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桿佳作一
一杯月光惹人癡
——王翰《涼州詞》改寫
□ 任常悟
秋水高漲的八月,我端起一杯溢滿邊塞古詩的酒,月光如水,在一首首古詩的酒面上搖搖晃晃。
我看到北方的雪,就要來臨,紛紛揚揚。馬鬃飄飄,落滿長城的雁翎。揚鞭策馬吧,號角已吹響,旌旗已飄蕩,再不能錯過季節(jié),錯失了殺敵的良機。塵土飛揚中,一只馬蹄,脆生生斷了。血,將士的血,馬蹄的血,勝利的血,一路雄雄渾渾,灑落荒原,灑落戈壁,灑落在燭光下,飄落在酒杯中。
一杯月光下,琵琶聲聲,嗚咽凄楚。
我看到,雄鷹的西域,命運的疆場,一個將士,睡在黃沙上,再也沒有醒來。一個將軍,沒有雙腳,橫枕在旁邊壯烈而死的馬腿上。牛皮縫制的酒袋,如雨過天晴的廊檐,一滴,一滴,滋潤干裂的唇。遼闊視域里,鷹覬覦著,盤旋于蒼茫的蒼穹。將軍對著鷹笑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風干的血,映紅了鷹的眼睛,英雄的骷髏,被風塵埋葬。
兩眼欲穿望夫歸。歸來的歸來了,沒有歸來的,永遠不再歸來。
我看到美人的眼,淚水淋漓。于一杯送別的酒中空守著對將軍的思念。皓月映射,杯中的相思,如葡萄酒色一觸即滴,浸染了邊關柳色的凄迷。美人玉指,還在彈弄琵琶,酒色染紅了黃土,一滴,二滴,三滴。滴滴是相思。
山川寂了,風聲慢了。遠古的喧囂不再,廝殺不再。溪水早已將琴聲留下,思念留下;美酒早已將記憶留下,血淚留下。
如今,我再度把盞問酒,周穆王的瑤池還在徐徐降臨的月色里驚嘆,傾瀉著蒼茫。今人的葡萄藤架,早已綠透了河西走廊,掛滿了累累紫碩。
酒,還是那血紅色的葡萄酒!
杯,還是那墨玉色的夜光杯!
(第一人稱改寫,化身為《涼州詞》的敘述主角,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同時營造出充滿詩意的氛圍。
緊扣詩句“醉臥沙場君莫笑”,生發(fā)出激烈的戰(zhàn)爭場面,情境真切;短句成段,節(jié)奏明快,與戰(zhàn)爭場面相契合。
由上段想象的畫面回到眼前,“琵琶聲聲”,緊扣詩句“欲飲琵琶馬上催”。
原詩三、四句被細節(jié)化,增加了特寫戰(zhàn)爭殘酷的鏡頭,再現(xiàn)了疆場壯士的英雄情懷。
由戰(zhàn)場轉到后方。
描寫“美人的眼”“葡萄酒”“琵琶”等意象,襯托前文所描繪的戰(zhàn)爭的殘酷。
改寫古詩,當然不是簡單地“復述”原作的內容,作者筆鋒一轉,借古抒懷,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古今相融。
首尾呼應,抒發(fā)情懷。)
【總評】
唐代王翰的《涼州詞·其一》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詩人以豪邁曠達之筆,表達了邊疆將士視死如歸的悲壯情懷。本文緊扣原詩的主旨,在原詩內容的基礎上,驅遣想象,再現(xiàn)了古時前方戰(zhàn)場上將士的英勇氣概和后方家人的思念,烘托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思念的痛苦,讀來讓人蕩氣回腸。同時,作者在改寫原詩內容的基礎上,加入了作為今人對歷史的深切緬懷,如此,文章便不是簡單地對原作的“復述”,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值得學習。
標桿佳作二
《石壕吏》改寫
人物:
杜甫(47歲)
老翁(60歲左右)
老婦(60歲左右)
官吏A(40歲左右)
官吏B(40歲左右)
背景:
公元759年,在叛軍安慶緒和史思明部隊的兩面夾擊下,唐軍全線崩潰。官府四處征兵拉夫,補充兵力。
第一幕
[暮色籠罩著石壕村,天色晦暗。一座破舊不堪的小茅屋前。]
(杜甫輕叩柴門)
(老婦拄著一根木制拐杖,顫顫地將門開了一條縫,看清來人后,才將門打開)
杜甫:(有禮地)在下杜甫,路經此地,欲借宿一晚,不知可否?
