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祥粉
大學體育課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與探索
詹祥粉
(南京審計大學體育與藝術教學部,江蘇 南京 211815)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單一的體育教育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要求,大學生僅僅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沒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很難獲得良好的發(fā)展。積極推進體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發(fā)展,不僅可以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身體素質,也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文章對大學體育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從具體的體育項目出發(fā),探討大學體育課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與應用,為今后大學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融合發(fā)展提供參考。
大學;體育課程;思政教育;挖掘;應用
體育教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能夠在思想教育當中充當載體的作用。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領下,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將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在一起,不僅能夠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提升大學體育教育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達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將思政元素融入到體育教育活動中時,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第一,思政教育元素應該與體育活動高度統(tǒng)一。諸如體育運動精神、體育文化理念等等都屬于思想政治內容,教師要利用適當的方法將這些內容融入到體育課堂中去,確保思政元素與體育教育的和諧統(tǒng)一,確保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思想水平能夠同步發(fā)展。
第二,適當拓寬思政教育的范圍,思政教育和體育教育的相互融合,為大學體育教育課堂打開了新的空間,因此教師不能局限于教室和操場,而是應該拓展思維,采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廣闊的體育學習平臺,使得學生的體育素質和思想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新課改政策的頒布與實施,對于大學體育教育來說,即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因此大學教育工作者需要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教育局的政策方針,積極拓寬教育思維,在大學體育課程中融入新的元素,強化大學體育教育的成果。我國教育部門制定了“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針,要求各級教育機構要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大學體育教育打開了廣闊的空間。將思想教育元素融入到大學體育課程當中,是響應國家政府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是貫徹實施“三全育人”的具體體現。大學體育教育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基本理念,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提升大學生的思想素質,促進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全面發(fā)展。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將思政教育貫穿于大學體育課程的方方面面,將思政元素融入到體育鍛煉、體育指導、體育訓練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達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社會對大學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單一落后的體育教學模式終究會被淘汰?;谒颊逃砟畹拇髮W體育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將思政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積極探索思政教育與體育教育的融合途徑,重新規(guī)劃大學體育教學活動,在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強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教師要不斷挖掘、不斷探索大學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思政教育突破口,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廣泛收集大學生的意見和反饋,創(chuàng)新設計出更有價值、更有效用的思政體育教育計劃?;谒颊逃捏w育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更好的精神狀態(tài)參與到體育學習活動當中??傊?,推動思政教育和體育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夠有效提高大學體育教學水平。
過去的體育教育課程只關注學生的體育鍛煉,忽視了大學生的思想培養(yǎng),導致很多學生雖然掌握了一些鍛煉身體的技巧,但是思想素質一直處于低下水平,難以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空間。將思政元素與體育教育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體育鍛煉技巧的同時,能夠受到優(yōu)秀思想的熏陶,從而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水平,使得體育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此同時,基于思政教育的體育活動,不僅使體育活動將變得更加豐富,思政元素也會變得更加具體,老師在講解體育活動內容時穿插一些思政元素,能夠有效降低思政內容的認知難度,強化學生的記憶,提升大學生的政治修養(yǎng)。例如當大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出現思想跑神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列舉一下中國女排“不拋棄、不放棄”的奮斗精神,講述中國女足“敢于拼搏、永爭第一”的優(yōu)秀品質,以此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斗志,引導大學生向優(yōu)秀的體育運動員學習,從而培養(yǎng)大學生不怕辛苦、艱苦奮斗的優(yōu)秀品質。
