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乾 廣東省輕工業(yè)技師學院
隨著職業(yè)教育改革深入,技工學校羽毛球運動應得到進一步優(yōu)化,師生們對羽毛球運動正逐步趨向興趣性、自主性、終身性放向發(fā)展。同時羽毛球運動正是因為自身的優(yōu)點和特點,已成為技工類學校師生所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
羽毛球運動的受歡迎程度非常高,不僅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在校園的生活中也有一定地位,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學已經涉及羽毛球教學。在進行羽毛球運動時,學生的體質能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因為這項運動需要運動員在場地之間來回奔跑,加之羽毛球運動也具有靈活性,運動者需要在擊球時做出多種動作,例如起跳、前撲、后仰等,這些同樣有利于身體血液循環(huán),并且鍛煉了呼吸功能。同時羽毛球運動還需觀察對方的弱點,并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動腦打球”,這種長時間的鍛煉也會使得運動員的智力水平相應地有所提高。通過對120 名廣東省輕工技術學校在校大學生參加羽毛球活動的態(tài)度的問卷調查,發(fā)現大學生參加羽毛球活動的態(tài)度與他們喜歡的羽毛球活動有關。唯有興趣,才能提高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參與度。調查結果(如表1)顯示,37.5%的人很喜歡,54%的人很喜歡。,不喜歡占8.5%,且有自覺參與羽毛球運動意識。也就是說每10 名學生中就有一半以上人數會參加到羽毛球運動中。所以說羽毛球運動項目已成為技工學校學生業(yè)余體育運動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表1 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的態(tài)度
調查問卷主要通過問卷星對廣東省輕工業(yè)技師學院2020、2021、2022 級130 名學生進行隨機發(fā)放,分別從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態(tài)度、選擇羽毛球課程情況展開分析調查......本研究共發(fā)出130 張問卷,120 張有效問卷,有效率92%。
(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羽毛球相關方面的期刊、專注、論文等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2)觀察研究法:對研究對象在體育課程中、業(yè)余體育運動中進行追蹤研究,指導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實施因材施教。
(3)邏輯性分析方法:通過對上述獲取到的資料進行統(tǒng)計,并對其進行客觀性分析與經驗性說明。
在羽毛球項目中,場地和設備是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體育教學與體育鍛煉的開展,都離不開器材與場地,它們是開展羽毛球這項運動的必要條件與物質基礎。當前,高職院校缺乏專業(yè)的羽絨服球館,僅有的幾個體育場館中,羽絨服與籃球、排球、室內健身場地共用。這就造成了室內羽毛球場地的使用率很低,而室外的場地設施卻很簡單。水泥地,完全不符合羽毛球場地標準,導致很多學校不得不人為的減少羽毛球課程的開設。室外場地也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一旦遇到刮風下雨等異常天氣,我們的羽毛球課僅限此一節(jié)。另一方面,羽毛球運動中使用的球拍和球都是比較消耗體力的,消耗快的運動器材,資金的缺乏嚴重阻礙了該運動的廣泛開展。
教師資源是教學課程重中之重,目前技工學校體育教師中從事羽毛球專業(yè)的教師少之又少。例如省輕工技師學院的20名體育教師里面,超過70%的學生在三大球和田徑運動方面有專長,而在羽毛球方面有專長的學生只有1 人,所占比例為0.5%。這一現象反映出當前高校體育教師原有的學科構成與當前高校體育專門化學科的比重不相適應。明顯不利于推廣羽毛球運動。而且,很多老師都是兼職的,這樣才能更好的將羽毛球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結合起來。羽毛球技術要求精巧、柔韌,是一種比較難以掌握的技術,也是一種需要長期系統(tǒng)學習與練習的技術。現階段學生與羽毛球運動最多只能停留在“體驗”的層次上,師資隊伍不強大直接導致專業(yè)技術的缺乏,教師本身專業(yè)水平不高,也沒科學的、專業(yè)的訓練方法,更沒有專業(yè)的比賽經驗,從而影響羽毛球運動開展和學生學習積極性。
羽毛球是一種經常性的運動項目,要進行該項目,就必須建立一個比較牢固的團隊,并在團隊中進行具有不同意義的團隊活動。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得到更好的鍛煉和提升,并營造更好濃厚的體育運動氣氛,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鍛煉。如果有與之相適應的社團,可以定期地舉辦各種形式的羽毛球表演賽,還可以組織學生們互相學習,還可以在校內廣播和轉播各種羽毛球賽事,這樣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們的球技,這樣羽毛球運動的發(fā)展也會變得更加有序。然而,就目前的現狀來看,技工學校的羽毛球社團組織十分稀少,缺乏足夠的組織和協調人員,精通羽毛球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也十分有限,而且不能有效地集合起來,導致許多羽毛球運動愛好者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社團。而羽毛球技術較差的學生也得不到相應的指導。
體育是中等職業(yè)與技工學校教育中的重要課程,是培養(yǎng)全面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德智體技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是來自于身體健康。學校不僅要重視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還要學生的身體健康。將體育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把羽毛球運動作為開展全校健身娛樂運動的重要方式。為此,技工學校必須轉變教育發(fā)展理念,改變傳統(tǒng)的競技體育發(fā)展理念,將健康體育、休閑體育、娛樂體育當作重要發(fā)展方向。體育教育不是單一的培養(yǎng)競技運動員,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工匠人才。然而羽毛球運動正是踐行這一理念,從健身運動和享受生活的角度去感受羽毛球運動的價值,更有利于在技工學校推廣羽毛球運動。
