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芳
九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江西九江 332000)
手術切除是目前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切除病灶,術后輔以化療可增強治療效果,降低復發(fā)的風險[1-2]。但術后化療需要靜脈穿刺給藥,而反復穿刺容易損傷血管,引起藥物外滲,影響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同時化療藥物刺激性較強,可導致穿刺周圍組織紅腫、疼痛及血管硬化,誘發(fā)化療性靜脈炎[3]?;熜造o脈炎不僅會加劇患者的身心痛苦,降低化療依從性,還會增加穿刺難度,影響化療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臨床多通過硫酸鎂濕敷進行消炎、消腫、鎮(zhèn)痛,以預防或減輕化療性靜脈炎,但為保證濕敷效果,需不斷用熱水袋或裝有熱水的容器對硫酸鎂進行加熱,以提升熱敷效果,流程較為煩瑣。特定電磁波譜(specific electromagnetic wave,TDP)治療儀是一種理療儀器,通過局部照射產生溫熱效應,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疼痛與腫脹。本研究將TDP 治療儀照射聯(lián)合硫酸鎂濕敷用于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旨在觀察其對化療性靜脈炎的預防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我院收治的64 例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 例。
對照組年齡34~67 歲,平均(53.10±4.54)歲;病程6~20 個月,平均(11.88±1.60)個月;TNM分期,Ⅰ期13 例,Ⅱ期14 例,Ⅲ期5 例。觀察組年齡36~68 歲,平均(52.81±4.23)歲;病程5~19 個月,平均(11.67±1.34)個月;TNM 分期,Ⅰ期12 例,Ⅱ期13 例,Ⅲ期7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17 年版)[4]中乳腺癌的診斷標準;行手術治療,術后首次接受化療;預計生存期>6 個月;患者及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凝血功能障礙;認知、溝通、行為異常;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肢體殘障。
對照組給予硫酸鎂濕敷:靜脈留置針穿刺后,用50%的硫酸鎂溶液浸濕紗布,將紗布擰干(以不滴水為宜)后濕敷至穿刺點上方部位,用保鮮膜包裹后再用膠布固定,化療后1 h 取下,持續(xù)濕敷21 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TDP 治療儀(重慶中芝醫(yī)用儀器有限公司,CQ-BS6 型)照射:于每次硫酸鎂濕敷后照射,儀器距離穿刺部位30~50 cm,設置功率為230 W、溫度<40 ℃、照射時間30 min,1 次/d,持續(xù)干預21 d。
(1)比較兩組干預期間化療性靜脈炎發(fā)生率:0 級,無癥狀;Ⅰ級,穿刺部位疼痛、水腫、發(fā)紅;Ⅱ級,穿刺部位疼痛、紅腫,觸及條索狀靜脈;Ⅲ級,穿刺部位疼痛、紅腫,靜脈條索狀有所改變,觸及硬結,有膿液滲出;Ⅳ級,穿刺部位疼痛、紅腫,靜脈條索狀改變,硬結長度>2.5 cm?!茛窦壧崾緸榛熜造o脈炎。(2)比較兩組干預21 d 后穿刺部位疼痛程度: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價,分數(shù)范圍0~10 分,0 分為無痛,1~3 分為輕度疼痛,4~6 分為中度疼痛,7~10 分為重度疼痛。(3)比較兩組化療依從性:完全配合化療為完全依從;偶爾不配合,經干預后可配合完成為部分依從;反抗情緒嚴重,阻礙化療進程為不依從;總依從性=(完全依從例數(shù)+部分依從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4)比較兩組干預前、干預21 d 后生活質量:使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簡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brief form questionnaire,WHOQOL-BREF)評估,包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領域、環(huán)境領域4 個方面,總分均為100 分,評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佳。
干預期間,觀察組化療性靜脈炎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化療性靜脈炎發(fā)生率比較
干預21 d 后,觀察組穿刺部位疼痛程度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穿刺部位疼痛程度比較(例)
觀察組化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化療依從性比較[例(%)]
干預前,兩組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領域、環(huán)境領域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21 d 后,觀察組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領域、環(huán)境領域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WHOQOL-BREF 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WHOQOL-BREF 評分比較(分,±s)
