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 孫立海
文題展示
讀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及相關(guān)資料,按要求作文。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清道光己亥年,龔自珍懷才不遇,沉沒下僚,生活拮據(jù),事出無奈,于是出京都禮部,辭官東歸,途中吟出此詩,抒發(fā)離愁,寄情落紅,獻身國家。
假若你是龔自珍,請把這首詩改寫成600字以上的文章,題目自擬。
要求:①必須采用第一人稱。②可以合理想象,補出相關(guān)的人物和情景。
思路點撥
古詩詞改寫是在充分掌握原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從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人物等方面展開新構(gòu)思的寫作過程。想要寫好這篇作文,不妨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領(lǐng)會詩意,抓住主旨
改寫一首古詩詞,首先要讀懂原作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把握全詩的主題,再弄清原作的文字表達和篇章結(jié)構(gòu),在此基礎(chǔ)上按照要求寫作。做到忠于原作,不能另起爐灶。
結(jié)合命題中的提示,我們很容易就可以掌握《己亥雜詩》的主題: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辭官離京時的復(fù)雜感情,展現(xiàn)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定和奉獻精神。領(lǐng)會了詩意,也就確定了寫作的中心。
二、變化形式,推陳出新
本次改寫,主要是在內(nèi)容和體裁上的變化:一是改變體裁,把古詩詞改寫成記敘文或散文;二是改變?nèi)朔Q,題目要求中“假若你是龔自珍”一句,則限定了敘述人稱,因而不能隨意改換視角;三是改變敘述順序,如把順敘改成倒敘等。只要在符合原作主題和事理邏輯的基礎(chǔ)上,盡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改寫出構(gòu)思奇特、意蘊深刻的文章來。
三、忠于原作,補充情節(jié)
古詩詞一般篇幅短小,語言凝練,高度濃縮了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事業(yè)等方面的感受,往往有許多內(nèi)容被省略,從而使句與句之間呈現(xiàn)出很大的跳躍性。改寫時,只有合理補充相關(guān)情節(jié),才能最大限度地還原作者的諸多感受和意味,使其內(nèi)容豐富多彩。
《己亥雜詩》一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概。后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我們可以圍繞“白日”“馬鞭”“落紅”等意象展開聯(lián)想,進行環(huán)境描寫;還可以結(jié)合創(chuàng)作背景展開情感抒發(fā),做到寓情于景,這樣文章就充實豐滿了。
標(biāo)桿佳作
落紅吟
□ 付家寧
白日西斜,暮色漸起。馬蹄噠噠,古道漫漫。身后,是渺渺京城;眼前,是莽莽平川。
昨日的此刻,我強作笑顏,坐在摯友們盛情餞行的酒筵上。今日的此刻,我卻挈婦將雛,默默地乘車奔馳在東去的歸途上。
呵,我辭官了!解脫?痛苦?怨恨?羞慚?悲涼?心中翻滾著離愁的狂瀾,恰似這春天里的浩蕩江流……
長鞭揮起,車行如風(fēng)。田園、村莊、水塘、碧樹、翠竹……迎面撲來又逝去。“久居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蔽覐拇藪昶屏_網(wǎng),獲得自由了么?我可以鼓動雙翅,沖天飛鳴了么?車后,似乎仍是禮部陰森的大門,奸佞猥瑣的目光。早就該作此抉擇——遠離這塊朋黨傾軋,爾虞我詐的險惡之地!
車聲轔轔,如泣如訴,將我七尺男兒的清淚彈落心頭。此番出京,再無還期!別了,那些曾經(jīng)并肩戰(zhàn)斗、生死與共的同僚們,你們的赤誠可不能被未來歲月的風(fēng)塵玷污?。e了,那些曾經(jīng)歷盡滄桑,飽嘗艱辛的百姓們,你們的苦水,我會把它納入詩箋,匯進歷史的長河?!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蔽覀冇肋h心心相連?。?/p>
車身狂顛,前路坎坷。我坐立難安,只覺眼前一片迷茫,不禁仰天長嘆:“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想當(dāng)年,青燈黃卷,寒窗鐵硯,然后別故園,赴京城,中進士,授翰林,春風(fēng)得意,本以為不虛此生,能夠拯救黎民,報效國家,壯志得酬,名留青史;可誰料,一進禮部,官居卑職,左右為難,碌碌無為就是二十余載!看而今外寇入侵,狼煙四起,內(nèi)政腐敗,生靈涂炭,而我只能擲筆落淚,扼腕長嘆!