老婦:(警覺地)快進來吧。只是屋小,委屈你了。
杜甫:(低身進屋,打躬)這兵荒馬亂的年月,有個容身之處已屬不易,能住就行,能住就行??!
(老翁將門緊緊關上)
(遠處犬吠不止,同時隱隱傳來雜亂的腳步聲和粗魯?shù)倪沉R聲)
(老婦定定地看著老翁,面有戚色)
老婦:(打定主意地)他們今晚不會放過你的,你走吧。
(老翁仍在猶疑)
老婦:(低聲)別擔心,有我呢。
(老翁不語,面色沉凝)
老婦:(作攆人狀,急促地)快,快走!
(腳步聲仿佛就在屋外了,老翁看了一眼老婦,逾墻而走)
第二幕
[村里所有的狗一齊狂吠起來;腳步聲清晰可聞,又突止。]
(官吏重重地敲門:嘭!嘭!嘭?。?/p>
老婦:(面色驚恐,開門)這么晚了,兩位大人有何貴干?
官吏A:(手持長棍)你家有男丁嗎?快讓他出來,不然,別怪大爺不客氣!
老婦:(掩面低泣)有……是有,但……
官吏B:(揮了一下插在刀鞘里的長刀)少啰嗦,讓男丁出來!
老婦:(上前一步,抽抽嗒嗒地)我有三個兒子,都參加了鄴城之戰(zhàn)。幾天前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說他的兩個兄弟都……都戰(zhàn)死了。他還安慰我說,媽媽,死了的已經死了,我們活著的就茍且活著吧。嗯、嗯、嗯、嗯……
官吏A:(不耐煩地)你家總還有別的男丁吧!
老婦:(神色悲戚,眼神黯淡)沒了,再沒有別的男人了。要說有,就只有那個還在吃奶的小孫子……
官吏B:(眼睛骨碌一轉,叫囂著)那就快叫你兒媳婦出來!
老婦:(知道自己說漏嘴了,稍頓后)我那兒媳,她丈夫,我那個小兒子戰(zhàn)死了……因為要給孩子喂奶,她暫時沒有改嫁??蓱z孩子他媽破衣爛衫的,怎好見人哪?兩位大爺,行行好吧……
官吏A:(用力頓了一下長棍,蠻橫地)死老太婆就是啰嗦!豈有此理!
官吏B:(齜牙咧嘴狀)我們管不了這么多,你用不著對我們哭訴。反正,今晚橫豎出一人!
老婦:(無奈狀)這樣吧,老身雖年老力衰,好歹還有點力氣。趕到河陽去應征,為部隊準備一頓早餐,老身還是行的。你們把我?guī)ё甙伞?/p>
(兩官吏互相看了看,隨即把老婦帶走了)
第三幕
[夜色深沉,聽不到人語聲,隱隱傳來低微斷續(xù)的哭聲。]
(杜甫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杜甫:(口中微念)唉,好歹也算是身在公門,眼睜睜看著官吏抓人,卻沒去制止,對耶,錯耶?這老婦一走,這個家的處境可就更悲慘了,然而國家也確實需要兵力、人力……
杜甫:(長嘆一聲后,眉頭緊蹙,無限哀嘆地)這世道,真是難做人,難做人哪!
[晨光曦微,天色漸明。]
(杜甫開始整理行裝)
老翁:(有點失神地)哎,老伴昨夜走了,以后這日子可怎么過??!
杜甫:(勸慰,又有幾分無奈地)老人家可要多保重,希望這戰(zhàn)爭早點結束。
老翁:(感慨地)是啊,好一家子團圓……
(杜甫整理行裝畢)
杜甫:(拱手作揖)老人家,咱們就此告別了!
