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炳莉
(廣州城市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0080)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等多份核心期刊眾多篇幅闡述心理素質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學校適應、學習壓力、自殺意念等的影響作用。提升心理青少年心理素質的需求十分迫切。
彭小凡等[1]指出,中國是自殺率較高的國家之一,在15~19 歲青少年群體中,自殺行為在死亡總數中幾乎達到19%。金琳等[2]在研究中指出,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其中心理素質是心理健康的內源性因素,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預測和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桂騰婭等[3]發(fā)現,與以往的多個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發(fā)現心理素質可以顯著負向預測問題行為,即青少年心理素質越高,問題行為越少。作為一種內源性的心理基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促進個體的社會性發(fā)展,減少適應不良。
眾所周知,青少年期是個體發(fā)展最迅速面臨變化和挑戰(zhàn)最多的一個時期,這點從叛逆而痛苦的青春期可見一斑。而青少年期心理素質的提升從橫向來說會影響其個人、家庭乃至社會當下的穩(wěn)定,從縱向來說,青少年期的心理素質水平又會對其一生奠定重要基礎,一代青少年的心理素質水平又會影響整個區(qū)域甚至國家?guī)状说陌l(fā)展和走向。
基于上述問題的重要性,結合綜述文獻、經過與有多年一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驗的中學心理老師的訪談,結合隨機抽取的幾名青少年訪談的結果,研究者總結出青少年面臨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健康問題主要包括:人際關系與同伴關系問題、學習問題(學習壓力和學習策略及時間管理問題)、親子關系問題青春期自我成長與自我意識問題等。針對以上問題,特從師生關系和社會支持來分析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質的路徑。
本研究采用隨機整抽的方法,在七年級班級中隨機抽取9 個班級進行實測。發(fā)放問卷和回收問卷738份,其中有效問卷692 份,有效問卷中男生363 份(52.3%),女生329 份(47.7%),回收有效率為94%。
(1)中學生心理素質問卷。中學生心理素質問卷采用的是由西南大學心理學教授主編的《中學生心理素質問卷》[4],該問卷總共24 題,采用5 級計分,得分越高意味著被試的心理素質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9,各維度的Cronbach’s α 系數分別為0.81、0.76 和0.72。
(2)初中師生關系問卷?!稁熒P系日常交往問卷》共26 個題目,該問卷為李克特五點記分法,得分越高,說明師生關系越好[5-6]。問卷Cronbach’s α 為0.899。
(3)青少年社會支持量表?!肚嗌倌晟鐣С至勘怼分?,中學生樣本的信度為0.920,結構效度良好[7]。
采用SPSS26.0 對數據進行分析,包括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相關分析、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利用Mplus 對數據進行建模,分析其中介作用。
利用斯皮爾曼積差相關對青少年心理素質、師生關系和社會支持在性別、是否為獨生子女上均無顯著相關;青少年心理素質和師生關系在、是否為學生干部上均無顯著性差異,但是社會支持卻差異顯著;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青少年心理素質、師生關系和社會支持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的差異性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均無顯著性差異。
檢驗結果顯示,各變量兩兩之間均極其顯著相關,如表1 所示。
表1 心理素質、社會支持、師生關系的相關分析
(1)青少年心理素質和師生關系相關極其顯著。這里采用的是比較法顯示出青少年心理素質作用于師生關系,同時師生關系又反作用于青少年心理素質,二者相互影響。因此,想要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質,需要去改善師生關系。
(2)青少年心理素質和社會支持相關極其顯著。這里采用的是比較法顯示出青少年心理素質作用于社會支持,同時社會支持又反作用于青少年心理素質,二者相互影響。因此,想要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質,需要去改善社會支持。
(3)青少年師生關系和社會支持相關極其顯著。這里采用的是比較法顯示出青少年師生關系作用于社會支持,同時社會支持又反作用于青少年師生關系,二者相互影響。因此,想要改善青少年師生關系,需要去改善社會支持。
(1)青少年心理素質現狀分析。青少年心理素質問卷中最小值為24,最大值為120,平均數為83.22、標準差為16.850。數據顯示青少年心理素質現狀是不高的,處于中等水平。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可能受學習壓力大、睡眠不足、親子關系等方面影響。因此,可以從青少年心理需求入手,從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質。
(2)青少年師生關系現狀分析。青少年師生關系問卷中最小值為26,最大值為130,平均數為81.86、標準差為15.671。數據顯示青少年師生關系現狀是不高的,處于中等水平。青少年師生關系可能受老師的壓力大、學生日常作業(yè)多、老師的教學方式等方面影響,導致師生關系相對緊張。因此,合理改善青少年師生關系較為重要。
(3)青少年社會支持現狀分析。青少年社會支持問卷中最小值為17,最大值為122,平均數為59.16、標準差為13.526。數據顯示青少年社會支持現狀是不高的,處于中等水平。青少年社會支持可能受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懵懂時期,較為敏感,有自己的秘密,不想家人過于關心等方面影響。因此,可以通過去了解青少年所面對的社會支持,提高青少年社會支持。
利用Mplus 對師生關系在社會支持對心理素質的影響中的調節(jié)作用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社會支持對心理素質的影響中有正向的調節(jié)作用;結合訪談和觀察,研究者分析:師生關系是青少年社會關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社會支持系統(tǒng)中的重要子系統(tǒng),老師是青少年的重要他人,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有益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質。