單車東進,一路無語。舉目眺望,關(guān)河萬里。那遙遠的天邊,彩云堆積的地方,草木蓊郁的世界,就是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你好!二十多年來,你的面貌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里的揮手離別。而今,你的棄官的兒子歸來了,他一身晦氣,一臉羞愧,一腔辛酸!然而,他傲骨未銷,壯心猶在?!熬胖萆鷼馐扬L(fēng)雷……”他將聚徒講學(xué),呼喚風(fēng)雷,在你貧瘠的土地上用熱血描繪出一道壯麗的風(fēng)景。
車披夕暉,駛?cè)胩伊?。樹樹桃花,燦爛如火,萬千朵瓣,紛紛揚揚,像瑰麗的粉蝶翩翩起舞,飛過馬頭,沾滿我的衣襟;像紅色的浪花,從馬蹄濺起,劃出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散落在路面,被車輪輾為粉艷的香泥。飄零的花啊,你們還會回來嗎?明年枝頭盛開的,會是你們的精魂嗎?落花無聲卻有情。她們正孕育著又一個美好的春天。剎那,我的激情被燃燒成一串詩句,迸出胸間:“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p>
聽到了嗎?你們,永恒的落花!吟鞭高揚,車走如飛,東進,東進……
【點評】
全篇緊扣原詩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想象,以“我”在車行途中的見聞感受為線,運用移步換景法描寫“我”沿途的所見之景,并由此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抒寫了復(fù)雜的“離愁”,層次井然而又頗有思想的厚度。語言生動凝練,蘊含著一股復(fù)雜而濃烈的情感,散發(fā)出一種別致而濃郁的詩味。
考場作文一
英雄木蘭
——《木蘭詩》改寫
□ 江西一考生
晚春時節(jié),織布聲和著蟲鳴聲在屋內(nèi)外傳響,寄托著女子綿長的情思。忽然,聲音戛然而止,織布機前的女子,微微嘆息著。
這女子便是木蘭。昨天夜里,軍士張貼文書,要她父親從軍打仗??筛赣H已經(jīng)年邁,而且沒有年長的兒子可以代替,此一去,恐怕便是要永別了。她不解——為什么只有兒子可以替父從軍呢?
輕柔的手指緩緩地?fù)嶂棽紮C,她決心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第二天清早,木蘭出門到街頭上買駿馬、馬鞍、馬籠頭、馬鞭,忙了好一陣,備齊了戰(zhàn)裝,便留家書一封,躍馬揚鞭向著軍營奔去。
畢竟未曾出過遠門,白天不斷行軍,還可以抵御思念之情,可到了晚上,思家的情思便化作了濤濤的黃河水,綿延不絕。
為了父親、為了家人,她深知此去只能前進,必須為榮譽而戰(zhàn)。
初到軍營,木蘭便百倍努力地去訓(xùn)練。她知道必須保守秘密,因而大多數(shù)時間她總在操練場上。即使到了晚上,也是披甲而睡,并且不敢沉沉地睡去。
“殺啊——”戰(zhàn)場上炮火連天,馬的嘶鳴聲、戰(zhàn)士們的呼喊聲、如雷鳴般的馬蹄聲以及刀劍的撞擊聲響徹整個天地,許多戰(zhàn)士都受了傷。已提升為將軍的花木蘭率領(lǐng)大兵沖向前去。寒風(fēng)陣陣傳來戰(zhàn)斗聲,明亮的月兒映照在鐵甲衣上,許多將士身經(jīng)百戰(zhàn),為國而死。經(jīng)過十余載的戰(zhàn)斗,將士們終于可以凱旋了。木蘭聽到可以歸去的消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激動霎時噴涌而出,她險些摔到地上。
歸來的日子終于到了,木蘭與伙伴們一同接受了天子的接見和封賞。但是,十幾年了,木蘭仍深深思念著她的家,她的父母。于是她毅然辭去了尚書郎的官位,想盡快回到父母身邊。
木蘭父母聽到女兒歸來的消息,相互攙扶著在外城靜靜地等待,蕭瑟的秋風(fēng)吹動著二老的淚水,猛然間,淚光中有一騎忽隱忽現(xiàn),他們知道女兒回來了。
回到家后,木蘭將軍急急忙忙跑到臥室,脫下了征戰(zhàn)時的袍子,換上了一身女裝。出門一看,戰(zhàn)友們個個大吃一驚:“呀,將軍,我們同戰(zhàn)十多年了,哪曉得你原來是個女孩子呀!”