大學教師要認識到運動項目中的思政教育價值,并將其中重要的教育價值進行挖掘和塑造,使其融入到體育教學課堂中,以發(fā)揮其教育價值與作用。首先,高等教育機構應該組織和引導教師積極學習并深入對各種運動項目的認識和理解,探究每一項運動項目背后的思政教育價值,例如射擊、射箭項目作為一項靜力性項目,要求射手具備耐心、穩(wěn)定性、協(xié)調性和持久性;排球項目尤其是國女排在我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表現出團結協(xié)作、永不言棄、頑強拼搏的精神品質;武術教學能夠充分體現實現“立德樹人”,切實提升德性教育。然后,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應該在恰當的環(huán)節(jié)融入一些思政教育元素,讓學生在提升身體素質的同時,能夠接受一些思政教育的內容。例如在在講解籃球運動時,教師除了講解籃球運動技巧時,還要跟學生講解:籃球是一個團體運動,靠一個人的技術和力量是無法取勝的,需要全體隊員協(xié)調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戰(zhàn)果。最后,大學體育的實踐性非常強,不同體育項目中的思政元素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教師要充分意識到思政元素在體育教學當中的差異性,進而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教育課程。
大學教師需要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結合時代需求,創(chuàng)新設計出一套先進合理的體育課程思政課程考核機制。首先,大學在期中、期末考核學生的體育素質時,還需要考核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適當提高思政考核成績的比重,如果學生的思政考核成績較差,則可以判定大學生的體育成績不合格,從而提高學生對思政教育的重視力度。然后,學??梢猿闪⒁粋€考核評價小組,每隔一段時間對大學生對各個院系的體育課堂思政教育課程展開評價考核,全面了解教師在體育課堂上思政教育的實際情況,對于考核結果優(yōu)秀的教師,學校方面應該給優(yōu)秀教師一些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針對那些考核成績較差的教師,學校應該給予針對性的培訓與指導,確保所有教師都能將思政元素融入到體育教學課堂當中。第三,大學教育組可以細化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評價考核規(guī)則,采用交流訪談、定期抽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思政學習情況,全面了解體育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障礙和問題,并對體育課堂思政教育的教學方法做出適當地優(yōu)化調整。
良好的監(jiān)督管理制度是保證體育教學、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以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大學應該加強對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具體作法如下所示:首先,學校要成立一個思政教育監(jiān)督小組,由教育組主任牽頭,對大學教師在體育課程的思政教育情況展開全方位監(jiān)督,嚴格要求教師在體育課堂上講解一些思想政治知識,推動思政教育和體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然后,思政教育監(jiān)督小組要隨機到各個院系的體育課堂上聽課檢查,查看教師是否在體育教育活動中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如果教師依然采用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方法,則對教師做出停課反省的懲罰,在全校營造出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圍。最后,在年度評選優(yōu)秀體育教師時,學??梢詫⑺颊逃晒鳛橐豁椫匾脑u價標準,盡可能選擇那些體育素質達標、思政教學成果優(yōu)異的教師,并作為全校的榜樣加以宣傳,從而有效促進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良性發(fā)展。
教師作為課程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播者。在進行體育教育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挖掘教師自身的品德價值,在體育教學中不斷影響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yǎng)。此外,教師要加強與其它教師的交流與溝通,深入探討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融合方法、融合突進,從而獲得更多的心得體會。首先,學校應該為體育教師和思政教師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每周二開展一次體育教學、思政教育交流大會,引導體育教師和思政教師交流教學心得,學習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幫助體育教師掌握更好的思政教學方法。然后,學??梢云刚堃恍<覍W者來學校開展以“體育教育思政教學融合發(fā)展”為主題的座談會,并要求全校所有教師都參與其中,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掌握最前沿的教學方法,進一步強化思政教育的成果,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最后,學??梢詫iT舉辦一個“體育教育思政教育融合發(fā)展”的教學技能大賽,從中選出思政教育體育教育融合效果最好的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教師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體育教學思政教育融合方法,幫助全體體育教師掌握良好的體育教學思政教育融合方法,全面提升學校的體育教學水平。
籃球作為一種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與價值,其自身獨有的對抗性、集體性、益智性對于學生的生理、心理及思想有著得天獨厚的教育作用。
表1 籃球項目教學思政元素融入表
如表1所示,挖掘籃球運動課程思政價值需要融入籃球運動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首先是準備部分,以引起學生興趣為主要目的,利用課前五分鐘的時間給學生介紹籃球發(fā)展史、籃球精神與文化等,進行課堂導入,以引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是基礎部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及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比賽法、啟發(fā)式教學、小群體教學法等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使思想道德教育潛移默化貫穿在籃球教授過程中。例如: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在課堂準備部分用問題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討論,這些問題是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典型思政元素,可以提升學生籃球運動興趣及學習積極性。最后是結束部分,結束部分要重視總結評價的作用,對在體育品德方面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給予明確表揚,闡明其優(yōu)秀之處,要具體到某個言行或事件;對于表現稍差的學生要給予委婉批評并引導幫助其改正。
籃球運動課程與思政教育相輔相成、同向發(fā)力,通過籃球運動思政教育強化了學生公平競爭、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鑄造了學生追求卓越、團結合作的精神,發(fā)揮出1+1>2 的效果,實現了籃球運動課程的獨特育人功能。