同樣利用Mplus 對社會支持在師生關系對心理素質的影響中的調節(jié)作用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在師生關系對心理素質的影響中有正向的調節(jié)作用;研究者分析: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有利于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良好的師生關系對青少年心理素質的正向影響就不贅述了,但是社會支持系統(tǒng)不僅能直接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質,還能通過影響師生關系進而正向調節(jié)青少年的心理素質水平。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如親子關系系統(tǒng)、同學支持系統(tǒng)等,都有助于其良好師生系統(tǒng)的建立,如從家長、同學那里習得良好的師生相處模式和技巧等。因此,良好的社會支持對通過師生關系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質和健康路具有積極作用。
心理素質與社會支持和師生之間的關系如圖1 所示,青少年社會支持和師生關系分別可以單獨影響心理素質,同時,社會支持和師生關系還可以互為中介,通過彼此間接影響心理素質。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可以正向影響心理素質,同樣良好的師生關系亦是如此。
圖1 心理素質與社會支持和師生之間的關系
在青少年社會支持中,可以通過提升青少年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讓青少年踴躍去參加學生干部的競選、參與校園活動促進同學關系、與父母友好溝通促進親子關系以及多參加社區(qū)活動、志愿活動促進社會關系。在青少年師生關系中,老師要真心去熱愛學生、充分了解和理解學生,平等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人格。青少年可以與老師多溝通,溝通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橋梁、尊敬和關心老師、多去包容和理解老師。在青少年心理素質中,青少年可以通過放松身心,利用空余時間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學會合理去釋放壓力,從而去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質。
(1)國家層面。國家可以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以促進青少年可以更好去提升社會支持、改善師生關系、提高心理素質方面。國家可以組織辦好教育指導平臺,推動學校、家庭、社會指導服務站點的建立,引導多方關注學生的社會支持、師生關系、心理素質方面。國家引導青少年們樹立正確的三觀以促進青少年可以正確認識自我。
(2)學校層面。①學校要營造健康的教育氛圍,比起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值得看到的是學生的努力和潛力。用發(fā)展的觀點去看待學生的學習問題,多鼓勵和支持學生。②學校可以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健康教育,使學生學會正確認識自我,經受挫折也能快速調整好自己。學校可以提供社會支持,給予學生平臺去展示,全方面給學生提供發(fā)展和考核機制,促進學生結合自身優(yōu)勢,找到自己發(fā)展道路,而非學業(yè)成績這一單一的評價體系。③學校老師要以學生為中心,用平等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溫柔對待學生,做好老師的職責。
(3)社區(qū)層面。①社區(qū)可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qū)活動,讓青少年在玩中收獲知識、朋友等等,釋放情緒,找到真正的自己。②社區(qū)里的社工可進行定期隨訪,與青少年建立和諧友好的關系,以幫助青少年擺脫困惑,更好去提升社會支持,改善師生關系、提高心理素質。③社區(qū)里可以建立社區(qū)心理輔導室和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對感到困惑的青少年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促進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
(4)家庭層面。①家庭要提供溫馨、有愛、和諧、安全、穩(wěn)定的成長環(huán)境,讓青少年在有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②父母不要過多干涉青少年,讓青少年獨自去面對事情,學會自立自強。同時,避免過于嚴格和暴力,讓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fā)展。③父母可以多去傾聽青少年的心聲,理解和包容青少年,成為青少年溫暖的港灣。
(5)個人層面。①樹立正確的三觀,正確去認識自我,提升自我,以促進青少年的心理素質發(fā)展。②善于學習,不僅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而且要學會懂禮貌,尊重老師,以促進師生關系。③善交益友,在朋友上取長補短,還需要學會一些待人處事、人際關系等等方面,更好去提升社會支持。
綜上所述,社會支持和師生關系可以調節(jié)青少年心理素質,因此可以通過改善師生關系和健全青少年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來促進青少年的心理素質提升。這需要多主體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以往心理素質的研究,鮮有總師生關系和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角度進行研究,更沒有從其中介調節(jié)作用進行分析,本研究為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提高了有益參考,為青少年心理素質提升也提供了從師生關系和社會支持方面研究的案例。研究者也將繼續(xù)在青少年心理素質研究領域深耕不輟,接下來計劃重點研究社區(qū)教育和社會支持對青少年心理素質提升的路徑等方面的研究。結合社區(qū)社工專業(yè)、依托社區(qū)和青少年等課題平臺,深入青少年一線,開展走訪調研,進行干預實驗,用行動研究為促進青少年心理素質提升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