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璠
在幼兒園的活動中,我們對這樣的畫面并不陌生:在教師的引領下,幼兒認真觀看科普視頻;幼兒戴著耳機,與平板電腦人機互動;幼兒用環(huán)保材料進行3D建模,復刻、創(chuàng)造;AI智能圖書閱讀中,幼兒沉醉其中……信息技術逐漸滲透于幼兒的一日生活,正在成為推動學習變革的重要手段。信息時代,變革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同時也帶來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機遇。技術的支持,讓我們能夠更加清楚地看到幼兒的學習過程,他們不單是學習者,更是數據的提供者。為不斷提高教育的適宜性,教師需要發(fā)現數據之間存在的某種關聯(lián),并運用這些關聯(lián)輔助自己對幼兒進行觀察與評價。
作為市第一批教育信息化應用標桿培育校,上海市靜安區(qū)安慶幼兒園致力于幼兒發(fā)展評價的實踐,運用信息技術支持教師全面關注每一個幼兒,更高效地開展評價工作。
基于十余年的信息化探索與應用,園長溫劍青非常認可技術的價值,“技術帶來了新的速度、新的效率、新的可視化”。同時,她也發(fā)現了技術賦能評價的有效手段——應用優(yōu)質的工具。所謂“優(yōu)質”不僅指向擁有先進的技術,還指向了解學前教育的特質、幼兒需求的差異。
AKIDS支持教師發(fā)現幼兒成長。2016年,安慶幼兒園依托上海市教委信息部,申報成為數字化創(chuàng)新試驗園,通過基地項目推進的契機,研發(fā)了AKIDS幼兒發(fā)展評價管理平臺。基于“幼兒發(fā)展評價有力支撐”的希望,“AKIDS”的名字也注入了幼兒園教師們的巧思:“A”代表“安慶”,“KIDS”代表園內幼兒。教師可以通過AKIDS上傳幼兒在園的表現,內容包括照片、視頻、文字,快捷、多元地采集和記錄幼兒的行為表現。此外,AKIDS還開發(fā)了家園端,教師可以將評價內容同步給家長,邀請家長一起評價,推動了家園互動。
隨著信息化發(fā)展不斷深入,AKIDS也在不斷完善。“2018年,考慮到原有平臺不能完整呈現幼兒的過程性評價內容,我們針對平臺局限做出了調整,升級為AKIDS2.0?!备眻@長紀萍娓娓道來。AKIDS2.0有三個方面的變化,一是使用端,從平板電腦端升級為手機端;二是觀察評價主體,教師在平臺內邀請家長共同參與觀察記錄,并制定觀察計劃,而且家長可以通過平臺,獲取幼兒在園的行為表現,和教師評論互動;三是數據關聯(lián),觀察計劃制定后,幼兒的觀察記錄會自動關聯(lián)到計劃中,形成幼兒完整的發(fā)展過程。
即便做了系列升級,溫劍青表示并未達到理想狀態(tài),目前依然行走在探索的路上:“數據共享是幼兒園信息化發(fā)展的難點,數據的安全和對接都是不容易解決的問題,我們希望更多科技公司關注學前教育,給予教師更多支持,推動數據與幼兒發(fā)展評價產生進一步關聯(lián)?!?/p>
“晨檢機器人”為幼兒健康成長護航?!霸缟虾茫◇w溫36.5℃,今天應該多喝水呀?!泵刻煸绯?,安慶幼兒園的幼兒都會與晨檢機器人互動一番,成為幼兒園門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幼兒園的晨檢機器人采用無感采集的方式,通過面部識別,自動錄入幼兒當天的身體情況,比如身高、體重、體溫等,并將數據歸至保健老師處。“晨檢機器人對幼兒的評價具有即時性?!庇變簣@信息部部長趙蕾介紹,如果幼兒某項指標有問題,機器人的警示鈴會響,保健老師可以立刻復核幼兒的情況。此外,保健老師收到所有幼兒的晨檢信息后,能夠根據數據分析幼兒當天的健康狀況、缺席原因、服藥情況等,進而系統(tǒng)了解一個時間段內幼兒的健康情況。
晨檢信息化是上海市教育數字化轉型七大場景之一,晨檢機器人的數據支持使得晨檢變得更加高效、科學。未來,晨檢數據將在更深層面發(fā)揮作用,市教委正在嘗試匯總試點幼兒園的晨檢數據,希望有效推進市、區(qū)相關平臺數據的互聯(lián)互通,從而及時掌握全市在園幼兒出勤動態(tài)、病事假情況、傳染病篩查動態(tài)及早離園原因等,為幼兒健康成長精準護航。
手環(huán)數據促使幼兒形成運動自我管理意識。運動手環(huán)是一種智能穿戴設備,安慶幼兒園的教師和幼兒幾乎每天都會佩戴。運動手環(huán)具有記錄幼兒心跳數值、步數、消耗卡路里數值的基本功能,使教師能夠及時關注幼兒的運動狀況,如果幼兒的心跳到達警戒值,幼兒和相關教師的手環(huán)會發(fā)出警報,幼兒的問題能夠得到快速處理。