注:WHOQOL-BREF 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測定簡表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領域 心理領域干預前 干預21 d 后 干預前 干預21 d 后觀察組 32 54.69±8.57 80.32±6.12 53.84±7.42 81.22±6.10對照組 32 55.13±8.79 74.11±5.35 55.01±8.97 74.13±5.74 t 0.203 4.322 0.569 4.788 P 0.840 0.000 0.572 0.000組別 例數(shù) 社會領域 環(huán)境領域干預前 干預21 d 后 干預前 干預21 d 后觀察組 32 59.32±8.88 83.31±6.12 60.01±7.33 84.29±5.70對照組 32 58.79±7.75 75.49±5.80 58.41±8.54 76.95±5.57 t 0.254 5.246 0.804 5.210 P 0.800 0.000 0.424 0.000
乳腺癌手術后輔以化療,可增強清除癌細胞的效果,從而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5-6]。但腫瘤化療藥物刺激性強、毒性大,會對靜脈血管造成刺激,引起血管內皮損傷,致使局部血管痙攣、通透性增強,且局部靜脈長時間反復穿刺造成的機械刺激易使藥物外滲,導致靜脈炎的發(fā)生。此外,乳腺癌術后化療的周期長,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低下,血管壁修復能力差,會進一步增加靜脈炎的發(fā)生風險[7]?;熜造o脈炎發(fā)生初期表現(xiàn)為色素沉著,逐漸引起疼痛、水腫,并沿著穿刺靜脈走向出現(xiàn)條索狀紅線,嚴重時局部組織出現(xiàn)潰爛壞死,且難以修復,使得患者的痛苦增加,對化療的依從性降低,不利于預后,故加強化療性靜脈炎的預防尤為重要。
硫酸鎂是一種化合物,局部濕敷過程中可產生高滲透壓,促使局部水腫液短時間內析出,從而減輕局部水腫,同時可擴張穿刺周圍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消除藥物引起的內膜細胞水腫與血管痙攣,發(fā)揮消炎、鎮(zhèn)痛的作用[8]。但硫酸鎂具有揮發(fā)性,水分蒸發(fā)速度較快,需勤換紗布,以保持皮膚濕潤,且起效慢,臨床還需聯(lián)合其他干預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期間,觀察組化療性靜脈炎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21 d 后,觀察組穿刺部位疼痛程度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化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21 d 后,觀察組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領域、環(huán)境領域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TDP 治療儀照射聯(lián)合硫酸鎂濕敷能夠有效預防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化療性靜脈炎的發(fā)生,減輕患者的身心痛苦,提升化療依從性,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林靈芝等[9]研究結果顯示,將微波理療用于腫瘤患者PICC 穿刺置管護理中,可減輕穿刺部位的疼痛,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本研究結果與其相似。TDP治療儀通過溫熱刺激可促使皮膚溫度升高,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炎性物質的產生,從而發(fā)揮抗炎、消腫、鎮(zhèn)痛等作用[10]。TDP 治療儀主要由加熱裝置、復合涂層板構成,復合涂層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受電能轉換成熱能激發(fā)到一定溫度后,產生綜合電磁波,可有效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氧供應,加快新陳代謝,減少炎性物質的產生,利于清除藥物毒性成分,從而減輕藥物對血管的刺激,緩解腫脹、疼痛,有效預防化療性靜脈炎的發(fā)生。此外,TDP 治療儀具有溫度可控、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經濟優(yōu)惠等優(yōu)勢,無需頻繁操作,易被患者接受。硫酸鎂濕敷后用TDP 治療儀進行照射能夠協(xié)同增效,有效提升濕敷效果,延緩硫酸鎂紗布溫度下降與水分揮發(fā)的速度,進一步緩解穿刺部位的疼痛,預防化療性靜脈炎的發(fā)生,從而減輕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化療依從性,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本研究樣本量少,觀察時間較短,后續(xù)研究中還需擴大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以探究TDP 治療儀照射聯(lián)合硫酸鎂濕敷預防乳腺癌術后化療性靜脈炎的遠期效果。綜上所述,TDP 治療儀照射聯(lián)合硫酸鎂濕敷用于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可增強對化療性靜脈炎的預防效果,減輕穿刺部位疼痛程度,有效提升患者的化療依從性,并改善其生活質量。