排球運動是一項在規(guī)定的場地內,運動員隔網進行攻防對抗的球類競賽活動,對增強體質、陶冶情操、豐富生活、促進身心全面發(fā)展具有良好的作用。排球課程是高校公共體育開設課程,將思政元素融入課堂,通過宣傳“女排精神”和課堂實踐,能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頑強拼搏、奮斗有我的信念,團結協(xié)作、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組織紀律性?!芭啪瘛笔侵袊旁?981年首次榮獲世界冠軍至今不斷積累而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既有深厚的傳承,又引領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9月30日會見中國女排代表時強調:“你們在賽場上展現了祖國至上、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最強音?!贝髮W生排球課程的教學是“女排精神”最直接的體現,鼓勵大學生觀看中國女排的比賽視頻和一些關于女排的電影,如《奪冠》《我和我的祖國》,能培養(yǎng)大學生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同時作為一項競技體育運動,通過排球競賽能夠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促進技術水平的提高。在和隊友搭檔配合、團結協(xié)作中感受運動樂趣。排球比賽會有有勝負,大學生在比賽中能夠培養(yǎng)頑強拼搏和團結奮斗的精神。
健美操是一項融體操、舞蹈、音樂、美學為一體的運動項目,極具健、力、美的特征。健美操教師要加強自身的育人意識,找準育人方向,提升自身的育人技巧。在健美操課的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和學習興趣,不止是幫助學生在參加健美操的運動鍛煉中充分享受到樂趣,增強身體健康,更是需要注重通過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溫潤他們的心靈,提升學生的審美品格和素養(yǎng),幫助學生磨練自己的意志,塑造品質,激發(fā)他們的實踐活力。
在健美操課堂教學上,通過對健美操各種動作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姿態(tài)美,形體美,健康美,把美學、力學、解剖學等科學原理貫穿于課堂中,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動作美的感染力,自信美的表現力,建立良好的審美觀。通過課堂上的表演和競技比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競爭意識和開拓進取心,幫助他們勇敢地去挑戰(zhàn)自我,對接新時代。通過項目教學模式,線上和線下與學生們積極互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活動積極性都得到了提升。小組內的成員在相互合作的同時交流也顯著增多,這更有可能促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和友誼。個人自我管理與制度約束能力的培養(yǎng)和加強,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在政治思想與行為上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guī),更好地走入社會,服務社會。
冰雪體育是一種融健身性、競技性、觀賞性、娛樂性、表現性和教育性為一體的社會文化活動。冰雪體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在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冰雪體育思政教育元素并有效融入教學、比賽及各項活動中,讓大學生們在冰天雪地中鍛煉身心、培養(yǎng)自信、展示自我、全面發(fā)展,對于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具有積極意義。并且每一類冰雪體育都充滿著獨特的思政教育價值:集體對抗類冰雪體育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團隊合作、集體主義意識和拼搏精神;體能類冰雪體育培養(yǎng)學生勇于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我的精神,提高學生的毅力;智力類冰雪體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大局觀和規(guī)劃意識,提高心智和心理素質;極限類冰雪體育挑戰(zhàn)大自然、挑戰(zhàn)自我。
做好冰雪運動運動課程思政教育的挖掘,必須把思政工作貫穿在整個教學體系中,要科學設計,有機融入,充分發(fā)揮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zhàn)場”、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
大學體育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這種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顯然已經不適合新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將體育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起來,不僅是貫徹實施國家教育改革計劃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有效手段。但是就目前來看,很多大學體育教師沒有意識到體育教學課堂融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極大地拉低了大學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在以后的發(fā)展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該聯合起來,積極推動體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建立健全體育課程思政教育考核體系、加強對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監(jiān)督管理、加強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交流,從而實現體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綜合型人才。
[1]馬龍.高職公共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探索[J].成才之路,2022 (1):7.
[2]蔣建忠.獨立學院公共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1(12):30.
[3]徐艷,成守允.高校體育課開展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的優(yōu)勢研究[J].高教學刊,2021,7(35):145-149.
[4]董志偉.“課程思政”融入高職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2):05.
[5]王振萍.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協(xié)同育人路徑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34):147-149.
[6]白國慶,劉曉楠.新時代大學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理論認知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1(11):37-38.
Mining and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n University PE Curriculum
ZHAN Xiangfen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5, Jiangsu, China)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20SJA0363)。
詹祥粉(1977—),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