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亞斯爾·艾比布拉,塔吉努爾·居來提(新疆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新疆 喀什 844000)
肺炎是臨床兒科常見疾病,多由致病菌感染引起,發(fā)病率高,病情進展快且嚴重,患兒以發(fā)熱、咳嗽為主要表現(xiàn)[1]。兒童難治性肺炎指肺炎患兒在接受常規(guī)治療一周后,各項臨床癥狀仍無法得到緩解,甚至出現(xiàn)病情惡化的情況,具有反復發(fā)作、病程長等特點,對其生命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2-3]。臨床治療兒童難治性肺炎多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紅霉素等,此類藥物能夠抑制細菌的蛋白質合成,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抗感染作用,但由于患兒支氣管存在大量痰栓,單純應用抗生素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臨床提出加用支氣管鏡行肺泡灌洗[4-5]。支氣管鏡為臨床常用醫(yī)療器材,可經口或鼻置入患者下呼吸道,幫助醫(yī)師觀察氣管及支氣管情況,并對病變部處進行局部灌洗,清理患者痰栓,改善預后[6]。目前,臨床關于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輔助支氣管鏡治療兒童難治性肺炎的應用研究較少,鑒于此,本院特對2021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96例難治性肺炎患兒進行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96例難治性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8例)與治療組(48例),其中對照組包含男童27例,女童21例;年齡2-11歲,平均年齡(6.87±2.13)歲;病程7-17d,平均病程(12.43±2.09)d;肺炎嚴重程度:輕度30例,重度18例。治療組包含男童26例,女童22例;年齡3-11歲,平均年齡(6.94±2.16)歲;病程8-17d,平均病程(12.65±2.11)d;肺炎嚴重程度:輕度32例,重度16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診斷標準 符合《中國兒童難治性肺炎呼吸內鏡介入診療專家共識》[7]中關于兒童難治性肺炎的診斷標準,即:①存在肺炎臨床表現(xiàn),如咳嗽、發(fā)熱、呼吸困難、精神萎靡等;②影像學檢查可見云絮狀高密度影;③行咽拭子快速培養(yǎng)實驗結果呈陽性;④行支原體肺炎DNA測定結果呈陽性。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兒童難治性肺炎診斷標準;②年齡低于12歲;③臨床資料完整,且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合并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②存在其他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③存在免疫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病史者;④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或不耐者;⑤中途退出或不配合研究者。
1.4 方法 對照組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所用藥物為: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按紅霉素計0.3g),劑量為20mg/(kg·d),分3次靜脈滴注,連續(xù)用藥3-5d;待患兒體溫低于37℃,使用鹽酸阿奇霉素注射液(5ml:0.5g),劑量為10mg/(kg·d),靜脈滴注,連續(xù)用藥3d后停藥4d,總療程為2-3周;若患兒未退熱,則在使用鹽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基礎上,使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40mg),劑量為1mg/(kg·d),靜脈滴注,連續(xù)用藥3-5d。
在對照組治療方案基礎上,治療組使用支氣管鏡治療,具體內容為:患兒術前6h常規(guī)禁食,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術前準備,并進行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使用面罩吸氧,局部麻醉藥物為利多卡因(5ml:0.1g),經鼻腔送入纖維支氣管鏡(品牌:PENTAX,型號:FB-15BS)至肺部,由主治醫(yī)師逐級觀察患兒氣管、主支氣管病變,并結合影像學檢查結果定位病變部位,固定纖維支氣管鏡遠端后注入氯化鈉溶液(100ml:0.9g)進行肺泡灌洗,劑量5-10ml/次,負壓吸出,根據患兒情況重復2-4次,若患兒出現(xiàn)生命體征異?;蜓鯘舛冉档偷惹闆r,應及時停止灌洗操作;在治療期間,由主治醫(yī)生根據患兒病情判斷進行肺泡灌洗2-3次。
1.5 觀察指標 ①治療有效率:于治療2周后進行評估,顯效:患兒體溫恢復正常,咳嗽等臨床癥狀消失,影像學檢查提示肺部炎癥陰影基本吸收;有效:患兒體溫恢復正常,咳嗽等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影像學檢查提示肺部炎癥陰影面積較治療前縮小50%以上;無效:患兒體溫與咳嗽等臨床癥狀未改善,影像學檢查提示肺部炎癥陰影面積較治療前縮小不足50%。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臨床癥狀好轉時間:統(tǒng)計兩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③實驗室指標:于治療前、治療2周后采集患兒晨間空腹靜脈血,離心后分離血清,儀器選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品牌:BIOBASE,型號:BK-400),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dialdehyde,MDA)等指標水平。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22.0軟件分析研究結果,計量數(shù)據采用(±s)表示,并通過t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采用(%)表示,并通過χ2檢驗,P<0.05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2.2 兩組臨床癥狀好轉時間比較 治療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患兒,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好轉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臨床癥狀好轉時間比較(±s,d)
