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 平
當前,防御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已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水利部及時針對本輪洪水防御進行復盤檢視,提煉總結經驗成果,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各級水利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著眼長治久安,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統(tǒng)籌謀劃流域系統(tǒng)治理方案,整體提升流域洪水防御能力。
安而不忘危。及時復盤檢視,真實、完整、全面地還原當時的情勢,能夠更精準地發(fā)現防范應對過程中的短板弱項,更好地總結經驗教訓,更有針對性地彌補不足。在防御此次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過程中,暴露出流域防洪減災體系中的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如雨水情監(jiān)測預報“三道防線”還存在短板,對有的河流難以第一時間準確預判洪水情況;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還不夠完善,有些河流上游防洪控制性水庫尚未建設,部分河道及堤防建設不達標,蓄滯洪區(qū)建設還有滯后;數字孿生流域處于起步階段,水工程聯合調度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支撐不足,洪水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能力不夠等。這些復盤成果不僅對海河流域,對全國各流域防洪工作都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和借鑒。
增強應對風險挑戰(zhàn)底氣,急需快速補齊短板弱項。各級水利部門要聚焦“四預”措施、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建設、數字孿生流域建設、防洪體制機制法治管理等,統(tǒng)籌重點地區(qū)、重點部位,系統(tǒng)全面提升流域防災減災能力。要加快推進防洪控制性水庫和蓄滯洪區(qū)建設,加密布設測雨雷達、雨量站和水文站,加快構建雨水情監(jiān)測預報“三道防線”,全力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建設。要抓緊制修訂防洪有關法律法規(guī),完善防洪管理和工作機制,強化蓄滯洪區(qū)管理和河道空間管控,加強水行政執(zhí)法,不斷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要加快推進中小河流和山洪溝治理,將城市防洪納入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確保城市防洪安全。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我們要通過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復盤檢視,總結經驗,直面不足,找準癥結,精準發(fā)力,以最快速度、最強力度全面構筑起堅實有力的流域防洪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