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李
(蘇州市王森咖啡西點西餐技工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式面點以其風味獨特、造型漂亮、品種多樣備受消費者的喜愛,因此西式面點的造型藝術和裝飾藝術設計是在滿足消費者口味需求的基礎上,滿足其視覺審美需求的必然途徑。縱觀西式面點造型藝術和裝飾藝術所經過的長期歷史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西式面點在堅持以“味”為主的基礎上,通過造型美、裝飾美向消費者表達了豐富的情感趣味,實現了西式面點在味覺、視覺和情感等方面的和諧統(tǒng)一。因此西式面點的造型藝術必須讓味附著于形色,以形色創(chuàng)造其味,充分利用味與形色之間的關系,讓西式面點的味更好,形色更美。
西式面點主要是指來源于歐美等地區(qū),以面、糖、油脂、雞蛋和乳品等食材為主要原料,輔以干鮮果品和調味料,經過調制、成型、成熟、裝飾等工藝過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營養(yǎng)食品[1]。西式面點因其地域和民族差異,形成了制作方法千變萬化、形態(tài)各異、品種繁多的西式面點美食,如面包、糕餅、蛋糕、泡芙和餅干等都是常見的西式面點。
西式面點制品的造型種類繁多,由于其造型方式的殊異和成型手段的不同,形成了不同地區(qū)、不同風味、不同流派的西式面造型藝術和裝飾方法。西式面點造型藝術是將調制好的面團、坯皮和餡料,按照面點的制作要求,運用各種塑造方法,以天然美和藝術美的方式,制成各式的成品和半成品。面點造型和裝飾藝術主要是借助面點原料的可塑性,運用藝術化的造型技法和裝飾技巧,實現食品原料與藝術造型相結合,使原料美、技藝美與裝飾美相統(tǒng)一,為廣大消費者制作兼具食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面點美食。
西式面點作為歐美等西方國家或地區(qū)的傳統(tǒng)美食,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也是這些國家和地區(qū)傳統(tǒng)文化、生活習慣、民風習俗的重要體現。西式面點在傳入我國之后,與我國地域文化、民俗傳統(tǒng)有效結合,不僅滿足了眾多消費者的口味需求,而且在造型和裝飾方面也有效吸收了我國傳統(tǒng)造型元素,逐漸成為富含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新載體[2]。例如,生日蛋糕中極具中國審美和文化內涵的壽桃造型,是西點面點造型與中華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
西式面點也同其他美食一樣,講究“色香味”俱全,面點造型和裝飾藝術作為提升西式面點視覺美感的有效手段,能夠給食客帶來美好的視覺審美享受;優(yōu)秀的面點裝飾可以在不經意間給人以美的體驗。西式面點的造型藝術和裝飾藝術是提升面點視覺美感和藝術、給食客帶來藝術審美享受的關鍵。另外,西式面點還是宴席重要的餐點美食,圍繞著宴席主題進行西式面點的造型和裝飾藝術創(chuàng)作,不僅可以凸顯宴席的主題意義,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宴席的品位。例如,在結婚喜宴上的蛋糕、點心等各類西式點心在造型、色彩、圖案等方面充分融入傳統(tǒng)吉祥元素,不僅極大地提升了西式面點的藝術美感,而且包含了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和祝福[3]。
西式面點作為人們喜愛的美食之一,也是當下經濟社會中重要的商品,不僅具有食用價值,而且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經濟價值,而造型藝術和裝飾手法正是賦予其審美價值、經濟價值的主要方式。影響西式面點價格的因素除了食材價格、烹飪工藝之外,美觀的造型和多姿多彩的裝飾,在滿足人們食用需求的同時給人以美的享受,極大地提高了西式面點的經濟附加值,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因此,西式面點良好的造型藝術和裝飾藝術可以大大提升其經濟價值,同時也為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提供有力支持。
西式面點造型與裝飾藝術主要借助手工、印模和機器3種方式來實現,相對于印模和機器刻板、缺乏靈性的形態(tài),憑借面點師靈巧的雙手、嫻熟的技巧和較高超的藝術審美素養(yǎng)而手工制作的面點,不僅具有更好的口感和味道,而且造型也更加豐富和美觀。尤其要注意的是,西式面點的造型藝術和裝飾藝術都需要以良好的口感和味道為前提,否則西式面點也不能稱之為美食,也難以獲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因此西式面點必須要立足于“美食”的本質屬性,才能更受歡迎。
西式面點的造型設計主要是指在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和宴席主題的基礎上,借助面團、坯料等材料較強的可塑性、延展性以及豐富的色彩,進行各種幾何圖形以及花鳥魚蟲、水果、花朵等寫實形態(tài)的塑造,讓面點的食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得到明顯提升[4]。西式面點的造型藝術需要將味道與形態(tài)美相融合,讓形象生動的面點造型來彰顯和提升其味道,進而激發(fā)消費者的食欲和購買欲,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西式面點師應該立足于“味道”,圍繞消費者的“食欲”來進行面點造型藝術的創(chuàng)新,通過生動、形象、有趣的面點造型來提高面點的制作水平。