木蘭將軍笑著說:“誰說英雄一定是男人?女子也一樣可以是英雄!”
【點評】
本文對原詩的改寫較為成功。一是描寫刻畫生動。文中增加了不少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使原詩中的細節(jié)得到了放大,產(chǎn)生了藝術(shù)感染力。二是人物形象豐滿。文中重點人物形象突出,木蘭孝順、善良、勇武、機智,有血有肉,由平面的人物變得立體可感。三是想象合乎情理。作者想象很豐富,忠于原作,又不完全是原作的翻版,詳略安排做了新的調(diào)整,富有新意。
考場作文二
故 鄉(xiāng)
——《故鄉(xiāng)》改寫
□ 江西一考生
那是一個嚴(yán)寒的深冬,蒼黃的天底下,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dāng)風(fēng)抖著,我還小,和奶奶住在老家。那日,我從未見過的大伯回來了。奶奶迎了出去,我也跟著飛跑出去。他穿著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方臉濃眉平頭,留著胡子,看起來有些嚴(yán)肅。大伯坐下后,就和奶奶交談起來。他們談到了一個人,我似乎看到大伯臉上慢慢地綻開了笑容,那是喜悅的笑,激動的笑,會心的笑。只聽他激動地說:“這極好!他——怎樣?”
這時外面有了動靜,奶奶出去了。大伯喚我近前去,問我可會寫字,可愿意出門。我沒坐過火車,但聽說過,便問他我們是不是坐火車去,他話還沒說完,我就聽見熟悉的聲音了?!肮?!這模樣了!胡子這么長了!”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這個嬸嬸——她的聲音又尖又怪,動不動就叉腰叉腿,還總喜歡從我們家拿走奶奶的東西。她開始跟我大伯談話了,聽起來讓人很不舒服。她走的時候,又順手拿走了奶奶的一副手套。
此后的三四天,又有好多本家和親戚來我家看望我大伯。一天,吃過午飯,我在樓上同奶奶洗碗,一個不認(rèn)識的人來了。大伯好像十分高興,只聽見他叫道:“阿!閏土哥——你來了!”一會兒后,那人卻恭敬地喊了聲“老爺”!大伯一下就沒了聲,不再言語了。我和奶奶聽到聲音,也下樓來。我這下才看清了他:頭戴一頂破氈帽,灰黃的臉上,眼睛周圍都腫得通紅,身上只穿了一件極薄的棉衣,手上有許多可怖的皺紋,手里提著煙管和紙包??赡苁且驗槔?,他一直在微微哆嗦。坐下之后動作也不是很自然。我遠遠就看見了他身后的那個孩子,一直想去打個招呼。好在奶奶叫他同我一起出去玩了。他叫水生。在大人面前很是安靜,但和我一起出去后,他便開始滔滔不絕了:“青豆、草灰、稻雞、船只、沙地……”他講了許多對當(dāng)時的我來說十分新奇的事……
而后我也同他講了些趣事,讓他開心起來。我們后來約好去水生家玩。又過了九日,水生的爸爸又來了,可水生沒來,取而代之的是他的一個五歲的小妹妹。那天大家都很忙,大人們沒有談天的工夫,家里的所有東西全被拿走了。傍晚我們上船,我和大伯靠著船窗,一起看向外面倒退的模糊的風(fēng)景,我惘然若失——我想到了水生?!按蟛∥覀兪裁磿r候回來?”“回來?你怎么還沒有走就想回來了?”我睜大眼睛,癡癡地說:“可是,水生約我到他家玩去呢……”
大伯沉默了,沒有回答我,轉(zhuǎn)身又和奶奶小聲交談了幾句。我便睡去了。只記得夢里有沙地、船只、青豆,還有在火堆旁向我招手的水生。不知道何時我才能和水生相見!
【點評】
該考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將《故鄉(xiāng)》中主人公的成人視角轉(zhuǎn)化為一個孩童的視角來看故鄉(xiāng)的變化。視角的轉(zhuǎn)換不僅沒有弱化原著的主題,而且以一種含蓄的、令人慨嘆的方式引人深思。此外,語言風(fēng)格、感情基調(diào)和原著也較為一致,是一篇比較成功的改寫之作。
《學(xué)習(xí)方法報》單元新寫作九年級202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