老翁:(垂手而立)好,好,你走好?。?/p>
(老翁久久佇立,看著杜甫漸漸走遠……)
杜甫:(漸行漸遠,飄散一路的詩句)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點評】
作者把杜甫《石壕吏》改寫成一部舞臺劇。從內容上看,并沒有改寫太多,主要是改變了文體。但情節(jié)富有戲劇色彩,人物形象鮮明生動,不失為一篇佳作。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較好地通過臺詞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原詩中的情節(jié)以敘述為主,改寫后增加了很多人物對話,通俗自然,簡練明確,且很口語化,適合舞臺表演。二是舞臺提示簡練,每一場的開頭、結尾都安排了舞臺場景說明,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環(huán)境。對話中間設置了情緒、動作的提示,既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又輔助臺詞刻畫人物形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中舉了
——《范進中舉》改寫
□ 劉夢迪
自古無場外的舉人。那天,有朋友約我去參加鄉(xiāng)試,因沒有盤纏,我便向丈人胡屠戶去借。不料,我卻被他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雖然被胡屠戶罵得摸不著門,但我仍不甘心,和幾個朋友商議后,偷偷瞞著家人,到城里參加了鄉(xiāng)試。出了考場,我立刻趕回家。家里的老母親和妻子已經餓了兩三天,此事被丈人胡屠戶知道了,又把我臭罵了一頓。
到發(fā)榜那天,家里已經沒有做早飯的米了,母親讓我把一只生蛋的母雞拿到集市上賣了,然后買幾升米回來煮粥吃。我聽后慌忙抱了雞,向集市上趕去。我懷里抱著雞,手里插個草標,一步一踱,從集市西頭踱到了集市東頭,東張西望地尋找買主。
突然,一位鄰居朝我飛奔而來,他見了我,慌忙說:“范進,快些回去!恭喜你中了舉人,報喜的擠了一屋子哩!”唉!我連年參加科舉考試都沒有考中,鄰居又在哄我,不理他。我裝作沒聽見,低頭繼續(xù)往前走。鄰居見我不理他,氣得跑上前來,想要搶我懷里的雞。我連忙制止他說:“你搶我的雞干什么?你又不買!”鄰居著急地說:“你中舉了,叫你回家去打發(fā)報子哩?!蔽疫€是不相信,沒好氣地回答:“你知道嗎,我家一粒米都沒有了,現(xiàn)在要賣掉這只雞去救命,為什么還拿這些話來騙我?我又不和你開玩笑,你趕快回去罷,莫耽誤了我賣雞。”鄰居見我仍然不相信他,伸手就把雞奪下,扔在地上,強硬地把我拉了回去。一進門,報錄人見了我,連忙打招呼:“新貴人回來了?!蔽疫@才相信了鄰居的話,顧不得與報錄人說話,徑直三步并作兩步沖進屋里,中間升掛起來的報帖霎時映入了我的眼簾,只看見上面寫著:“捷報貴府老爺范諱進高中廣東鄉(xiāng)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
我看了一遍,又念一遍,心中陣陣狂喜,情不自禁地把雙手拍了一下,得意地笑了一聲,脫口而出:“噫!好了!我中了!”正說著,只感到心跳加速,熱血翻滾,我趕忙咬緊牙關試圖控制內心的激動,卻無濟于事,往后一跌,便不省人事了。昏迷中,我感到有人用水把我灌醒了,周圍有鄰居們的笑聲,夾雜著母親的哭聲。我爬了起來,滿腦子都是中舉的報帖,拍著雙手放聲大笑:“噫!好!我中了!”笑著笑著,我不由分說地就往門外跑,把報錄人和鄰居都嚇了一跳。我一路狂跑,一不小心一腳踹進了水塘里,我掙扎著起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頭發(fā)都散開了,兩手都是黃泥,還弄了一身的臟水。這時,后面追上來的人都想來拉我,我趕緊往前跑,披散著頭發(fā),滿臉污泥,內心的激動讓我無法顧及這些,嘴里不停地叫喊著:“中了!中了!”一路狂奔,一直跑到集市上去了……
【點評】
如果原文本就是一個敘事性故事,該怎樣進行改寫呢?本文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示范:一是改變敘述角度,《范進中舉》采用第三人稱進行敘事,改寫文則使用第一人稱“我”的口吻來講述故事。二是在忠于原文的基礎上對情節(jié)進行取舍,本文略寫了“我”借錢的經過,重點突出了“我”發(fā)瘋的情節(jié),尤其是對“我”的語言和動作的描寫十分精彩。
(供稿 北京 王 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