羽毛球運動需要場地作為支持,所以對硬件設施要求較高,學校應專門為羽毛球運動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并加大資金支持。羽毛球活動受氣候的影響較大,一般情況下,我們應該把課程安排在室內。我們應該對現有的場館進行合理的利用,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最大限度的挖掘,將學校閑置的訓練場地或者體育館中的某一塊場地用作羽毛球室內場地,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當前羽毛球學生場地嚴重缺乏的現狀。因此,在開展羽毛球運動的過程中,也要準備好羽毛球拍、羽毛球等器材,防止由于缺少運動器材而導致羽毛球活動不能正常進行。因此,我們必須時刻注意并不斷地對學校的硬件條件進行優(yōu)化,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羽毛球課程能夠順利地進行,從而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引入專業(yè)的羽毛球教練,根據學員的性格特點,在教學中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這對學員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在實際操作中的運用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專業(yè)教師應該多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基本學情,并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對于沒有基礎的學生,主要采取的是一些簡單的練習方法,尤其是游戲性質的內容,比如不同性質的顛球,接球,持拍的拋、接球練習(也可兩人做)等,保證學生能夠快速跟上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從而提升學生的練習興趣,讓他們能夠盡快入門。對于具有一定基本功的學生,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培訓,也可以讓這些學生成為課堂上的小能手,教授基本功不扎實的同學。
原有的教學模式缺乏針對性,忽略了學生個體差異。分層次教學彌補了以往教學模式的不足。技工類學校體育教育具有實踐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技能型教學,但不是因此忽略基礎知識,體育教師應在課程開始前對教材仔細、認真研讀,強調基礎知識學習,從基礎知識以及技能教學兩方面入手,開展高質量的羽毛球教學,使學生在實踐能力和基礎知識方面得到雙重訓練,這與素質教育要求相符,也是落實羽毛球課程的本質體現。在授課時,我們可以對技工生實施分組,并讓他們在本組中自行選出一個小組長,這樣就能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相應的羽毛球教學。在羽毛球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觀察,記錄不同技工學生在羽毛球課堂上的表現,然后對其技術動作、發(fā)力姿勢等進行分析,得到相應的教學數據,并以此為基準對后續(xù)羽毛球授課的內容、形式展開優(yōu)化,提升育人質量。
將羽毛球課列為校本課程,并在一周內每個班級安排1-2次羽毛球課。校內增設羽毛球特色氣氛。例如學校宣傳欄展示羽毛球特色學生風采以及一些羽毛球比賽榮譽,羽毛球館內外布置張貼一些世界冠軍明星和一些標語,用來激勵學生,提供課堂訓練激情。并滲透一些羽毛球基本技術動作教學。不定時通過學校公眾號、校園網、平時廣播等推送羽毛球常識和國際性羽毛球大賽。對120 名學生中(見圖表2)發(fā)現,參與羽毛球運動動機排第一的是興趣,占48.5%,休閑娛樂的占27.5%,強身健體的占15%,結交朋友的占9%。從數據可證明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熱愛和追求,特別是和同學、朋友一起進行羽毛球運動時很有趣,既能放松身心又能鍛煉身體,每次打完羽毛球特別是跟對手進行較量,斗智斗勇,打出意想不到的好球,還能出一身汗之后,感到很愜意,很滿足。因為羽毛球運動本來就具有較強的健身性、娛樂性、交際性,能滿足學生在健身、娛樂、交友等方面需求。因此在技工學校開設羽毛球課程教學不但可以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更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中充分享受到羽毛球運動帶給他們的樂趣,體會到羽毛球運動的美學價值。從而培養(yǎng)體育鍛煉情感和終身運動意識。
表2 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的誘因情況
在全校范圍內,積極開展羽毛球運動,做好羽毛球運動的普及工作。例如:在全校范圍內,組織一次羽毛球趣味競賽。羽毛球顛球,發(fā)球,羽毛球知識競賽,等等.校內一年一度的“羽毛球比賽”,不論晴天還是雨天,都會按時舉行。同時,在教師的活動室里,還舉辦了羽毛球競賽,使教師和學生一起訓練。羽毛球比賽是推廣、普及羽毛球運動的一種重要方式,它也是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的一種重要手段。與此同時,還應建立起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羽毛球協會,由專門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組織、管理羽毛球協會。在協會中,學生可以對自己的體育特長進行培養(yǎng),發(fā)展單項運動能力,并廣泛地接受該項目的各個方面知識。在實踐中謀求發(fā)展,不斷增強自信心,提高羽毛球運動能力。
在技工學校中開展羽毛球運動已成為大勢所趨,認真開展和普及,既與現代技術人才的素質和身心健康有關,也與未來的高知識高技能人才有關。技工學校的所有體育活動,既要滿足學生的需要,也要滿足學生的需要,也符合大學畢業(yè)生、高技術人員對體育的需要。隨著學校體育課程的不斷深化,學校體育的主要選題逐漸朝著趣味性、實效性和終身性的方向發(fā)展。我們應該把握機會,對如何不斷地提升羽毛球運動在技工類學校的普及水平進行深入的探討,讓羽毛球這項運動可以更好地、更全面地發(fā)展起來,提升當代工匠學生的身體素質,改善羽毛球教學實踐活動,推動體育事業(yè)的整體進步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