西式面點的裝飾藝術是在基本造型的基礎上,利用裱花、淋面、噴面、篩面、圍邊、火槍燒焦以及使用水果、巧克力、脆片、小甜點等進行裝飾,以獲得較好的視覺美感。但是西式面點的裝飾藝術必須要有明確的創(chuàng)作意圖、鮮明的創(chuàng)意主題,才能充分利用各類裝飾元素進行相應內容的表達。因此,西式面點的裝飾應將其食用性和味道放在首位,秉承方便、實用的原則,盡可能簡潔明快地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若為了裝飾而裝飾,反而偏離了西式面點裝飾的目的和內容主題。另外,過多追求裝飾也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而增加西式面點成本,無法滿足消費者實際的生活需求。
西式面點造型藝術是研究運用模具、機器和手工等技法以及面點原料的自然形態(tài),讓面點成為不同具有形式美感藝術品的一種制作技法。西式面點造型藝術是意識活動和藝術審美意趣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其造型技法也兼具藝術性和觀賞性,具體方法如下。
4.1.1 自然形態(tài)藝術法
自然形態(tài)藝術法源于人類對自然崇尚以及對自然形態(tài)和面點原料變化特性的利用,憑借西式面點師對于烹飪火候的掌握,通過科學、合理地對各類西式面點烹飪制作,全面控制面點的熟、焦、起酥等成熟過程,以構建出自然形態(tài)的面點造型,提升西式面點的造型美感度,豐富消費者的視覺觀賞體驗[5]。另外,隨著西式面點在我國受歡迎程度的不斷提高,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和審美需求,西式面點師必須要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美學具有深刻的理解,運用簡潔的寫意造型手法制作西式面點,讓其經過蒸、烤成熟之后呈現出更為自然的形式美感,從而讓西式面點的造型藝術符合國人的審美需求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4.1.2 象形造型法
藝術源于生活,西式面點的造型設計很多源于自然,借用自然界中的花、蟲、鳥等生動形象的造型,直接借用或經過藝術加工處理,形成自然生動的各類面點造型。因此,作為西式面點師不僅要具有嫻熟的西式面點制作技藝,而且要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yǎng)、審美水平、觀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裝飾技巧,才能充分利用各類面點材料進行形態(tài)塑造、色彩搭配和巧妙構圖,實現西式面點食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有機融合。
4.1.3 幾何圖形法
幾何圖形法是西式面點最為常用的面點造型方式,主要將面點原料制作成圓形、三角形、多面體等幾何形狀,包含點、線、面等構成元素,按照統(tǒng)一與變化、對比與調和、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等形式美法則進行構圖和造型設計,形成豐富多變且具有形式美感的面點造型,極大地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
4.2.1 巧妙構思設計
未經認真構思設計,不具備新穎性和獨特性的面點裝飾,也無法完美表現出西式面點的藝術價值和文化特色。因此,在西式面點裝飾之前,需要明確創(chuàng)作意圖、創(chuàng)作主題以及所要表達的內容,在面點基本形狀的基礎上,經過巧妙構思設計,并合理運用條、形狀、大小、質感以及色彩等基本元素,為后續(xù)的面點裝飾指明方向。
4.2.2 材料選擇與色彩調配
在構思設計成熟之后,需要按照既定的創(chuàng)作主題和布局設計,選擇合適的材料,運用食材的固有色彩進行西式面點裝飾。例如,蛋糕的裝飾方法除了充分利用原輔材料色彩和餡料裝飾外,常使用浸沾、包裹、涂抹、裱花、拼擺、鋪撒和立塑等方法,按照一定的形式美學原則和規(guī)律,將具有不同顏色的巧克力、白馬糖膏、糖粉、糖霜以及各色水果、干果、糖果、巧克力插件等不同材料質感和不同固有色彩的材料進行堆放、拼擺、搭建和色彩調和,以實現西式面點的裝飾美和色澤美。
4.2.3 藝術拼擺
除了圍繞西式面點本身進行造型和裝飾之外,還需要進行器皿、餐具等寫意或寫實的藝術拼擺裝飾的藝術化處理,讓西式面點與周圍環(huán)境和宴席融為一體,形成造型美、視覺美、意趣美、環(huán)境美相統(tǒng)一的西式面點美食。例如,運用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幾何圖形拼擺,彰顯西式面點的意象美和神韻美;運用制作精細的花鳥魚蟲等造型逼真的巧克力、擺件等拼擺,構建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西式面點形態(tài)美。
西式面點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相對獨立性,并且因面點種類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形態(tài)。因此,在西式面點的造型和裝飾方面,要充分利用各類面點材料特性進行形態(tài)塑造、色彩搭配和巧妙構圖,從而實現西式面點食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