動帶徒授藝,毫無保留言傳身教。主動參與公司培訓活動,在“新進員工技能培訓”“數控知識培訓”“機加廠每周一講”大課堂等技能培訓課堂上傳道授業(yè)解惑。通過集中培訓、單個一對一輔導等多種形式,強化現場操作人員的理論知識,共開展業(yè)務理論知識培訓近300課時。截至目前,共培養(yǎng)人才37人,其中,2人成長為公司中層管理人員,公司主任、副主任技術職稱4人,專業(yè)技術工程師10人,高級技師4人,技師6人,班組長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