組別n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咳嗽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對照組487.52±3.1011.67±4.2318.36±2.26治療組484.79±2.147.58±2.4714.35±1.81 t 5.0215.7859.595 P 0.0000.0000.000
2.3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IL-6、TNF-α、MDA、SOD等指標水平差異不大,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兒IL-6、TNF-α、MDA等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SOD水平高于對照組,組間及組內比較,均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s)
TNF-α(pg/mL)組別(n=48)時間IL-6(pg/mL)MDA(nmol/mL)SOD(nmol/mL)對照組治療前31.84±5.57118.52±27.5311.671.8114.752.29治療后12.16±2.0267.61±8.195.351.6221.162.37治療組治療前31.66±5.34120.09±26.7611.721.8814.432.35治療后7.18±1.9351.62±7.853.131.0626.522.79 t/P對照組(治療前后)-23.012/0.00012.280/0.00018.026/0.00013.476/0.000 t/P治療組(治療前后)-29.870/0.00017.010/0.00027.575/0.00022.962/0.000 t/P組間值(治療前)-0.162/0.8720.283/0.7780.133/0.8950.676/0.501 t/P組間值(治療后)-12.350/0.0009.765/0.0007.945/0.00010.144/0.000
兒童肺炎作為臨床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冬春季高發(fā),一般預后較好,但部分患兒病情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甚至引發(fā)心肌炎、腦膜炎等并發(fā)癥,發(fā)展為難治性肺炎,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8-9]。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是分子結構中具有12-16碳內酯環(huán)的抗菌類藥物的總稱,主要包括阿奇霉素、紅霉素等,此類藥物均可通過阻斷核糖體肽酰轉移酶活性達到抑制致病菌蛋白質合成的目的,從而抑制病菌黏附,臨床多用于需氧革蘭陽性球菌和陰性球菌、支原體等感染[10-11]。成人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的療效確切,但應用于兒童群體時受到了一定限制,即致病菌侵犯呼吸道黏膜后,上皮細胞受損,可導致管腔分泌物滯留、呼吸道黏膜糜爛及上皮脫落,進而形成痰栓,大大降低了抗生素治療效果[12-13]。何雯[14]等學者認為,對難治性肺炎患兒應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無法獲得理想效果,患兒病程較長,針對此類情況,可嘗試聯(lián)用支氣管境行肺泡灌洗。支氣管鏡的應用可幫助醫(yī)師較好地觀察患兒呼吸道情況,明確其病情嚴重程度,并通過向支氣管肺泡注入氯化鈉溶液達到清理痰栓的目的,促進感染部位的吸收與恢復[15-16]。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治療后,治療組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IL-6、TNF-α、MDA等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SOD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①包括阿奇霉素、紅霉素等在內的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具有抗菌譜廣、吸收速度快等優(yōu)點,多藥聯(lián)用能夠避免因耐藥性造成的治療效果下降,發(fā)揮穩(wěn)定的抑菌作用,而在支氣管鏡的輔助下行肺泡灌洗能夠有效清理氣道阻塞物,有助于改善通氣功能,促進咳嗽、發(fā)熱等臨床癥狀的消失,極大縮短了患兒住院時間[17];②IL-6與TNF-α為炎癥反應指標,可反映患兒當前炎癥狀態(tài),當難治性肺炎患兒發(fā)病時,病菌侵犯呼吸道,引起肺泡、肺間質炎癥,IL-6與TNF-α水平迅速升高,行支氣管鏡下肺泡灌洗促進了病灶吸收,縮短了病程,IL-6與TNF-α水平也隨之降低[18-19];③MDA為氧化終產物,具有細胞毒性,能夠對細胞膜造成損傷,SOD是一種抗氧化金屬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當患兒發(fā)病時,促炎因子損傷血管內皮細胞,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同時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而當患兒接受支氣管鏡治療后,肺泡灌洗在清除痰栓的同時,可促進其支氣管黏膜建立屏障,修復血管內皮細胞,即MDA水平下降,SOD水平升高[20-21]。馮榮光[22]等學者研究結果顯示,相較于單純應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聯(lián)用支氣管鏡治療的難治性肺炎患兒可獲得更高的治療效果,且各項臨床癥狀改善更快,病程更短,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提示對難治性肺炎患兒聯(lián)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輔助支氣管鏡治療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聯(lián)合支氣管鏡對兒童難治性肺炎具有良好治療效果,可快速改善發(fā)熱、咳嗽等臨床癥狀,同時減輕炎癥反應及氧化損傷,可將其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