“相比采集數據,其實我們更希望幼兒學會利用數據,賦能自身發(fā)展?!睖貏η嗾f?!俺龊褂涗洝笔怯變簣@記錄幼兒運動量的一種方式,也是推動幼兒思考的有效手段 。手環(huán)的“標記”能夠幫助幼兒判斷自身的運動情況,溫劍青繼續(xù)介紹:“一個點點代表沒有出汗,兩個點點代表出‘黏黏汗’,三個點點代表‘滿頭大汗’,四個點點代表‘一塌糊涂’?!薄拔业暮菇矶紳窳耍防锷厦娴臄底挚隙ū袅?。”“我只有39卡,連汗都沒有出。”……幼兒運動后,總是把小腦袋湊在一起,分享各自運動手環(huán)顯示的數據。幼兒因為好奇而產生思考,逐漸會意識到人和人身體狀態(tài)具有差異,發(fā)現運動時的心跳速度、出汗程度與消耗掉的卡路里之間的關系,也會慢慢學會如何在運動的時候管理和調適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數據真正起到了推動幼兒發(fā)展的作用。
那么幼兒如何依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運動項目呢?這一點幼兒園早就做好了準備,教師在考察每個運動后重新布置了區(qū)域:標記一個點點代表此處運動強度不大,標記兩個點點代表在此處運動可能會微微出汗,標記三個點點代表此處運動強度很大,標記四個點點代表這里的運動具有挑戰(zhàn)性。這些提示能夠幫助幼兒隨時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運動,同時充分體現了幼兒園“尊重差異、支持發(fā)展”的評價理念。
通過使用優(yōu)質的工具,安慶幼兒園欣喜地看到了幼兒的成長和學習是一個更有趣、更有意義和更有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這是否意味著幼兒園只要使用優(yōu)質的工具,就能夠實現評價工作的高效開展?溫劍青在觀察中發(fā)現,為快速推進園所的信息化評價,很多幼兒園依賴工具,并根據工具提供的數據,拆解幼兒的表現?!坝變菏且粋€獨立的整體,我們不應為了評價而拆解幼兒的行為?!睖貏η鄬Υ俗龀隽诉M一步的思考:“技術賦能評價不能忽視教師的素質,如果教師基礎素養(yǎng)薄弱,選擇什么工具都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p>
具備信息技術素養(yǎng)?!渡虾J行畔⒓夹g指南》中提到,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發(fā)展有三個階段:基礎性應用、綜合性應用以及創(chuàng)新性應用?!鞍矐c幼兒園正在努力從綜合性應用水平走向創(chuàng)新性應用水平,這個跨越并不容易?!敝源嬖陔y度是因為綜合性應用不只是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借助信息技術看到幼兒、推動幼兒發(fā)展的能力。
具備較好的觀察能力。教師應該擁有專業(yè)知識的儲備,比如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心理需要、表達方式等。但以理論知識為標準評價幼兒的行為是不夠科學的,幼兒真實的發(fā)展水平需要教師基于兒童視角去觀察,并結合自身的感受做出判斷。溫劍青強調,信息技術作為“賦能”的一種手段,就像是為教師觀察評價增添了一對翅膀,助力教師飛得更高、更遠,而教師本身的“觀察能力”才是飛翔的核心力量。
信息化時代,似乎一切都在向“效率”看齊,對“快”的追求不可避免地蔓延到幼兒園,可教師毫無目標收集到的碎片化數據真的能夠推動幼兒發(fā)展嗎?教師又具備足夠的能力篩選、分析幼兒所產生的數據嗎?“教育應該是一個慢養(yǎng)的過程?!睖貏η啾硎?,經過十幾年的“技術賦能觀察評價”探索,她越發(fā)意識到“慢”的魅力,“慢”不意味著放緩發(fā)展的腳步,而是指用更多的時間反思當下技術應用的問題、總結現狀,從而找準發(fā)展的方向,朝著目標快速奔跑。比如在觀察評價方面,溫劍青希望信息化工具更加快捷、數據分析更具指引性,讓幼兒發(fā)展的蹤跡更能為教師所見,從而更好地支持幼兒發(fā)展,“這才是技術賦能教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